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這是個非常有意思的“字”,聽導游解釋是原來這塊碑上所刻“花港觀魚”四字為清康熙皇帝手跡。康熙一生崇信佛教,向有“佛爺”、“善人”之稱。他崇尚“好生之德”。然而,在漢字里,三點為水,四點為火。繁體“魚”字底部的四點,本為火字,魚遇水而生,遇火必死。“佛爺”皇帝不忍見魚死,便將碑文中“魚”字底部的四點改寫成了三點,意在讓魚永遠歡快地生活在水里,以示皇恩浩蕩,澤被萬物之意。這也給后人留下了一段有趣的典故。

熱心網友

這是文人有意為之,如果正確書寫,它只是一個字,改動一下就成了一個文字小品.樓上的說法是對的.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就象現在的人喜好改動成語做廣告語一樣.

熱心網友

四點可以寫成"火"字,魚在火上還能活嗎?三點則成了水,魚有了水才能自由活潑地嬉戲呀!你看,漢字多有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