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說保險費要漲,想了解一下。

熱心網友

“新壽險生命表肯定會在今年內推出。”中國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主任陳文輝昨天對記者表示,屆時各保險公司依據此而制訂的壽險產品保費價格也將有適當調整。比如,終生壽險價格將比現在有所下降,而養老保險和年金類產品價格會適度上漲。   壽險生命表又稱為死亡表或壽命表,是用于描述某人口群體在0—100歲死亡規律的概率分布表,其數據是壽險費率計算的重要基礎。生命表、利率和保險公司費用率是構成壽險 產品價格的三大因素。據了解,此次壽險生命表的改動,是在對國壽、平安、新華、友邦等6家壽險公司10年來所有保單數據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的。“新生命表有利于壽險產品的開發創新,并注意到了地區差異。”陳文輝說。“根據新的數據信息,保險產品中對以死亡為標的的產品定價會貴一些;對以生存保障為標的的保險產品,定價會稍低。”這意味著,新的生命表公布并執行到產品定價中后,保險公司保障型產品———比如終生壽險相比現在價格會下降,而養老保險和年金類產品價格會比目前上漲。  不過來自多家壽險公司的消息稱,今年內將不會對產品價格做出調整。據悉,保監會將在下月就新的壽險生命表在各保險公司進行技術鑒定。新壽險生命表將向各保險公司推薦使用,各公司可自行制訂生命表,但標準不得低于保監會的這張基礎表的底線。保監會將通過適當方式對此進行監督。  “獲準保險公司自行制訂壽險生命表,也意味著壽險費率制訂正由‘價格管制’向市場化方向努力。”陳文輝說。據了解,我國人壽保險1997年至今一直實行的是價格管制制度。但陳文輝同時也肯定地表示,作為壽險產品定價的另一主導因素———預定利率制訂權短期內不會考慮放開。。

熱心網友

說到養老保險,我也很想了解一下。每月收入10000元,應該怎么購買這個養老保險為好?

熱心網友

是保險業務員,為了讓你投保,而說的吧

熱心網友

新生命表年底實行 購買養老險時機到 保險業年底有望實行的新生命表,將導致商業養老保險保費提高。因此,未來兩三個月是購買養老保險的時間節點 保險主筆 秦曉華 每日經濟新聞[2005-10-24]   46歲的周先生,為自己退休后的養老金算了筆賬:假如年內退休,按上海現行的養老保險政策和各項基數,每月可領取的養老金不足2000元。周先生現在是一家咨詢公司的項目主管,月收入1。2萬元左右。  這讓周先生很清晰地感覺到,要保證退休后的生活質量,僅靠社保遠遠不夠,他必須對自己的補充養老計劃提前規劃。  社會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同為養老保險體系的三大支柱。但在目前的條件下,個人能夠把握的僅僅是商業養老保險規劃。最近,平安人壽、友邦等保險公司紛紛推出最新的分紅型養老保險產品。面對紛繁復雜的保險產品,個人在做商業養老保險規劃時,應注意哪些原則呢?個人養老“獨善其身”  成熟社會中,人們的養老保障應當由三部分構成:首先是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大約應占養老金總數的30%;其次是企業為員工準備養老的企業年金,比例也為30%;第三是個人為養老準備的資金,包括保險、基金、股票、銀行儲蓄、債券、房地產等,大約要占養老金總數的40%。  眾所周知,我國的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只能保證人們退休后“溫飽”。由于歷史原因,個人賬戶空賬的規模已高達7000多億,企業年金剛剛起步,有關實施細則、稅收優惠政策等推進不快,近期難以形成規模和體系。  在這種情況下,為自己制訂完善的個人養老規劃,多少有著“獨善其身”的意味。在保險、基金、股票、銀行存款、債券、房產等工具中,保險有著獨到的優勢———無風險、強制儲蓄以及能夠應付突發事件的發生(如罹患重大疾病、遭遇意外事故等)。養老保險的優點還在于,壽命越長,所能領取的養老金總量也越多,這對平均壽命越來越長的現代人更是難以缺少的。  據業內權威消息,我國保險業新的生命表將在今年底實行。一般認為,新生命表實行以后,將導致商業養老保險提高價格。因此,今年年底、明年年初成為購買養老保險的一個時間節點。  理財專家認為,保險在養老規劃中占據多大比例,視個人理財風格而異;一般來講,應當用保險來儲備最基本的養老金,以防未來不測。“定期定額”儲備養老金  目前,我國長期壽險保底收益率有不得超過2。5%的規定,這是很多人不愿買養老保險的理由。1997年以來,央行連續下調存款利率,長期壽險的固定收益也從最高時的10%左右,跌落谷底。  由于傳統壽險期限長達數十年甚至終身,期間不管銀行利率如何變化,都將按初始收益率執行,《每日經濟新聞》與大多數市場意見一致,不主張消費者目前購買傳統型養老保險。  不過,現在市場上絕大多數養老保險產品均已改良為分紅型,亦有不少保險公司主張以萬能險替代養老保險。無論是分紅型養老保險還是萬能險,收益率均可上下浮動,實際分紅或結算利率視保險公司的經營投資情況而定,不受2。5%的限制。當前主流的萬能險結算利率在3。2%-3。6%之間浮動。  如果在當前階段要購買養老保險,上述兩類產品可重點考慮。投保前可重點考察保險公司歷年的實際分紅情況以及當前的經營狀況。  理財專家指出,人們在投資指數型基金時常會采取“定期定額”的操作辦法,這種理念對投保養老保險同樣適用。任何人都不可能只通過一份保險就完成養老金的儲備,一定會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不同的收入情況下分步進行。在不同的階段逐漸加碼養老險的投入,最終才能規避利率波動、通貨膨脹等不穩定因素對儲備養老金的影響。  張先生曾于1997年在保險公司購買了一份養老保險,當時他30歲,月收入為1000元,每月繳納80元的保費。這份保險的年收益率高達11%。到2027年張先生退休時,每月可領取120元養老金直至身故。  到了今年,張先生38歲,月收入達到10000元。8年前投保的養老保險雖然有著極高的收益率,但每月120元的養老金,在他心中已經不值一提。他決定今年再購買一份分紅型養老保險作為補充,每月再繳納700元保費,以提高將來養老金的儲備金額。  理財專家的建議,如果再過5年,張先生43歲的時候,或許他的月收入已經達到20000元,同樣,他還需要繼續增加養老保險的金額。  因此,養老金的儲備是日積月累的過程,不可能如炒股票低吸高拋。在不同階段,根據自己的生活需要和收入水平,選擇當時比較好的產品分步操作,才是儲備“保險”養老金的最好方法。用長期健康險籌備醫療基金  養老保險主要是為退休后日常生活之用,對于老年人來說,醫療保健費用才是真正的大宗開銷。如果不幸發生重大疾病,或者長年臥床不起,更是需要耗費巨額的醫療費。  我國目前的醫保體系是“保而不包”,“中人”、“新人”自負醫藥費的相當部分。因此,在做養老規劃時,不妨將醫療基金和日常生活費分開考慮。保險公司亦提供了專門的長期健康保險產品,以滿足這方面的需求。  儲備退休后醫療基金為主要目的,目前可重點考慮長期看護險和終身醫療保險兩類長期險。由于對投保年齡都有著一定限制,年齡越大保費越貴,因此,需要在年輕時早做打算。  。

熱心網友

這只是一種猜測。依我看降價也有可能,不可能有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