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近一段時間以來,外匯理財產品層出不窮,部分銀行甚至打出年收益率3%以上或累計收益率10%以上的宣傳  自工商銀行在北京市場上推出年收益率達到1。45%的第一款外匯保本理財產品之后,各家銀行紛紛跟進,年收益率的報價不斷刷新,一年間京城百姓掀起購買外匯理財產品的層層高潮。如今,部分銀行打出年收益率3%以上或累計收益率10%以上的招牌,以期達到吸引客戶的目的。實質上,投資者應充分了解銀行產品后,再做選擇。  下面我們將目前一些主要的外匯理財產品做一個簡單的分析,以幫助廣大的投資者更清楚地了解這些產品的特點。  目前,銀行外匯理財產品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其一是和匯率掛鉤的外匯產品;其二是和利率掛鉤的外匯產品。  對于和匯率掛鉤的外匯產品,主要特點是收益率通常設定在一個區間,獲取收益的高低往往和兩個幣種的匯率相關。  例如:如果某產品設定歐元兌美元的變動區間半年內在(1。15至1。35)之間,則投資者可獲得5%的年收益;但是如果半年內任何一天超過了這個范圍,則收益率為0。2%。當前歐元兌美元的牌價在1。20左右,如果觀察近2年歐元匯率的波動情況,我們不難發現,投資者拿到半年2。5%收益的概率相對較低。  原因如下:1。按照規定半年內任意一天匯率超過范圍,則只可拿到0。1%的半年收益。  2。銀行在設定產品時如選擇波動較為活躍而且定期利率較低的幣種(歐元就是本年度最為活躍的幣種之一),那么匯率超過范圍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對于投資者而言,如果對外匯市場不甚了解,則應盡量謹慎選擇此類產品。  對于和利率掛鉤的外匯產品,又可根據收益率是否固定分為兩類。  一是收益率在一個區間內浮動,并常和國際市場的拆借利率掛鉤,如HIBOR或LIBOR。例如:如果2005年LIBOR完全在(0,3)范圍內波動,投資者可獲得4%的年收益,但是超出此范圍的天數,投資者將不能獲取收益。這樣,投資者需要了解HIBOR或LIBOR近年的走勢,并  對今后的變化加以分析,以便了解可獲得收益率的波動范圍。  實際上,如今HIBOR或LIBOR已在波谷,上升的可能性較大。而若規定HIBOR或LIBOR只有在所設定的區間內,才能獲取收益。那么,即便收益率設定很高,但是我們無法保證在一段時間之內,HIBOR或LIBOR就一定會在所設定的區間內。如此一來,投資者真正拿到的收益就很可能會打了折扣。  還有一類是完全固定的利率。例如,3年累計收益率10。5%。也許有人通過簡單的計算得出每年3。5%的收益。但是,這類產品并非如此簡單。投資者仍需仔細閱讀合同條款。如果合同中解釋為:第一年收益率2。3%,第二年收益率為3。7%,第三年收益率為4。5%,而且銀行每三個月有權終止。那么,對于此類產品我們則必須了解以下一些信息:  1。銀行是否擁有提前贖回的權利。如果有,那么在這個前提下,雖然表面上累計收益率很高,但是實際上每三個月銀行有權贖回一次,如果第一個季度銀行贖回,則客戶只能拿到0。57%的年收益率。  2。如果該產品被提前贖回,投資者的實際收益率將遠低于同期其他產品,那么屆時投資者手里的資金又要面臨再投資的選擇。  可見,投資者在層出不窮的外匯產品面前,須保持清醒的頭腦,除了上述的幾點外,我們還需要了解購買外匯理財產品的收益是否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如果需要繳稅,則真正的收益率又將有所下降。同時還要了解的是,該產品是否能夠質押貸款,能否提前贖回,如果提前贖回收益率是多少,是否需要交納違約金等等。。

熱心網友

不是的

熱心網友

等于.

熱心網友

近一段時間以來,外匯理財產品層出不窮,部分銀行甚至打出年收益率3%以上或累計收益率10%以上的宣傳  自工商銀行在北京市場上推出年收益率達到1。45%的第一款外匯保本理財產品之后,各家銀行紛紛跟進,年收益率的報價不斷刷新,一年間京城百姓掀起購買外匯理財產品的層層高潮。如今,部分銀行打出年收益率3%以上或累計收益率10%以上的招牌,以期達到吸引客戶的目的。實質上,投資者應充分了解銀行產品后,再做選擇。  下面我們將目前一些主要的外匯理財產品做一個簡單的分析,以幫助廣大的投資者更清楚地了解這些產品的特點。  目前,銀行外匯理財產品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其一是和匯率掛鉤的外匯產品;其二是和利率掛鉤的外匯產品。  對于和匯率掛鉤的外匯產品,主要特點是收益率通常設定在一個區間,獲取收益的高低往往和兩個幣種的匯率相關。  例如:如果某產品設定歐元兌美元的變動區間半年內在(1。15至1。35)之間,則投資者可獲得5%的年收益;但是如果半年內任何一天超過了這個范圍,則收益率為0。2%。當前歐元兌美元的牌價在1。20左右,如果觀察近2年歐元匯率的波動情況,我們不難發現,投資者拿到半年2。5%收益的概率相對較低。  原因如下:1。按照規定半年內任意一天匯率超過范圍,則只可拿到0。1%的半年收益。  2。銀行在設定產品時如選擇波動較為活躍而且定期利率較低的幣種(歐元就是本年度最為活躍的幣種之一),那么匯率超過范圍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對于投資者而言,如果對外匯市場不甚了解,則應盡量謹慎選擇此類產品。  對于和利率掛鉤的外匯產品,又可根據收益率是否固定分為兩類。  一是收益率在一個區間內浮動,并常和國際市場的拆借利率掛鉤,如HIBOR或LIBOR。例如:如果2005年LIBOR完全在(0,3)范圍內波動,投資者可獲得4%的年收益,但是超出此范圍的天數,投資者將不能獲取收益。這樣,投資者需要了解HIBOR或LIBOR近年的走勢,并  對今后的變化加以分析,以便了解可獲得收益率的波動范圍。  實際上,如今HIBOR或LIBOR已在波谷,上升的可能性較大。而若規定HIBOR或LIBOR只有在所設定的區間內,才能獲取收益。那么,即便收益率設定很高,但是我們無法保證在一段時間之內,HIBOR或LIBOR就一定會在所設定的區間內。如此一來,投資者真正拿到的收益就很可能會打了折扣。  還有一類是完全固定的利率。例如,3年累計收益率10。5%。也許有人通過簡單的計算得出每年3。5%的收益。但是,這類產品并非如此簡單。投資者仍需仔細閱讀合同條款。如果合同中解釋為:第一年收益率2。3%,第二年收益率為3。7%,第三年收益率為4。5%,而且銀行每三個月有權終止。那么,對于此類產品我們則必須了解以下一些信息:  1。銀行是否擁有提前贖回的權利。如果有,那么在這個前提下,雖然表面上累計收益率很高,但是實際上每三個月銀行有權贖回一次,如果第一個季度銀行贖回,則客戶只能拿到0。57%的年收益率。  2。如果該產品被提前贖回,投資者的實際收益率將遠低于同期其他產品,那么屆時投資者手里的資金又要面臨再投資的選擇。  可見,投資者在層出不窮的外匯產品面前,須保持清醒的頭腦,除了上述的幾點外,我們還需要了解購買外匯理財產品的收益是否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如果需要繳稅,則真正的收益率又將有所下降。同時還要了解的是,該產品是否能夠質押貸款,能否提前贖回,如果提前贖回收益率是多少,是否需要交納違約金等等。。

熱心網友

近一段時間以來,外匯理財產品層出不窮,部分銀行甚至打出年收益率3%以上或累計收益率10%以上的宣傳  自工商銀行在北京市場上推出年收益率達到1。45%的第一款外匯保本理財產品之后,各家銀行紛紛跟進,年收益率的報價不斷刷新,一年間京城百姓掀起購買外匯理財產品的層層高潮。如今,部分銀行打出年收益率3%以上或累計收益率10%以上的招牌,以期達到吸引客戶的目的。實質上,投資者應充分了解銀行產品后,再做選擇。  下面我們將目前一些主要的外匯理財產品做一個簡單的分析,以幫助廣大的投資者更清楚地了解這些產品的特點。  目前,銀行外匯理財產品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其一是和匯率掛鉤的外匯產品;其二是和利率掛鉤的外匯產品。  對于和匯率掛鉤的外匯產品,主要特點是收益率通常設定在一個區間,獲取收益的高低往往和兩個幣種的匯率相關。  例如:如果某產品設定歐元兌美元的變動區間半年內在(1。15至1。35)之間,則投資者可獲得5%的年收益;但是如果半年內任何一天超過了這個范圍,則收益率為0。2%。當前歐元兌美元的牌價在1。20左右,如果觀察近2年歐元匯率的波動情況,我們不難發現,投資者拿到半年2。5%收益的概率相對較低。  原因如下:1。按照規定半年內任意一天匯率超過范圍,則只可拿到0。1%的半年收益。  2。銀行在設定產品時如選擇波動較為活躍而且定期利率較低的幣種(歐元就是本年度最為活躍的幣種之一),那么匯率超過范圍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對于投資者而言,如果對外匯市場不甚了解,則應盡量謹慎選擇此類產品。  對于和利率掛鉤的外匯產品,又可根據收益率是否固定分為兩類。  一是收益率在一個區間內浮動,并常和國際市場的拆借利率掛鉤,如HIBOR或LIBOR。例如:如果2005年LIBOR完全在(0,3)范圍內波動,投資者可獲得4%的年收益,但是超出此范圍的天數,投資者將不能獲取收益。這樣,投資者需要了解HIBOR或LIBOR近年的走勢,并  對今后的變化加以分析,以便了解可獲得收益率的波動范圍。  實際上,如今HIBOR或LIBOR已在波谷,上升的可能性較大。而若規定HIBOR或LIBOR只有在所設定的區間內,才能獲取收益。那么,即便收益率設定很高,但是我們無法保證在一段時間之內,HIBOR或LIBOR就一定會在所設定的區間內。如此一來,投資者真正拿到的收益就很可能會打了折扣。  還有一類是完全固定的利率。例如,3年累計收益率10。5%。也許有人通過簡單的計算得出每年3。5%的收益。但是,這類產品并非如此簡單。投資者仍需仔細閱讀合同條款。如果合同中解釋為:第一年收益率2。3%,第二年收益率為3。7%,第三年收益率為4。5%,而且銀行每三個月有權終止。那么,對于此類產品我們則必須了解以下一些信息:  1。銀行是否擁有提前贖回的權利。如果有,那么在這個前提下,雖然表面上累計收益率很高,但是實際上每三個月銀行有權贖回一次,如果第一個季度銀行贖回,則客戶只能拿到0。57%的年收益率。  2。如果該產品被提前贖回,投資者的實際收益率將遠低于同期其他產品,那么屆時投資者手里的資金又要面臨再投資的選擇。  可見,投資者在層出不窮的外匯產品面前,須保持清醒的頭腦,除了上述的幾點外,我們還需要了解購買外匯理財產品的收益是否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如果需要繳稅,則真正的收益率又將有所下降。同時還要了解的是,該產品是否能夠質押貸款,能否提前贖回,如果提前贖回收益率是多少,是否需要交納違約金等等。。

熱心網友

外匯理財產品=高利率收益

熱心網友

近一段時間以來,外匯理財產品層出不窮,部分銀行甚至打出年收益率3%以上或累計收益率10%以上的宣傳  自工商銀行在北京市場上推出年收益率達到1。45%的第一款外匯保本理財產品之后,各家銀行紛紛跟進,年收益率的報價不斷刷新,一年間京城百姓掀起購買外匯理財產品的層層高潮。如今,部分銀行打出年收益率3%以上或累計收益率10%以上的招牌,以期達到吸引客戶的目的。實質上,投資者應充分了解銀行產品后,再做選擇。  下面我們將目前一些主要的外匯理財產品做一個簡單的分析,以幫助廣大的投資者更清楚地了解這些產品的特點。  目前,銀行外匯理財產品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其一是和匯率掛鉤的外匯產品;其二是和利率掛鉤的外匯產品。  對于和匯率掛鉤的外匯產品,主要特點是收益率通常設定在一個區間,獲取收益的高低往往和兩個幣種的匯率相關。  例如:如果某產品設定歐元兌美元的變動區間半年內在(1。15至1。35)之間,則投資者可獲得5%的年收益;但是如果半年內任何一天超過了這個范圍,則收益率為0。2%。當前歐元兌美元的牌價在1。20左右,如果觀察近2年歐元匯率的波動情況,我們不難發現,投資者拿到半年2。5%收益的概率相對較低。  原因如下:1。按照規定半年內任意一天匯率超過范圍,則只可拿到0。1%的半年收益。  2。銀行在設定產品時如選擇波動較為活躍而且定期利率較低的幣種(歐元就是本年度最為活躍的幣種之一),那么匯率超過范圍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對于投資者而言,如果對外匯市場不甚了解,則應盡量謹慎選擇此類產品。  對于和利率掛鉤的外匯產品,又可根據收益率是否固定分為兩類。  一是收益率在一個區間內浮動,并常和國際市場的拆借利率掛鉤,如HIBOR或LIBOR。例如:如果2005年LIBOR完全在(0,3)范圍內波動,投資者可獲得4%的年收益,但是超出此范圍的天數,投資者將不能獲取收益。這樣,投資者需要了解HIBOR或LIBOR近年的走勢,并  對今后的變化加以分析,以便了解可獲得收益率的波動范圍。  實際上,如今HIBOR或LIBOR已在波谷,上升的可能性較大。而若規定HIBOR或LIBOR只有在所設定的區間內,才能獲取收益。那么,即便收益率設定很高,但是我們無法保證在一段時間之內,HIBOR或LIBOR就一定會在所設定的區間內。如此一來,投資者真正拿到的收益就很可能會打了折扣。  還有一類是完全固定的利率。例如,3年累計收益率10。5%。也許有人通過簡單的計算得出每年3。5%的收益。但是,這類產品并非如此簡單。投資者仍需仔細閱讀合同條款。如果合同中解釋為:第一年收益率2。3%,第二年收益率為3。7%,第三年收益率為4。5%,而且銀行每三個月有權終止。那么,對于此類產品我們則必須了解以下一些信息:  1。銀行是否擁有提前贖回的權利。如果有,那么在這個前提下,雖然表面上累計收益率很高,但是實際上每三個月銀行有權贖回一次,如果第一個季度銀行贖回,則客戶只能拿到0。57%的年收益率。  2。如果該產品被提前贖回,投資者的實際收益率將遠低于同期其他產品,那么屆時投資者手里的資金又要面臨再投資的選擇。  可見,投資者在層出不窮的外匯產品面前,須保持清醒的頭腦,除了上述的幾點外,我們還需要了解購買外匯理財產品的收益是否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如果需要繳稅,則真正的收益率又將有所下降。同時還要了解的是,該產品是否能夠質押貸款,能否提前贖回,如果提前贖回收益率是多少,是否需要交納違約金等等。。

熱心網友

好像是!

熱心網友

  外匯理財產品層出不窮,部分銀行甚至打出年收益率3%以上或累計收益率10%以上的宣傳自工商銀行在北京市場上推出年收益率達到1。45%的第一款外匯保本理財產品之后,各家銀行紛紛跟進,年收益率的報價不斷刷新,一年間京城百姓掀起購買外匯理財產品的層層高潮。如今,部分銀行打出年收益率3%以上或累計收益率10%以上的招牌,以期達到吸引客戶的目的。實質上,投資者應充分了解銀行產品后,再做選擇。 下面我們將目前一些主要的外匯理財產品做一個簡單的分析,以幫助廣大的投資者更清楚地了解這些產品的特點。目前,銀行外匯理財產品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其一是和匯率掛鉤的外匯產品;其二是和利率掛鉤的外匯產品。對于和匯率掛鉤的外匯產品,主要特點是收益率通常設定在一個區間,獲取收益的高低往往和兩個幣種的匯率相關。例如:如果某產品設定歐元兌美元的變動區間半年內在(1。15至1。35)之間,則投資者可獲得5%的年收益;但是如果半年內任何一天超過了這個范圍,則收益率為0。2%。當前歐元兌美元的牌價在1。20左右,如果觀察近2年歐元匯率的波動情況,我們不難發現,投資者拿到半年2。5%收益的概率相對較低。原因如下:1。按照規定半年內任意一天匯率超過范圍,則只可拿到0。1%的半年收益。2。銀行在設定產品時如選擇波動較為活躍而且定期利率較低的幣種(歐元就是本年度最為活躍的幣種之一),那么匯率超過范圍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對于投資者而言,如果對外匯市場不甚了解,則應盡量謹慎選擇此類產品。對于和利率掛鉤的外匯產品,又可根據收益率是否固定分為兩類。一是收益率在一個區間內浮動,并常和國際市場的拆借利率掛鉤,如HIBOR或LIBOR。例如:如果2005年LIBOR完全在(0,3)范圍內波動,投資者可獲得4%的年收益,但是超出此范圍的天數,投資者將不能獲取收益。這樣,投資者需要了解HIBOR或LIBOR近年的走勢,并對今后的變化加以分析,以便了解可獲得收益率的波動范圍。實際上,如今HIBOR或LIBOR已在波谷,上升的可能性較大。而若規定HIBOR或LIBOR只有在所設定的區間內,才能獲取收益。那么,即便收益率設定很高,但是我們無法保證在一段時間之內,HIBOR或LIBOR就一定會在所設定的區間內。如此一來,投資者真正拿到的收益就很可能會打了折扣。還有一類是完全固定的利率。例如,3年累計收益率10。5%。也許有人通過簡單的計算得出每年3。5%的收益。但是,這類產品并非如此簡單。投資者仍需仔細閱讀合同條款。如果合同中解釋為:第一年收益率2。3%,第二年收益率為3。7%,第三年收益率為4。5%,而且銀行每三個月有權終止。那么,對于此類產品我們則必須了解以下一些信息:1。銀行是否擁有提前贖回的權利。如果有,那么在這個前提下,雖然表面上累計收益率很高,但是實際上每三個月銀行有權贖回一次,如果第一個季度銀行贖回,則客戶只能拿到0。57%的年收益率。2。如果該產品被提前贖回,投資者的實際收益率將遠低于同期其他產品,那么屆時投資者手里的資金又要面臨再投資的選擇。可見,投資者在層出不窮的外匯產品面前,須保持清醒的頭腦,除了上述的幾點外,我們還需要了解購買外匯理財產品的收益是否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如果需要繳稅,則真正的收益率又將有所下降。同時還要了解的是,該產品是否能夠質押貸款,能否提前贖回,如果提前贖回收益率是多少,是否需要交納違約金等等。綜上所述,投資者如果對保本投資產品感興趣,那么在選擇相關外匯理財產品時,首先需要考慮的是該類產品的本金和收益是否有所保障,即是否在合同中有明確的說明。其次,是需要了解該產品的最低收益率是多少,如果只能得到最低的收益率,那么作為投資者的你,是否能夠接受? 。

熱心網友

熱心網友

不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