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的中信萬通網上交易系統操作界面上有幾個名詞看不大明白:外盤:內盤:金額:指什么金額?是已成交的嗎?市盈:另外張停就不能買進了嗎?跌停后不能賣出了嗎?
熱心網友
外盤:委托以賣方成交的納入“外盤”, 內盤:委托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 分析時,由于賣方成交的委托納入外盤,如外盤很大意味著多數賣的價位都有人來接,顯示買勢強勁;而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如內盤過大,則意味著大多數的買入價都有人愿賣,顯示賣方力量較大。如內盤和外盤大體相近,則買賣力量相當。“外盤”和“內盤”相加為成交量。 金額:指已成交量*成交價格的總合 市盈:市盈率. 公司股價除以每股盈利的比率。 另外張停就不能買進了嗎?跌停后不能賣出了嗎? 漲(跌)停后可以買(賣),但是需遵守成交三優先原則------價格、時間、數量;所以就得排隊了,一般情況下,散戶由于絕對數量的問題極難成交,除非漲(跌)停被打開。
熱心網友
這個我的存起來 ,是篇非常好的資料
熱心網友
外盤:買入量內盤:賣出量金額:問題不明市盈:盈利 市盈率:盈利能力張停能買進,跌停能賣出-------時間優先
熱心網友
內盤和外盤 常規來講是反映主動賣出和主動買入量的大小,不少人都以內外盤的大小來衡量當日股票走勢的強弱,并以此為依據作為短線買賣的參考,但事實上內外盤之比真的能準確地反映股票走勢的強弱嗎?莊家既然能做出虛假的日 線和成交量,難道就做不出虛假的內外盤?所以關于內外盤的細節,我們還有仔細研究的必要。 經常看盤的朋友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當某只股票在低位橫盤,莊家處于吸籌階段時,往往是內盤大于外盤的,具體的情形就是莊家用較大的單子托住股價,而在若干個價位上面用更大的單子壓住股價,許多人被上面的大賣單所迷惑,同時也經不起長期的橫盤,就一點點地賣出,3000股5000股地賣,市道特別低迷的時候還見到一兩百股的賣單,此時莊家并不急于抬高價位買入,只是耐心地一點點承接,散戶里只有少數人看到股價已無深跌可能,偶爾比莊家打高一點少量買入,才形成一點點外盤,這樣一來就造成主動性賣盤遠大于主動性買盤,也即內外盤比較大,這樣的股當時看起來可能比較弱,但日后很可能走出大行情,尤其是長期出現類似情況的股值得密切關注。 但如果股價經過充分炒作之后已經高高在上了,情形就恰恰相反,盤中買單要較賣單大,莊家用大買單趕著散戶望上沖,他一點點地出,出掉一些后把價位再抬上去,其實是原來的大買單撤了又高掛了,看起來像是大家奮勇向前,其實是散戶被人當過河卒用了。偶爾有跟莊的大戶一下子把底下的托盤給砸漏了,我們才會看到原來下面的承接盤如此弱不禁風,原因就是大家都被趕到前面去了,個別沒買上的恐怕還趕緊撤單高掛,大有不買到誓不罷休的架勢,底下其實并沒幾個單子了,莊家只好盡快補個大單子頂住。這個時候的外盤就遠大于內盤了,你說是好事嗎?短線跟進,快進快出可能還行,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套進去,讓你半年不得翻身。上面提到的是莊家吸籌和出貨時的兩種典型情況,當時內外盤提供的信號就與我們通常的認識相反,所以看待首先要做的是搞清楚股價處于什么位置,在沒有前提條件的情況下來單純地分析根本就得不出有意義的結論。 當然很多時候股價既非高高在上也不是躺在地板上不動,而是在那上竄下跳走上升通道,或走下降通道,或做箱形振蕩,或窄幅橫盤,這些時候又如何來判斷內外盤的意義呢?當股票沿著一定斜率波浪上升時,在每一波的高點之前,多是外盤強于內盤,盤中常見大買單層層推進或不停地有主動買盤介入,股價在沖刺過程中,價量齊升,此時應注意逐步逢高減磅,而當股價見頂回落時,內盤就強于外盤了,此時更應及時離場,因為即使以后還有高點,必要的回檔也會有的,我們大可等低點再買回來,何況我們并沒有絕對的把握說還會有新高出現。后來股價有一定跌幅,受到某一均線的支持,雖然內盤仍強于外盤,但股價已不再下跌,盤中常見大買單橫在那,雖然不往上抬,但有多少接多少,這就是所謂逢低吸納了,此時我們也不妨少量參與,即使萬一上升通道被打破,前一高點成了最高點,我們起碼也可寄希望于雙頭或頭肩頂,那樣我們也還是有逃命的機會。上面是指股價運行在上升通道中的情況,而股價運行在下降通道中的情況恰恰相反,只有在較短的反彈過程中才會出現外盤大于內盤的情況,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內盤大于外盤,對于這樣的股,我們不參與也罷。至于箱形振蕩股,由于成交量往往呈有規 律的放大和縮小,因此介入和退出的時機較好把握,借助內外盤做判斷的特征大致和走上升通道的股差不多。窄幅盤整的股,則往往伴隨成交量的大幅萎縮,內外盤的參考意義就更小了。因為看待內外盤的大小必須結合成交量的大小來看,當成交量極小或極大的時候往往是純粹的散戶行情或莊家大量對倒,內外盤已經失了本身的意義,虛假的成分太多了。 另外有兩種極端的情況就是漲停和跌停時的內外盤。當股價漲停時,所有成交都是內盤,但上漲的決心相當堅決,并不能因內盤遠大于外盤就判斷走勢欠佳,而跌停時所有成交都是外盤,但下跌動力十足,因此也不能因外盤遠大于內盤而說走勢強勁。 總而言之,內盤和外盤的大小對判斷股票的走勢有一定幫助,但一定要同時結合股價所處的位置和成交量的大小來進行判斷,而且更要注意的是股票走勢的大形態,千萬不能過分注重細節而忽略了大局。文章來源:海融證券 。
熱心網友
跌停漲停都不能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