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是用此事物來比喻它事物,而 興 是用一種事物來引出自己所歌詠的事物.<孔雀東南飛>中第一段說: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所有的參考書都說用的起興的手法,可我覺得還是有 比 的運用.不知道我的分析有無道理,我覺得 比 和 興往往聯系在一起,一般都沒分,不知道我的分析有無道理,請解答.謝謝
熱心網友
比,朱熹《詩經集傳》:“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鄭玄《周禮。大師》注:“比者,比方于物也。”興,朱熹《詩經集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鄭玄《周禮。大師》注:“興,見今之美,嫌于媚諛,取善事以喻勸之。”比,就是比喻的意思。和今天的比喻一樣。興,則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只是起興引起下文,沒有比喻的意義。另一種是起興引起下文而且有比喻意義。具體說來有幾種原因:有可能起興的喻意由于年代久遠,現在不為人所知道了,所以被認為是只是起興引起下文,也有的是僅僅在音律上有聯系,興這種手法在學術界分歧比較多。“興”這種手法在文藝美學學科范圍內被認為是“自然的人化”,就是這種手法使用的時候詩人賦予了自然之物人的情感。也是“人的自然化”,先消除人的情感與自然之物的隔閡,使得情感的宣泄更自然,主要參考李澤厚《美的歷程》提問者說的比 和 興往往聯系在一起,在我 國古代。詩歌中是比較多的。“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但這一句其實沒有使用“比”的手法。只是 起興,引起下文寫那兩人的愛情悲劇。。
熱心網友
比,就比方;興,就是起興;
熱心網友
比就是比喻,而興有引出下文的任務,興可以有比喻的意思,但很多情況下,以兩事物有關聯為主。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是怎么比喻的呢?拿什么比什么呢?喻體和本體又是什么呢?可見,這句話在整首詩中并不是比,而是興。興的定義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也。”作者要講焦仲卿和劉蘭之的故事,現以孔雀東南飛起興。一言以蔽之曰:比和興的意義和用法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