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一些,謝謝

熱心網友

F1車手頭戴的頭盔是F1運動中最重要的安全裝備之一。盡管在80年代甚至在70年代車手們頭戴的頭盔從外觀看與現在的頭盔都非常類似,但實際上近年來在頭盔的底層設計和構造技術上都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在1985年時,一個頭盔的重量大約在2公斤左右,這個重量在賽車高速經過彎角或賽車減速時,會急劇增加,并且在出現重大事故時,也增加了扭傷脖頸的風險,而對于F1車手而言,可以肯定的是在發生重大事故時,最容易受傷的部位就是頭部和頸部。因此頭盔制造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精力放在減少頭盔重量和增加頭盔的抗沖擊能力。  現在F1車手使用的頭盔已經十分堅固,但他們的重量卻相當輕,現在的一個頭盔的重量大概只有1。25公斤。目前的頭盔一般是由碳、卡芙拉纖維和聚乙烯三種材料組成的,并且這三種材料用途各不相同,碳的主要功用是加固,保證頭盔高強度的要求;卡芙拉纖維的作用則是防火;而聚乙烯的使用目的則在于保持頭盔即使在溫度急劇變化的情況下也不會發生變形。F1車手使用的頭盔按照其功用可以分為七大部分,分別是:護目鏡、加固螺絲、外殼、無線電通訊、通氣孔、飲水吸管和HANS頭頸保護系統。  護目鏡位于頭盔前部能夠向上旋轉的透明鏡片,盡管是一塊薄薄的鏡片,它卻可以抵擋住來自賽道上速度高達500公里/小時的微小雜物顆粒的沖擊,這種護目鏡一般都是由特制的純聚碳酸酯制成,這使得護目鏡既具有極其出色的防火、抗沖擊能力,也擁有卓越的可見度,這都減少了由于賽道強光的變化而使車手產生視覺誤導所帶來的偏差。現在許多車手使用的都是彩色護目鏡,它得內部表層涂有特殊的防霧物質,尤其是在雨天比賽時,這一效用的優點尤為突出。另外,在護目鏡上一般還有膠條貼層,它的作用是當鏡片外側由于粘附的灰塵或雨水影響到車手視線時,車手便可以將其撕掉進而使得視線不受阻礙,通常在比賽中看到車手在進入維修站加油換胎時,用手撕去的東西就是這層膠條貼層,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膠條貼層通常不只一層,車手可以多次撕去以使視線不受阻礙。  加固螺絲的作用就是將護目鏡固定在頭盔上,在平時它也是護目鏡的旋轉軸,國際汽聯規定加固螺絲超出頭盔外層的高度不得超過2毫米。  外殼是頭盔體積最大的部件,同時也是頭盔最為堅固的一部分。它的強度指標將直接關系到車手安全的問題。為此頭盔外殼必須要通過兩項考驗:一是強度,即它必須能夠承受一個3公斤重的金屬錐體從3米高度落下時所產生的巨大刺透力;二是防火測試,頭盔的外殼必須能夠保證在攝氏800度高溫的火焰中炙烤45秒而不使內部發生變化。在近幾個賽季中,頭盔的外形也逐漸有所發展,更多空氣動力學效應也被加入其中。  無線電通訊是車手在比賽過程中唯一與車隊保持聯系的聯絡工具。在賽車出現故障時,車隊可以在通過快速數據分析后立刻傳達車隊命令以幫助車手做出最正確和最快速的決定,當然例如法拉利車隊的讓車事件也是通過這個無線電通訊系統完成的。一般無線電話筒都被安裝在車手的嘴邊,國際汽聯固定它的重量不得超過80克。  頭盔的設計還必須要為車手們提供通氣孔。通氣孔的作用除讓車手吸入足夠氧氣外,另一個作用就是幫助車手散熱。這些分布在頭盔不同部位的通氣孔可以以5立升/分鐘的速度向頭盔內輸送空氣,并且在這些通氣孔的內層還裝有過濾網,以防止碳顆粒、燃油或者賽道上的其他異物飛進頭盔對車手造成傷害。  盡管每站比賽時間不允許超過2小時,但由于車手們為了安全起鑒必須身穿厚重的防火服,再加之賽道以及賽車內的高溫,脫水現象便極易發生,因此在比賽過程中及時補充水分也是必不可少的。F1車手使用的頭盔飲水吸管通常是靠近嘴部的前端位置插入的,這很好的解決了車手們在比賽過程中的飲水問題,不過即使這樣,比賽過后車手們體重要比比賽前仍會減少很多。  最后要提的就是去年引入的HANS系統,HANS系統是(Head and Neck Support system)的英文縮寫,中文意思為頭頸保護系統。它的原理非常簡單,就是將一條碳支架卡在車手的肩部并將其上端固定在頭盔上,這樣當賽車前方受到撞擊時,它將大大減少對于車手頸部可能造成的直接損傷。此套系統在剛實施時引來了眾多車手的反對,他們的理由是這個東西戴在勁上太不舒服,根本無法比賽,盡管車手們抱怨聲不斷,但國際汽聯從安全角度考慮仍決定將這項規定執行下去。  盡管在頭盔制造領域已經使用了高尖技術的材料,但F1車手們使用的頭盔仍需要手工制作,尤其是在許多復雜的式樣設計方面,令人難以相信的是即使是一名熟練工做完一個頭盔也需要數百小時,而整個賽季許多車手其實也只是使用了幾個頭盔而已。F1車手們所使用的頭盔造價也極為驚人,在本賽季開始前  ,德國著名的舒博斯公司為車王邁克爾-舒馬赫所設計的舒博斯(Schuberth)RF 1。5頭盔,每個標價便是1萬英鎊,新賽季當中,舒馬赫至少要用6-10個這樣的頭盔。也就是說,在頭盔這一項保護措施方面,舒馬赫在新賽季就要花掉6至10萬英鎊。目前國際汽聯已經下令各車隊要盡早著手研發下一代“超級頭盔”,以達到國際汽聯提出的進一步提高安全標準的要求,尤其是現在強制執行的HANS系統。F1常識:賽車方向盤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不管你相信與否,在F1賽車上其中一個最富高科技含量和最復雜的裝置就是賽車的方向盤。在F1賽車方向盤上所應用的一些技術也被廣泛用于一般的公路汽車。例如保時捷公司和法拉利公司就都把它們的方向盤換檔的機械裝置用在了各自的產品上面。而奔馳公司也把控制儀表顯示器的綜合電子信息控制系統裝上了奔馳的高檔轎車。   F1的方向盤所用的基本材料是碳纖維,這是為了保證它有足夠的強度并且不要太重。 雖然碳纖維是一種不便宜的材料,但真正使方向盤造價昂貴的是大量的電子控制按鈕裝置以及各種信息顯示裝置,還有就是控制所有以上功能的可編程序的電腦控制模塊。   一個典型的F1賽車方向盤上會比一般的汽車方向盤多了很多控制按鈕,這些按鈕分別要完成以下功能:控制離合器,控制發動機熄火,控制換檔,無線電對講,進入修理站的車速限制,發動機轉速限制,制動力平衡的調節,空氣、燃油混合比的調節,賽車綜合信息的顯示控制(包括發動機數據、燃油消耗以及每圈時間、當前檔位指示等),還有一些預先編好的控制程序和各種閃爍著的警告燈光。另外,有的方向盤上還裝有供車手喝水用的控制按鈕。   F1車手是賽車的唯一主人,而方向盤則是車手控制賽車的直接工具。對于一個要時刻掌握賽車的運轉狀況從而駕馭賽車的F1車手來說,方向盤上五顏六色的控制按鈕和必要的信息顯示系統是必不可少的。為了在高達每小時300公里甚至更高的速度下便于操控和觀察,所有開關按鈕以及信息顯示器都是直接布置在方向盤的圓周內。同時,隨著技術的發展,F1賽車正在與人機工程學結合得越來越緊密。可以說方向盤就是F1賽車上一個高科技的多功能控制中心。   那么這個F1賽車的方向盤到底要花多少錢呢?生產廠家如果按產量十套來計算,每套F1賽車的方向盤造價為5000英鎊(約合人民幣6。5萬元)。   □空檔鍵   按“N”字按鈕可使賽車掛上空檔,車手通常是在修理站期間或在其他停車的時候使用這個開關。   □轉速限制鍵   “U”字開關用來限制發動機的轉速低于某個數值以對發動機起保護作用。車手會在賽車不需要開足馬力的情況下使用它。   □制動力平衡調節器   車手用這個調節開關來調整賽車前后兩邊剎車系統的壓力大小。   □數據顯示鍵   車手按“S”按鈕就會在顯示器上得到有關發動機、燃油消耗和每圈時間的信息資料。   □離合器控制片   車手在比賽出發或在修理站起步時通過使用在方向盤上部兩邊的小控制桿來手動控制離合器的分離與結合。   □顯示器   通過按藍色的“S”按鈕,車手可以在顯示器上獲得有關發動機、燃油消耗和每圈時間的信息。在更換檔位時會有數字顯示當前檔位。   □換檔桿   車手通過操縱方向盤背后左右兩個小的撥桿來更換檔位。撥左邊的撥桿是加檔,撥右邊的撥桿是減檔。   □復原鍵   可以用于在比賽中當賽車某些關鍵的傳感器失靈的時候,使車手能用一些簡化了的基本操作來完成比賽。   □速度限制鍵   按下“L”按鈕賽車會自動降低前進速度以便進入修理站。進入修理站車道的速度限制值是70公里/小時。   □無線對講鍵   按下“RADIO”開關,車手便可以與修理站里的技術人員建立起對話聯系。   □動力轉向開關   為賽車提供動力輔助轉向,與一般的公路汽車原理相同,但賽車上的動力轉向效率更高。   □燃氣混合調整器   通過調節這個按鈕來控制空燃比,以此來達到調整燃油消耗量的目的。 1。制造一條輪胎需要多少種成分?   制造流程中涉及150多種不同物質,包括樹脂、石油、硫磺和紡織纖維。   2。制造一條F1輪胎需要多長時間?   這一結構緊密的科技奇跡在1小時內即可成型。   3。制造一條輪胎需要多少人?   輪胎制造需要大量員工。生產線非常長:從基礎原料的混合物(如橡膠和加固物質)到輪胎被烘烤出來之后的質量控制都是生產線的組成部分。   4。一條F1輪胎的成本是多少?   很難確定一個準確的價格,但如果把競賽部的工作也計入在內,則每套完整的輪胎需要大約3430歐元。    米其林F1輪胎需要行駛多少公里?測試完畢需要10萬公里,大約500天。   6。干地輪胎和濕地輪胎在胎面溝槽上最顯著的區別是什么?   兩者的構造、復合材料當然還有胎面花紋都是完全不同的。每種輪胎都是為了滿足不同需求而設計出來的。并且,濕地輪胎胎面必須覆蓋多于30%的表面區域。   7。何時必須換用濕地輪胎?   車手可以等到最后一刻再作出決定。他們也可以在比賽中的任何一個階段停下然后換胎。   8。輪胎的理想工作溫度是多少?   干地輪胎在90°C到110°C表現最出色。一條好輪胎應該任何時候都不會過熱,然而這種情況是會發生的,例如,當一條濕地輪胎在逐漸變干的路上可能很快老化。   9。相比較無花紋的傳統比賽用胎,胎面有四條溝槽的輪胎能夠減少多少摩擦?   這一點很重要。一方面,四條溝槽的輪胎接觸路面的橡膠更少,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使用更硬的橡膠復合材料。   10。F1輪胎是專門設計用來轉向一個方向的嗎?   是的。對濕地輪胎來說尤其如此,因為它的胎面就是設計用來單向運動的。   11。一般前胎比后胎更容易磨損嗎?   使用期限依賴于場地特性、路面情況以及車的裝備方式。你必須平衡好下壓力、速度和耐久力之間的關系。   12。一條F1輪胎的理想尺寸是多少?   類似于在現行規則出現以前就在使用的那些輪胎。你必須在空氣力學、輪胎表現以及駕駛者對拐彎速度的要求之間找到一個有效的折衷點。列出頭盔\方向盤\輪胎的構造,希望對你有幫助。

熱心網友

F1車手頭戴的頭盔是F1運動中最重要的安全裝備之一。盡管在80年代甚至在70年代車手們頭戴的頭盔從外觀看與現在的頭盔都非常類似,但實際上近年來在頭盔的底層設計和構造技術上都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在1985年時,一個頭盔的重量大約在2公斤左右,這個重量在賽車高速經過彎角或賽車減速時,會急劇增加,并且在出現重大事故時,也增加了扭傷脖頸的風險,而對于F1車手而言,可以肯定的是在發生重大事故時,最容易受傷的部位就是頭部和頸部。因此頭盔制造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精力放在減少頭盔重量和增加頭盔的抗沖擊能力。  現在F1車手使用的頭盔已經十分堅固,但他們的重量卻相當輕,現在的一個頭盔的重量大概只有1。25公斤。目前的頭盔一般是由碳、卡芙拉纖維和聚乙烯三種材料組成的,并且這三種材料用途各不相同,碳的主要功用是加固,保證頭盔高強度的要求;卡芙拉纖維的作用則是防火;而聚乙烯的使用目的則在于保持頭盔即使在溫度急劇變化的情況下也不會發生變形。F1車手使用的頭盔按照其功用可以分為七大部分,分別是:護目鏡、加固螺絲、外殼、無線電通訊、通氣孔、飲水吸管和HANS頭頸保護系統。  護目鏡位于頭盔前部能夠向上旋轉的透明鏡片,盡管是一塊薄薄的鏡片,它卻可以抵擋住來自賽道上速度高達500公里/小時的微小雜物顆粒的沖擊,這種護目鏡一般都是由特制的純聚碳酸酯制成,這使得護目鏡既具有極其出色的防火、抗沖擊能力,也擁有卓越的可見度,這都減少了由于賽道強光的變化而使車手產生視覺誤導所帶來的偏差。現在許多車手使用的都是彩色護目鏡,它得內部表層涂有特殊的防霧物質,尤其是在雨天比賽時,這一效用的優點尤為突出。另外,在護目鏡上一般還有膠條貼層,它的作用是當鏡片外側由于粘附的灰塵或雨水影響到車手視線時,車手便可以將其撕掉進而使得視線不受阻礙,通常在比賽中看到車手在進入維修站加油換胎時,用手撕去的東西就是這層膠條貼層,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膠條貼層通常不只一層,車手可以多次撕去以使視線不受阻礙。  加固螺絲的作用就是將護目鏡固定在頭盔上,在平時它也是護目鏡的旋轉軸,國際汽聯規定加固螺絲超出頭盔外層的高度不得超過2毫米。  外殼是頭盔體積最大的部件,同時也是頭盔最為堅固的一部分。它的強度指標將直接關系到車手安全的問題。為此頭盔外殼必須要通過兩項考驗:一是強度,即它必須能夠承受一個3公斤重的金屬錐體從3米高度落下時所產生的巨大刺透力;二是防火測試,頭盔的外殼必須能夠保證在攝氏800度高溫的火焰中炙烤45秒而不使內部發生變化。在近幾個賽季中,頭盔的外形也逐漸有所發展,更多空氣動力學效應也被加入其中。  無線電通訊是車手在比賽過程中唯一與車隊保持聯系的聯絡工具。在賽車出現故障時,車隊可以在通過快速數據分析后立刻傳達車隊命令以幫助車手做出最正確和最快速的決定,當然例如法拉利車隊的讓車事件也是通過這個無線電通訊系統完成的。一般無線電話筒都被安裝在車手的嘴邊,國際汽聯固定它的重量不得超過80克。  頭盔的設計還必須要為車手們提供通氣孔。通氣孔的作用除讓車手吸入足夠氧氣外,另一個作用就是幫助車手散熱。這些分布在頭盔不同部位的通氣孔可以以5立升/分鐘的速度向頭盔內輸送空氣,并且在這些通氣孔的內層還裝有過濾網,以防止碳顆粒、燃油或者賽道上的其他異物飛進頭盔對車手造成傷害。  盡管每站比賽時間不允許超過2小時,但由于車手們為了安全起鑒必須身穿厚重的防火服,再加之賽道以及賽車內的高溫,脫水現象便極易發生,因此在比賽過程中及時補充水分也是必不可少的。F1車手使用的頭盔飲水吸管通常是靠近嘴部的前端位置插入的,這很好的解決了車手們在比賽過程中的飲水問題,不過即使這樣,比賽過后車手們體重要比比賽前仍會減少很多。  最后要提的就是去年引入的HANS系統,HANS系統是(Head and Neck Support system)的英文縮寫,中文意思為頭頸保護系統。它的原理非常簡單,就是將一條碳支架卡在車手的肩部并將其上端固定在頭盔上,這樣當賽車前方受到撞擊時,它將大大減少對于車手頸部可能造成的直接損傷。此套系統在剛實施時引來了眾多車手的反對,他們的理由是這個東西戴在勁上太不舒服,根本無法比賽,盡管車手們抱怨聲不斷,但國際汽聯從安全角度考慮仍決定將這項規定執行下去。  盡管在頭盔制造領域已經使用了高尖技術的材料,但F1車手們使用的頭盔仍需要手工制作,尤其是在許多復雜的式樣設計方面,令人難以相信的是即使是一名熟練工做完一個頭盔也需要數百小時,而整個賽季許多車手其實也只是使用了幾個頭盔而已。F1車手們所使用的頭盔造價也極為驚人,在本賽季開始前  ,德國著名的舒博斯公司為車王邁克爾-舒馬赫所設計的舒博斯(Schuberth)RF 1。5頭盔,每個標價便是1萬英鎊,新賽季當中,舒馬赫至少要用6-10個這樣的頭盔。也就是說,在頭盔這一項保護措施方面,舒馬赫在新賽季就要花掉6至10萬英鎊。目前國際汽聯已經下令各車隊要盡早著手研發下一代“超級頭盔”,以達到國際汽聯提出的進一步提高安全標準的要求,尤其是現在強制執行的HANS系統。F1常識:賽車方向盤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不管你相信與否,在F1賽車上其中一個最富高科技含量和最復雜的裝置就是賽車的方向盤。在F1賽車方向盤上所應用的一些技術也被廣泛用于一般的公路汽車。例如保時捷公司和法拉利公司就都把它們的方向盤換檔的機械裝置用在了各自的產品上面。而奔馳公司也把控制儀表顯示器的綜合電子信息控制系統裝上了奔馳的高檔轎車。   F1的方向盤所用的基本材料是碳纖維,這是為了保證它有足夠的強度并且不要太重。 雖然碳纖維是一種不便宜的材料,但真正使方向盤造價昂貴的是大量的電子控制按鈕裝置以及各種信息顯示裝置,還有就是控制所有以上功能的可編程序的電腦控制模塊。   一個典型的F1賽車方向盤上會比一般的汽車方向盤多了很多控制按鈕,這些按鈕分別要完成以下功能:控制離合器,控制發動機熄火,控制換檔,無線電對講,進入修理站的車速限制,發動機轉速限制,制動力平衡的調節,空氣、燃油混合比的調節,賽車綜合信息的顯示控制(包括發動機數據、燃油消耗以及每圈時間、當前檔位指示等),還有一些預先編好的控制程序和各種閃爍著的警告燈光。另外,有的方向盤上還裝有供車手喝水用的控制按鈕。   F1車手是賽車的唯一主人,而方向盤則是車手控制賽車的直接工具。對于一個要時刻掌握賽車的運轉狀況從而駕馭賽車的F1車手來說,方向盤上五顏六色的控制按鈕和必要的信息顯示系統是必不可少的。為了在高達每小時300公里甚至更高的速度下便于操控和觀察,所有開關按鈕以及信息顯示器都是直接布置在方向盤的圓周內。同時,隨著技術的發展,F1賽車正在與人機工程學結合得越來越緊密。可以說方向盤就是F1賽車上一個高科技的多功能控制中心。   那么這個F1賽車的方向盤到底要花多少錢呢?生產廠家如果按產量十套來計算,每套F1賽車的方向盤造價為5000英鎊(約合人民幣6。5萬元)。   □空檔鍵   按“N”字按鈕可使賽車掛上空檔,車手通常是在修理站期間或在其他停車的時候使用這個開關。   □轉速限制鍵   “U”字開關用來限制發動機的轉速低于某個數值以對發動機起保護作用。車手會在賽車不需要開足馬力的情況下使用它。   □制動力平衡調節器   車手用這個調節開關來調整賽車前后兩邊剎車系統的壓力大小。   □數據顯示鍵   車手按“S”按鈕就會在顯示器上得到有關發動機、燃油消耗和每圈時間的信息資料。   □離合器控制片   車手在比賽出發或在修理站起步時通過使用在方向盤上部兩邊的小控制桿來手動控制離合器的分離與結合。   □顯示器   通過按藍色的“S”按鈕,車手可以在顯示器上獲得有關發動機、燃油消耗和每圈時間的信息。在更換檔位時會有數字顯示當前檔位。   □換檔桿   車手通過操縱方向盤背后左右兩個小的撥桿來更換檔位。撥左邊的撥桿是加檔,撥右邊的撥桿是減檔。   □復原鍵   可以用于在比賽中當賽車某些關鍵的傳感器失靈的時候,使車手能用一些簡化了的基本操作來完成比賽。   □速度限制鍵   按下“L”按鈕賽車會自動降低前進速度以便進入修理站。進入修理站車道的速度限制值是70公里/小時。   □無線對講鍵   按下“RADIO”開關,車手便可以與修理站里的技術人員建立起對話聯系。   □動力轉向開關   為賽車提供動力輔助轉向,與一般的公路汽車原理相同,但賽車上的動力轉向效率更高。   □燃氣混合調整器   通過調節這個按鈕來控制空燃比,以此來達到調整燃油消耗量的目的。 1。制造一條輪胎需要多少種成分?   制造流程中涉及150多種不同物質,包括樹脂、石油、硫磺和紡織纖維。   2。制造一條F1輪胎需要多長時間?   這一結構緊密的科技奇跡在1小時內即可成型。   3。制造一條輪胎需要多少人?   輪胎制造需要大量員工。生產線非常長:從基礎原料的混合物(如橡膠和加固物質)到輪胎被烘烤出來之后的質量控制都是生產線的組成部分。   4。一條F1輪胎的成本是多少?   很難確定一個準確的價格,但如果把競賽部的工作也計入在內,則每套完整的輪胎需要大約3430歐元。    米其林F1輪胎需要行駛多少公里?測試完畢需要10萬公里,大約500天。   6。干地輪胎和濕地輪胎在胎面溝槽上最顯著的區別是什么?   兩者的構造、復合材料當然還有胎面花紋都是完全不同的。每種輪胎都是為了滿足不同需求而設計出來的。并且,濕地輪胎胎面必須覆蓋多于30%的表面區域。   7。何時必須換用濕地輪胎?   車手可以等到最后一刻再作出決定。他們也可以在比賽中的任何一個階段停下然后換胎。   8。輪胎的理想工作溫度是多少?   干地輪胎在90°C到110°C表現最出色。一條好輪胎應該任何時候都不會過熱,然而這種情況是會發生的,例如,當一條濕地輪胎在逐漸變干的路上可能很快老化。   9。相比較無花紋的傳統比賽用胎,胎面有四條溝槽的輪胎能夠減少多少摩擦?   這一點很重要。一方面,四條溝槽的輪胎接觸路面的橡膠更少,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使用更硬的橡膠復合材料。   10。F1輪胎是專門設計用來轉向一個方向的嗎?   是的。對濕地輪胎來說尤其如此,因為它的胎面就是設計用來單向運動的。   11。一般前胎比后胎更容易磨損嗎?   使用期限依賴于場地特性、路面情況以及車的裝備方式。你必須平衡好下壓力、速度和耐久力之間的關系。   12。一條F1輪胎的理想尺寸是多少?   類似于在現行規則出現以前就在使用的那些輪胎。你必須在空氣力學、輪胎表現以及駕駛者對拐彎速度的要求之間找到一個有效的折衷點。列出頭盔\方向盤\輪胎的構造,希望對你有幫助 每個結構都講得很清楚。

熱心網友

車胎、發動機、車身、駕駛盤、通訊設備

熱心網友

看一下這個 animation 就知道了。 每個結構都講得很清楚。

熱心網友

有一個好的引擎是最重要的,風洞更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