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又到了冬季進補時節,我國民間素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之說。提醒大家:要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來采取適合自己的進補方法。對于體質很虛的人,吃一些熱性的燉品是可以的,常人則不宜多食。不然會造成熱量攝入太多,瘀而化火,生出別的病來。   中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若是脾胃消化功能不好,所吃的補品不僅不能消化,反會增加胃腸負擔,造成消化不良,所以在進補之前,應先調理脾胃,如病后胃腸功能低下者,可先喝一段時間的桂圓紅棗粥。即使胃腸功能正常的人,也應在進補時加些行氣消脹的陳皮、薏米之類,以免進補肉食阻塞氣機,出現腹脹少食現象。   桂圓蓮子粥 桂圓10克,蓮子20克,紅棗4枚同時放入鍋內,加糯米100克,適量清水,煮至香爛。桂圓蓮子粥具有補血安神作用,適合病后體虛者食用。如大便不成形者,加新鮮山藥,干咳加百合等。   感冒雞湯 1000克左右的花公雞(或黃母雞)一只,剁成大塊,放沙鍋內。加水2000毫升,鍋內放入泡發開的十幾個干花菇,一塊拍碎的生姜,十幾粒花椒,少量食鹽。手腳怕冷,體虛感冒長期不愈者,可加一點黃芪、當歸。大火煮開后,改小火燉,1小時左右。一般感冒時不宜進補。但此湯雞與蘑菇同燉,體虛感冒,病情纏綿不愈者,可與感冒藥同用,以達到驅除病邪,恢復正氣的目的。雞湯可提高人體免疫力,適合感冒后鼻流清涕的風寒表證和體倦氣弱者。其中雞肉溫補脾胃,蘑菇化痰理氣,黃芪、當歸補氣活血,冬季手腳怕冷的虛寒體質者也可常食。需要注意的是,黃母雞具有很強的溫補力,非年老體虛者不宜食用。感冒發熱的人忌服此湯。   當歸生姜羊肉湯 羊肉1000克,放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切成方塊,放入沙鍋內,添適量清水。同時放入當歸、生姜各30克,枸杞、花椒各十幾粒。大火燒沸后,改用小火燉約一個半小時。羊肉益氣補虛,當歸補血養血,二者合用,相得益彰,是補益氣血的良方,適合于陽虛體質的人天寒時服用。這種人多表現為畏寒,神疲乏力,喜吃熱食,性欲減退,入冬后手腳冰涼等。如在湯中加些紅白蘿卜塊,3克草果、陳皮,就有了醒脾健胃,促進食欲的功能。 這里有更多的冬季飲食指南: 。

熱心網友

中國海洋報》休閑版   2002年11月22日 -------------------------------------------------------------------------------- 冬季靚湯秀櫻桃  餐前喝上幾口熱湯,這樣可以"通知"胃開始工作,刺激胃液分泌,有利于消化吸收。冬至以后,天氣漸涼,寒意襲人。趕著暮色下班回家的你,晚飯前如果能喝上一碗熱騰騰的鮮湯,身子暖和,心里便也暖融融的了。寒冷的季節,是煲湯進補的好時節,魚、海參等海鮮類是煲湯可選用的上好原料。海鮮肉質鮮嫩、營養豐富,用之煲湯,湯醇而不膩,濃而不油。美美地喝上一碗,回味悠長。再者,入冬以后,咳嗽者多常見,北方天氣又十分干燥,滋養去火的魚湯、海鮮湯,可謂是調理的佳肴。愛好美食、關心養生的你不妨一試,今冬享受精致生活從靚湯開始!  百合鯽魚湯  鯽魚甘、溫,《滇南本草》記載:"和五臟,通血脈,消積。"鯽魚與百合作湯,可以滋補清降。適合于虛熱、虛咳或肺陰虛、肺燥、干咳、癆嗽以及熱病后期的虛煩、驚悸、神志恍惚。準備鯽魚多尾,約1000克,百合200克。鯽魚去鱗、鰓、內臟,洗凈,控干水分,經油炸后,加開水、鹽煮爛,湯濾清;百合去掉雜質,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時;將魚、百合、魚湯放入沙鍋中,再輔以精鹽、生油各適量。旺火燒開,撇凈浮沫,改用小火煮熟。最后撒上胡椒粉,調好味即成。  鯉魚苦瓜湯  鯉魚性味甘平,其肉可止咳,消腫下氣,苦瓜則可去火。備凈鯉魚肉400克,苦瓜250克,醋、糖、鹽、味精各適量。將凈鯉魚肉用餐巾紙搌干水分,切成片;苦瓜洗凈,一切兩半,去瓤、籽,用開水燙一下,撈出切片待用。湯鍋放清水用旺火燒開后,放入魚片及苦瓜片,加醋、糖、鹽調味后,用文火煮5分鐘,加味精即可起鍋。  鮑竹筍湯  這款湯可以滋陰潤燥,平肝滋陽,補氣益腎,還能減少腹壁脂肪貯積。主料需罐頭鮑50克、竹筍15克、豌豆苗50克。料酒、精鹽、味精、胡椒粉、高湯各適量。將竹筍放盆內,用溫水泡軟,輕輕搓洗幾次,洗凈泥沙,切成長條,放入沸水鍋內稍燙,撈入涼水中。鮑切成薄片,豆苗洗凈。在鍋內放入高湯,燒開,將竹筍和鮑肉片分別入沸鍋中燙一下,撈入湯盅。撇去湯中浮沫,加入調料即可。  雙色魚丸湯  此湯的特點是:湯清見底,味鮮而不膩,而魚又有暖胃和中的功效。適用于中氣虛弱、脾胃寒冷的人食用。湯料中牛肉、母雞、干貝又有其食補之功效。首先,牛肉強筋骨、益氣血,而雞肉又適用于虛勞消瘦、補精添髓。備主料生魚、菠菜、豆苗、枸杞,用老母雞、牛肉、干貝熬成清湯。將生魚取肉剁成魚泥去除魚筋,加蔥、姜、水、鹽、味精、胡椒粉、料酒,取一半魚泥加入打成汁的菠菜汁備用;鍋上火加水,把魚泥擠成小丸子,打去浮沫,撈入滾開的清湯,加入枸杞、豆苗即可。  濃湯燴三鮮  "陸有人參,海有海參",《隨息居飲食譜》載海參可"滋陰,補血,健陽,潤躁……"此湯咸鮮適口,加之海參有補腎益精、養血潤燥的功效,雞肉又有滋補之功,鴿蛋有益氣之效,正值冬季,實為滋補之良飲。主料為海參、鴿蛋、蝦肉。這道湯制作過程中,準備奶湯是一個關鍵且比較復雜的過程。可選用老母雞、白條鴨、豬蹄、豬棒骨、牛肉其中幾種煲成湯,湯色白,味厚且濃郁。加之用料講究,又沿用古法,正所謂"無雞不鮮,無鴨不香,無肚不白,無蹄不粘"。將海參洗凈,雞腿去骨、去皮切成1.5厘米的丁備用,鴿蛋煮熟去皮。將原料放入,加入蔥姜煸炒,下入奶湯燒開,加入鹽,味精、胡椒粉調好,把姜撈出下入三鮮料勾水淀粉即可。 --------------------------------------------------------------------------------       。

熱心網友

冬季進補之燉品 食補的方法很多,實踐證明燉品最好。因為燉品不僅能保持食物的原味,而且營養大都融在湯水里,不會丟失。下面介紹幾種食補燉品供選用。  杜仲燉雞用料:嫩母雞一只,杜仲20克,生姜5片。制法:把雞洗凈,摘去油脂,放在燉鍋里加清水250克,放入杜仲、姜片,燉時加蓋,隔水文火燉4小時后調味服用。特點:補而不燥,適用于老年多病、氣血虛弱、腰酸肢冷及婦女產后虛弱等。  火腿燉雙鴿:用料乳鴿(大)2只,金華火腿75克,香菇50克,瘦豬肉150克,生姜5片,黃酒、精鹽適量。制法:將乳鴿洗凈,與瘦肉同放沸水內燙一下,放入燉鍋內,加入火腿、姜片、黃酒及沸水1000克,加蓋,隔水文火燉3小時左右。香菇洗凈,用溫水浸泡30分鐘,剪去菇蒂放入燉器內,加鮮湯250克,用大火燉30分鐘,用精鹽調味后食用。特點:香味濃郁,營養豐富,宜作為體虛乏力及手術后病人進補用。  北芪黨參燉羊肉:用料羊腿肉500克,北芪、黨參、姜片各25克,黑棗10顆。制法:羊腿肉切成五大塊,放入沸水鍋焯一下,撈起用清水沖一下,放入燉器,生姜片鋪在羊肉上。黑棗洗凈去核,與北芪、黨參同入燉器內,加沸水250克,加蓋隔水文火燉1小時,食用時用精鹽調味即可。特點:羊肉溫補,北芪、黨參有補氣血,驅風寒,暢血流之功效,是怕冷體弱者最合適的補品。 來源: 。

熱心網友

材料:統子骨(即沒有肉的腿骨)兩根、胡蘿卜、荸薺各半斤 做法:統子骨剁開,加入清水適量燒開,撇去浮沫,放生姜兩片,黃酒適量,小火燉至八成爛,放入荸薺,再燉到九成爛時放入胡蘿卜及適量的鹽,續繼燉到骨頭上的肉及胡蘿卜都爛了,就可以吃了。 功效:骨頭都說是補鈣的,荸薺是清火的,胡蘿卜就不用說了吧。 備注:有很多人都不是太愛吃胡蘿卜,認為有一股胡蘿卜味,但燒成湯后一點胡蘿卜味都吃不出來。現在的人很講究養生,這幾樣東西很適合冬天煲湯喝。 這是一款經過改良后的廣東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