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債券有哪些種類 -------------------------------------------------------------------------------- (一)按發行主體分類 根據發行主體的不同,債券可以分為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公司債券。政府債券的發行主體是政府。金融債券的發行主體是銀行或非銀行的金融機構。公司債券的發行主體是股份公司,但有些國家也允許非股份公司的企業發行債券。 (二)按計息方式分類 按計息方式的不同,債券可分為單利債券、復利債券、貼現債券和累進利率債券等。 單利債券是指在計算利息時,不論期限長短,僅按本金計息,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計算下期利息的債券。復利債券與單利債券相對應,它是指計算利息時,按一定期限將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計算利息,逐期滾算的債券。貼現債券是指在票面上不規定利率,發行時按某一折扣率,以低于票面金額的價格發行,到期時仍按面額償還本金的債券。累進利率債券是指以利率逐年累進方法計息的債券。 (三)按債券形態分類 按債券形態的不同,債券可分為實物債券、憑證式債券和記帳式債券。 實物債券是一種具有標準格式實物券面的債券。 憑證式債券的形式是一種債權人認購債券的收款憑證,而不是債券發行人制定的標準格式的債券。 記帳式債券沒有實物形態的票券,而是在電腦帳戶中作記錄。 。

熱心網友

我國國債的品種結構  1981年以來我國所發行的國債品種比較豐富,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作以下分類:  1、按可流通性可分為:  (1)可轉讓國債:包括記賬式國債和無記名國債  記賬式國債,是指國庫券的發行不采用實物券面,而是通過記賬的方式進行交割結算,兌付時憑能證明持有國庫券的憑證辦理還本付息。  無記名國債,是一種實物國債,以實物券面的形式記錄債權,不記名、不掛失,可上市流通交易,歷年來發行的無記名國債面值分別有1、5、10、20、50、100、500、1000、5000、10000元等。  (2)不可轉讓國債:包括憑證式國債和特種定向債券憑證式國債,是以國債收款憑單的形式來作為債權證明,不可上市流通轉讓,但可以提前兌付。提前兌付時按實際持有時間分檔計付利息。  特種定向債券,是面向職工養老金、待業保險金管理機構以及銀行等金融機構定向發行的一種國債,與個人投資者關系不大,如1998年8月向國有銀行定向發行的2700億元特別國債。  2、按票面利率可分為:固定利率國債和浮動利率國債  固定利率國債的票面利率在發行時確定,在國債的整個存續期內保持不變。浮動利率國債的票面利率隨市場利率的變化而浮動,付息利率為付息期起息日當日相同期限市場利率加固定利差確定。3、按付息方式可分為:零息國債和附息國債  零息國債在存續期內不支付利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我國在1996年以前發行的國債均屬此類。附息國債的利息一般按年支付,到期還本并支付最后一期利息。我國于1996年6月14日首次發行了十年期附息國債(000696)。。

熱心網友

我國國債的品種結構  1981年以來我國所發行的國債品種比較豐富,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作以下分類:  1、按可流通性可分為:  (1)可轉讓國債:包括記賬式國債和無記名國債  記賬式國債,是指國庫券的發行不采用實物券面,而是通過記賬的方式進行交割結算,兌付時憑能證明持有國庫券的憑證辦理還本付息。  無記名國債,是一種實物國債,以實物券面的形式記錄債權,不記名、不掛失,可上市流通交易,歷年來發行的無記名國債面值分別有1、5、10、20、50、100、500、1000、5000、10000元等。  (2)不可轉讓國債:包括憑證式國債和特種定向債券憑證式國債,是以國債收款憑單的形式來作為債權證明,不可上市流通轉讓,但可以提前兌付。提前兌付時按實際持有時間分檔計付利息。  特種定向債券,是面向職工養老金、待業保險金管理機構以及銀行等金融機構定向發行的一種國債,與個人投資者關系不大,如1998年8月向國有銀行定向發行的2700億元特別國債。  2、按票面利率可分為:固定利率國債和浮動利率國債  固定利率國債的票面利率在發行時確定,在國債的整個存續期內保持不變。浮動利率國債的票面利率隨市場利率的變化而浮動,付息利率為付息期起息日當日相同期限市場利率加固定利差確定。3、按付息方式可分為:零息國債和附息國債  零息國債在存續期內不支付利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我國在1996年以前發行的國債均屬此類。附息國債的利息一般按年支付,到期還本并支付最后一期利息。我國于1996年6月14日首次發行了十年期附息國債(000696)。。

熱心網友

我國國債的品種結構  1981年以來我國所發行的國債品種比較豐富,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作以下分類:  1、按可流通性可分為:  (1)可轉讓國債:包括記賬式國債和無記名國債  記賬式國債,是指國庫券的發行不采用實物券面,而是通過記賬的方式進行交割結算,兌付時憑能證明持有國庫券的憑證辦理還本付息。  無記名國債,是一種實物國債,以實物券面的形式記錄債權,不記名、不掛失,可上市流通交易,歷年來發行的無記名國債面值分別有1、5、10、20、50、100、500、1000、5000、10000元等。  (2)不可轉讓國債:包括憑證式國債和特種定向債券憑證式國債,是以國債收款憑單的形式來作為債權證明,不可上市流通轉讓,但可以提前兌付。提前兌付時按實際持有時間分檔計付利息。  特種定向債券,是面向職工養老金、待業保險金管理機構以及銀行等金融機構定向發行的一種國債,與個人投資者關系不大,如1998年8月向國有銀行定向發行的2700億元特別國債。  2、按票面利率可分為:固定利率國債和浮動利率國債  固定利率國債的票面利率在發行時確定,在國債的整個存續期內保持不變。浮動利率國債的票面利率隨市場利率的變化而浮動,付息利率為付息期起息日當日相同期限市場利率加固定利差確定。3、按付息方式可分為:零息國債和附息國債  零息國債在存續期內不支付利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我國在1996年以前發行的國債均屬此類。附息國債的利息一般按年支付,到期還本并支付最后一期利息。我國于1996年6月14日首次發行了十年期附息國債(000696)。二、我國國債交易的種類  我國國債市場發展過程中已出現的國債交易按交易的形式可分為國債現券交易、國債回購交易和國債期貨交易。  國債現券交易是一種即期易貨交易形式,交易雙方通過證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統對上市流通的國債進行買賣報價,由交易系統撮合成交。一旦成交,即進行券款交割過戶。與股票交易過程基本一致,是最基本的國債交易形式。  國債回購交易是指國債交易商或投資者在賣出某種國債的同時,以國債回購協議的形式約定于未來某一時間以協議確定的價格再將等量的該種國債買回的交易。其實質是國債的賣出者以國債為抵押向買入者借入資金,買回國債時所支付的價款與賣出國債時所獲得的價款之間的差額即為借入資金的利息。在國債回購交易中,最初賣出國債的一方為回購方,買入國債的另一方則為返售方。國債期貨交易是以標準化的國債期貨交易合約為標的,買賣雙方通過交易所,約定在未來特定的交易日以約定的價格和數量進行券款交收的交易方式,是一種國債的衍生交易形式。三、什么叫荷蘭式招標和美國式招標?  荷蘭式招標(單一價格招標)   標的為利率時,最高中標利率為當期國債的票面利率;標的為利差時,最高中標利差為當期國債的基本利差;標的為價格時,最低中標價格為當期國債的承銷價格。   美國式招標(多種價格招標)   標的為利率時,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利率為當期國債的票面利率,各中標機構依各自及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利率 折算承銷價格;標的為價格時,各中標機構按各自加權平均中標價格承銷當期國債。四、憑證式國債與商業銀行柜臺發售和交易的記賬式國債有什么主要區別?  柜臺交易記賬式國債的交易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買賣價格(凈價)有可能高于或低于發行面值。當賣出價格高于買入價格時,表明賣出者不僅獲得了持有期間的國債利息,同時還獲得了部分價差收益;當賣出價格低于買入價格時,表明賣出者雖然獲得了持有期間的國債利息,但同時也付出了部分價差損失。因此,投資者購買記賬式國債于到期前賣出,其價格是不能提前預知的,要承擔一定的利率變動風險。憑證式國債在發行時就將持有不同時間提前兌取的分檔利率做了規定,投資者提前兌取憑證式國債所能獲得的收益是可以提前預知的,不會隨市場利率的變動而變動,不必承擔由于市場利率變動而帶來的價格風險。五:什么是全價交易、凈價交易?  簡單地說,全價交易就是國債的行情價格包含了應計利息,投資者以“全價” 申報委托交易;而凈價交易是指國債行情報價中刨除了應計利息部分,投資者以“凈價”申報委托交易。  “全價”與“凈價”兩者的關系可以簡單地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凈價=全價-應計利息  以2001年12月31日深市101966券收盤價格為例,當日該券收盤價全價報價為145。99元,投資者需以145。99元為參考價格委托交易,這其中就包含了6。51元的應計利息。如果以凈價報價的話,則101966券的收盤價揭示為:  凈價價格=145。99元(全價)-6。51元(應計利息)=139。48元。  投資者買賣時就應以139。48元為參考價格來申報委托交易。需要注意的是結算價格仍是全價即145。99元。六、投資基金、股票、債券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證券投資方式,即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  股票是股份公司簽發的證明股東所持股份的憑證,是公司股份的形式。投資者通過購買股票成為發行公司的所有者,按持股份額獲得經營收益和參與重大決策表決。  債券是指依法定程序發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其特點是收益固定,風險較小。  證券投資基金與股票、債券相比,存在以下的區別:  1、投資者地位不同。股票持有人是公司的股東,有權對公司的重大決策發表自己的意見;債券的持有人是債券發行人的債權人,享有到期收回本息的權利;基金單位的持有人是基金的受益人,體現的是信托關系。  2、風險程度不同。一般情況下,股票的風險大于基金。對中小投資者而言,由于受可支配資產總量的限制,只能直接投資于少數幾只股票、這就犯了"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投資禁忌,當其所投資的股票因股市下跌或企業財務狀況惡化時,資本金有可能化為烏有;而基金的基本原則是組合投資,分散風險,把資金按不同的比例分別投于不同期限、不同種類的有價證券,把風險降至最低程度。債券在一般情況下,本金得到保證,收益相對固定,風險比基金要小。  3、收益情況不同。基金和股票的收益是不確定的,而債券的收益是確定的。一般情況下,基金收益比債券高。以美國投資基金為例,國際投資者基金等25種基金1976~1981年5年間的收益增長率,平均為301。6%,其中最高的20世紀增長投資者基金為465%,最低的普利特倫德基金為243%;而1996年國內發行的二種5年期政府債券,利率分別只有13.06%和8。8%。  4、投資方式不同。與股票、債券的投資者不同,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間接的證券投資方式,基金的投資者不再直接參與有價證券的買賣活動,不再直接承擔投資風險,而是由專家具體負責投資方向的確定、投資對象的選擇。  5、價格取向不同。在宏觀政治、經濟環境一致的情況下,基金的價格主要決定于資產凈值;而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是利率;股票的價格則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巨大。  6、投資回收方式不同。債券投資是有一定期限的,期滿后收回本金;股票投資是無限期的,除非公司破產、進入清算,投資者不得從公司收回投資,如要收回,只能在證券交易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變現;投資基金則要視所持有的基金形態不同而有區別:封閉型基金有一定的期限,期滿后,投資者可按持有的份額分得相應的剩余資產。在封閉期內還可以在交易市場上變現;開放型基金一般沒有期限,但投資者可隨時向基金管理人要求贖回。  雖然幾種投資工具有以上的不同。但彼此間也存在不少聯系:  基金、股票、債券都是有價證券,對它們的投資均為證券投資。基金份額的劃分類似于股票:股票是按"股"劃分,計算其總資產;基金資產則劃分為若干個"基金單位",投資者按持有基金單位的份額分享基金的增值收益。契約型封閉基金與債券情況相似,在契約期滿后一次收回投資。另外,股票、債券是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對象,在國外有專門以股票、債券為投資對象的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 七、買國債謹防四大誤區。  誤區一:提前兌付一樣劃算  在追捧憑證式國債的同時,理財專家也提醒已購買國債的市民,不當操作也會讓國債“虧本”。對于購買國債不到半年就兌付的投資者來說,除了沒有利息還要支付1‰的手續費,此時投資者的本金可就“縮水”了。對于持有超過半年不到1年的國債,提前兌付后,扣去手續費,其收益比活期存款還低。也就是說,對于購買國債的投資者來說,在一年內就提前兌付是不合算的。當然,與同期3年、5年整存整取定期存款相比較,國債提前兌付可參照一定利率支付利息,而定期存款的提前兌付則是全部按照活期利率來支付,收益還是遠遠高于定期存款的。  誤區二:國債比儲蓄收益高  由于國債利息收入免征20%的所得稅,且利率略高于同期儲蓄存款利率,因此,許多人想當然地認為與儲蓄比較而言,選擇國債總是“沒錯的”。這其實是一種誤解。與儲蓄相比,國債盡管有許多優點,但也有它的缺點,購買國債并非就一定會比儲蓄存款獲得更多的收益。居  民如果有一筆資金在較長的時間內不準備移作他用,則以選擇購買國債為佳;如果在2年內有其他用途,則是選擇相應存期的儲蓄更為合算。尤其是在一年內提前支取時,國債將不計息,再加上還要支付手續費,此種情況下買國債更是不如選擇儲蓄有利。因此,居民不應盲目選購國債,而應根據本人資金狀況靈活地進行投資。  誤區三:國債收益不納稅  購買國債是企業利用閑置資金取得穩定收益的投資方式,國債利息收入又可免繳企業所得稅。但值得注意的是,稅法雖規定國債利息不征企業所得稅,可常讓人誤以為與國債有關的收益都可免稅,其實不然。國債收益分兩種,一種為持有收益,即可以免稅的持有期間獲得的利息收入;另一種是在債券市場轉讓獲得的收益,稱為債券處置收益。按規定,后一種情況是要納稅的。  誤區四:信大銀行不信小銀行  實際上,銀行賣的國債利率是一樣的,服務水平也相差無幾。只是老百姓的購買習慣上存在誤區。八、國債發行時如何購買  國債是通過證券經營機構間接發行,投資者購買國債可到證券經營機構購買。國債的品種不同,其購買方式也不同,其中無記名式和憑證式國債的購買手續簡便,記賬式國債的購買手續稍復雜些。  1、無記名式國債的購買  無記名式國債的購買對象主要是各種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無記名式實物券國債的購買是最簡單的。投資者可在發行期內到銷售無記名式國債的各大銀行和證券機構的各個網點,持款填單購買。  2、憑證式國債的購買  憑證式國債主要面向個人投資者發行。其發售和兌付是通過各大銀行的儲蓄網點、郵政儲蓄部門的網點以及財政部門的國債服務部辦理。其網點遍布全國城鄉,能夠最大限度滿足群眾購買、兌取需要。投資者購買憑證式國債可在發行期間內持款到各網點填單交款,辦理購買事宜。由發行點填制憑證式國債收款憑單,其內容包括購買日期、購買人姓名、購買券種、購買金額、身份證件號碼等,填完后交購買者收妥。  辦理手續和銀行定期存款辦理手續類似。憑證式國債以百元為起點整數發售,按面值購買。發行期過后,對于客戶提前兌取的憑證式國債,可由指定的經辦機構在控制指標內繼續向社會發售。投資者在發行期后購買時,銀行將重新填制憑證式國債收款憑單,投資者購買時仍按面值購買。購買日即為起息日。兌付時按實際持有天數、按相應檔次利率計付利息(利息計算到到期時兌付期的最后一日)。  3。記賬式國債的購買  記賬式國債是通過交易所交易系統以記賬的方式辦理發行。投資者購買記賬式國債必須在交易所開立證券賬戶或國債專用賬戶,并委托證券機構代理進行。因此,投資者必須擁有證券交易所的證券賬戶,并在證券經營機構開立資金賬戶才能購買記賬式國債。九、國債投資也要講究組合   國債因其信譽高、收益穩定且免交利息稅,越來越受到眾多投資者的青睞。個人投資國債,應根據每個家庭和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以及資金的長、短期限來計劃安排。  如有短期的閑置資金,可購買記賬式國債或無記名國債。因為記賬式國債和無記名國債均為可上市流通的券種,其交易價格隨行就市,在持有期間可隨時通過交易場所賣出(變現),方便投資人在急需用錢時及時將“債”變“錢”。  如有三年以上或更長時間的閑置資金,可購買中、長期國債。一般來說,國債的期限越長利率就越高。  國債不僅僅是保值增值的工具,更是一種理想的投資工具。投資者持有國債以后,一是可以將國債作為質押向銀行申請貸款;二是將未到期的國債提交銀行貼現;三是將國債進行市場投資交易。其中市場交易又分現貨交易、回購交易兩種。  對收益的穩定性要求較高的投資者,在資金允許的條件下進行組合投資能保證收益的穩定性。例如將資金分作3等份,分別投資于期限為1年、2年、3年三種不同類別的債券,這樣每年都有1/3到期,收益相當穩定。或者為了保證流動性而投資于短期國債,或為確保債券收益持有長期債券,不買入中期債券。十、如何看國債交易行情?  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實行國債凈價交易后的第一天,國債行情顯示將會出現一定變化。目前,在國債全價交易方式下,行情顯示的揭示價均為全價價格(凈價+應計利息額),但是,實行國債凈價交易后,行情顯示的揭示價均為凈價價格。因此,實行國債凈價交易后第一天行情顯示會發生較大變化,各國債品種均會在K線圖上出現向下的跳空缺口,請投資者注意。  舉例說明:"21國債(7)"是20年期,年利率4。26%,半年付息記帳式品種,2002年1月31日起開始第二個半年期交易。  如果該品種在3月22日的收盤價是109。20元,那么實行凈價交易后,應將此收盤價轉換成凈價交易的收盤價作為3月25日開始實行凈價交易的"前收盤價"。  如果該品種3月22日的應計利息額為0。59523287元(根據國債凈價交易技術方案,應計利息額的計算保留小數點后8位,根據四舍五入原則,實際顯示保留到小數點2位)。因此,該品種3月22日凈價交易的收盤價=3月22日的收盤價-當日到期的應計利息額。所以,該國債品種3月25日實行凈價交易的前收盤價為108。60元。  此外,實行國債凈價交易后,由于國債成交價格不再含有國債的應計利息,因此在交易中得到的成交價與辦理交割時實際得到的金額會有一定差異,其實這一差異就是應計利息額產生的,投資者不必擔心應計利息額在結算時能否得到。  而實行國債凈價交易后,根據有關規定,在國債發行期間買入的國債不計應計利息和其他費用,投資者按國債發行價買入國債的價格就是結算價。十一、國債投資成本高低一看便知   目前,居民進行國債投資的主要渠道包括三條:1、買賣交易所市場國債;2、購買憑證式國債;3、在銀行柜臺買賣記賬式國債。三種投資渠道各有其特點,個人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進行投資選擇。  一、買賣交易所國債  操作方式和流程同股票投資一樣。成本:買賣交易所國債,個人投資者需要向證券公司支付交易傭金。每筆傭金起點5元,最多不超過成交金額的0。2%。假設投資國債10000元,則需支付單向交易傭金20元。風險:交易所債券價格受利率上升以及股市波動影響較大。在到期之前賣出債券,如果遇到市場利率上升,將承受價格損失的風險。  二、購買憑證式國債  成本:目前主要是通過銀行的儲蓄網點發售,投資幾乎沒成本。但提前支取,銀行將收取0。1%的手續費。風險:憑證式國債提前兌取收益是提前預知的,無市場風險。  三、買賣銀行柜臺記賬式國債  成本:在銀行柜臺買賣記賬式國債,投資成本包括投資賬戶開戶費和商業銀行買賣報價的價差。根據有關規定,商業銀行的買賣價差不得高于1%。在買賣記賬式國債時,商業銀行的買入價格低于商業銀行的賣出價格。因此,居民在投資記賬式國債時,需要承擔價差成本。收益:由于記賬式國債的利息是每年支付,利率下調時,投資記賬式國債可獲得增值收益。風險:銀行柜臺的記賬式國債的價格,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價格波動而出現波動。當利率上升時,提前變現債券將可能面臨價格損失的風險。十二、何為買斷式回購?買斷式回購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國債買斷式回購是指國債持有人將國債賣給購買方的同時,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日期,賣方再以約定價格從買方買回相等數量同種國債的交易行為。買斷式回購又稱開放式回購,它與目前債券市場通行的質押式回購(又稱封閉式回購)的主要區別在于標的券種的所有權歸屬不同。在質押式回購中,融券方(逆回購方)不擁有標的券種的所有權,在回購期內,融券方無權對標的債券進行處置;而在買斷式回購中,標的債券的所有權發生了轉移,融券方在回購期內擁有標的券種的所有權,可以對標的債券進行處置,只要到期時有足夠的同種債券返售給正回購方即可。  買斷式回購不僅具有與質押式回購一樣的融資功能,而且還具有價格發現和避險套利的功能,同時還能提高債券市場的流動性。  1、活躍市場交易、提高債券的流動性  在封閉式回購中,由于逆回購方無權對質押的債券進行處置,造成了大量的債券凍結,使得可供交易的現券存量減少,嚴重影響了債券市場的流動性,限制了債券的交易,加劇了債券市場的供求矛盾。隨著貨幣市場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債券被凍結、流動性越來越低、債券市場供求矛盾進一步加劇。買斷式回購最大的意義在于解凍了封閉式回購下的大量債券,解決了標的債券的二次利用問題,極大地提高了債券的流動性和利用效率。對活躍現券市場交易、提高現券交易的規模、解決債券供求矛盾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  2、價格發現功能  買斷式回購是一方先將其持有的債券賣給另一方,并約定在未來的某一日期以約定的價格買回相等數量的同種債券的行為。它實際上是一項現券交易和一項相對應的遠期交易的結合。由于買斷式回購引入了遠期價格揭示機制,其到期交易價格不僅反映了融資融券活動的成本,而且還反映了交易雙方對利率變化趨勢的預期以及對標的債券遠期價格的預期,提高了市場的價格發現能力。此外,由于多種套利模式的存在,可以大大提高債券市場的定價效率,使債券收益率曲線趨于平滑,債券利率期限結構更加合理。  3、避險套利功能  目前的債券市場是一個單邊的市場,只有在價格上漲時才能獲利,投資者在預期債券價格可能下跌的情況下,只有拋售手中的債券以避免損失。由于引入做空機制,買斷式回購交易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在升息預期下,逆回購方可以通過賣空交易賣出所融入的標的券,待價格下跌后買回原券并到期還券,在回購期間內高賣低買所得差價即構成融券賣空交易的盈利。對于債券持有人來說,可以通過套期保值交易將所持債券余額與買斷式逆回購下的融券賣空操作匹配,多頭頭寸與空頭頭寸對沖,規避所持債券余額的市值波動風險。  4、催生多種盈利模式  由于買斷式回購交易具有融券和做空的功能,所以在這基礎上,通過各種組合可以派生出眾多的新的盈利模式。除了傳統的回購放大模式之外,利用買斷式回購的做空機制,可以派生出逆回購放大模式,該模式的原理與傳統的回購放大模式相似,只不過方向相反,在循環逆回購過程中不斷放大空頭頭寸,實現空頭效益的放大。通過將現券與買斷式逆回購下的融券賣空操作匹配可以派生出套期保值模式。通過不同券種的走勢分化進行組合操作可以派生出債券組合套利模式。通過不同回購品種利率的差異進行操作派生出回購利率組合套利模式。在買斷式回購下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對市場的判斷構建各種各樣的組合模式,獲取最大的收益。

熱心網友

我國國債的品種結構  1981年以來我國所發行的國債品種比較豐富,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作以下分類:  1、按可流通性可分為:  (1)可轉讓國債:包括記賬式國債和無記名國債  記賬式國債,是指國庫券的發行不采用實物券面,而是通過記賬的方式進行交割結算,兌付時憑能證明持有國庫券的憑證辦理還本付息。  無記名國債,是一種實物國債,以實物券面的形式記錄債權,不記名、不掛失,可上市流通交易,歷年來發行的無記名國債面值分別有1、5、10、20、50、100、500、1000、5000、10000元等。  (2)不可轉讓國債:包括憑證式國債和特種定向債券憑證式國債,是以國債收款憑單的形式來作為債權證明,不可上市流通轉讓,但可以提前兌付。提前兌付時按實際持有時間分檔計付利息。  特種定向債券,是面向職工養老金、待業保險金管理機構以及銀行等金融機構定向發行的一種國債,與個人投資者關系不大,如1998年8月向國有銀行定向發行的2700億元特別國債。  2、按票面利率可分為:固定利率國債和浮動利率國債  固定利率國債的票面利率在發行時確定,在國債的整個存續期內保持不變。浮動利率國債的票面利率隨市場利率的變化而浮動,付息利率為付息期起息日當日相同期限市場利率加固定利差確定。3、按付息方式可分為:零息國債和附息國債  零息國債在存續期內不支付利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我國在1996年以前發行的國債均屬此類。附息國債的利息一般按年支付,到期還本并支付最后一期利息。我國于1996年6月14日首次發行了十年期附息國債(000696)。。

熱心網友

我國國債的品種結構  1981年以來我國所發行的國債品種比較豐富,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作以下分類:  1、按可流通性可分為:  (1)可轉讓國債:包括記賬式國債和無記名國債  記賬式國債,是指國庫券的發行不采用實物券面,而是通過記賬的方式進行交割結算,兌付時憑能證明持有國庫券的憑證辦理還本付息。  無記名國債,是一種實物國債,以實物券面的形式記錄債權,不記名、不掛失,可上市流通交易,歷年來發行的無記名國債面值分別有1、5、10、20、50、100、500、1000、5000、10000元等。  (2)不可轉讓國債:包括憑證式國債和特種定向債券憑證式國債,是以國債收款憑單的形式來作為債權證明,不可上市流通轉讓,但可以提前兌付。提前兌付時按實際持有時間分檔計付利息。  特種定向債券,是面向職工養老金、待業保險金管理機構以及銀行等金融機構定向發行的一種國債,與個人投資者關系不大,如1998年8月向國有銀行定向發行的2700億元特別國債。  2、按票面利率可分為:固定利率國債和浮動利率國債  固定利率國債的票面利率在發行時確定,在國債的整個存續期內保持不變。浮動利率國債的票面利率隨市場利率的變化而浮動,付息利率為付息期起息日當日相同期限市場利率加固定利差確定。3、按付息方式可分為:零息國債和附息國債  零息國債在存續期內不支付利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我國在1996年以前發行的國債均屬此類。附息國債的利息一般按年支付,到期還本并支付最后一期利息。我國于1996年6月14日首次發行了十年期附息國債(000696)。二、我國國債交易的種類  我國國債市場發展過程中已出現的國債交易按交易的形式可分為國債現券交易、國債回購交易和國債期貨交易。  國債現券交易是一種即期易貨交易形式,交易雙方通過證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統對上市流通的國債進行買賣報價,由交易系統撮合成交。一旦成交,即進行券款交割過戶。與股票交易過程基本一致,是最基本的國債交易形式。  國債回購交易是指國債交易商或投資者在賣出某種國債的同時,以國債回購協議的形式約定于未來某一時間以協議確定的價格再將等量的該種國債買回的交易。其實質是國債的賣出者以國債為抵押向買入者借入資金,買回國債時所支付的價款與賣出國債時所獲得的價款之間的差額即為借入資金的利息。在國債回購交易中,最初賣出國債的一方為回購方,買入國債的另一方則為返售方。國債期貨交易是以標準化的國債期貨交易合約為標的,買賣雙方通過交易所,約定在未來特定的交易日以約定的價格和數量進行券款交收的交易方式,是一種國債的衍生交易形式。三、什么叫荷蘭式招標和美國式招標?  荷蘭式招標(單一價格招標)   標的為利率時,最高中標利率為當期國債的票面利率;標的為利差時,最高中標利差為當期國債的基本利差;標的為價格時,最低中標價格為當期國債的承銷價格。   美國式招標(多種價格招標)   標的為利率時,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利率為當期國債的票面利率,各中標機構依各自及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利率 折算承銷價格;標的為價格時,各中標機構按各自加權平均中標價格承銷當期國債。四、憑證式國債與商業銀行柜臺發售和交易的記賬式國債有什么主要區別?  柜臺交易記賬式國債的交易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買賣價格(凈價)有可能高于或低于發行面值。當賣出價格高于買入價格時,表明賣出者不僅獲得了持有期間的國債利息,同時還獲得了部分價差收益;當賣出價格低于買入價格時,表明賣出者雖然獲得了持有期間的國債利息,但同時也付出了部分價差損失。因此,投資者購買記賬式國債于到期前賣出,其價格是不能提前預知的,要承擔一定的利率變動風險。憑證式國債在發行時就將持有不同時間提前兌取的分檔利率做了規定,投資者提前兌取憑證式國債所能獲得的收益是可以提前預知的,不會隨市場利率的變動而變動,不必承擔由于市場利率變動而帶來的價格風險。五:什么是全價交易、凈價交易?  簡單地說,全價交易就是國債的行情價格包含了應計利息,投資者以“全價” 申報委托交易;而凈價交易是指國債行情報價中刨除了應計利息部分,投資者以“凈價”申報委托交易。  “全價”與“凈價”兩者的關系可以簡單地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凈價=全價-應計利息  以2001年12月31日深市101966券收盤價格為例,當日該券收盤價全價報價為145。99元,投資者需以145。99元為參考價格委托交易,這其中就包含了6。51元的應計利息。如果以凈價報價的話,則101966券的收盤價揭示為:  凈價價格=145。99元(全價)-6。51元(應計利息)=139。48元。  投資者買賣時就應以139。48元為參考價格來申報委托交易。需要注意的是結算價格仍是全價即145。99元。六、投資基金、股票、債券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證券投資方式,即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  股票是股份公司簽發的證明股東所持股份的憑證,是公司股份的形式。投資者通過購買股票成為發行公司的所有者,按持股份額獲得經營收益和參與重大決策表決。  債券是指依法定程序發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其特點是收益固定,風險較小。  證券投資基金與股票、債券相比,存在以下的區別:  1、投資者地位不同。股票持有人是公司的股東,有權對公司的重大決策發表自己的意見;債券的持有人是債券發行人的債權人,享有到期收回本息的權利;基金單位的持有人是基金的受益人,體現的是信托關系。  2、風險程度不同。一般情況下,股票的風險大于基金。對中小投資者而言,由于受可支配資產總量的限制,只能直接投資于少數幾只股票、這就犯了"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投資禁忌,當其所投資的股票因股市下跌或企業財務狀況惡化時,資本金有可能化為烏有;而基金的基本原則是組合投資,分散風險,把資金按不同的比例分別投于不同期限、不同種類的有價證券,把風險降至最低程度。債券在一般情況下,本金得到保證,收益相對固定,風險比基金要小。  3、收益情況不同。基金和股票的收益是不確定的,而債券的收益是確定的。一般情況下,基金收益比債券高。以美國投資基金為例,國際投資者基金等25種基金1976~1981年5年間的收益增長率,平均為301。6%,其中最高的20世紀增長投資者基金為465%,最低的普利特倫德基金為243%;而1996年國內發行的二種5年期政府債券,利率分別只有13.06%和8。8%。  4、投資方式不同。與股票、債券的投資者不同,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間接的證券投資方式,基金的投資者不再直接參與有價證券的買賣活動,不再直接承擔投資風險,而是由專家具體負責投資方向的確定、投資對象的選擇。  5、價格取向不同。在宏觀政治、經濟環境一致的情況下,基金的價格主要決定于資產凈值;而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是利率;股票的價格則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巨大。  6、投資回收方式不同。債券投資是有一定期限的,期滿后收回本金;股票投資是無限期的,除非公司破產、進入清算,投資者不得從公司收回投資,如要收回,只能在證券交易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變現;投資基金則要視所持有的基金形態不同而有區別:封閉型基金有一定的期限,期滿后,投資者可按持有的份額分得相應的剩余資產。在封閉期內還可以在交易市場上變現;開放型基金一般沒有期限,但投資者可隨時向基金管理人要求贖回。  雖然幾種投資工具有以上的不同。但彼此間也存在不少聯系:  基金、股票、債券都是有價證券,對它們的投資均為證券投資。基金份額的劃分類似于股票:股票是按"股"劃分,計算其總資產;基金資產則劃分為若干個"基金單位",投資者按持有基金單位的份額分享基金的增值收益。契約型封閉基金與債券情況相似,在契約期滿后一次收回投資。另外,股票、債券是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對象,在國外有專門以股票、債券為投資對象的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 七、買國債謹防四大誤區。  誤區一:提前兌付一樣劃算  在追捧憑證式國債的同時,理財專家也提醒已購買國債的市民,不當操作也會讓國債“虧本”。對于購買國債不到半年就兌付的投資者來說,除了沒有利息還要支付1‰的手續費,此時投資者的本金可就“縮水”了。對于持有超過半年不到1年的國債,提前兌付后,扣去手續費,其收益比活期存款還低。也就是說,對于購買國債的投資者來說,在一年內就提前兌付是不合算的。當然,與同期3年、5年整存整取定期存款相比較,國債提前兌付可參照一定利率支付利息,而定期存款的提前兌付則是全部按照活期利率來支付,收益還是遠遠高于定期存款的。  誤區二:國債比儲蓄收益高  由于國債利息收入免征20%的所得稅,且利率略高于同期儲蓄存款利率,因此,許多人想當然地認為與儲蓄比較而言,選擇國債總是“沒錯的”。這其實是一種誤解。與儲蓄相比,國債盡管有許多優點,但也有它的缺點,購買國債并非就一定會比儲蓄存款獲得更多的收益。居  民如果有一筆資金在較長的時間內不準備移作他用,則以選擇購買國債為佳;如果在2年內有其他用途,則是選擇相應存期的儲蓄更為合算。尤其是在一年內提前支取時,國債將不計息,再加上還要支付手續費,此種情況下買國債更是不如選擇儲蓄有利。因此,居民不應盲目選購國債,而應根據本人資金狀況靈活地進行投資。  誤區三:國債收益不納稅  購買國債是企業利用閑置資金取得穩定收益的投資方式,國債利息收入又可免繳企業所得稅。但值得注意的是,稅法雖規定國債利息不征企業所得稅,可常讓人誤以為與國債有關的收益都可免稅,其實不然。國債收益分兩種,一種為持有收益,即可以免稅的持有期間獲得的利息收入;另一種是在債券市場轉讓獲得的收益,稱為債券處置收益。按規定,后一種情況是要納稅的。  誤區四:信大銀行不信小銀行  實際上,銀行賣的國債利率是一樣的,服務水平也相差無幾。只是老百姓的購買習慣上存在誤區。八、國債發行時如何購買  國債是通過證券經營機構間接發行,投資者購買國債可到證券經營機構購買。國債的品種不同,其購買方式也不同,其中無記名式和憑證式國債的購買手續簡便,記賬式國債的購買手續稍復雜些。  1、無記名式國債的購買  無記名式國債的購買對象主要是各種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無記名式實物券國債的購買是最簡單的。投資者可在發行期內到銷售無記名式國債的各大銀行和證券機構的各個網點,持款填單購買。  2、憑證式國債的購買  憑證式國債主要面向個人投資者發行。其發售和兌付是通過各大銀行的儲蓄網點、郵政儲蓄部門的網點以及財政部門的國債服務部辦理。其網點遍布全國城鄉,能夠最大限度滿足群眾購買、兌取需要。投資者購買憑證式國債可在發行期間內持款到各網點填單交款,辦理購買事宜。由發行點填制憑證式國債收款憑單,其內容包括購買日期、購買人姓名、購買券種、購買金額、身份證件號碼等,填完后交購買者收妥。  辦理手續和銀行定期存款辦理手續類似。憑證式國債以百元為起點整數發售,按面值購買。發行期過后,對于客戶提前兌取的憑證式國債,可由指定的經辦機構在控制指標內繼續向社會發售。投資者在發行期后購買時,銀行將重新填制憑證式國債收款憑單,投資者購買時仍按面值購買。購買日即為起息日。兌付時按實際持有天數、按相應檔次利率計付利息(利息計算到到期時兌付期的最后一日)。  3。記賬式國債的購買  記賬式國債是通過交易所交易系統以記賬的方式辦理發行。投資者購買記賬式國債必須在交易所開立證券賬戶或國債專用賬戶,并委托證券機構代理進行。因此,投資者必須擁有證券交易所的證券賬戶,并在證券經營機構開立資金賬戶才能購買記賬式國債。九、國債投資也要講究組合   國債因其信譽高、收益穩定且免交利息稅,越來越受到眾多投資者的青睞。個人投資國債,應根據每個家庭和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以及資金的長、短期限來計劃安排。  如有短期的閑置資金,可購買記賬式國債或無記名國債。因為記賬式國債和無記名國債均為可上市流通的券種,其交易價格隨行就市,在持有期間可隨時通過交易場所賣出(變現),方便投資人在急需用錢時及時將“債”變“錢”。  如有三年以上或更長時間的閑置資金,可購買中、長期國債。一般來說,國債的期限越長利率就越高。  國債不僅僅是保值增值的工具,更是一種理想的投資工具。投資者持有國債以后,一是可以將國債作為質押向銀行申請貸款;二是將未到期的國債提交銀行貼現;三是將國債進行市場投資交易。其中市場交易又分現貨交易、回購交易兩種。  對收益的穩定性要求較高的投資者,在資金允許的條件下進行組合投資能保證收益的穩定性。例如將資金分作3等份,分別投資于期限為1年、2年、3年三種不同類別的債券,這樣每年都有1/3到期,收益相當穩定。或者為了保證流動性而投資于短期國債,或為確保債券收益持有長期債券,不買入中期債券。十、如何看國債交易行情?  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實行國債凈價交易后的第一天,國債行情顯示將會出現一定變化。目前,在國債全價交易方式下,行情顯示的揭示價均為全價價格(凈價+應計利息額),但是,實行國債凈價交易后,行情顯示的揭示價均為凈價價格。因此,實行國債凈價交易后第一天行情顯示會發生較大變化,各國債品種均會在K線圖上出現向下的跳空缺口,請投資者注意。  舉例說明:"21國債(7)"是20年期,年利率4。26%,半年付息記帳式品種,2002年1月31日起開始第二個半年期交易。  如果該品種在3月22日的收盤價是109。20元,那么實行凈價交易后,應將此收盤價轉換成凈價交易的收盤價作為3月25日開始實行凈價交易的"前收盤價"。  如果該品種3月22日的應計利息額為0。59523287元(根據國債凈價交易技術方案,應計利息額的計算保留小數點后8位,根據四舍五入原則,實際顯示保留到小數點2位)。因此,該品種3月22日凈價交易的收盤價=3月22日的收盤價-當日到期的應計利息額。所以,該國債品種3月25日實行凈價交易的前收盤價為108。60元。  此外,實行國債凈價交易后,由于國債成交價格不再含有國債的應計利息,因此在交易中得到的成交價與辦理交割時實際得到的金額會有一定差異,其實這一差異就是應計利息額產生的,投資者不必擔心應計利息額在結算時能否得到。  而實行國債凈價交易后,根據有關規定,在國債發行期間買入的國債不計應計利息和其他費用,投資者按國債發行價買入國債的價格就是結算價。十一、國債投資成本高低一看便知   目前,居民進行國債投資的主要渠道包括三條:1、買賣交易所市場國債;2、購買憑證式國債;3、在銀行柜臺買賣記賬式國債。三種投資渠道各有其特點,個人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進行投資選擇。  一、買賣交易所國債  操作方式和流程同股票投資一樣。成本:買賣交易所國債,個人投資者需要向證券公司支付交易傭金。每筆傭金起點5元,最多不超過成交金額的0。2%。假設投資國債10000元,則需支付單向交易傭金20元。風險:交易所債券價格受利率上升以及股市波動影響較大。在到期之前賣出債券,如果遇到市場利率上升,將承受價格損失的風險。  二、購買憑證式國債  成本:目前主要是通過銀行的儲蓄網點發售,投資幾乎沒成本。但提前支取,銀行將收取0。1%的手續費。風險:憑證式國債提前兌取收益是提前預知的,無市場風險。  三、買賣銀行柜臺記賬式國債  成本:在銀行柜臺買賣記賬式國債,投資成本包括投資賬戶開戶費和商業銀行買賣報價的價差。根據有關規定,商業銀行的買賣價差不得高于1%。在買賣記賬式國債時,商業銀行的買入價格低于商業銀行的賣出價格。因此,居民在投資記賬式國債時,需要承擔價差成本。收益:由于記賬式國債的利息是每年支付,利率下調時,投資記賬式國債可獲得增值收益。風險:銀行柜臺的記賬式國債的價格,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價格波動而出現波動。當利率上升時,提前變現債券將可能面臨價格損失的風險。十二、何為買斷式回購?買斷式回購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國債買斷式回購是指國債持有人將國債賣給購買方的同時,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日期,賣方再以約定價格從買方買回相等數量同種國債的交易行為。買斷式回購又稱開放式回購,它與目前債券市場通行的質押式回購(又稱封閉式回購)的主要區別在于標的券種的所有權歸屬不同。在質押式回購中,融券方(逆回購方)不擁有標的券種的所有權,在回購期內,融券方無權對標的債券進行處置;而在買斷式回購中,標的債券的所有權發生了轉移,融券方在回購期內擁有標的券種的所有權,可以對標的債券進行處置,只要到期時有足夠的同種債券返售給正回購方即可。  買斷式回購不僅具有與質押式回購一樣的融資功能,而且還具有價格發現和避險套利的功能,同時還能提高債券市場的流動性。  1、活躍市場交易、提高債券的流動性  在封閉式回購中,由于逆回購方無權對質押的債券進行處置,造成了大量的債券凍結,使得可供交易的現券存量減少,嚴重影響了債券市場的流動性,限制了債券的交易,加劇了債券市場的供求矛盾。隨著貨幣市場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債券被凍結、流動性越來越低、債券市場供求矛盾進一步加劇。買斷式回購最大的意義在于解凍了封閉式回購下的大量債券,解決了標的債券的二次利用問題,極大地提高了債券的流動性和利用效率。對活躍現券市場交易、提高現券交易的規模、解決債券供求矛盾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  2、價格發現功能  買斷式回購是一方先將其持有的債券賣給另一方,并約定在未來的某一日期以約定的價格買回相等數量的同種債券的行為。它實際上是一項現券交易和一項相對應的遠期交易的結合。由于買斷式回購引入了遠期價格揭示機制,其到期交易價格不僅反映了融資融券活動的成本,而且還反映了交易雙方對利率變化趨勢的預期以及對標的債券遠期價格的預期,提高了市場的價格發現能力。此外,由于多種套利模式的存在,可以大大提高債券市場的定價效率,使債券收益率曲線趨于平滑,債券利率期限結構更加合理。  3、避險套利功能  目前的債券市場是一個單邊的市場,只有在價格上漲時才能獲利,投資者在預期債券價格可能下跌的情況下,只有拋售手中的債券以避免損失。由于引入做空機制,買斷式回購交易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在升息預期下,逆回購方可以通過賣空交易賣出所融入的標的券,待價格下跌后買回原券并到期還券,在回購期間內高賣低買所得差價即構成融券賣空交易的盈利。對于債券持有人來說,可以通過套期保值交易將所持債券余額與買斷式逆回購下的融券賣空操作匹配,多頭頭寸與空頭頭寸對沖,規避所持債券余額的市值波動風險。  4、催生多種盈利模式  由于買斷式回購交易具有融券和做空的功能,所以在這基礎上,通過各種組合可以派生出眾多的新的盈利模式。除了傳統的回購放大模式之外,利用買斷式回購的做空機制,可以派生出逆回購放大模式,該模式的原理與傳統的回購放大模式相似,只不過方向相反,在循環逆回購過程中不斷放大空頭頭寸,實現空頭效益的放大。通過將現券與買斷式逆回購下的融券賣空操作匹配可以派生出套期保值模式。通過不同券種的走勢分化進行組合操作可以派生出債券組合套利模式。通過不同回購品種利率的差異進行操作派生出回購利率組合套利模式。在買斷式回購下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對市場的判斷構建各種各樣的組合模式,獲取最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