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課本第87頁的問題!

熱心網友

水在0~4℃時是熱縮冷脹的。同時在結冰時,水是放熱的。綜上,我們可以解釋為什么水面結冰,冰下流水的現象了:在外界溫度在4℃以上時,水由于熱漲冷縮的原因形成對流,水下水面可以比較 快地進行熱交換,在0~4℃時,由于冷的水變的更“輕”,浮在上面,不能形成對流,當降到0℃時,表面就結冰了,可是下面還在0℃以上,不能夠結冰。下面的水只有通過表面的冰進行熱傳遞,才能夠繼續(xù)降溫結冰。故如此。

熱心網友

水在0-4℃時,是反彭漲。結冰時熱水向下沉,涼水向上漂,表面先結冰,當上面和水結成冰后,冰面可以阻止冰面以下的水和空氣進行熱交換,可將下面的水始終保持在0度,所以不會結冰,如你去做試驗你會發(fā)現冰的溫度由負值向0度發(fā)展,而冰下的水卻是從0度向正值發(fā)展。

熱心網友

冰面的形成可以阻止冰面以下的水和空氣進行熱交換,而冰點這個溫度本來就可以實現冰水混熔的狀態(tài),所以很正常。

熱心網友

沒達到0度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