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是的

熱心網友

是的

熱心網友

是的

熱心網友

“十五”期間,在債券市場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以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迅速崛起為標志,我國債券市場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比照黨中央對我國“十一五”社會和經濟發展建議來看,債券市場在如何配合“十一五”發展目標的實現上仍然任重道遠,目前我國債券市場的作用還遠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2002年美國狹義債券存量相當于其GDP的1。6倍,如果包含資產支持證券則達到2倍多;而我國2005年底債券存量估計只占GDP的50%弱,可見我國債券市場可發展空間是何等巨大。如何促進我國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支持“十一五”規劃的發展,筆者以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進一步認清我國債券市場的重要作用和定位,把債券市場的發展提升到促進我國金融根本改革和全面轉型的重大舉措之一這一戰略高度來認識。債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對改變我國金融生態,解決傳統存貸款業務在金融業務中占比過大和對金融發展的梗阻問題,改善投融資體制,促進利率市場化,強化金融資產流動性和風險識別能力,增加金融風險透明度,分散金融風險等方面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進一步明確債券市場的法律地位,用法律武器保證債券市場的健康、規范和可持續發展。國際經驗和我國實踐都證明債券市場主要是以場外形式存在并發展的,而剛剛修訂并公布的《證券法》對已經發展8年多的我國債券市場主體―――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和債券市場的登記托管機構等中介服務機構沒有明確的描述和行為規定,不能不說是個很大的遺憾,建議亡羊補牢,制定專門的場外市場債券法。   進一步加強與債券市場相關政府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主管部門之間應形成合力,共同促進我國債券市場的順暢發展。建議成立債券市場發展協調委員會,每季度召開一次協調會,委員會的成員應由人民銀行、財政部、發改委、證監會、銀監會、稅務總局、保監會、市場成員代表和中介服務機構組成。抓緊協調企業債發行交易、資產支持證券、全市場風險監控等全局性梗阻問題。   進一步強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國債發行政策。大力加強財政對基礎教育、基礎科研、醫療、環保、失業、養老、農村建設等社會福利事業的投入,充分體現黨中央以人為本的精神。   進一步發揮政策性銀行發債籌資功能和對交通、能源、原材料、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的金融支持功能。財政應從上述長期直接貸款領域退出,轉而通過財政貼息和擔保等間接手段予以扶植。   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債券、企業短期融資券和企業債券等信用風險較大的債券之信息披露和發行機制及交易制度的完善與創新。當前,企業性質的債券融資如火如荼,其發行規模不足問題的解決只是時間問題。目前的關鍵是要注意在社會信用缺失的環境中,由籌資人這一投資人的監督對象單獨選擇和牽制律師、審計和評級等投資風險揭示機構所蘊涵的制度安排風險。建議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將投資風險揭示機構的選擇權歸還給投資者。   此外,各類企業債券的主管部門應當只負責可發行企業債券的企業和承銷商的標準制定、市場秩序的監督維護和發債總規模的制定,并將發債規模按承銷商的資本和市場交易規模切分給承銷商;同時要求承銷商履行所承銷債券的做市商義務,抑制其承銷沖動,增加其風險意識;申請發行企業類債券的發行人應將發債資料預先在指定媒體上公示1個月并向主管部門報備,主管部門如發現問題可以叫停,否則自動上市發行。企業類債券的發行應盡量采用公開招標的發行方式,以促進市場的效率和公平。另外,應進一步豐富商業銀行利用債券市場的籌資方式,允許商業銀行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真正意義上的大額可轉讓存單。   進一步完善債券交易市場體系,努力提高市場效率和流動性,完善價格發現功能。今年預計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量將突破20萬億元,其中現貨交易6萬億元,市場債券存量突破7萬億元,同時增加的交易品種除遠期交易外,掉期交易和預發行等也指日可待,DVP結算方式順利實施,交易系統與結算系統成功聯網,成績斐然。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與先進市場相比差距仍然是巨大的,債券的換手率仍然較低,做市商機制很不完備,缺乏自動融券和融資機制,價格揭示仍不充分。   為此,應當允許更多的金融機構開辦債券柜臺交易和債券結算代理業務,方便更多的投資人參與債券投資,允許所有國債、政策性銀行債券等低風險債券上柜交易。建立規范的債券代客理財制度,鼓勵債券投資基金的發展。探索建立自動融資融券機制,完善做市商的激勵約束機制,打破價格信息壟斷和不透明。   應探索存貸款利率對債券市場的跟蹤機制,為利率市場化作實質準備。人民銀行可組織債券交易結算量前百名的成員,每季度參考全國銀行間債券收益率曲線變化情況和金融經濟走勢提出存貸款利率調整意見,作央行季度調整存貸款利率基準之用。   進一步推動我國債券市場國際化進程,擴大我國國際金融調控手段,減少人民幣升值壓力。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等主管部門批準了國際金融組織發行人民幣債券和泛亞基金投資人民幣債券,以及兩家政策性銀行境內美元債券的發行,取得了良好的開端。“十一五”期間應繼續積極探索我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增 國在國際債券市場上的話語權。在債券市場的開放中應繼續堅持尊重國際慣例,以我為主和循序漸進的原則,防止主導權弱化。鼓勵境內機構和財政在境內發行和交易外幣債券,并逐步吸收境外投資機構參加??上仍试S人民幣已自由流通的港澳地區之投資人參加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和商業銀行債券柜臺的本幣債券交易,并隨著人民幣在周邊國家的流通,逐步開放本幣債券市場。境外投資人投資的債券要納入國內的托管體系,以便總體監控金融變化與風險。不應鼓勵在境外獨立發行和總托管本幣債券,以免金融監控不暢。 。

熱心網友

“十五”期間,在債券市場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以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迅速崛起為標志,我國債券市場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比照黨中央對我國“十一五”社會和經濟發展建議來看,債券市場在如何配合“十一五”發展目標的實現上仍然任重道遠,目前我國債券市場的作用還遠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2002年美國狹義債券存量相當于其GDP的1。6倍,如果包含資產支持證券則達到2倍多;而我國2005年底債券存量估計只占GDP的50%弱,可見我國債券市場可發展空間是何等巨大。如何促進我國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支持“十一五”規劃的發展,筆者以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進一步認清我國債券市場的重要作用和定位,把債券市場的發展提升到促進我國金融根本改革和全面轉型的重大舉措之一這一戰略高度來認識。債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對改變我國金融生態,解決傳統存貸款業務在金融業務中占比過大和對金融發展的梗阻問題,改善投融資體制,促進利率市場化,強化金融資產流動性和風險識別能力,增加金融風險透明度,分散金融風險等方面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進一步明確債券市場的法律地位,用法律武器保證債券市場的健康、規范和可持續發展。國際經驗和我國實踐都證明債券市場主要是以場外形式存在并發展的,而剛剛修訂并公布的《證券法》對已經發展8年多的我國債券市場主體―――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和債券市場的登記托管機構等中介服務機構沒有明確的描述和行為規定,不能不說是個很大的遺憾,建議亡羊補牢,制定專門的場外市場債券法。   進一步加強與債券市場相關政府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主管部門之間應形成合力,共同促進我國債券市場的順暢發展。建議成立債券市場發展協調委員會,每季度召開一次協調會,委員會的成員應由人民銀行、財政部、發改委、證監會、銀監會、稅務總局、保監會、市場成員代表和中介服務機構組成。抓緊協調企業債發行交易、資產支持證券、全市場風險監控等全局性梗阻問題。   進一步強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國債發行政策。大力加強財政對基礎教育、基礎科研、醫療、環保、失業、養老、農村建設等社會福利事業的投入,充分體現黨中央以人為本的精神。   進一步發揮政策性銀行發債籌資功能和對交通、能源、原材料、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的金融支持功能。財政應從上述長期直接貸款領域退出,轉而通過財政貼息和擔保等間接手段予以扶植。   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債券、企業短期融資券和企業債券等信用風險較大的債券之信息披露和發行機制及交易制度的完善與創新。當前,企業性質的債券融資如火如荼,其發行規模不足問題的解決只是時間問題。目前的關鍵是要注意在社會信用缺失的環境中,由籌資人這一投資人的監督對象單獨選擇和牽制律師、審計和評級等投資風險揭示機構所蘊涵的制度安排風險。建議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將投資風險揭示機構的選擇權歸還給投資者。   此外,各類企業債券的主管部門應當只負責可發行企業債券的企業和承銷商的標準制定、市場秩序的監督維護和發債總規模的制定,并將發債規模按承銷商的資本和市場交易規模切分給承銷商;同時要求承銷商履行所承銷債券的做市商義務,抑制其承銷沖動,增加其風險意識;申請發行企業類債券的發行人應將發債資料預先在指定媒體上公示1個月并向主管部門報備,主管部門如發現問題可以叫停,否則自動上市發行。企業類債券的發行應盡量采用公開招標的發行方式,以促進市場的效率和公平。另外,應進一步豐富商業銀行利用債券市場的籌資方式,允許商業銀行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真正意義上的大額可轉讓存單。   進一步完善債券交易市場體系,努力提高市場效率和流動性,完善價格發現功能。今年預計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量將突破20萬億元,其中現貨交易6萬億元,市場債券存量突破7萬億元,同時增加的交易品種除遠期交易外,掉期交易和預發行等也指日可待,DVP結算方式順利實施,交易系統與結算系統成功聯網,成績斐然。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與先進市場相比差距仍然是巨大的,債券的換手率仍然較低,做市商機制很不完備,缺乏自動融券和融資機制,價格揭示仍不充分。   為此,應當允許更多的金融機構開辦債券柜臺交易和債券結算代理業務,方便更多的投資人參與債券投資,允許所有國債、政策性銀行債券等低風險債券上柜交易。建立規范的債券代客理財制度,鼓勵債券投資基金的發展。探索建立自動融資融券機制,完善做市商的激勵約束機制,打破價格信息壟斷和不透明。   應探索存貸款利率對債券市場的跟蹤機制,為利率市場化作實質準備。人民銀行可組織債券交易結算量前百名的成員,每季度參考全國銀行間債券收益率曲線變化情況和金融經濟走勢提出存貸款利率調整意見,作央行季度調整存貸款利率基準之用。   進一步推動我國債券市場國際化進程,擴大我國國際金融調控手段,減少人民幣升值壓力。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等主管部門批準了國際金融組織發行人民幣債券和泛亞基金投資人民幣債券,以及兩家政策性銀行境內美元債券的發行,取得了良好的開端?!笆晃濉逼陂g應繼續積極探索我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增 國在國際債券市場上的話語權。在債券市場的開放中應繼續堅持尊重國際慣例,以我為主和循序漸進的原則,防止主導權弱化。鼓勵境內機構和財政在境內發行和交易外幣債券,并逐步吸收境外投資機構參加??上仍试S人民幣已自由流通的港澳地區之投資人參加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和商業銀行債券柜臺的本幣債券交易,并隨著人民幣在周邊國家的流通,逐步開放本幣債券市場。境外投資人投資的債券要納入國內的托管體系,以便總體監控金融變化與風險。不應鼓勵在境外獨立發行和總托管本幣債券,以免金融監控不暢。 。

熱心網友

沒錯

熱心網友

“十五”期間,在債券市場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以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迅速崛起為標志,我國債券市場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比照黨中央對我國“十一五”社會和經濟發展建議來看,債券市場在如何配合“十一五”發展目標的實現上仍然任重道遠,目前我國債券市場的作用還遠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2002年美國狹義債券存量相當于其GDP的1。6倍,如果包含資產支持證券則達到2倍多;而我國2005年底債券存量估計只占GDP的50%弱,可見我國債券市場可發展空間是何等巨大。如何促進我國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支持“十一五”規劃的發展,筆者以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進一步認清我國債券市場的重要作用和定位,把債券市場的發展提升到促進我國金融根本改革和全面轉型的重大舉措之一這一戰略高度來認識。債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對改變我國金融生態,解決傳統存貸款業務在金融業務中占比過大和對金融發展的梗阻問題,改善投融資體制,促進利率市場化,強化金融資產流動性和風險識別能力,增加金融風險透明度,分散金融風險等方面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進一步明確債券市場的法律地位,用法律武器保證債券市場的健康、規范和可持續發展。國際經驗和我國實踐都證明債券市場主要是以場外形式存在并發展的,而剛剛修訂并公布的《證券法》對已經發展8年多的我國債券市場主體―――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和債券市場的登記托管機構等中介服務機構沒有明確的描述和行為規定,不能不說是個很大的遺憾,建議亡羊補牢,制定專門的場外市場債券法。   進一步加強與債券市場相關政府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主管部門之間應形成合力,共同促進我國債券市場的順暢發展。建議成立債券市場發展協調委員會,每季度召開一次協調會,委員會的成員應由人民銀行、財政部、發改委、證監會、銀監會、稅務總局、保監會、市場成員代表和中介服務機構組成。抓緊協調企業債發行交易、資產支持證券、全市場風險監控等全局性梗阻問題。   進一步強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國債發行政策。大力加強財政對基礎教育、基礎科研、醫療、環保、失業、養老、農村建設等社會福利事業的投入,充分體現黨中央以人為本的精神。   進一步發揮政策性銀行發債籌資功能和對交通、能源、原材料、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的金融支持功能。財政應從上述長期直接貸款領域退出,轉而通過財政貼息和擔保等間接手段予以扶植。   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債券、企業短期融資券和企業債券等信用風險較大的債券之信息披露和發行機制及交易制度的完善與創新。當前,企業性質的債券融資如火如荼,其發行規模不足問題的解決只是時間問題。目前的關鍵是要注意在社會信用缺失的環境中,由籌資人這一投資人的監督對象單獨選擇和牽制律師、審計和評級等投資風險揭示機構所蘊涵的制度安排風險。建議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將投資風險揭示機構的選擇權歸還給投資者。   此外,各類企業債券的主管部門應當只負責可發行企業債券的企業和承銷商的標準制定、市場秩序的監督維護和發債總規模的制定,并將發債規模按承銷商的資本和市場交易規模切分給承銷商;同時要求承銷商履行所承銷債券的做市商義務,抑制其承銷沖動,增加其風險意識;申請發行企業類債券的發行人應將發債資料預先在指定媒體上公示1個月并向主管部門報備,主管部門如發現問題可以叫停,否則自動上市發行。企業類債券的發行應盡量采用公開招標的發行方式,以促進市場的效率和公平。另外,應進一步豐富商業銀行利用債券市場的籌資方式,允許商業銀行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真正意義上的大額可轉讓存單。   進一步完善債券交易市場體系,努力提高市場效率和流動性,完善價格發現功能。今年預計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量將突破20萬億元,其中現貨交易6萬億元,市場債券存量突破7萬億元,同時增加的交易品種除遠期交易外,掉期交易和預發行等也指日可待,DVP結算方式順利實施,交易系統與結算系統成功聯網,成績斐然。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與先進市場相比差距仍然是巨大的,債券的換手率仍然較低,做市商機制很不完備,缺乏自動融券和融資機制,價格揭示仍不充分。   為此,應當允許更多的金融機構開辦債券柜臺交易和債券結算代理業務,方便更多的投資人參與債券投資,允許所有國債、政策性銀行債券等低風險債券上柜交易。建立規范的債券代客理財制度,鼓勵債券投資基金的發展。探索建立自動融資融券機制,完善做市商的激勵約束機制,打破價格信息壟斷和不透明。   應探索存貸款利率對債券市場的跟蹤機制,為利率市場化作實質準備。人民銀行可組織債券交易結算量前百名的成員,每季度參考全國銀行間債券收益率曲線變化情況和金融經濟走勢提出存貸款利率調整意見,作央行季度調整存貸款利率基準之用。   進一步推動我國債券市場國際化進程,擴大我國國際金融調控手段,減少人民幣升值壓力。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等主管部門批準了國際金融組織發行人民幣債券和泛亞基金投資人民幣債券,以及兩家政策性銀行境內美元債券的發行,取得了良好的開端?!笆晃濉逼陂g應繼續積極探索我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增 國在國際債券市場上的話語權。在債券市場的開放中應繼續堅持尊重國際慣例,以我為主和循序漸進的原則,防止主導權弱化。鼓勵境內機構和財政在境內發行和交易外幣債券,并逐步吸收境外投資機構參加??上仍试S人民幣已自由流通的港澳地區之投資人參加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和商業銀行債券柜臺的本幣債券交易,并隨著人民幣在周邊國家的流通,逐步開放本幣債券市場。境外投資人投資的債券要納入國內的托管體系,以便總體監控金融變化與風險。不應鼓勵在境外獨立發行和總托管本幣債券,以免金融監控不暢。 。

熱心網友

 “十五”期間,在債券市場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以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迅速崛起為標志,我國債券市場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比照黨中央對我國“十一五”社會和經濟發展建議來看,債券市場在如何配合“十一五”發展目標的實現上仍然任重道遠,目前我國債券市場的作用還遠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2002年美國狹義債券存量相當于其GDP的1。6倍,如果包含資產支持證券則達到2倍多;而我國2005年底債券存量估計只占GDP的50%弱,可見我國債券市場可發展空間是何等巨大。如何促進我國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支持“十一五”規劃的發展,筆者以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進一步認清我國債券市場的重要作用和定位,把債券市場的發展提升到促進我國金融根本改革和全面轉型的重大舉措之一這一戰略高度來認識。債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對改變我國金融生態,解決傳統存貸款業務在金融業務中占比過大和對金融發展的梗阻問題,改善投融資體制,促進利率市場化,強化金融資產流動性和風險識別能力,增加金融風險透明度,分散金融風險等方面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進一步明確債券市場的法律地位,用法律武器保證債券市場的健康、規范和可持續發展。國際經驗和我國實踐都證明債券市場主要是以場外形式存在并發展的,而剛剛修訂并公布的《證券法》對已經發展8年多的我國債券市場主體―――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和債券市場的登記托管機構等中介服務機構沒有明確的描述和行為規定,不能不說是個很大的遺憾,建議亡羊補牢,制定專門的場外市場債券法。   進一步加強與債券市場相關政府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主管部門之間應形成合力,共同促進我國債券市場的順暢發展。建議成立債券市場發展協調委員會,每季度召開一次協調會,委員會的成員應由人民銀行、財政部、發改委、證監會、銀監會、稅務總局、保監會、市場成員代表和中介服務機構組成。抓緊協調企業債發行交易、資產支持證券、全市場風險監控等全局性梗阻問題。   進一步強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國債發行政策。大力加強財政對基礎教育、基礎科研、醫療、環保、失業、養老、農村建設等社會福利事業的投入,充分體現黨中央以人為本的精神。   進一步發揮政策性銀行發債籌資功能和對交通、能源、原材料、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的金融支持功能。財政應從上述長期直接貸款領域退出,轉而通過財政貼息和擔保等間接手段予以扶植。   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債券、企業短期融資券和企業債券等信用風險較大的債券之信息披露和發行機制及交易制度的完善與創新。當前,企業性質的債券融資如火如荼,其發行規模不足問題的解決只是時間問題。目前的關鍵是要注意在社會信用缺失的環境中,由籌資人這一投資人的監督對象單獨選擇和牽制律師、審計和評級等投資風險揭示機構所蘊涵的制度安排風險。建議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將投資風險揭示機構的選擇權歸還給投資者。   此外,各類企業債券的主管部門應當只負責可發行企業債券的企業和承銷商的標準制定、市場秩序的監督維護和發債總規模的制定,并將發債規模按承銷商的資本和市場交易規模切分給承銷商;同時要求承銷商履行所承銷債券的做市商義務,抑制其承銷沖動,增加其風險意識;申請發行企業類債券的發行人應將發債資料預先在指定媒體上公示1個月并向主管部門報備,主管部門如發現問題可以叫停,否則自動上市發行。企業類債券的發行應盡量采用公開招標的發行方式,以促進市場的效率和公平。另外,應進一步豐富商業銀行利用債券市場的籌資方式,允許商業銀行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真正意義上的大額可轉讓存單。   進一步完善債券交易市場體系,努力提高市場效率和流動性,完善價格發現功能。今年預計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量將突破20萬億元,其中現貨交易6萬億元,市場債券存量突破7萬億元,同時增加的交易品種除遠期交易外,掉期交易和預發行等也指日可待,DVP結算方式順利實施,交易系統與結算系統成功聯網,成績斐然。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與先進市場相比差距仍然是巨大的,債券的換手率仍然較低,做市商機制很不完備,缺乏自動融券和融資機制,價格揭示仍不充分。   為此,應當允許更多的金融機構開辦債券柜臺交易和債券結算代理業務,方便更多的投資人參與債券投資,允許所有國債、政策性銀行債券等低風險債券上柜交易。建立規范的債券代客理財制度,鼓勵債券投資基金的發展。探索建立自動融資融券機制,完善做市商的激勵約束機制,打破價格信息壟斷和不透明。   應探索存貸款利率對債券市場的跟蹤機制,為利率市場化作實質準備。人民銀行可組織債券交易結算量前百名的成員,每季度參考全國銀行間債券收益率曲線變化情況和金融經濟走勢提出存貸款利率調整意見,作央行季度調整存貸款利率基準之用。   進一步推動我國債券市場國際化進程,擴大我國國際金融調控手段,減少人民幣升值壓力。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等主管部門批準了國際金融組織發行人民幣債券和泛亞基金投資人民幣債券,以及兩家政策性銀行境內美元債券的發行,取得了良好的開端?!笆晃濉逼陂g應繼續積極探索我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增 國在國際債券市場上的話語權。在債券市場的開放中應繼續堅持尊重國際慣例,以我為主和循序漸進的原則,防止主導權弱化。鼓勵境內機構和財政在境內發行和交易外幣債券,并逐步吸收境外投資機構參加??上仍试S人民幣已自由流通的港澳地區之投資人參加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和商業銀行債券柜臺的本幣債券交易,并隨著人民幣在周邊國家的流通,逐步開放本幣債券市場。境外投資人投資的債券要納入國內的托管體系,以便總體監控金融變化與風險。不應鼓勵在境外獨立發行和總托管本幣債券,以免金融監控不暢。 。

熱心網友

是的

熱心網友

是啊

熱心網友

是的

熱心網友

“十一五”期間應充分發揮債券市場作用

熱心網友

 “十五”期間,在債券市場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以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迅速崛起為標志,我國債券市場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比照黨中央對我國“十一五”社會和經濟發展建議來看,債券市場在如何配合“十一五”發展目標的實現上仍然任重道遠,目前我國債券市場的作用還遠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2002年美國狹義債券存量相當于其GDP的1。6倍,如果包含資產支持證券則達到2倍多;而我國2005年底債券存量估計只占GDP的50%弱,可見我國債券市場可發展空間是何等巨大。如何促進我國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支持“十一五”規劃的發展,筆者以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進一步認清我國債券市場的重要作用和定位,把債券市場的發展提升到促進我國金融根本改革和全面轉型的重大舉措之一這一戰略高度來認識。債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對改變我國金融生態,解決傳統存貸款業務在金融業務中占比過大和對金融發展的梗阻問題,改善投融資體制,促進利率市場化,強化金融資產流動性和風險識別能力,增加金融風險透明度,分散金融風險等方面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進一步明確債券市場的法律地位,用法律武器保證債券市場的健康、規范和可持續發展。國際經驗和我國實踐都證明債券市場主要是以場外形式存在并發展的,而剛剛修訂并公布的《證券法》對已經發展8年多的我國債券市場主體―――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和債券市場的登記托管機構等中介服務機構沒有明確的描述和行為規定,不能不說是個很大的遺憾,建議亡羊補牢,制定專門的場外市場債券法。   進一步加強與債券市場相關政府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主管部門之間應形成合力,共同促進我國債券市場的順暢發展。建議成立債券市場發展協調委員會,每季度召開一次協調會,委員會的成員應由人民銀行、財政部、發改委、證監會、銀監會、稅務總局、保監會、市場成員代表和中介服務機構組成。抓緊協調企業債發行交易、資產支持證券、全市場風險監控等全局性梗阻問題。   進一步強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國債發行政策。大力加強財政對基礎教育、基礎科研、醫療、環保、失業、養老、農村建設等社會福利事業的投入,充分體現黨中央以人為本的精神。   進一步發揮政策性銀行發債籌資功能和對交通、能源、原材料、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的金融支持功能。財政應從上述長期直接貸款領域退出,轉而通過財政貼息和擔保等間接手段予以扶植。   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債券、企業短期融資券和企業債券等信用風險較大的債券之信息披露和發行機制及交易制度的完善與創新。當前,企業性質的債券融資如火如荼,其發行規模不足問題的解決只是時間問題。目前的關鍵是要注意在社會信用缺失的環境中,由籌資人這一投資人的監督對象單獨選擇和牽制律師、審計和評級等投資風險揭示機構所蘊涵的制度安排風險。建議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將投資風險揭示機構的選擇權歸還給投資者。   此外,各類企業債券的主管部門應當只負責可發行企業債券的企業和承銷商的標準制定、市場秩序的監督維護和發債總規模的制定,并將發債規模按承銷商的資本和市場交易規模切分給承銷商;同時要求承銷商履行所承銷債券的做市商義務,抑制其承銷沖動,增加其風險意識;申請發行企業類債券的發行人應將發債資料預先在指定媒體上公示1個月并向主管部門報備,主管部門如發現問題可以叫停,否則自動上市發行。企業類債券的發行應盡量采用公開招標的發行方式,以促進市場的效率和公平。另外,應進一步豐富商業銀行利用債券市場的籌資方式,允許商業銀行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真正意義上的大額可轉讓存單。   進一步完善債券交易市場體系,努力提高市場效率和流動性,完善價格發現功能。今年預計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量將突破20萬億元,其中現貨交易6萬億元,市場債券存量突破7萬億元,同時增加的交易品種除遠期交易外,掉期交易和預發行等也指日可待,DVP結算方式順利實施,交易系統與結算系統成功聯網,成績斐然。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與先進市場相比差距仍然是巨大的,債券的換手率仍然較低,做市商機制很不完備,缺乏自動融券和融資機制,價格揭示仍不充分。   為此,應當允許更多的金融機構開辦債券柜臺交易和債券結算代理業務,方便更多的投資人參與債券投資,允許所有國債、政策性銀行債券等低風險債券上柜交易。建立規范的債券代客理財制度,鼓勵債券投資基金的發展。探索建立自動融資融券機制,完善做市商的激勵約束機制,打破價格信息壟斷和不透明。   應探索存貸款利率對債券市場的跟蹤機制,為利率市場化作實質準備。人民銀行可組織債券交易結算量前百名的成員,每季度參考全國銀行間債券收益率曲線變化情況和金融經濟走勢提出存貸款利率調整意見,作央行季度調整存貸款利率基準之用。   進一步推動我國債券市場國際化進程,擴大我國國際金融調控手段,減少人民幣升值壓力。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等主管部門批準了國際金融組織發行人民幣債券和泛亞基金投資人民幣債券,以及兩家政策性銀行境內美元債券的發行,取得了良好的開端?!笆晃濉逼陂g應繼續積極探索我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增 國在國際債券市場上的話語權。在債券市場的開放中應繼續堅持尊重國際慣例,以我為主和循序漸進的原則,防止主導權弱化。鼓勵境內機構和財政在境內發行和交易外幣債券,并逐步吸收境外投資機構參加??上仍试S人民幣已自由流通的港澳地區之投資人參加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和商業銀行債券柜臺的本幣債券交易,并隨著人民幣在周邊國家的流通,逐步開放本幣債券市場。境外投資人投資的債券要納入國內的托管體系,以便總體監控金融變化與風險。不應鼓勵在境外獨立發行和總托管本幣債券,以免金融監控不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