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面對著不斷膨脹的信息,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使用光盤來保存信息,于是光驅也跟著“火熱”起來,但用戶追求速度的欲望總是無止無境的,幾年前20倍速的光驅可謂是風華正茂,如今44倍速的光驅也要逐漸成為明日黃花。在這頻繁地淘汰、更新光驅的過程中,我們只有非常熟悉光驅的一些技術參數和性能指標,才能在每次的更新換代中獲取到質量可靠、性能穩定的光驅。一塊新型光驅的性能的優劣,同它的如傳輸率、緩存等指標緊密相關,因而要判斷一個光驅的性能的好壞只能從其性能指標來判斷,其中重要的幾個性能指標如下:1、倍速該指標指的是光驅傳輸數據的速度大小,根據國際電子工業聯合會的規定,把150KB/s的數據傳輸率定為單倍速光驅,300KB/s的數據傳輸率也就是雙倍速,按照這樣的計算方式,依次有4倍速、8倍速、24倍速等。倍速越高的光驅,它的傳輸數據的速度也就越快,當然它的價格也是越來越昂貴的。就目前而言,光驅的倍速可能成為用戶選購光驅的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指標,因為該指標決定了文件拷貝、數據傳輸等操作的速度。當然我們在注意速度的前提之下,還要注意其他一些性能參考指標。2、平均尋道時間為了能更準確地反映出光驅的實際速度,人們又提出了平均尋道時間這一技術指標。平均尋道時間被定義為光驅查找一條位于光盤可讀取區域中間位置的數據道所花費的平均時間。第一代單倍速光驅的平均尋道時間為400ms,而最新的40-50倍速光驅的尋道時間為90-80ms,速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3、容錯性該指標通常與光驅的速度有相當關系,通常速度較慢的光驅,容錯性要優于高速產品,對于40倍速以上的光驅,大家應該選擇具有人工智能糾錯功能的光驅。盡管該技術指標只是起到輔助性的作用,但實踐證明容錯技術的確可以提高光驅的讀盤能力。一般情況下,剛剛購買回來的新光驅讀盤能力都可以,但由于光驅使用頻率比較高,因此先進的容錯技術對于提高光驅的讀盤能力以及延長光驅的使用壽命都是很有幫助的。4、CLV技術CLV是Constant Linear Velocity的英文縮寫。中文含義是恒定線速度讀取方式。在低于12倍速的光驅中使用的技術。它是為了保持數據傳輸率不變,而隨時改變旋轉光盤的速度。讀取內沿數據的旋轉速度比外部要快許多。5、CAV技術CAV是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的英文縮寫,它的中文含義是代表恒定角速度讀取方式。它是用同樣的速度來讀取光盤上的數據。但光盤上的內沿數據比外沿數據傳輸速度要低,越往外越能體現光驅的速度,而倍速指的是最高數據傳輸率。6、PCAV技術PCAV的英文全稱是Partial-CAV,中文含義是代表區域恒定角速度讀取方式。該技術指標是融合了CLV和CAV的一種新技術,它是在讀取外沿數據采用CLV技術,在讀取內沿數據采用CAV技術,提高整體數據傳輸的速度 。7、高速緩存高速緩存指標對光驅的整個性能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緩存配置得高不僅可以提高光驅的傳輸性能和傳輸效率,而且對于光驅的糾錯能力也有非常大的幫助。目前絕大多數驅動器緩存的大小界于256KB和1MB之間,根據驅動器速度和制造商的不同而稍有差異。緩存主要用于臨時存放從光盤中讀取的數據,然后再發送給計算機系統進行處理。這樣就可以確保計算機系統能夠一直接收到穩定的數據流量。 使用緩存緩沖數據可以允許驅動器提前進行讀取操作,滿足計算機的處理需要,緩解控制器的壓力。如果沒有緩存,驅動器將會被迫試圖在光盤和系統之間實現數據同步。如果遇到CD上有刮痕,驅動器無法在第一時間內完成數據讀取的話,結果非常明顯,將會出現信息的中斷,直到系統接收到新的信息為止。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光驅基本上都配備了256K甚至512K的緩存,當然市場也還存在著一些128K的低容量緩存,因此筆者建議大家,在購買光驅時最好留意一下該性能指標。8、數據接口除了上面的技術指標,數據接口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常見的光驅有UDMA/33模式、SCIC模式、IDE模式。其中Ultra-DMA/33由Intdl和Quantum制定的一種數據傳輸方式,該方式I/O系統的突發數據傳輸速度可達33MB/s,還可以降低I/O系統對CPU資源的占用率。現在又出現了UDMA/66,速度多出兩倍。SCIC接口模式一種新型的外部接口,可驅動多個外部設備;數據傳輸率可達40MB,以后將成為外部接口的標準,價格昂貴。但占用CPU資源少,工作穩定。IDE接口模式是現在普遍使用的外部接口,主要接硬盤和光驅。采用16位數據并行傳送方式,體積小,數據傳輸快。經筆者測試發現,正常的IDE模式的光驅平均CPU占用率在20%以下,UDMA/33模式的光驅對CPU資源占用要小一點,通常在2%到8%之間。而SCIC接口模式的光驅都是用于高速傳輸數據的,并且還必須借助與專門的SCSI接口卡。9、平均讀取時間平均讀取時間指標也叫平均尋道時間,該指標是指激光頭移動定位到指定的預讀取數據(這時間為rotation-latency)后,開始讀取數據,之后到將數據傳輸至電路上所需的時間它也是光驅速度的一重要指標。10、光頭系統光頭系統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件,那就是激光頭,通過它來發射激光尋找光盤上的指定位置,感應電阻接受到反射出的信號輸出成電子數據。其中光頭系統又可以分為單光頭和雙光頭,單光頭是指采用一個激光頭來讀取光驅中的數據,它又可以分為切換雙鏡頭和變焦單鏡頭,其中切換雙鏡頭技術采用兩個焦距不同的透鏡來獲得不同的激光波長,但激光的發射以及接受部分還是公用的;變焦單鏡頭利用液晶快門技術選擇對應的激光頭焦距,從而正確地讀取光盤中的數據。至于雙光頭,它將兩個不同波長的激光發射管和物鏡焦距不同的激光頭連為一體,相當于整個系統整合了兩套讀取系統。 搜集于網絡                   panjun801。

熱心網友

現在的CD-ROM都比較成熟了吧,估計都差不多。

熱心網友

讀取速度,訪問速度,尋道時間,分貝大小,發熱量大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