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目前有一個現象是,上下游產品價格的剪刀差過大,并沒有侵蝕企業的利潤。相反,上下游產品的價格剪刀差,與整個工業企業利潤,以及下游產業的利潤,是一種正相關的關系。同時,全部工業的凈利潤、下游產業的凈利潤,以及非能源相關的整個工業和下游產業的相應利潤增幅,都處于上升的態勢,即企業的利潤表現出與宏觀形勢密切相關,價格剪刀差是其次。 她這段話我聽不懂,能否解釋一下,還有什么剪刀差之類的
熱心網友
剪刀差是指上游企業產品價格偏高而下游企業產品價格偏低,從而上游企業侵蝕下游企業的利潤;與人生征途路漫漫的說法相近。但因為我國經濟的特點是總量擴張,所以只要產量在不斷的增加企業的利潤就不會過于受剪刀差的影響。反而由于剪刀差使上游企業逼仄下游企業進一步擴大產量使得利潤總額反而呈現增加的態勢。
熱心網友
還是我來答吧,仍然說淺顯點。例文是駁斥“上下游產品價格剪刀差影響企業的利潤表現”的說法。認為不是這樣,說“這個影響不如 ‘宏觀形勢’的影響”。先說剪刀差,剪刀差是上游產品(如原材料)和下游產品(如最終消費品)的價格差。上游產品是先生產出來的產品,下游產品是以上游產品為原材料生產出來的產品。舉例說,鐵礦石是上游產品,毛鋼是下游產品 ,而鋼材是更下游的產品。一般說,上游企業的利潤比較低,下游企業因為產品附加值高,一般利潤較高。最典型的例子是,農民生產的小麥多賤,而弄成方便面就值錢多了。剪刀差加大,影響的是上游企業的利潤,但增加了下游企業的利潤。兩相權衡是利是弊?作者(你的引文的作者)的觀點是有利。說“全部工業的凈利潤、下游產業的凈利潤。。。。。都處于上升的態勢”。通俗地說,就是上游產業雖然少賺錢,但上游產業賺得多,算來全部工業還是合算。引文中強調“非能源相關”,是說排除近年能源(石油、原煤。。。。)價格上漲因素。作者認為政府的宏觀政策對工業企業的利潤增長影響更大。
熱心網友
剪刀差是指工農業產品交換時,工業品價格高于價值,農產品價格低于價值所出現的差額。因用圖表表示呈剪刀張開形態而得名。它表明工農業產品價值的不等量交換。如果價格背離價值的差額越來越大擴大剪刀差;反之,叫縮小剪刀差。
熱心網友
剪刀差是價值與價格之間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