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外匯市場概況如何?

熱心網友

世界主要外匯市場概況如何?   (1)倫敦外匯市場 倫敦外匯市場由英格蘭銀行指定的外匯銀行和外匯經紀人組成,是倫敦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19世紀以來,由于倫敦在國際金融和貿易方面所處的中心地位,英鎊作為國際結算中的主要支付貨幣和倫敦票據兌換業務的發展,促成了倫敦外匯市場的形成,并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外匯市場。經過兩次世界大戰,隨著英國經濟實力的日漸衰落和外匯管制的加強,英鎊作為國際支付貨幣的地位逐漸下降,使倫敦外匯市場的作用受到影響。 1951年12月11日,英國政府重新開放外匯市場,英格蘭銀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關外匯平價的規定,將英鎊對某些特定貨幣的匯率規定了最高和最低限價,外匯銀行進行外匯買賣可隨市場供求情況在這一幅度內自由定價成交,外匯銀行可依照外匯管制條例規定進行遠期外匯買賣。隨著歐洲貨幣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倫敦外匯市場的業務不斷增長,活動范圍更加廣闊,使之作為重要的外匯市場的地位得到了恢復和發展。1972年6月23日,英鎊改為浮動匯率制。 1979年lO月24日,英國政府宣布取消外匯管制,促進了倫敦外匯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和發展。1980年,倫敦外匯市場日平均成交額達600億美元,居外匯市場交易量的首位,參與倫敦外匯市場業務活動的外匯銀行達300多家。 (2)紐約外匯市場 紐約外匯市場的主要構成,包括29家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成員銀行、23家非成員銀行、60余家外國銀行分支機構以及140多家外國代理行和代表處。紐約外匯市場作為國際性的外匯市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發展起來的。戰后,隨著美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對外貿易、資本輸出的迅速發展,美元的地位不斷提高。特別是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的建立,使美元取代了英鎊而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主要儲備貨幣和國際清算手段。在美國實行開放的外匯政策下,紐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斷提高,紐約外匯市場發展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外匯市場之一。 由于美國對經營外匯業務不進行限制,政府不專門指定外匯專業銀行,因此,幾乎所有的本國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都可以經營外匯業務,如商業銀行、儲蓄銀行、投資銀行、人壽保險公司、外匯經紀商和股票經紀商等。美國對外貿易絕大部分以美元成交,而且大部分都在本地銀行以美元劃撥,因此,紐約外匯市場的外匯交易量遠不及倫敦、蘇黎世等外匯市場的外匯交易量。l983年平均日交易量僅為235億美元。因此,在這個市場上進行交易的匯率,主要是由歐洲和東京外匯市場的行情來決定。雖然如此,世界各地的美元買賣,包括歐洲貨幣市場和亞洲美元市場的交易在內,最終都必須在紐約商業銀行的賬戶上收付、劃撥和結算。紐約外匯市場的大商業銀行,通過在海外分支機構及其廣泛的國際聯系,承擔著國際結算和資本流動的主要結算任務。所以,紐約是世界美元交易的清算中心。 (3)蘇黎世外匯市場 蘇黎世外匯市場由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瑞士聯合銀行以及經營國際金融業務的銀行、外國銀行分支機構、國際清算銀行、瑞士國家銀行所組成。蘇黎世是世界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瑞士法郎是世界上最穩定的貨幣之一。在歐洲支付同盟時期。瑞士法郎是當時唯一可以將貨幣自由兌換成美元的貨幣,這就使蘇黎世外匯市場在國際外匯交易中一直處于比較重要的地位。 蘇黎世外匯市場沒有外匯經紀人,外匯交易通過電話、電傳在銀行間進行。其交易量大于紐約外匯市場,1980年平均日交易量達350億美元。蘇黎世外匯市場的匯率標價,是用直接標價法標價,市場匯率是以美元對瑞士法郎的匯率為主要匯率,其他貨幣對瑞士法郎匯率是由其他外匯市場對美元匯率折算的。 (4)巴黎外匯市場 巴黎外匯市場是巴黎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巴黎成為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是由于法國的對外貿易、資本輸出和旅游業比較發達的結果。 巴黎外匯市場原則上所有銀行都可以以中間人的身份為其本身或客戶進行外匯買賣。外匯交易可以在銀行之間通過電話直接進行,也可以通過經紀人進行。經常參加外匯交易的銀行大約有100家左右,有外匯經紀人約20名。進行交易的主要貨幣有:美元、英鎊、德國馬克、比利時法郎、意大利里拉、荷蘭盾、瑞士法郎等17種貨幣,其中以前述7種貨幣的交易量最大。匯率的標價是用直接標價法。 法國是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1971年8月21日至1974年3月20日,由于西方貨幣匯率動蕩不定,法國法郎改為雙重匯率制,巴黎外匯市場也分為官方外匯市場和金融法郎外匯市場。官方外匯市場按法定匯率買賣外匯,主要辦理進出口貿易外匯、貿易從屬費和其他官方往來項目的外匯交易;金融法郎外匯市場進行其他外匯交易活動,匯率由市場供求情況自行確定。 (5)新加坡外匯市場 新加坡外匯市場由經營外匯業務的本國銀行和批準經營外匯業務的外國銀行分支機構所組成。1979年,在新加坡外匯市場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有當地銀行13家,外國銀行分支機構71家。新加坡外匯市場是在70年代隨著亞洲美元市場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新興外匯市場。新加坡外匯市場由于其適中的地理位置,上午可以與東京、香港進行交易,下午可以與倫敦及中東地區金融市場交易,從而使新加坡外匯市場不僅成為亞太地區的一個重要外匯市場,在全球性外匯交易中也具有重要作用。1978年6月,新加坡取消了外匯管制,促進了外匯市場業務的迅速發展。 新加坡外匯交易的貨幣種類不受限制,任何一種貨幣都可以與美元自由兌換。外匯市場匯率用直接標價法標價。由于新加坡是亞洲美元市場的所在地,亞洲美元市場的貨幣借貸業務與新加坡外匯市場的業務融合為一體,使新加坡外匯市場在國際外匯交易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6)香港外匯市場 香港外匯市場的構成主要是從事外匯交易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外匯經紀商。從事外匯交易的銀行有當地銀行、我國大陸銀行和外國銀行分支機構。香港外匯市場是70年代以來發展起來的國際性外匯市場。香港外匯市場是亞大地區的一個重要的外匯市場。70年代以來亞洲美元市場的興起,使香港金融業務獲得了新的發展。1973年,香港取消了外匯管制,國際資本大量流入,各種金融機構不斷增加,金融業務的規模不斷擴大,外匯市場也開始活躍起來,從而發展成為國際化的外匯市場。外匯交易額日平均為60億美元。 香港外匯市場進行外匯交易的貨幣種類較多,有美元、德國馬克、日元、英鎊、加拿大元、澳大利亞元和東南亞國家的貨幣。但由于香港處于亞洲美元市場的中心地位,因此,亞洲美元是外匯交易中的主要貨幣,美元的交易額約占外匯交易額的70%以上。外匯交易的匯率主要以港元對美元的匯率為主,根據市場匯率行情確定。匯率是用直接標價法標價。 。

熱心網友

(1)倫敦外匯市場倫敦外匯市場由英格蘭銀行指定的外匯銀行和外匯經紀人組成,是倫敦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19世紀以來,由于倫敦在國際金融和貿易方面所處的中心地位,英鎊作為國際結算中的主要支付貨幣和倫敦票據兌換業務的發展,促成了倫敦外匯市場的形成,并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外匯市場。經過兩次世界大戰,隨著英國經濟實力的日漸衰落和外匯管制的加強,英鎊作為國際支付貨幣的地位逐漸下降,使倫敦外匯市場的作用受到影響。1951年12月11日,英國政府重新開放外匯市場,英格蘭銀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關外匯平價的規定,將英鎊對某些特定貨幣的匯率規定了最高和最低限價,外匯銀行進行外匯買賣可隨市場供求情況在這一幅度內自由定價成交,外匯銀行可依照外匯管制條例規定進行遠期外匯買賣。隨著歐洲貨幣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倫敦外匯市場的業務不斷增長,活動范圍更加廣闊,使之作為重要的外匯市場的地位得到了恢復和發展。1972年6月23日,英鎊改為浮動匯率制。1979年lO月24日,英國政府宣布取消外匯管制,促進了倫敦外匯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和發展。1980年,倫敦外匯市場日平均成交額達600億美元,居外匯市場交易量的首位,參與倫敦外匯市場業務活動的外匯銀行達300多家。(2)紐約外匯市場紐約外匯市場的主要構成,包括29家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成員銀行、23家非成員銀行、60余家外國銀行分支機構以及140多家外國代理行和代表處。紐約外匯市場作為國際性的外匯市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發展起來的。戰后,隨著美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對外貿易、資本輸出的迅速發展,美元的地位不斷提高。特別是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的建立,使美元取代了英鎊而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主要儲備貨幣和國際清算手段。在美國實行開放的外匯政策下,紐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斷提高,紐約外匯市場發展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外匯市場之一。由于美國對經營外匯業務不進行限制,政府不專門指定外匯專業銀行,因此,幾乎所有的本國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都可以經營外匯業務,如商業銀行、儲蓄銀行、投資銀行、人壽保險公司、外匯經紀商和股票經紀商等。美國對外貿易絕大部分以美元成交,而且大部分都在本地銀行以美元劃撥,因此,紐約外匯市場的外匯交易量遠不及倫敦、蘇黎世等外匯市場的外匯交易量。l983年平均日交易量僅為235億美元。因此,在這個市場上進行交易的匯率,主要是由歐洲和東京外匯市場的行情來決定。雖然如此,世界各地的美元買賣,包括歐洲貨幣市場和亞洲美元市場的交易在內,最終都必須在紐約商業銀行的賬戶上收付、劃撥和結算。紐約外匯市場的大商業銀行,通過在海外分支機構及其廣泛的國際聯系,承擔著國際結算和資本流動的主要結算任務。所以,紐約是世界美元交易的清算中心。(3)蘇黎世外匯市場蘇黎世外匯市場由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瑞士聯合銀行以及經營國際金融業務的銀行、外國銀行分支機構、國際清算銀行、瑞士國家銀行所組成。蘇黎世是世界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瑞士法郎是世界上最穩定的貨幣之一。在歐洲支付同盟時期。瑞士法郎是當時唯一可以將貨幣自由兌換成美元的貨幣,這就使蘇黎世外匯市場在國際外匯交易中一直處于比較重要的地位。蘇黎世外匯市場沒有外匯經紀人,外匯交易通過電話、電傳在銀行間進行。其交易量大于紐約外匯市場,1980年平均日交易量達350億美元。蘇黎世外匯市場的匯率標價,是用直接標價法標價,市場匯率是以美元對瑞士法郎的匯率為主要匯率,其他貨幣對瑞士法郎匯率是由其他外匯市場對美元匯率折算的。(4)巴黎外匯市場巴黎外匯市場是巴黎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巴黎成為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是由于法國的對外貿易、資本輸出和旅游業比較發達的結果。巴黎外匯市場原則上所有銀行都可以以中間人的身份為其本身或客戶進行外匯買賣。外匯交易可以在銀行之間通過電話直接進行,也可以通過經紀人進行。經常參加外匯交易的銀行大約有100家左右,有外匯經紀人約20名。進行交易的主要貨幣有:美元、英鎊、德國馬克、比利時法郎、意大利里拉、荷蘭盾、瑞士法郎等17種貨幣,其中以前述7種貨幣的交易量最大。匯率的標價是用直接標價法。法國是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1971年8月21日至1974年3月20日,由于西方貨幣匯率動蕩不定,法國法郎改為雙重匯率制,巴黎外匯市場也分為官方外匯市場和金融法郎外匯市場。官方外匯市場按法定匯率買賣外匯,主要辦理進出口貿易外匯、貿易從屬費和其他官方往來項目的外匯交易;金融法郎外匯市場進行其他外匯交易活動,匯率由市場供求情況自行確定。(5)新加坡外匯市場新加坡外匯市場由經營外匯業務的本國銀行和批準經營外匯業務的外國銀行分支機構所組成。1979年,在新加坡外匯市場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有當地銀行13家,外國銀行分支機構71家。新加坡外匯市場是在70年代隨著亞洲美元市場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新興外匯市場。新加坡外匯市場由于其適中的地理位置,上午可以與東京、香港進行交易,下午可以與倫敦及中東地區金融市場交易,從而使新加坡外匯市場不僅成為亞太地區的一個重要外匯市場,在全球性外匯交易中也具有重要作用。1978年6月,新加坡取消了外匯管制,促進了外匯市場業務的迅速發展。新加坡外匯交易的貨幣種類不受限制,任何一種貨幣都可以與美元自由兌換。外匯市場匯率用直接標價法標價。由于新加坡是亞洲美元市場的所在地,亞洲美元市場的貨幣借貸業務與新加坡外匯市場的業務融合為一體,使新加坡外匯市場在國際外匯交易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6)香港外匯市場香港外匯市場的構成主要是從事外匯交易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外匯經紀商。從事外匯交易的銀行有當地銀行、我國大陸銀行和外國銀行分支機構。香港外匯市場是70年代以來發展起來的國際性外匯市場。香港外匯市場是亞大地區的一個重要的外匯市場。70年代以來亞洲美元市場的興起,使香港金融業務獲得了新的發展。1973年,香港取消了外匯管制,國際資本大量流入,各種金融機構不斷增加,金融業務的規模不斷擴大,外匯市場也開始活躍起來,從而發展成為國際化的外匯市場。外匯交易額日平均為60億美元。香港外匯市場進行外匯交易的貨幣種類較多,有美元、德國馬克、日元、英鎊、加拿大元、澳大利亞元和東南亞國家的貨幣。但由于香港處于亞洲美元市場的中心地位,因此,亞洲美元是外匯交易中的主要貨幣,美元的交易額約占外匯交易額的70%以上。外匯交易的匯率主要以港元對美元的匯率為主,根據市場匯率行情確定。匯率是用直接標價法標價。 。

熱心網友

(1)倫敦外匯市場倫敦外匯市場由英格蘭銀行指定的外匯銀行和外匯經紀人組成,是倫敦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19世紀以來,由于倫敦在國際金融和貿易方面所處的中心地位,英鎊作為國際結算中的主要支付貨幣和倫敦票據兌換業務的發展,促成了倫敦外匯市場的形成,并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外匯市場。經過兩次世界大戰,隨著英國經濟實力的日漸衰落和外匯管制的加強,英鎊作為國際支付貨幣的地位逐漸下降,使倫敦外匯市場的作用受到影響。1951年12月11日,英國政府重新開放外匯市場,英格蘭銀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關外匯平價的規定,將英鎊對某些特定貨幣的匯率規定了最高和最低限價,外匯銀行進行外匯買賣可隨市場供求情況在這一幅度內自由定價成交,外匯銀行可依照外匯管制條例規定進行遠期外匯買賣。隨著歐洲貨幣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倫敦外匯市場的業務不斷增長,活動范圍更加廣闊,使之作為重要的外匯市場的地位得到了恢復和發展。1972年6月23日,英鎊改為浮動匯率制。1979年lO月24日,英國政府宣布取消外匯管制,促進了倫敦外匯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和發展。1980年,倫敦外匯市場日平均成交額達600億美元,居外匯市場交易量的首位,參與倫敦外匯市場業務活動的外匯銀行達300多家。(2)紐約外匯市場紐約外匯市場的主要構成,包括29家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成員銀行、23家非成員銀行、60余家外國銀行分支機構以及140多家外國代理行和代表處。紐約外匯市場作為國際性的外匯市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發展起來的。戰后,隨著美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對外貿易、資本輸出的迅速發展,美元的地位不斷提高。特別是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的建立,使美元取代了英鎊而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主要儲備貨幣和國際清算手段。在美國實行開放的外匯政策下,紐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斷提高,紐約外匯市場發展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外匯市場之一。由于美國對經營外匯業務不進行限制,政府不專門指定外匯專業銀行,因此,幾乎所有的本國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都可以經營外匯業務,如商業銀行、儲蓄銀行、投資銀行、人壽保險公司、外匯經紀商和股票經紀商等。美國對外貿易絕大部分以美元成交,而且大部分都在本地銀行以美元劃撥,因此,紐約外匯市場的外匯交易量遠不及倫敦、蘇黎世等外匯市場的外匯交易量。l983年平均日交易量僅為235億美元。因此,在這個市場上進行交易的匯率,主要是由歐洲和東京外匯市場的行情來決定。雖然如此,世界各地的美元買賣,包括歐洲貨幣市場和亞洲美元市場的交易在內,最終都必須在紐約商業銀行的賬戶上收付、劃撥和結算。紐約外匯市場的大商業銀行,通過在海外分支機構及其廣泛的國際聯系,承擔著國際結算和資本流動的主要結算任務。所以,紐約是世界美元交易的清算中心。(3)蘇黎世外匯市場蘇黎世外匯市場由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瑞士聯合銀行以及經營國際金融業務的銀行、外國銀行分支機構、國際清算銀行、瑞士國家銀行所組成。蘇黎世是世界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瑞士法郎是世界上最穩定的貨幣之一。在歐洲支付同盟時期。瑞士法郎是當時唯一可以將貨幣自由兌換成美元的貨幣,這就使蘇黎世外匯市場在國際外匯交易中一直處于比較重要的地位。蘇黎世外匯市場沒有外匯經紀人,外匯交易通過電話、電傳在銀行間進行。其交易量大于紐約外匯市場,1980年平均日交易量達350億美元。蘇黎世外匯市場的匯率標價,是用直接標價法標價,市場匯率是以美元對瑞士法郎的匯率為主要匯率,其他貨幣對瑞士法郎匯率是由其他外匯市場對美元匯率折算的。(4)巴黎外匯市場巴黎外匯市場是巴黎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巴黎成為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是由于法國的對外貿易、資本輸出和旅游業比較發達的結果。巴黎外匯市場原則上所有銀行都可以以中間人的身份為其本身或客戶進行外匯買賣。外匯交易可以在銀行之間通過電話直接進行,也可以通過經紀人進行。經常參加外匯交易的銀行大約有100家左右,有外匯經紀人約20名。進行交易的主要貨幣有:美元、英鎊、德國馬克、比利時法郎、意大利里拉、荷蘭盾、瑞士法郎等17種貨幣,其中以前述7種貨幣的交易量最大。匯率的標價是用直接標價法。法國是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1971年8月21日至1974年3月20日,由于西方貨幣匯率動蕩不定,法國法郎改為雙重匯率制,巴黎外匯市場也分為官方外匯市場和金融法郎外匯市場。官方外匯市場按法定匯率買賣外匯,主要辦理進出口貿易外匯、貿易從屬費和其他官方往來項目的外匯交易;金融法郎外匯市場進行其他外匯交易活動,匯率由市場供求情況自行確定。(5)新加坡外匯市場新加坡外匯市場由經營外匯業務的本國銀行和批準經營外匯業務的外國銀行分支機構所組成。1979年,在新加坡外匯市場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有當地銀行13家,外國銀行分支機構71家。新加坡外匯市場是在70年代隨著亞洲美元市場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新興外匯市場。新加坡外匯市場由于其適中的地理位置,上午可以與東京、香港進行交易,下午可以與倫敦及中東地區金融市場交易,從而使新加坡外匯市場不僅成為亞太地區的一個重要外匯市場,在全球性外匯交易中也具有重要作用。1978年6月,新加坡取消了外匯管制,促進了外匯市場業務的迅速發展。新加坡外匯交易的貨幣種類不受限制,任何一種貨幣都可以與美元自由兌換。外匯市場匯率用直接標價法標價。由于新加坡是亞洲美元市場的所在地,亞洲美元市場的貨幣借貸業務與新加坡外匯市場的業務融合為一體,使新加坡外匯市場在國際外匯交易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6)香港外匯市場香港外匯市場的構成主要是從事外匯交易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外匯經紀商。從事外匯交易的銀行有當地銀行、我國大陸銀行和外國銀行分支機構。香港外匯市場是70年代以來發展起來的國際性外匯市場。香港外匯市場是亞大地區的一個重要的外匯市場。70年代以來亞洲美元市場的興起,使香港金融業務獲得了新的發展。1973年,香港取消了外匯管制,國際資本大量流入,各種金融機構不斷增加,金融業務的規模不斷擴大,外匯市場也開始活躍起來,從而發展成為國際化的外匯市場。外匯交易額日平均為60億美元。香港外匯市場進行外匯交易的貨幣種類較多,有美元、德國馬克、日元、英鎊、加拿大元、澳大利亞元和東南亞國家的貨幣。但由于香港處于亞洲美元市場的中心地位,因此,亞洲美元是外匯交易中的主要貨幣,美元的交易額約占外匯交易額的70%以上。外匯交易的匯率主要以港元對美元的匯率為主,根據市場匯率行情確定。匯率是用直接標價法標價。 。

熱心網友

(1)倫敦外匯市場倫敦外匯市場由英格蘭銀行指定的外匯銀行和外匯經紀人組成,是倫敦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19世紀以來,由于倫敦在國際金融和貿易方面所處的中心地位,英鎊作為國際結算中的主要支付貨幣和倫敦票據兌換業務的發展,促成了倫敦外匯市場的形成,并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外匯市場。經過兩次世界大戰,隨著英國經濟實力的日漸衰落和外匯管制的加強,英鎊作為國際支付貨幣的地位逐漸下降,使倫敦外匯市場的作用受到影響。1951年12月11日,英國政府重新開放外匯市場,英格蘭銀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關外匯平價的規定,將英鎊對某些特定貨幣的匯率規定了最高和最低限價,外匯銀行進行外匯買賣可隨市場供求情況在這一幅度內自由定價成交,外匯銀行可依照外匯管制條例規定進行遠期外匯買賣。隨著歐洲貨幣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倫敦外匯市場的業務不斷增長,活動范圍更加廣闊,使之作為重要的外匯市場的地位得到了恢復和發展。1972年6月23日,英鎊改為浮動匯率制。1979年lO月24日,英國政府宣布取消外匯管制,促進了倫敦外匯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和發展。1980年,倫敦外匯市場日平均成交額達600億美元,居外匯市場交易量的首位,參與倫敦外匯市場業務活動的外匯銀行達300多家。(2)紐約外匯市場紐約外匯市場的主要構成,包括29家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成員銀行、23家非成員銀行、60余家外國銀行分支機構以及140多家外國代理行和代表處。紐約外匯市場作為國際性的外匯市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發展起來的。戰后,隨著美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對外貿易、資本輸出的迅速發展,美元的地位不斷提高。特別是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的建立,使美元取代了英鎊而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主要儲備貨幣和國際清算手段。在美國實行開放的外匯政策下,紐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斷提高,紐約外匯市場發展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外匯市場之一。由于美國對經營外匯業務不進行限制,政府不專門指定外匯專業銀行,因此,幾乎所有的本國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都可以經營外匯業務,如商業銀行、儲蓄銀行、投資銀行、人壽保險公司、外匯經紀商和股票經紀商等。美國對外貿易絕大部分以美元成交,而且大部分都在本地銀行以美元劃撥,因此,紐約外匯市場的外匯交易量遠不及倫敦、蘇黎世等外匯市場的外匯交易量。l983年平均日交易量僅為235億美元。因此,在這個市場上進行交易的匯率,主要是由歐洲和東京外匯市場的行情來決定。雖然如此,世界各地的美元買賣,包括歐洲貨幣市場和亞洲美元市場的交易在內,最終都必須在紐約商業銀行的賬戶上收付、劃撥和結算。紐約外匯市場的大商業銀行,通過在海外分支機構及其廣泛的國際聯系,承擔著國際結算和資本流動的主要結算任務。所以,紐約是世界美元交易的清算中心。(3)蘇黎世外匯市場蘇黎世外匯市場由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瑞士聯合銀行以及經營國際金融業務的銀行、外國銀行分支機構、國際清算銀行、瑞士國家銀行所組成。蘇黎世是世界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瑞士法郎是世界上最穩定的貨幣之一。在歐洲支付同盟時期。瑞士法郎是當時唯一可以將貨幣自由兌換成美元的貨幣,這就使蘇黎世外匯市場在國際外匯交易中一直處于比較重要的地位。蘇黎世外匯市場沒有外匯經紀人,外匯交易通過電話、電傳在銀行間進行。其交易量大于紐約外匯市場,1980年平均日交易量達350億美元。蘇黎世外匯市場的匯率標價,是用直接標價法標價,市場匯率是以美元對瑞士法郎的匯率為主要匯率,其他貨幣對瑞士法郎匯率是由其他外匯市場對美元匯率折算的。(4)巴黎外匯市場巴黎外匯市場是巴黎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巴黎成為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是由于法國的對外貿易、資本輸出和旅游業比較發達的結果。巴黎外匯市場原則上所有銀行都可以以中間人的身份為其本身或客戶進行外匯買賣。外匯交易可以在銀行之間通過電話直接進行,也可以通過經紀人進行。經常參加外匯交易的銀行大約有100家左右,有外匯經紀人約20名。進行交易的主要貨幣有:美元、英鎊、德國馬克、比利時法郎、意大利里拉、荷蘭盾、瑞士法郎等17種貨幣,其中以前述7種貨幣的交易量最大。匯率的標價是用直接標價法。法國是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1971年8月21日至1974年3月20日,由于西方貨幣匯率動蕩不定,法國法郎改為雙重匯率制,巴黎外匯市場也分為官方外匯市場和金融法郎外匯市場。官方外匯市場按法定匯率買賣外匯,主要辦理進出口貿易外匯、貿易從屬費和其他官方往來項目的外匯交易;金融法郎外匯市場進行其他外匯交易活動,匯率由市場供求情況自行確定。(5)新加坡外匯市場新加坡外匯市場由經營外匯業務的本國銀行和批準經營外匯業務的外國銀行分支機構所組成。1979年,在新加坡外匯市場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有當地銀行13家,外國銀行分支機構71家。新加坡外匯市場是在70年代隨著亞洲美元市場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新興外匯市場。新加坡外匯市場由于其適中的地理位置,上午可以與東京、香港進行交易,下午可以與倫敦及中東地區金融市場交易,從而使新加坡外匯市場不僅成為亞太地區的一個重要外匯市場,在全球性外匯交易中也具有重要作用。1978年6月,新加坡取消了外匯管制,促進了外匯市場業務的迅速發展。新加坡外匯交易的貨幣種類不受限制,任何一種貨幣都可以與美元自由兌換。外匯市場匯率用直接標價法標價。由于新加坡是亞洲美元市場的所在地,亞洲美元市場的貨幣借貸業務與新加坡外匯市場的業務融合為一體,使新加坡外匯市場在國際外匯交易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6)香港外匯市場香港外匯市場的構成主要是從事外匯交易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外匯經紀商。從事外匯交易的銀行有當地銀行、我國大陸銀行和外國銀行分支機構。香港外匯市場是70年代以來發展起來的國際性外匯市場。香港外匯市場是亞大地區的一個重要的外匯市場。70年代以來亞洲美元市場的興起,使香港金融業務獲得了新的發展。1973年,香港取消了外匯管制,國際資本大量流入,各種金融機構不斷增加,金融業務的規模不斷擴大,外匯市場也開始活躍起來,從而發展成為國際化的外匯市場。外匯交易額日平均為60億美元。香港外匯市場進行外匯交易的貨幣種類較多,有美元、德國馬克、日元、英鎊、加拿大元、澳大利亞元和東南亞國家的貨幣。但由于香港處于亞洲美元市場的中心地位,因此,亞洲美元是外匯交易中的主要貨幣,美元的交易額約占外匯交易額的70%以上。外匯交易的匯率主要以港元對美元的匯率為主,根據市場匯率行情確定。匯率是用直接標價法標價。 。

熱心網友

香港外匯市場的構成主要是從事外匯交易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外匯經紀商。從事外匯交易的銀行有當地銀行、我國大陸銀行和外國銀行分支機構。香港外匯市場是70年代以來發展起來的國際性外匯市場。香港外匯市場是亞大地區的一個重要的外匯市場。70年代以來亞洲美元市場的興起,使香港金融業務獲得了新的發展。1973年,香港取消了外匯管制,國際資本大量流入,各種金融機構不斷增加,金融業務的規模不斷擴大,外匯市場也開始活躍起來,從而發展成為國際化的外匯市場。外匯交易額日平均為60億美元。香港外匯市場進行外匯交易的貨幣種類較多,有美元、德國馬克、日元、英鎊、加拿大元、澳大利亞元和東南亞國家的貨幣。但由于香港處于亞洲美元市場的中心地位,因此,亞洲美元是外匯交易中的主要貨幣,美元的交易額約占外匯交易額的70%以上。外匯交易的匯率主要以港元對美元的匯率為主,根據市場匯率行情確定。匯率是用直接標價法標價。

熱心網友

(1)倫敦外匯市場倫敦外匯市場由英格蘭銀行指定的外匯銀行和外匯經紀人組成,是倫敦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19世紀以來,由于倫敦在國際金融和貿易方面所處的中心地位,英鎊作為國際結算中的主要支付貨幣和倫敦票據兌換業務的發展,促成了倫敦外匯市場的形成,并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外匯市場。經過兩次世界大戰,隨著英國經濟實力的日漸衰落和外匯管制的加強,英鎊作為國際支付貨幣的地位逐漸下降,使倫敦外匯市場的作用受到影響。1951年12月11日,英國政府重新開放外匯市場,英格蘭銀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關外匯平價的規定,將英鎊對某些特定貨幣的匯率規定了最高和最低限價,外匯銀行進行外匯買賣可隨市場供求情況在這一幅度內自由定價成交,外匯銀行可依照外匯管制條例規定進行遠期外匯買賣。隨著歐洲貨幣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倫敦外匯市場的業務不斷增長,活動范圍更加廣闊,使之作為重要的外匯市場的地位得到了恢復和發展。1972年6月23日,英鎊改為浮動匯率制。1979年lO月24日,英國政府宣布取消外匯管制,促進了倫敦外匯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和發展。1980年,倫敦外匯市場日平均成交額達600億美元,居外匯市場交易量的首位,參與倫敦外匯市場業務活動的外匯銀行達300多家。(2)紐約外匯市場紐約外匯市場的主要構成,包括29家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成員銀行、23家非成員銀行、60余家外國銀行分支機構以及140多家外國代理行和代表處。紐約外匯市場作為國際性的外匯市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發展起來的。戰后,隨著美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對外貿易、資本輸出的迅速發展,美元的地位不斷提高。特別是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的建立,使美元取代了英鎊而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主要儲備貨幣和國際清算手段。在美國實行開放的外匯政策下,紐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斷提高,紐約外匯市場發展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外匯市場之一。由于美國對經營外匯業務不進行限制,政府不專門指定外匯專業銀行,因此,幾乎所有的本國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都可以經營外匯業務,如商業銀行、儲蓄銀行、投資銀行、人壽保險公司、外匯經紀商和股票經紀商等。美國對外貿易絕大部分以美元成交,而且大部分都在本地銀行以美元劃撥,因此,紐約外匯市場的外匯交易量遠不及倫敦、蘇黎世等外匯市場的外匯交易量。l983年平均日交易量僅為235億美元。因此,在這個市場上進行交易的匯率,主要是由歐洲和東京外匯市場的行情來決定。雖然如此,世界各地的美元買賣,包括歐洲貨幣市場和亞洲美元市場的交易在內,最終都必須在紐約商業銀行的賬戶上收付、劃撥和結算。紐約外匯市場的大商業銀行,通過在海外分支機構及其廣泛的國際聯系,承擔著國際結算和資本流動的主要結算任務。所以,紐約是世界美元交易的清算中心。(3)蘇黎世外匯市場蘇黎世外匯市場由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瑞士聯合銀行以及經營國際金融業務的銀行、外國銀行分支機構、國際清算銀行、瑞士國家銀行所組成。蘇黎世是世界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瑞士法郎是世界上最穩定的貨幣之一。在歐洲支付同盟時期。瑞士法郎是當時唯一可以將貨幣自由兌換成美元的貨幣,這就使蘇黎世外匯市場在國際外匯交易中一直處于比較重要的地位。蘇黎世外匯市場沒有外匯經紀人,外匯交易通過電話、電傳在銀行間進行。其交易量大于紐約外匯市場,1980年平均日交易量達350億美元。蘇黎世外匯市場的匯率標價,是用直接標價法標價,市場匯率是以美元對瑞士法郎的匯率為主要匯率,其他貨幣對瑞士法郎匯率是由其他外匯市場對美元匯率折算的。(4)巴黎外匯市場巴黎外匯市場是巴黎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巴黎成為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是由于法國的對外貿易、資本輸出和旅游業比較發達的結果。巴黎外匯市場原則上所有銀行都可以以中間人的身份為其本身或客戶進行外匯買賣。外匯交易可以在銀行之間通過電話直接進行,也可以通過經紀人進行。經常參加外匯交易的銀行大約有100家左右,有外匯經紀人約20名。進行交易的主要貨幣有:美元、英鎊、德國馬克、比利時法郎、意大利里拉、荷蘭盾、瑞士法郎等17種貨幣,其中以前述7種貨幣的交易量最大。匯率的標價是用直接標價法。法國是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1971年8月21日至1974年3月20日,由于西方貨幣匯率動蕩不定,法國法郎改為雙重匯率制,巴黎外匯市場也分為官方外匯市場和金融法郎外匯市場。官方外匯市場按法定匯率買賣外匯,主要辦理進出口貿易外匯、貿易從屬費和其他官方往來項目的外匯交易;金融法郎外匯市場進行其他外匯交易活動,匯率由市場供求情況自行確定。(5)新加坡外匯市場新加坡外匯市場由經營外匯業務的本國銀行和批準經營外匯業務的外國銀行分支機構所組成。1979年,在新加坡外匯市場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有當地銀行13家,外國銀行分支機構71家。新加坡外匯市場是在70年代隨著亞洲美元市場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新興外匯市場。新加坡外匯市場由于其適中的地理位置,上午可以與東京、香港進行交易,下午可以與倫敦及中東地區金融市場交易,從而使新加坡外匯市場不僅成為亞太地區的一個重要外匯市場,在全球性外匯交易中也具有重要作用。1978年6月,新加坡取消了外匯管制,促進了外匯市場業務的迅速發展。新加坡外匯交易的貨幣種類不受限制,任何一種貨幣都可以與美元自由兌換。外匯市場匯率用直接標價法標價。由于新加坡是亞洲美元市場的所在地,亞洲美元市場的貨幣借貸業務與新加坡外匯市場的業務融合為一體,使新加坡外匯市場在國際外匯交易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6)香港外匯市場香港外匯市場的構成主要是從事外匯交易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外匯經紀商。從事外匯交易的銀行有當地銀行、我國大陸銀行和外國銀行分支機構。香港外匯市場是70年代以來發展起來的國際性外匯市場。香港外匯市場是亞大地區的一個重要的外匯市場。70年代以來亞洲美元市場的興起,使香港金融業務獲得了新的發展。1973年,香港取消了外匯管制,國際資本大量流入,各種金融機構不斷增加,金融業務的規模不斷擴大,外匯市場也開始活躍起來,從而發展成為國際化的外匯市場。外匯交易額日平均為60億美元。香港外匯市場進行外匯交易的貨幣種類較多,有美元、德國馬克、日元、英鎊、加拿大元、澳大利亞元和東南亞國家的貨幣。但由于香港處于亞洲美元市場的中心地位,因此,亞洲美元是外匯交易中的主要貨幣,美元的交易額約占外匯交易額的70%以上。外匯交易的匯率主要以港元對美元的匯率為主,根據市場匯率行情確定。匯率是用直接標價法標價。 。

熱心網友

(1)倫敦外匯市場倫敦外匯市場由英格蘭銀行指定的外匯銀行和外匯經紀人組成,是倫敦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19世紀以來,由于倫敦在國際金融和貿易方面所處的中心地位,英鎊作為國際結算中的主要支付貨幣和倫敦票據兌換業務的發展,促成了倫敦外匯市場的形成,并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外匯市場。經過兩次世界大戰,隨著英國經濟實力的日漸衰落和外匯管制的加強,英鎊作為國際支付貨幣的地位逐漸下降,使倫敦外匯市場的作用受到影響。1951年12月11日,英國政府重新開放外匯市場,英格蘭銀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關外匯平價的規定,將英鎊對某些特定貨幣的匯率規定了最高和最低限價,外匯銀行進行外匯買賣可隨市場供求情況在這一幅度內自由定價成交,外匯銀行可依照外匯管制條例規定進行遠期外匯買賣。隨著歐洲貨幣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倫敦外匯市場的業務不斷增長,活動范圍更加廣闊,使之作為重要的外匯市場的地位得到了恢復和發展。1972年6月23日,英鎊改為浮動匯率制。1979年lO月24日,英國政府宣布取消外匯管制,促進了倫敦外匯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和發展。1980年,倫敦外匯市場日平均成交額達600億美元,居外匯市場交易量的首位,參與倫敦外匯市場業務活動的外匯銀行達300多家。(2)紐約外匯市場紐約外匯市場的主要構成,包括29家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成員銀行、23家非成員銀行、60余家外國銀行分支機構以及140多家外國代理行和代表處。紐約外匯市場作為國際性的外匯市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發展起來的。戰后,隨著美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對外貿易、資本輸出的迅速發展,美元的地位不斷提高。特別是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的建立,使美元取代了英鎊而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主要儲備貨幣和國際清算手段。在美國實行開放的外匯政策下,紐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斷提高,紐約外匯市場發展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外匯市場之一。由于美國對經營外匯業務不進行限制,政府不專門指定外匯專業銀行,因此,幾乎所有的本國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都可以經營外匯業務,如商業銀行、儲蓄銀行、投資銀行、人壽保險公司、外匯經紀商和股票經紀商等。美國對外貿易絕大部分以美元成交,而且大部分都在本地銀行以美元劃撥,因此,紐約外匯市場的外匯交易量遠不及倫敦、蘇黎世等外匯市場的外匯交易量。l983年平均日交易量僅為235億美元。因此,在這個市場上進行交易的匯率,主要是由歐洲和東京外匯市場的行情來決定。雖然如此,世界各地的美元買賣,包括歐洲貨幣市場和亞洲美元市場的交易在內,最終都必須在紐約商業銀行的賬戶上收付、劃撥和結算。紐約外匯市場的大商業銀行,通過在海外分支機構及其廣泛的國際聯系,承擔著國際結算和資本流動的主要結算任務。所以,紐約是世界美元交易的清算中心。(3)蘇黎世外匯市場蘇黎世外匯市場由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瑞士聯合銀行以及經營國際金融業務的銀行、外國銀行分支機構、國際清算銀行、瑞士國家銀行所組成。蘇黎世是世界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瑞士法郎是世界上最穩定的貨幣之一。在歐洲支付同盟時期。瑞士法郎是當時唯一可以將貨幣自由兌換成美元的貨幣,這就使蘇黎世外匯市場在國際外匯交易中一直處于比較重要的地位。蘇黎世外匯市場沒有外匯經紀人,外匯交易通過電話、電傳在銀行間進行。其交易量大于紐約外匯市場,1980年平均日交易量達350億美元。蘇黎世外匯市場的匯率標價,是用直接標價法標價,市場匯率是以美元對瑞士法郎的匯率為主要匯率,其他貨幣對瑞士法郎匯率是由其他外匯市場對美元匯率折算的。(4)巴黎外匯市場巴黎外匯市場是巴黎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巴黎成為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是由于法國的對外貿易、資本輸出和旅游業比較發達的結果。巴黎外匯市場原則上所有銀行都可以以中間人的身份為其本身或客戶進行外匯買賣。外匯交易可以在銀行之間通過電話直接進行,也可以通過經紀人進行。經常參加外匯交易的銀行大約有100家左右,有外匯經紀人約20名。進行交易的主要貨幣有:美元、英鎊、德國馬克、比利時法郎、意大利里拉、荷蘭盾、瑞士法郎等17種貨幣,其中以前述7種貨幣的交易量最大。匯率的標價是用直接標價法。法國是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1971年8月21日至1974年3月20日,由于西方貨幣匯率動蕩不定,法國法郎改為雙重匯率制,巴黎外匯市場也分為官方外匯市場和金融法郎外匯市場。官方外匯市場按法定匯率買賣外匯,主要辦理進出口貿易外匯、貿易從屬費和其他官方往來項目的外匯交易;金融法郎外匯市場進行其他外匯交易活動,匯率由市場供求情況自行確定。(5)新加坡外匯市場新加坡外匯市場由經營外匯業務的本國銀行和批準經營外匯業務的外國銀行分支機構所組成。1979年,在新加坡外匯市場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有當地銀行13家,外國銀行分支機構71家。新加坡外匯市場是在70年代隨著亞洲美元市場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新興外匯市場。新加坡外匯市場由于其適中的地理位置,上午可以與東京、香港進行交易,下午可以與倫敦及中東地區金融市場交易,從而使新加坡外匯市場不僅成為亞太地區的一個重要外匯市場,在全球性外匯交易中也具有重要作用。1978年6月,新加坡取消了外匯管制,促進了外匯市場業務的迅速發展。新加坡外匯交易的貨幣種類不受限制,任何一種貨幣都可以與美元自由兌換。外匯市場匯率用直接標價法標價。由于新加坡是亞洲美元市場的所在地,亞洲美元市場的貨幣借貸業務與新加坡外匯市場的業務融合為一體,使新加坡外匯市場在國際外匯交易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6)香港外匯市場香港外匯市場的構成主要是從事外匯交易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外匯經紀商。從事外匯交易的銀行有當地銀行、我國大陸銀行和外國銀行分支機構。香港外匯市場是70年代以來發展起來的國際性外匯市場。香港外匯市場是亞大地區的一個重要的外匯市場。70年代以來亞洲美元市場的興起,使香港金融業務獲得了新的發展。1973年,香港取消了外匯管制,國際資本大量流入,各種金融機構不斷增加,金融業務的規模不斷擴大,外匯市場也開始活躍起來,從而發展成為國際化的外匯市場。外匯交易額日平均為60億美元。香港外匯市場進行外匯交易的貨幣種類較多,有美元、德國馬克、日元、英鎊、加拿大元、澳大利亞元和東南亞國家的貨幣。但由于香港處于亞洲美元市場的中心地位,因此,亞洲美元是外匯交易中的主要貨幣,美元的交易額約占外匯交易額的70%以上。外匯交易的匯率主要以港元對美元的匯率為主,根據市場匯率行情確定。匯率是用直接標價法標價。 。

熱心網友

(1)倫敦外匯市場 倫敦外匯市場由英格蘭銀行指定的外匯銀行和外匯經紀人組成,是倫敦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19世紀以來,由于倫敦在國際金融和貿易方面所處的中心地位,英鎊作為國際結算中的主要支付貨幣和倫敦票據兌換業務的發展,促成了倫敦外匯市場的形成,并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外匯市場。經過兩次世界大戰,隨著英國經濟實力的日漸衰落和外匯管制的加強,英鎊作為國際支付貨幣的地位逐漸下降,使倫敦外匯市場的作用受到影響。 1951年12月11日,英國政府重新開放外匯市場,英格蘭銀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關外匯平價的規定,將英鎊對某些特定貨幣的匯率規定了最高和最低限價,外匯銀行進行外匯買賣可隨市場供求情況在這一幅度內自由定價成交,外匯銀行可依照外匯管制條例規定進行遠期外匯買賣。隨著歐洲貨幣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倫敦外匯市場的業務不斷增長,活動范圍更加廣闊,使之作為重要的外匯市場的地位得到了恢復和發展。1972年6月23日,英鎊改為浮動匯率制。 1979年lO月24日,英國政府宣布取消外匯管制,促進了倫敦外匯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和發展。1980年,倫敦外匯市場日平均成交額達600億美元,居外匯市場交易量的首位,參與倫敦外匯市場業務活動的外匯銀行達300多家。 (2)紐約外匯市場 紐約外匯市場的主要構成,包括29家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成員銀行、23家非成員銀行、60余家外國銀行分支機構以及140多家外國代理行和代表處。紐約外匯市場作為國際性的外匯市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發展起來的。戰后,隨著美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對外貿易、資本輸出的迅速發展,美元的地位不斷提高。特別是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的建立,使美元取代了英鎊而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主要儲備貨幣和國際清算手段。在美國實行開放的外匯政策下,紐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斷提高,紐約外匯市場發展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外匯市場之一。 由于美國對經營外匯業務不進行限制,政府不專門指定外匯專業銀行,因此,幾乎所有的本國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都可以經營外匯業務,如商業銀行、儲蓄銀行、投資銀行、人壽保險公司、外匯經紀商和股票經紀商等。美國對外貿易絕大部分以美元成交,而且大部分都在本地銀行以美元劃撥,因此,紐約外匯市場的外匯交易量遠不及倫敦、蘇黎世等外匯市場的外匯交易量。l983年平均日交易量僅為235億美元。因此,在這個市場上進行交易的匯率,主要是由歐洲和東京外匯市場的行情來決定。雖然如此,世界各地的美元買賣,包括歐洲貨幣市場和亞洲美元市場的交易在內,最終都必須在紐約商業銀行的賬戶上收付、劃撥和結算。紐約外匯市場的大商業銀行,通過在海外分支機構及其廣泛的國際聯系,承擔著國際結算和資本流動的主要結算任務。所以,紐約是世界美元交易的清算中心。 (3)蘇黎世外匯市場 蘇黎世外匯市場由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瑞士聯合銀行以及經營國際金融業務的銀行、外國銀行分支機構、國際清算銀行、瑞士國家銀行所組成。蘇黎世是世界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瑞士法郎是世界上最穩定的貨幣之一。在歐洲支付同盟時期。瑞士法郎是當時唯一可以將貨幣自由兌換成美元的貨幣,這就使蘇黎世外匯市場在國際外匯交易中一直處于比較重要的地位。 蘇黎世外匯市場沒有外匯經紀人,外匯交易通過電話、電傳在銀行間進行。其交易量大于紐約外匯市場,1980年平均日交易量達350億美元。蘇黎世外匯市場的匯率標價,是用直接標價法標價,市場匯率是以美元對瑞士法郎的匯率為主要匯率,其他貨幣對瑞士法郎匯率是由其他外匯市場對美元匯率折算的。 (4)巴黎外匯市場 巴黎外匯市場是巴黎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巴黎成為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是由于法國的對外貿易、資本輸出和旅游業比較發達的結果。 巴黎外匯市場原則上所有銀行都可以以中間人的身份為其本身或客戶進行外匯買賣。外匯交易可以在銀行之間通過電話直接進行,也可以通過經紀人進行。經常參加外匯交易的銀行大約有100家左右,有外匯經紀人約20名。進行交易的主要貨幣有:美元、英鎊、德國馬克、比利時法郎、意大利里拉、荷蘭盾、瑞士法郎等17種貨幣,其中以前述7種貨幣的交易量最大。匯率的標價是用直接標價法。 法國是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1971年8月21日至1974年3月20日,由于西方貨幣匯率動蕩不定,法國法郎改為雙重匯率制,巴黎外匯市場也分為官方外匯市場和金融法郎外匯市場。官方外匯市場按法定匯率買賣外匯,主要辦理進出口貿易外匯、貿易從屬費和其他官方往來項目的外匯交易;金融法郎外匯市場進行其他外匯交易活動,匯率由市場供求情況自行確定。 (5)新加坡外匯市場 新加坡外匯市場由經營外匯業務的本國銀行和批準經營外匯業務的外國銀行分支機構所組成。1979年,在新加坡外匯市場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有當地銀行13家,外國銀行分支機構71家。新加坡外匯市場是在70年代隨著亞洲美元市場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新興外匯市場。新加坡外匯市場由于其適中的地理位置,上午可以與東京、香港進行交易,下午可以與倫敦及中東地區金融市場交易,從而使新加坡外匯市場不僅成為亞太地區的一個重要外匯市場,在全球性外匯交易中也具有重要作用。1978年6月,新加坡取消了外匯管制,促進了外匯市場業務的迅速發展。 新加坡外匯交易的貨幣種類不受限制,任何一種貨幣都可以與美元自由兌換。外匯市場匯率用直接標價法標價。由于新加坡是亞洲美元市場的所在地,亞洲美元市場的貨幣借貸業務與新加坡外匯市場的業務融合為一體,使新加坡外匯市場在國際外匯交易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6)香港外匯市場 香港外匯市場的構成主要是從事外匯交易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外匯經紀商。從事外匯交易的銀行有當地銀行、我國大陸銀行和外國銀行分支機構。香港外匯市場是70年代以來發展起來的國際性外匯市場。香港外匯市場是亞大地區的一個重要的外匯市場。70年代以來亞洲美元市場的興起,使香港金融業務獲得了新的發展。1973年,香港取消了外匯管制,國際資本大量流入,各種金融機構不斷增加,金融業務的規模不斷擴大,外匯市場也開始活躍起來,從而發展成為國際化的外匯市場。外匯交易額日平均為60億美元。 香港外匯市場進行外匯交易的貨幣種類較多,有美元、德國馬克、日元、英鎊、加拿大元、澳大利亞元和東南亞國家的貨幣。但由于香港處于亞洲美元市場的中心地位,因此,亞洲美元是外匯交易中的主要貨幣,美元的交易額約占外匯交易額的70%以上。外匯交易的匯率主要以港元對美元的匯率為主,根據市場匯率行情確定。匯率是用直接標價法標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