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明年無春”

熱心網友

近日來,記者從幾家婚慶公司得知,他們的業務近來增速較快,而且預約較多,有的已預約到春節前幾天。據了解,我省不少地方結婚登記的人數已呈明顯增加趨勢。這是為什么呢?一位從事婚慶的人士揭開了“秘密”:陰歷的雞年“無春”,不適宜結婚,因而有不少準備明年結婚的情侶將婚期提前到今年。   一位氣象專家說,所謂“無春”是指當年(陰歷年)沒有立春這個節氣。比如陽歷2005年2月4日就是立春,而2005年2月9日(雞年春節)才進入雞年;到陽歷2006年1月28日雞年過完,下一年的立春卻還未到。這樣,整個陰歷2005年就沒有立春這個節氣,俗稱“無春”。   “無春”是如何形成的呢?據天文學研究者介紹,節氣按其實質來說屬陽歷范疇,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規律制定的,地球公轉一周為黃經360度,計365。24天,當地球到達黃經零度時定為春分,而后每運行15度有一個節氣,共有二十四節氣。陰歷則是按月亮的盈虧變化規律制定的,平年為12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共354或355天,比陽歷年約少11天。為使陰歷季節與陽歷協調,我國從春秋戰國時就采用“十九年七閏月”的方法來“改進”陰歷,即在19年中安插7個閏月,這樣陰歷的閏年就有383天或384天,比陽歷年約多19天。因此,凡是農歷閏年都有兩個立春(比如今年),平年自然就可能沒有“立春”了。因此,不論“無春”、“雙春”還是“單春”都只是陰歷和陽歷之間的“陰差陽錯”,是人類制定的不同歷法造成的,并不影響四季輪回。   我省一位民俗專家說,我國一些地方傳統將“無春”年稱作“寡婦年”、“盲年”,認為這種年份不宜結婚,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他認為,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發展,這些迷信的說法將逐步被人們拋棄。本報記者 劉安 。

熱心網友

信則有不信則無

熱心網友

明年立春在年后,所以一年無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