熱心網友

隨控布局飛機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種具有革新意義的飛機。人們預計這項以機載計算機為核心,以電傳操縱系統為基礎的新技術的出現。將會對飛機性能的改善和空戰戰術的變革帶來巨大影響。 人們對戰斗機性能的認識經歷了一個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這個認識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70年代以前,人們主要是用飛機的狀態參數,即飛機的最大速度和升限等參數來衡量戰斗機性能的優劣。 第二階段。在70年代和80年代,人們又強調戰斗機機動性的重要。衡量飛機的機動性主要有以下兩方面:1。常規機動性。主要是飛機在軸向加速度、曲線角速度、滾轉角速度和高度方面的改變能力。2。能量機動性,從飛機能量變化的角度來分析飛機的機動能力。它包括動能和位能。 第三階段,80年代以后,人們又強調了戰斗機的敏捷性。所謂敏捷性,簡單講就是機動性和可操縱性的結合。 它包括了加減速度變化率、角速度變化率、滾轉角加速度等。如何使飛機達到高敏捷性,必須從飛機設計上想辦法,如果仍然按照常規的飛機來設計,很難使飛機具有高敏捷性,而采用隨控布局技術就不同了。 隨控布局技術是指隨著控制系統來進行飛機總體布局。具有這種技術的飛機裝有各種飛行狀態傳感器,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在飛行過程中。 機載計算機可根據飛行員的意圖、飛機的姿態、周圍的氣流條件,及時發出指令信號,主動控制各種操縱面,使操縱面上的氣動力按需要變化,以提高飛機的機動性。 隨控布局飛機(ControlConfiguredVehicle即CCV)簡單的講就是將主動控制技術應用到飛機上,通過電傳操縱,提高飛行品質的飛機。概括他講,隨控布局飛機應用了兩大技術,即主動控制技術和基本(常規)設計技術。主動控制技術(ACT).就是在飛機總體設計階段主動地將自動控制系統與氣動布局。結構、動力裝置等結合在一起進行綜合的設計,而全面地提高飛機的飛行性能并改善飛行品質。 從設計角度講,設什初始階段就考慮了飛行控制系統對總體設計的影響,可充分發揮飛行控制系統的潛力。從控制角度講,在各種飛行狀態下,通過傳感器的指令,披預定程序操縱,可使氣動力按需要變化,從而使飛機性能達到最佳。 主動控制設什技術與基本設計技術的區別是,基本設計技術是根據任務的要求,以氣動力。結構和動力裝置三大基本因素來確定飛機布局的,如飛機不能完全滿足設計要求,這時才采用自動控制系統加以改善,也就是說。主動控制系統是后來加到飛機上的,對飛機的結構沒有直接影響。而主動控制設計技術,則把主動控制系統提到和上述三個因素(氣動力、結構和動力裝置)并駕齊驅的地位,也就是在飛機布局設計之初就把控制技術與基本的三大技術同時考慮,因而使設計者可以利用飛行控制技術明顯地提高飛行器的性能。 隨控布局飛機也存在一定缺點,就是對自動控制系統的可靠性要求很高,一旦電子設備出了故障,飛機就很容易出事故。 隨拄布局飛機的控制內容主要包括放寬靜穩定性、直接力控制、機動載荷控制、陣風緩和控制、顫振抑制控制、乘坐品質控制等項。從目前的隨控布局飛機來看,有的應用了其中的一項,也有的采用了其中多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