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wǎng)友
春秋亭外風雨暴,何處悲聲破寂寥。 隔簾只見一花轎,想必是新婚渡鵲橋。 吉日良辰當歡笑,為什么鮫珠化淚拋? 此時卻又明白了,世上何嘗盡富豪。 也有饑寒悲懷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 轎內(nèi)的人兒彈別調(diào),必有隱情在心潮。《鎖麟囊》是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硯秋先生的代表劇目,也是我最喜愛的京劇劇目之一。我尤其愛聽、愛唱那段膾炙人口的唱段《春秋亭外》: 春秋亭外風雨暴,何處悲聲破寂寥。 隔簾只見一花轎,想必是新婚渡鵲橋。 吉日良辰當歡笑,為什么鮫珠化淚拋? 此時卻又明白了,世上何嘗盡富豪。 也有饑寒悲懷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 轎內(nèi)的人兒彈別調(diào),必有隱情在心潮。 京劇《鎖麟囊》,講的是一個民間故事。故事發(fā)生在山東的登州。登州城里,有一姓薛的有錢人家,這家有位獨生女兒叫薛湘靈。薛小姐聰明美麗,備受母親寵愛,養(yǎng)成了嬌縱、任性的脾氣。女大不中留,薛小姐要出嫁了。按照民間的風俗,農(nóng)歷六月十八日是個吉利的日子。在父母和媒人的安排下,薛湘靈就在這一天出嫁。上轎前,母親遞給她一只繡有麒麟的錦袋,里面裝滿了珠寶首飾,希望女兒婚后早得貴子。這只錦袋也因此叫做“鎖麟囊”。薛湘靈拜別母親,坐著富麗堂皇的花轎,在眾人的簇擁下去往婆家。不巧途中下起雨來,送親的人們只好把花轎停在路邊的春秋亭內(nèi)避雨。無巧不成書。沒過多久,又有一乘送親的花轎來到春秋亭避雨。花轎的破舊、送親者的衣著寒傖,顯得格外刺眼。轎中坐著登州城一位姓趙的小姐,趙小姐與薛小姐形成鮮明對比,她家境貧寒,沒有任何陪嫁,甚至擔心到了婆家遭人恥笑。與富家小姐的相形見絀,不由一陣陣心酸,抽抽噎噎哭泣起來。哭聲引得薛湘靈掀起轎簾,左看右看,心中十分同情。于是有了前面所引那段精彩唱段《春秋亭外》。 薛小姐拿出鎖麟囊,叫仆人薛良送給趙小姐,并且不留姓名。雨過天晴,薛湘靈一行人繼續(xù)上路。趙女手捧鎖麟囊感動不已,心想世間竟有如此富有而又好心的人,連個姓名都不肯留下,將來如何報答呢……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六年之后,一場洪水將薛湘靈婆家的財產(chǎn)化為烏有。逃難中她來到萊州大戶盧員外家當了女仆,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當年的鎖麟囊。盧夫人將鎖麟囊供奉在一間密室之中。經(jīng)過交談,薛湘靈得知盧夫人就是昔日的趙女,盧夫人也認出了恩人。兩個女人面對命運的如此起伏,感慨萬端。盧夫人為報答薛湘靈,將薛家二十余口接到家中供養(yǎng)。正所謂: 一霎時把七情俱已昧盡,滲透了酸辛處淚濕衣襟。 我只道鐵富貴一生鑄定,又誰知人生數(shù)頃刻分明。 想當年我也曾撒嬌使性,到今朝那怕我不信前塵。 這也是老天爺一番教訓,他教我收余恨、免嬌嗔、 且自新、改性情、休戀逝水、苦海回生、早悟蘭因。 這是“程派”的一部經(jīng)典名劇。藝術(shù)大師程硯秋先生在劇中塑造的薛湘靈,人物性格鮮明,極富感染力。尤其是他那低回婉轉(zhuǎn)、若斷若續(xù)、聲聲入耳、句句動聽的唱腔,令人蕩氣回腸。劇中那段“春秋亭”“二六”加“流水”唱腔,膾灸人口,流傳極廣,深受國內(nèi)外觀眾和同行的贊美。在表演上,程大師的水袖也堪稱一絕。如今活躍在舞臺上的程派傳人(包括再傳),雖然扮相俊美、體態(tài)婀娜,但其表演,遠不能與大師相提并論,雖然我也很喜愛她們的表演,如張火丁、遲小秋等等。。
熱心網(wǎng)友
春秋亭外風雨暴,何處悲聲破寂寥。隔簾只見一花轎,想必是新婚渡鵲橋。吉日良辰當歡笑,為什么鮫珠化淚拋?此時卻又明白了,世上何嘗盡富豪。也有饑寒悲懷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轎內(nèi)的人兒彈別調(diào),必有隱情在心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