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中國最新型預警機有什么特點嗎?相比其他國家的有什么優點、優勢啊?
熱心網友
中國的新型預警機是一種全新的機種,它是一種“空地雙優型預警機”,比E2、E3、A50這些單一的、以空中預警為主的預警機要先進得多!因為它的機腹下面還有一部以前被人忽視的、與E8相同的大型對地雷達天線罩!也就是說中國的“大預”將美國的E3對空預警機和E8對地偵察機的雙重功能的融于一身,成為世界第一款“空地并重”的預警機!目前只有美國未來的E10預警機(MC2A)具有這種“空地并重”的功能,但E10要在2012年左右才能飛上天空。也就是說,中國已不聲不響地摘取了皇冠上的明珠,以實際行動引領了世界預警機發展的潮頭。 可能很多人覺得很突然甚至難以置信,而某些國外的觀察家們更是大跌眼鏡:這怎么可能?這是怎么一回事?這還要對預警機的現實及未來略作說明。目前預警機的發展以美國的E-2、E-3及俄國的A50以為代表。這類預警機普遍以大型機載平臺和脈沖多普勒雷達為基礎,具有探測能力強、滯空時間長等優點。就探測距離而言,這類預警機可以探測300公里左右的低空中小型目標,對于高空大型目標的探測距離可達600公里左右;就探測數量而言,可以同時追蹤數百個空中目標。如E3上的SPY-1脈沖多普勒雷達可以跟蹤的目標數量超過600;由于采用脈沖多普勒體制,這些機載雷達具有很強的地面雜波抑制能力,能在很強的雜波干擾中發現低空與超低空移動目標;但是這類空中預警機也有不足:由于是以空中探測為主,機截雷達的體制與參數設置使之難以有效發現地面目標并作細致的分析與偵察。盡管美國宣稱E2之類的預警機也具有地面偵察能力但只能被視作一種宣傳和自我安慰,否則美國就不會再發展E8雷達偵察機了;目前這類預警機的升級方向之一是采用新型相控陣雷達,以便進一步預警效能。比如以色列及歐洲提出的相控陣雷達預警方案,中國的大預也是采用這種相控陣體制。 E8“聯合星系統”是美國根據“空地一體”戰略而專門發展的一種雷達偵察機,全稱為“聯合監視目標攻擊雷達系統(JSTARS或Joint STARS)”。這種飛機的主要目標不是飛機而是地面上的各種固定和移動目標。由于是以對地偵察為主,所以E8不是將雷達放在機背上而是將其放在機腹下一個鼓凸的天線罩中。E8采用的是APY-3相控陣雷達、主要以適于地面目標偵搜的“合成孔徑”(SAR)模式工作,因此它具有很強的地面目標監視與偵察能力,據稱可以對250公里之內的各類移動與靜止目標進行定位、分析、跟蹤、并能引導己方發起攻擊;E8經過多場局部沖突的驗證,證明有很強的實戰價值與效果,特別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E8及時偵測到伊軍的地面調動為美國對伊軍進行毀滅性中打擊立下了汗馬功勞。 按照“空地一體”戰略,戰時美軍將同時向戰區派遣E3與E8分別執行對空與對地偵察,二者之間可以使用諸如TADIL/Link16數據鏈路交換信息從而達成空、地信息共享;但美國仍然不滿足,認為這還是比較麻煩,出動的飛機及相應的保障力量比較大。而且不同平臺之間的信息協調也難以及時有效;因此美國提出一個更加遠大構想:研制一種全新的預警機E10(又稱MC2A“多傳感器指揮和控制飛機”)。這種以波音767為平臺的新型預警機將可以同時具有E3的空中動目標偵察能力和E8的地面靜止目標/低速移動目標偵察能力,從而最終完全取代E3和E8成為美國21世紀中期的主力預警機。按美國的設想,這種新型預警機將采用X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同時以合成孔徑(SAR)和動目標指示(MTI)兩種模式工作,無需切換就可同時執行對空與對地任務。E10計劃在2012年前后升空。 從上面簡單的說明可以看出:目前以E2、E3為代表的傳統型空中預警機只能執行對空搜索任務,難以單獨勝任現代空地一體化的戰爭形式;雖然可以發展諸如E8這類專用對地型雷達偵察機,但是其效費比不是很高而且在信息的融合上也不完全盡善盡美;世界預警機的發展方向就是“空地并重”,即不僅要有優良的對空偵察能力同樣也要有優秀的對地偵察能力,美國未來預警機E10正向這個方向努力。 此時,如果突然證實中國新型預警機就是一種現實存在“空地雙優”型預警機,那是多么讓人震驚? 首先,這會讓美國的E2、E3、E8這類功能單一的預警機相形見拙。因為中國的預警機將它們的多種功能融于一身,是一種全能型預警機,更能有效單擔負起現代多維戰爭的需要; 其次,美國所謂的E10還是紙上談兵階段,要飛起來也是要到2012年。而中國的大預現在就飛起來了并會很快地投入現役;而且美國的E10由于雷達在機腹處,對于超高空飛行的目標由于仰角所限難以發現與跟蹤。中國的新預同時在機背與機腹設置二種雷達,可以同時跟蹤不同角度的目標不存在仰角的限制,更適于“空地一體”甚至“空天地一體”的戰略; 中國的新預是否真得具有“空地并重”的能力,是否有能力做到這一點?我想這是真的! 從下面的這個圖片看,大預除了在機背上那個明顯的蘑菇形對空雷達天線外,在機腹處也有一個很顯的雷達天線包,那與E8的雷達天線罩完全一樣,也應當是對地搜索雷達。 從中國的技術看,中國在“合成孔徑雷達”(SAR)技術上一直發展較快甚至不遜色于美國,中國早就將此技術在衛星和圖154之類的飛機上試驗或實際應用過,中國也完全有能力在此基礎上開發出機載大型“合成孔徑雷達”(SAR) 因此,我可以肯定:中國確實是在世界上第一個發展成功“空地雙優”型預警機的國家,在此領域中國的確是摘下了皇冠上的明珠!盡管中國在雷達技術上可能還不如超級強國,但中國的思路與實際行動的領先是無可置疑的,經過進一步改進中國最終會在所有領域都會超越對手;這也再次證實了一個道理:只有始終自主開發高新技術,才有最終超越別人的可能!。
熱心網友
你知道有什么用
熱心網友
目前我國可能擁有的預警機共有3種,一種是我國研制的第一種預警機,用圖-4改裝的預警機,已下馬;第2種是不久前網上暴光的用運-8改裝的預警機;還有一種便是大家熟知的,俄羅斯生產的A-50預警機。由于A-50的性能各網站均有介紹,并早以被大家所熟知,所一本文主要介紹前兩種預警機。 我國早期預警機:這是一種我國在70年代初在蘇聯圖-4飛機的基礎上改裝研制的一種預警機,該機為了能攜帶大型雷達,進行了多項改裝,如家裝玻璃鋼雷達天線,加大平尾面積并增家端板等,相應的系統更換等。該機在試飛中取得了成功,試飛時當地一些老百姓看到該機后說:“空軍怎么把飯桌搬到飛機上去了?”遺憾的是,由于種種原因,該機下馬了。(跟不上時代?量產難度太大?價格太貴?反正究竟是什么原因站長我也不清楚,對不起各位了。:( ) 運-8改預警機:運-8改為空中預警機是對海軍作戰能力的重大改進。自從1996年有報道說RACAL公司以66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中國6~8臺雷達至今已經過去四年多了。賣給中國的雷達的型號據說是SEARCH?WATER。但據RECAL的消息,該雷達應是SKYMASTER,是SEARCH?WATER的一種改型,保持了其水上和海上的能力,但改善了對陸上目標的分辨能力。SKYMASTER雷達裝在運-8機頭的整流包內,具有360度的覆蓋能力。其構型有點像八十年代晚期的小飛機,BRITTEN?NORMAN?DEFENDER雙渦輪螺漿飛機,它也是裝SKYMASTER執行陸海監視和空中預警任務。(站長我并不肯定裝在運-8改預警機上的一定是SEARCH?WATER,還要靠大家慧眼識真。) 在運-8飛機上,雷達操作員站位于座艙的后面,縮短了需要增壓的機身長度。 SEARCH?WATER雷達現用在英國皇家空軍的海上巡邏機和皇家海軍的空中預警直升機上。用在直升機上完成空中預警任務時,該雷達的標稱作用距離達到210公里。運-8的飛行高度更高,其作用距離會更大。飛機能跟蹤臺灣海峽的空中和海上目標,而且不離開中國的海岸線。 據中國官員說,這種運-8飛機將用于海岸線巡邏。但臺灣的官員認為這種飛機曾在演習中用來幫助從作戰艦只發射的反艦巡航導彈的遠距離瞄準。運-8飛機的數據鏈信息是通過直-9(哈爾濱生產)直升機發送到戰艦上。但數據鏈設備由誰提供不得而知。將來,中國海軍可能要裝備6架從俄羅斯購買的卡莫夫公司的KA-28(裝備中國購自俄羅斯的“現代”級驅逐艦)來執行空中預警和中段導彈導航。
熱心網友
1樓是網上典型的YY文章,憑機頭的一個小包就幻想領先世界的水平,新預警機=E3+E8,沒有任何根據. 說的都是別人的東西.
熱心網友
戰爭是詭道,保密為好.老美就怕咱中國神秘西西.
熱心網友
特點就是沒有經歷過戰爭的考驗.
熱心網友
我不相信,我只相信事實,只有通過戰爭才能證明你的話是不是真的,要不,就同日本打一架,看看你說的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