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中國工商銀行(下稱“工行”)昨日正式披露了2004年年報,全年實現經營利潤746億元,增長17。4%,其境內一級分行全部盈利。工行一位省級分行行長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在核銷剝離之前,分行增加的利潤多被用來消化不良資產。  年報顯示,工行2004年實現不良資產余額和比率的雙下降,不良資產余額下降424億元,不良資產率降至14。32%,比上年下降1。87個百分點。其中不良貸款余額下降171億元,不良貸款率降至18。99%,比上年下降2。25個百分點。1999年以來工行新增貸款不良率為1。57%,達到國際先進銀行的風險控制水平。  本報記者從銀監會監管一部了解到,為預防工行注資、核銷后不良貸款反彈,銀監會在年初對工行提出了兩項監管要求:不良貸款雙降以及現場檢查是否已準確、嚴格地進行貸款五級分類。工行2004年的年報顯示,其正是在嚴格執行五級分類標準、增強貸款質量真實性的基礎上實現了“雙降”。在此基礎上,工行風險管理委員會秘書處處長趙聯盟向本報記者透露,工行將對法人貸款實行更為嚴格的十二級分類。  此外,年報披露,2004年工行實現經營利潤746億元,比上年增加111億元,增長17。4%。境內一級分行全部盈利,境外機構實現經營利潤1。7億美元。資產經營利潤率和資本經營利潤率達到1。36%和44。74%,分別比上年提高0。1和8。29個百分點,盈利能力快速提升。成本收入比為41。98%,比上年下降4。73個百分點,成本控制水平明顯提升。  年報顯示,2004年工行的收益結構進一步優化。工行2004年實現營業凈收入1267億元,比上年增長17。8%,其中利息凈收入1131億元,增長14。8%;其他營業收入135。41億元,增長50。94%,其他營業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8。34%提高到10。69%。  工行的收入渠道正從傳統的客戶貸款向非信貸渠道逐步拓展。其中中間業務收入123億元,增長44。5%。在鞏固本幣結算、國際結算和代理業務等優勢領域的同時,工行大力拓展現金管理、投資銀行、資產托管和各類理財等高成長性、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的新興中間業務市場,中間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7。92%,提高到9。71%。  年報中還顯示,截至2004年底,工商銀行總資產達56705。2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914。01億元,增長7。41%。各項貸款余額37052。74億元,增加3123。37億元,增長9。21%,比上年少增783。17億元,保持適度增長。從貸款品種上看,項目貸款、票據融資和個人住房貸款增加較多,三項合計占新增貸款的130。25%。總負債55035。85億元,增加3974。18億元,增長7。78%,其中各項存款增加4545。16億元,增長9。87%。  這份年報中還披露,2005年4月,國家向工行注資150億美元,并保留財政部原在工商銀行的1240億元人民幣(約150億美元)的資本金,用于改善資本結構,同時按市場化方式處置現有的不良資產。可以預見,財務重組后工行的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率和撥備覆蓋率等指標必然會有大的改善。  至此,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已全部公布了各自去年的經營業績,其中經營利潤均大幅度增長成為最大亮點。 。

熱心網友

中國工商銀行(下稱“工行”)昨日正式披露了2004年年報,全年實現經營利潤746億元,增長17.4%,其境內一級分行全部盈利。工行一位省級分行行長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在核銷剝離之前,分行增加的利潤多被用來消化不良資產。

熱心網友

工行年報亮點:境內一級分行全部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