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wǎng)友
阿彌陀佛!佛像是佛法教育的工具,是用來啟發(fā)人自性般若的工具,而并非僅僅是人們祈求膜拜的神像,如果把佛像當作神來拜,那就成了迷信了。應(yīng)當明白佛像是教育的工具。佛像都是有他表法含義的。大肚彌勒佛,我們常常一進寺院,這是我們第一尊看到的佛像。我們看他的形象,滿臉笑呵呵的,肚子大大的,一副歡喜大度的模樣。他用歡喜的笑容迎接從大門進來的一切人,不管他是善人還是惡人,也不論他是男女老幼,高矮美丑。他的歡喜是對一切人平等的,不會對某個人多一點,也不會對另外的人少一點。不會因為你多給一點供養(yǎng)而多一點歡喜,也不會因為不供養(yǎng)而發(fā)怒。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包容,對人的善與惡沒有絲毫的成見,真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肚量之大那真是無量無邊。所以,彌勒菩薩的形象表的是“歡喜、平等、寬容”。之所以把彌勒菩薩的形象設(shè)在寺院的大門口,這里有很深的寓意。寺院就好比是整個佛法,用具有歡喜心、平等心、寬容心的彌勒菩薩來面對進入寺院山門的大眾,表現(xiàn)了佛法的對一切人的歡喜、平等、和寬容,表明佛法的胸懷是博大精深的,佛法的胸懷對任何人都是歡喜敞開的,無論一個人過去做過多少錯事、惡事,佛法都是歡迎的,希望人能夠到這里來接受佛法的教育,破迷開悟,迷途知返。所以,佛語講“佛氏門中,不舍一人”。這表明佛法對一切眾生的平等,這是第一個意思。彌勒菩薩的形象向我們傳達了佛法的另外一個意思,他表的“歡喜、平等、寬容”,讓我們一進門,就看到這樣的形象,是為了讓我們明白,這是入“佛門”的條件,是真正入“佛法”之門的條件。如果我們不能歡喜、平等、寬容地對待一切人事物,想真正“深入”佛法是不可能的。就像我們學知識一樣,必須從初級知識開始學起,必須從小學學起,一步一步地學,這樣才能深入,最后達到碩士、博士。如果一開始就從博士開始,那無論如何是學不會的,因為沒有前面的基礎(chǔ)。學佛法也是同樣的道理?!皻g喜、平等、寬容”這是學佛的基本條件,具足了這個條件,再往“寺院”里面走,里面深處的“佛法”,才有可能明白,否則,即使走進去,也不會明白佛法的深意的。“四大天王”的表法寓意,那真的與我們的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關(guān)系。四大天王的形象也設(shè)在一進大門的天王殿,也表明這是入“佛門”的基本條件。四大天王是護法神,是護我們自己的法。“東方持國天王”,“持”是保持,“國”是國家,不僅包括國家,也包括家庭、公司、團體等等我們所處的一切環(huán)境,要怎樣保持呢?要負責盡職,應(yīng)當把我們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得圓圓滿滿,扮演好自己在家庭、社會的各種各樣的不同“角色”,把自己的一切都毫不保留地貢獻給社會,貢獻給所有人,這是“持國”的含義。天王手中的“琵琶”,是表“中道”,琵琶的弦松了,彈不響,緊了要斷,必須調(diào)到合適,才能彈出美妙的音樂,這是告訴我們,生活工作中處世待人接物,必須堅持“中道”的原則,不能過,也不能不及,這樣事情的結(jié)果才是最佳的?!澳戏皆鲩L天王”,“增長”是表“進步”,我們的道德要天天進步,智慧、才藝等等都要求增長,樣樣都要求進步,求增長。天王手上拿的“劍”表“智慧”,要進步,要增長,必須要有智慧。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佛教是追求的進步的,是天天求進步,分分秒秒求進步,這哪里是有些人所說的“消極”和“宿命”呢?“西方廣目天王”,“廣目”表“多看”,是告訴我們要冷靜地觀察這個世間,冷靜地面對一切人事物,才能找到處理問題的方法。天王手上的“蛇”,表“多變”,告訴我們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是復(fù)雜多變的,我們必須冷靜面對,否則一定會做錯事情,做事一定會失敗?!氨狈蕉嗦勌焱酢保岸嗦劇北韺W問,就是要讀萬卷書,“廣目天王”代表行萬里路。這兩位天王合在一起,就是廣學多聞,增廣見聞?!岸嗦勌焱酢笔稚系摹皞恪?,是表“防止染污”,是防止我們心靈被外境染污,也就是說,我們要保護自己的清凈心不受污染。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佛像的含義有多么深刻,如果我們能從這些寓意中,有所領(lǐng)悟,并且運用落實到自己的生活、工作的處世待人接物當中,這樣我們就達到學佛的目的了。感恩!南無阿彌陀佛。
熱心網(wǎng)友
樓上的,佩服噶!
熱心網(wǎng)友
佛有三世,釋加牟尼佛是今世佛,過去佛是燃燈佛,大肚彌勒是未來佛。而四大天王,按其手上的法器則分別代表“風、調(diào)、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