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公司、產品宣傳應客觀真實、合法,不得含有虛假內容。根據《廣告法》第37條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做虛假宣傳的,由廣告監督管理機關責令廣告主停止發布,并以等額廣告費用在相應范圍內公開更正消除影響,并處廣告費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對負有責任的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沒收廣告費用,并處廣告費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依法停止其廣告業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根據《廣告法》第38條規定,廣告主發布虛假廣告,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但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存在明顯過錯,即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制作、發布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如果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名稱、地址的,應當承擔全部民事責任。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因此,在宣傳中要注意把握度和宣傳技巧。。

熱心網友

經過簡單搜集整理,我給你提以下三點意見,僅供參考:1、企業應通過科學規范的人群研究為企業的產品宣傳提供最直接的證據,規避產品宣傳的法律風險。如海南椰島集團、南京中脈集團都將人體試驗報告直接發給消費者,更直觀的將產品的功效宣傳給消費者,增加了消費者的購買信心,銷售額有大幅增漲,以上兩家企業在完成評價后,當年銷售額均增加數億元。2、注意企業行為,以及企業、企業家和企業產品宣傳的適度性,規避輿論、道德風險。3、可以參考跨國公司規避法律風險的做法,他們一般采用代理制來規避法律風險,把風險轉嫁到代理商頭上。如衛生器械方面的國際大公司給代理商提供技術支持,對醫院進行產品宣傳。但是如果有私底下的活動,都是代理商自己進行,這樣如果有問題就是代理商自己的問題。另外,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守法經營,認真學習法律,絕對不能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