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主義是社會主義更高階段,實現共產主義是所有黨員奮斗終生的目標。按我粗淺的理解共產主義的特征是在物質極大豐富的前提下按需分配(如果要是在物質極端匱乏的前提下按需分配好像應該叫原始共產主義)。可現在世界的資源在人類的濫用下不但沒有變得更豐富,反而是越來越緊張了。隨著水、空氣這些人類生活基本條件的不斷惡化,地球也越來越不適合人居住了,那麼在將來人類連生存都成問題的情況下,如何做到物質極大豐富而按需分配呢?我問這個問題的出發點非常真誠,希望答題的朋友也能如此。

熱心網友

我認為共產主義只是一面旗幟,是指引我們奮斗的目標。但并不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社會要有競爭機制才能有效地發展生產力。如果脫離了按勞分配和競爭機制的原則根本就無法刺激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降低就意味著生產資料減少,就會形成物資匱乏,怎么可能按需分配。再則,如果即使將來能夠按需分配,誰又去勞動、去創造,這種依賴思想同樣會使人墮落下去。社會就不能發展、進步。其實你提的是地球環境資源問題,這與政治經濟學無關。共產主義和按需分配話題屬于政治經濟學范疇。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法制的完善,會逐漸找到替代品來解決資源問題。比如將來太陽能和核能取代今天的石油等等。而共產主義這面旗幟關鍵在于領導人如何去掌握,掌握得好能造福于民,掌握得不好就會民不聊生。我們要隨著這面旗幟的目標去奮斗,但千萬不要想著會按需分配。因為只有勞動才會創造物質,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脫離了勞動,中國就會形成畸形的社會,那就更談不上共產主義了。 你問這個問題的出發點非常真誠,而我回答這個問題的出發點一樣非常真誠。希望能掙到這50分。。

熱心網友

是個很好的問題,但我沒有資格來回答.因為 我也不知道

熱心網友

其實我想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構想者初衷有2點1柏拉圖式理想國2社會主義終極化(物質基礎遠大于物質需求的均等分配)這兩點都不太可能,所以理解成信仰算了.

熱心網友

你這是典型的羅馬俱樂部的觀點.是對未來悲觀的觀點.實際上,羅俱后來也修正了他們在《增長的極限》中的一些觀點,認為人類其實是可以有手段來延緩“末日”的到來的。比如可以開發新的能源,可以使用新的技術減少對能源的消耗等等。你如果看看法國人讓?雅克?塞爾旺-施賴恩合著的《世界面臨挑戰》一書,里面其實在70年代就已經在預測人類通過信息化社會對能源的節約和對新技術的開發利用了。這一點與托夫勒倒是不謀而合。關于馬克思對共產主義的論述,我不愿多評論。我覺得,那本質上是一種對未來美好社會的希望,而不是規劃。其中很多思想是受了當時時代環境的影響,甚至是受了空想社會主義的影響。當代社會主義的發展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與馬恩設想的存在著很大的差別。我們現在對于共產主義的認識,信仰多于現實。就是這么回事。

熱心網友

共產主義是一個理想社會,我們很難說它到底有沒有可能出現。況且馬克思提出的共產主義,是在講生產力的發展情況,或許到那個時候,地球上都沒有人了,都是和我們一樣的智能機器人,沒有污染的產生……所以,共產主義是一個很遙遠的未來,我們沒必要去思考它

熱心網友

這個問題我有兩個答案第一個:共產主義實現的前提是人類均具有高素質。當每一個人都有高素質之后,人就能夠自覺的節約自然資源。比如在現在社會中的高素質人,就算家里經濟條件好,也會自覺節水一樣。這樣的結果是自然資源可以被極大的節省。當然就會有多出來的資源了。第二個,人類永遠不可能實現馬克思提出來“理想”的共產主義社會。任何沒有經過經過實踐的理論都是不可靠的。馬克思之前的社會形態都是經過多少年慢慢形成的。不是某一個人想想就能夠讓社會廣泛接受的。但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是沒有經過實踐的社會形態。現在的社會主義和馬克思想出來的社會主義有不少差異的地方。所以馬克思提出的共產主義不可能真正實現。僅僅會部分實現,或說變換很多實現。

熱心網友

人本來就有私欲,有利益了誰都想多得就是說,永遠也不可能按勞分配也永遠不會出現按勞分配

熱心網友

環境是個全球問題,我不同意“發達國家解決了環境問題”。例如世界上消耗木材最多的國家,其實就是發達國家,他們自己的森林保護,青山綠水的,但是卻讓不發達國家出口木材,然后再指責不發達“毀壞森林”...另外我也相信,人類可以解決發展中的問題。例如100年前有人恐懼“煤用光了怎么辦”,而現實是煤還沒有用光,人類就基本不用煤了...

熱心網友

共產主義是一種信仰

熱心網友

共產主義是一種精神,一種力量,一種理想!

熱心網友

我們要建設的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將來會是“有中國特色”的共產主義,要對未來充滿希望啊~

熱心網友

其一“物質”并不一定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既然分配到個人幾乎都是可加工可用科技實現的,有誰會要原始資源呢.其二.共產主義實現主要看人的覺悟人的思想.自己不需要的用不了得就不索求

熱心網友

先不要說以后,問題是現在做到了按勞分配了嗎?

熱心網友

大哥~我怎么看~你這也不是一個軍事問題~

熱心網友

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理想階段,物質財富和精神境界升華到了極高的水準,實現共產主義是所有黨員奮斗終生和幾代甚至無數代奮斗的遠大理想.現在的資源隱憂只是社會發展征途中的必經階段,科學進步和經濟發展總是要從初級,中級向高級和理想的級別前進的,這是一定的

熱心網友

你說的那些屬于環境問題,部分發達國家已經全部或部分解決了。中國目前的發展是畸形的,問題更加的突出。物質極大豐富,那是N年前小學生的課本,現在國家已經正式承認中國屬于資源貧乏國家,并且有限的資源分配極端不合理。以目前的形式發展,你的悲觀很有可能在不久后的中國出現。我舉兩個中國和德國的例子,看看之間的差距。德國回收垃圾是收費的,而且有很多規則,比如塑料制品,你必需把他洗靜放干,大個的物品要分成若干小塊,并統一包裝才會潤許放到垃圾車上。在天津塘沽某豪華地段,間隔數十米都有一漂亮的垃圾箱,每個垃圾箱有兩個投放口,上面有醒目的提示: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實際上里面是通的!真是另人發指的作假!環境問題是畸形的發展造成的,沒有良知的人太多了如果中國有很多向你一樣明白的人,那我們就不必為未來擔心了。

熱心網友

你這是典型的羅馬俱樂部的觀點.是對未來悲觀的觀點.實際上,羅俱后來也修正了他們在《增長的極限》中的一些觀點,認為人類其實是可以有手段來延緩“末日”的到來的。比如可以開發新的能源,可以使用新的技術減少對能源的消耗等等。你如果看看法國人讓?雅克?塞爾旺-施賴恩合著的《世界面臨挑戰》一書,里面其實在70年代就已經在預測人類通過信息化社會對能源的節約和對新技術的開發利用了。這一點與托夫勒倒是不謀而合。關于馬克思對共產主義的論述,我不愿多評論。我覺得,那本質上是一種對未來美好社會的希望,而不是規劃。其中很多思想是受了當時時代環境的影響,甚至是受了空想社會主義的影響。當代社會主義的發展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與馬恩設想的存在著很大的差別。我們現在對于共產主義的認識,信仰多于現實。就是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