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可是,三國時候的人,似乎對自己的生命好像并不珍惜似的。比如說,主人被殺,手下的文官、武將有的也不投降,慷慨赴死。還有的,出使敵國,明知是個險差,也欣然領命而去,乃至于去了以后,便被斬首示眾。這樣不怕死的例子在《三國演義》書中有許多,我想問的是,為什么三國時期的人們那么勇敢、不怕死?

熱心網(wǎng)友

其實在我國古代,我們的老祖宗都是英武彪悍,視死如歸,決不輸給任何其他民族的,而孱弱無能根本不是漢民族的本色。在三國以前就有著名的荊軻刺秦王,田橫五百壯士等故事,三國以后安史之亂中的張巡、顏真卿等,宋朝時更是岳飛、文天祥等民族英雄輩出。甚至在西晉末年北方少數(shù)民族制造的五胡亂華時代,當時大量漢族人被殺,此時有一個叫冉閔的人帶領北方漢族人發(fā)起絕地反擊,并建立了冉魏政權。雖然最后失敗被擒,當鮮卑國王慕容俊嘲笑他說:“汝奴仆下才,何自妄稱天子?”時,冉閔回答了一句非常鏗鏘有力的話:“天下大亂,爾等夷狄禽獸之類人面獸心尚且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得稱帝邪!”(天下大亂,你們這些禽獸一樣的蠻夷,人面獸心都能做帝王,何況我是堂堂的中華英雄,為何不能做帝王!)遙想當年,我中華男兒也是這般錚錚鐵骨、血氣方剛。所以,三國時候的人為什么那么勇敢,因為那才是中華兒女的真本色,我們的民族本來就是這樣的。

熱心網(wǎng)友

這時的勇敢,在現(xiàn)代人的眼里,可以說是一種野蠻??! 因為,幾千年前的人,受到的教育很少,一般憑意氣做事,缺少理性化東西的束縛;而且,當時的法制不象現(xiàn)代社會這么健全,宣傳得不多,管制也不是太多,許多東西都是用倫理等來判斷,,“忠”“義”宣揚的很多。義字當頭,這或許就是當時人們?yōu)槭裁慈绱恕爸摇焙汀傲x”

熱心網(wǎng)友

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間當建功立業(yè)就是三國演義的基調,如果是紅樓夢就不同了

熱心網(wǎng)友

時世造英雄

熱心網(wǎng)友

文學創(chuàng)作的。什么時候的人都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