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僅作為一個普通的公民來回答這個問題,并不想應用等等的說法。第一,正如大家說說的,我們手中的錢其價值更大了。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普通的老百姓其動用人民幣所代表的價值也就更大了。就我們來言,就是出國或者購買一些外國貨物更便宜了。想最近的《哈里波特》,我們就可以以更加實惠的價格擁有外文版。對于國家來說,想收購外國資本其需要的資金就可以相對減少。像南汽成功收購英國羅孚汽車公司,如果放到現在再談判,就可以至少減少百分之二。第二,中國的出口產業遇到了挑戰。正如大家所知,中國的出口產品很多一部分是高勞動力,低技術含量的,其利潤也低到及至。像大家知道的中國襯衫,低到幾分錢甚至也有人會做。那么這個百分之二的升值就會直接導致企業在原來的價格基礎上嚴重虧本。但是,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樣或許也是一件好事。自然沒有人會做帖錢的事情,中國企業即使仍然采用原先的“薄利多銷”政策,其在外國市場的價格和當地本地市場的價格仍然有相當大的差距。中國企業現在正出于轉型期,而人民幣升值或許正是這么一個相當有效的刺激。迫使企業向高技術含量,高利潤方向發展。而這么一個發展趨勢勢必帶動整個產業鏈的提升,對應對外國政府的“反傾銷”和“貿易壁壘”也有相當明顯的作用。這應該是中國企業轉型的方向和目標。當時,改革不是說改就可以改的,這里牽涉到很多方面的問題和很多人的利益。這是題外話,這里不展開。第三,中國在這個時間點上初步試水人民幣匯率提制改革,打了一個漂亮的時間差。前端時間,中國政府之所以不敢宣布這條消息,不是還沒有準備好,而是在觀望時機。隨著國務院和央行的再三降溫,大量熱錢已經流出中國的資本市場,國家已經有足夠的把握控制升值后資本市場的動蕩。但為什么中國必須進行匯率體制改革呢?這里即有中國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自身原因主要集中在中國的融資渠道的混亂,特別表現在房地產市場。一旦有大量資金的流入和流出會對中國經濟造成比較大的影響,而放開后這個問題仍然存在,只不過中國政府有意識地把各國的匯率和人民幣相掛鉤,達到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適當規避風險。外部原因就是國際社會的壓力,當然主要集中在美日。的確是夠犯的,也是中國在匯率體制改革這個問題上相當被動。既然這樣,就讓美日看看,對他們有沒有實際的好處。一家之言,且沒有仔細斟酌,僅供參考。望諒,。
熱心網友
不大
熱心網友
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