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世界最大的金庫在海里! 上個世紀,人們就驚異地發現:海水里溶解有金!而且,含金量之多,令人難以置信! 海水含金濃度達十億分之五,即每立方千米海水有5噸金,從含金率來說,比地殼高10倍;從絕對量來說,海水中溶解有黃金70億噸!這還沒有包括海底大量的砂金呢,無怪乎人們說:“世界金庫在海里”! 正是這樣,向這個“大金庫”提取黃金,就成為科學家致力以求的大事。 人們曾經用過電鍍法,爾后又卓有成效地用離子交換法,直接從海水中提取了黃金。后來又采用細菌冶金法,又叫活性淤泥法來取得金子。把某種細菌放人海中存活繁殖,獲得沉降淤泥;把淤泥脫水、焙燒和從泥灰中來回收金。這些方法,都鼓舞了人們向大海撈金!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后支付的賠償費里,就有用從海水中提取來的黃金。 最近,又有人提出了更為簡易而廉價的、用凝聚海水中浮游生物的方法來回收黃金。人們通過對海水的分析發現,海水里的金多存于浮游生物中和以膠體懸浮物的形式存在。浮游生物能有選擇性地從其周圍吸附金和其他金屬,膠體懸浮物也能把金屬吸過來貼附于黏土泥漿上?這些懸浮體所吸附的金屬陽離子的量比海水中的鹽分還高出100倍呢。 海水能曬成鹽,自然也就能煉出金。于是冶金學家們試驗了用一種便宜的硬瀝青粉末來凝聚金。把少量粉末加入海水中,攪拌之后,就能把浮游生物吸附和凝聚沉降。這些浮游體凝聚成小顆粒而沉淀后,用電動過濾機把水甩掉,將沉淀的浮游生物過濾出很薄的濾餅。濾餅用適當的酸液,例如醋酸,硝酸、硫酸或某些有機酸溶液去溶解。這些溶解液中,就含有濃縮的大量的金和其他金屬的陽離子。此后運用電解法,可在電解槽中按順序分離,從中得到金。 利用這種凝聚法,每立方米海水可以獲得近300毫克的黃金。這是針對一般海水而言。對于像中美洲、加利福尼亞海濱和阿拉斯加的海水,金含量則更高,而且還有豐富的銀、鉑,鈀等貴重金屬。這一新技術易于工業化,已在美國取得了專利權,目前正組織大規模的實施。 按現今黃金的使用分配來說,用于珠寶首飾和貨幣的占了70%,用在電子工業和牙科的僅占15%,其余的為金條儲備、將來,黃金將廣泛地取代許多金屬。在無線電通訊上,作為導體的它可以毫不打折扣地傳送電波;把電視機的銅觸點都換成金制品,顯像將特別清晰和穩定;宇航站的外皮鍍上金,就能把紫外線拒之于門外,保護宇航員不受傷害;居室的窗戶玻璃在制造時加入一點金粉,透光隔熱性能更好,閃光而不眩目,保持室內環境清爽宜人;金在彩色膠卷里,能給你留下五彩繽紛的形象;自來水金筆,不受任何墨水的腐蝕,書寫流暢;閃閃發光的金表,不怕酸堿、汗水和不怕摩擦;金還將廣泛用建筑和家具的裝飾上,金字招牌隨街可見,萬古千年永不褪色。將來,黃金在信息科學、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上會大顯身手,這才是真正的“黃金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