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所謂“民族英雄”是指抗擊外敵的人!岳飛當時對抗的是金人,在當時那是兩個國家的對立,而以現在的眼光來說,那只是兩個不同民族的沖突而已。所以,與其說他是“民族英雄”不如說他是“抗金英雄”來得更準確一些。

熱心網友

總之一句話:岳飛確實是個民族英雄。

熱心網友

很痛心看到很多人說岳飛不是民族英雄,理由竟然是說岳飛抵抗的女真現在已經屬于中國56個民族的一份子了,這種人平常看到新疆小偷在行竊的時候肯定是躲著走的。這種理論是如此迂腐,迂腐到連我們的敵人也會欣喜若狂的。 以此論調,日本侵略中國,中國是不應該抵抗的,因為小日本同樣會被偉大的中華民族同化的,會成為第57個民族——和族。不僅是日本,其他的侵略,中華民族也應該坦然下跪,因為一時的下跪會換來永久的和平和民族融合。 中國人是很賤的,漢族最賤,你只要看中國歷史上有多少次被奴役被統治就知道漢族有多么懦弱,而且漢族還恬不知恥地把被統治的金、元、清稱為所謂中國的一個朝代,稱為漢族融合了其他民族組成了一個大家庭,魯迅說的對,中國人就是“阿Q”,死都不承認曾經被強奸過,反而罵那個見義勇為的人妨礙了她的性高潮。 岳飛、袁崇煥、文天祥在孤孤單單抵抗暴力,阻止漢族滅亡的時候,心里肯定是很悲傷的,在他們被漢族同胞拋棄甚至被自己人殺害時,心里的痛肯定大過肉體的痛。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不是為了當什么民族英雄才去舍生取義的,我們又何必用民族英雄去贊美他們呢,難道不覺得這個稱號對他們而言太輕微了嗎,其實他們就只有一個名字“英雄豪杰”,是雖萬千人吾往矣的蓋世勇氣,是一切膽小鬼想方設法掩蓋他們的光芒以掩飾其狹促內心的天敵。

熱心網友

不能.因為當時岳飛是抵抗的是我國的少數民族.我們屬于一個國家的人民.而民族英雄是只抵抗外來侵略者的人

熱心網友

不能因為他對抗的是我國北方的少數民族

熱心網友

不同的時代對于“民族”的定義是不同的。我們應首先肯定岳飛是當之無愧的英雄。分析的不過應該不應該有民族這個定義。在元朝中國領土最寬的拓展到了阿拉伯國家了,那個時候就都是中華民族的領地了,一切戰爭我們都可以視為內戰,可是宋末的君主無能,以喪失大量國土,用狹隘一點的觀點看,宋疆域以外就不是中國的領土了,那個時候和金國的戰爭就不是民族內的戰爭了,所以岳飛是民族英雄

熱心網友

這要看從那說起了。如果從漢族角度,那岳飛是。如果從滿族角度,肯定不是。 現在中華民族是一家,就還是不要提過去的對立了吧。

熱心網友

我們當然應該從當時的角度看問題.岳飛當然是英雄.岳飛代表的是一種精神.

熱心網友

按當時的觀點是。按現在“中華民族”的概念,不是。

熱心網友

岳飛,我心中永遠的民族英雄看到中國教育部組織制定的《中國歷史教師教學用書》(第二冊)否認岳飛是民族英雄的論述,心中有一種難以言說的痛。 一部人類的發展史,既是思想進步的歷史,也是技術進步的歷史。技術的進步易于理解和接受,所以沒有人要求岳飛在指揮軍隊的時候使用計算機輔助分析系統,也沒有人要求岳飛在接到十二道金牌的時候打個電話問問為什么;可是有人卻要求岳飛在“忠君報國”和“盡忠報國”的分野上,在接到十二道金牌班師回朝的時候,使用近代的思想來考慮問題,豈不怪哉? 很多人在肯定岳飛的同時,也批判岳飛的“愚忠”或“盲忠”,甚至于認為岳飛“是一個大有問題的人物”。事情真的是這樣嗎?我想大聲告訴諸位:岳飛絕對不是愚忠。 首先我們需要清楚岳飛“盡忠報國”究竟是忠于什么。無論在今天看來九百年前的宋王朝是多么的“腐朽、沒落”,可是很抱歉,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那個時代,宋王朝曾經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繁榮的一個時期,封建制度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社會制度,金人南侵以前,宋王朝是當時經濟最繁榮、文化最先進的國度;忠君愛國、皇權至上的思想,正是那個時代民眾普遍認可的主流價值觀,正所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如果你不同意上述觀點,盡可以引經據典來反駁我)。岳飛忠于的,恰恰是那時最先進的社會制度和最主流的價值觀。我不知道,這何愚之有? 有人說自己讀岳飛故事時疑惑:“為什么岳飛要聽皇帝的話,不但自己白白犧牲,還失去收復北方的大好良機?岳飛是不是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忠,辜負了國家民族?”說的好,正因為如此,您才要了解歷史,然后才能明白岳飛并不是莫名其妙的忠。而后人才會從這血的歷史中思考,為什么岳飛如此忠于皇權、如此驍勇善戰,國家反而滅亡了呢?于是后人可能就會懷疑,忠于皇權真的那么天經地義么?人類的思想從而進步。技術的進步根基于前人的失敗和教訓,難道思想的進步就是一蹴而就,不根基于前人的失敗和教訓嗎?相信認為人民利益至上的人,每個時代都會有,但是要成為大多數人認可的主流思想,只怕是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你們怎么不要求岳飛當時就知道需要環境保護呢? 岳飛之所以為后世所景仰,不僅僅是因為他高尚的人格、杰出的軍事才能、堅貞不屈的精神、偉大的愛國主義思想,還因為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社會如何進步,在任何一個時代和社會,忠于當時主流的價值觀,遵守當時的法律和社會準則,正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岳飛真想繼續為國家民族而戰啊,所以在接到班師回朝的圣旨后悲憤萬分,可惜啊,他生活在九百年前,當時“盡忠報國”其實就是“忠君報國”。 正當岳飛所向披靡、抗金取得節節勝利之際,宋高宗于紹興十年七月十七日連下十二道金牌,強令岳飛班師。岳飛撤軍的時候,心情十分悲憤、沉痛,要知道,黃河以北不遠的相州湯陰(今河南安陽湯陰),是岳飛的家鄉,可是他又不能不撤軍。家鄉在望而且有能力收復的時候,卻必須撤軍回朝,那種悲哀、沉痛的心情又有幾人可以理解?除非岳飛自己想當皇帝,否則岳飛在那種情況下不可能抗旨不遵。這是岳飛一生中最讓我等后人扼腕嘆息的事情,在我看來,這根本不是岳飛的過錯,這根本就是制度造成的。即令當今民主社會,軍隊也必須服從國家內閣,軍人干政是不被接受的。我不能想象,一個軍隊統帥在內閣以最嚴厲的方式和措辭要求召回的時候可以抗命不遵。這也是岳飛為很多人詬病的原因,我很為岳飛鳴不平,評價歷史如果脫離當時的環境,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至于有人擔心宣揚岳飛動人的愛國歷史故事,因為岳飛的忠君思想,可能會導致國民“萬一國家不幸出現昏庸領袖,若國民不加以批判而盲目跟隨“忠君報國”的思路而走,國家豈不是走進死胡同?”,則實在是過慮了。我覺得這實在是低估了我們民眾的智慧,是很多人的精英意識在作祟。倘若我們宣揚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事,是不是我們的民眾會理解為現在我們可以隨意捕殺老虎,我看不會。在我看來,因為岳飛的“忠君愛國”思想而否定岳飛“盡忠愛國”的行為才真正是危險的,因為這意味著,你可能要否定當代民眾普遍認可的主流價值觀,才有可能符合“將來”的價值觀。我很想知道,在岳飛生活的那個年代,在民眾普遍認同“忠君愛國”的環境下,如何才能既不忠君又愛國?要知道,那個年代,即使農民起義,最后依然是要做皇帝,依然奉行“忠君愛國”的思想。 岳飛是一個敢于反對宋高宗意見的將領,岳飛遵循當時的制度對朝廷撤軍的行為提出了異議,可惜沒有結果,而且自己也身陷囹圄,最終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當很多人以現代的觀念在討論岳飛是不是“一個愚忠愚孝的絕代蠢才”時,我真的很想用拳頭告訴你答案。可惜我不能,因為我這個人是一個愚忠的遵紀守法的良民。 當你認為岳飛是“愚忠”時,實際上是否認九百年前宋王朝和封建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可惜,不管在今天宋王朝看來是如何的腐敗、沒落,在當時,我輕輕地告訴你,它不但合理,而且先進。而岳飛,不過是做了他認為應該做的事情,所謂大丈夫有所不為,有所必為。那些自以為先知先覺的專家學者們所信奉的民主社會的價值觀,按照你們給予岳飛愚忠的邏輯,九百年后看來,你們自己的行為只怕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愚忠愚孝”。 至于秦檜,真的僅僅是主和派嗎?主戰派和主和派對一個國家而言,僅僅是對外斗爭策略上的不同,并不會出現愛國和賣國的分野。我覺得某些學者的精英意識太過濃厚,總覺得人民皆醉我獨醒,數百年來普通的中國人對岳飛的景仰和對秦檜的不齒,難道是偶然的嗎?奉勸這些學者,不妨去和以色列的猶太人討論討論希特勒是否好人的問題。如果你不幸挨了拳頭和板磚,我將深表同情,還可以和您一起聲討猶太人一點言論自由都沒有,忒不民主,不就是學術討論嘛,何至于如此憤怒? 為什么技術的進步很容易為大家理解和接受,我們不會苛求古人使用現代的科學技術;可是,思想的進步為什么就這么難以理解和接受,我們為什么會用現代的思想苛求古人? 岳飛從來不曾也沒有愚忠! 我不想在這里論證岳飛為什么是民族英雄,我只想在這里批駁那些否認岳飛是民族英雄的論調是如何荒謬、無知。 依中國教育部(盡管它后來又否認了)和某些人的觀點,岳飛不是民族英雄,而戚繼光等才是民族英雄。且慢,戚繼光也只能暫時是民族英雄,萬一哪一天我們和日本聯合了,依照“兄弟鬩墻、家里打架”的標準,對不住了您哪戚大人,您現在也不再是民族英雄了。萬一哪一天滿族兄弟“兄弟鬩墻、家里打架”竟而分離出去獨立了(我沒有想分裂中國的意思,只是沒有人敢保證未來),我們是不是又要說,岳爺爺,您現在又是民族英雄了。其荒謬是不言而喻的。 依某些人的看法,當前“我們的中華民族卻是活生生的存在著,并且我們目前面臨實在的威脅,臺灣要獨立,新疆、西藏要分裂,而臺灣與大陸的分裂有外國勢力的支持,并且我們統一過程中,還可能面臨外國武裝干涉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統一祖國,要拿出一面民族英雄的旗織來,我們究竟是拿岳飛呢,還是拿鄭成功、戚繼光呢?我看還是要后者吧!”,是不是我們祖國統一了,沒有內憂外患了,就可以說岳飛是民族英雄了。我想這種實用主義的歷史觀就不用我反駁了,不說也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一個不尊重歷史的民族,我擔憂她的未來。 至于有人覺得被抵抗者居然尊重抵抗他的人有些可笑,這些人根本不配談論什么是民族英雄。清朝皇帝為拼死抵抗并殺死很多滿族人的袁崇煥正名,清朝皇帝為抵抗他們的史可法立祠,日本侵華軍人為抗日的中國將軍送葬,你是不是也覺得可笑?出賣自己國家民族利益求榮的人為任何民族所不齒,而為抵御外侮、保衛國家民族利益而獻身的人,即使是被抵抗者,也對他們表示尊重。 我說到岳飛,就說到中國的民族主義,我幾乎是欲哭無淚了。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中國修筑長城是為了什么?只要別人不侵犯我們,我們就謝天謝地了。中國哪里有什么民族主義?更何況極端民族主義,我倒真希望中國有民族主義。我真佩服我們的某些所謂專家學者,我們普通的民眾稍微表達一下自己的憤怒和情緒,您馬上告訴我們要理智,不要感情用事,要防止民族主義。1999年5 月8日中國大使館被野蠻轟炸,美國人在中國街頭是否感到了不安全?在中國是否發生了襲擊美國平民的事件?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日本人在中國街頭是否感到了不安全?在中國是否發生了襲擊日本平民的事件?我親愛的專家學者,我們的民族主義在哪兒?我很不客氣的告訴我們那些所謂的專家學者,你們沒有理智,有的只是冷血、麻木不仁和軟弱。我們中華民族現在已經患上了軟骨病,我們可愛的國內同胞前一陣子除了謾罵、詆毀同為自己同胞的中國河南人來發泄之外,哪一個外國人我們敢惹,我親愛的專家學者,你卻高喊要我們防止民族主義,居心何在? 很多可愛的專家學者說我們“言詞激烈,沖動大于理性,發泄大于思考,帶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色彩,問題并不客觀和準確”,要在“一切問題上,避免感性沖動的叫喊、謾罵甚至行為。”并且告訴我們“沖動和熱情不能解決問題”。可是,對不起,我親愛的專家學者,我是一個人,一個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中國人,在遭遇外侮的時候,難免言辭激烈,難免感情沖動,可是沖動并不等于不理性,發泄也不代表不思考,有民族主義色彩但不是那么強烈。沖動和熱情是不能解決問題,可沒有熱情和沖動就能解決問題?我不能理解也無法相信,一個既不沖動也不熱情的人,居然是在理智的解決問題。其實我們心里也明白,我可愛的專家學者,是不是我們一沖動、一言辭激烈,您就擔心別有用心的國家據此提起中國威脅論的老調。如果一個國家的普通百姓連發泄一下情緒的權利都沒有,您說,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家,我就不要再說了。 我們景仰岳飛是不是也是民族主義? 我們不妨仿效決定國家前途的方法,來一次全民公決,并不限于中國人,任何對岳飛有一些了解的人都可以參加,無論他是俄羅斯人、新加坡人還是德國人。如果超過2/3的人認為岳飛是民族英雄,那么我們就認為岳飛是民族英雄。

熱心網友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