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群戰術是怎么回事?
熱心網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海軍司令鄧尼茲創造了潛艇的“狼群戰術”。這一招特別狠毒,他們不斷襲擊美國、英國等同盟國在大西洋上的運輸船隊,給盟軍造成嚴重損失。 “狼群戰術”是怎么一回事呢?這要從狼說起,狼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一類動物,生性兇暴、殘忍而又十分狡猾,跑得很快,各種野生動物和家畜,甚至人都是它襲擊和捕食的對象。狼通常成群活動,能夠捕殺體形比它大的動物。例如,狼捕食鹿時,就采取多路追擊的方法,當鹿在奔跑中遇到障礙物不得不轉彎的時候,位于兩側的狼正好包抄上來,即使鹿的奔跑速度比狼快,也難逃狼群的追捕。受此啟示而創造的潛艇“狼群戰術”自然也就很厲害了。 潛艇“狼群”通常有10艘潛艇,多時可達20~30艘,各艇之間保持10~20海里的間隔,排列成一條線埋伏在運輸船隊必經的航道上。當其中的任何一艘潛艇發現目標時,并不立即攻擊,而是及時向岸上指揮所報告,繼續跟蹤偵察,連續報告運輸船隊航行的位置、航向、速度及船只種類和數量。當岸上指揮所調動集合了一定數量的潛艇兵力以后,成群的潛艇利用黑夜掩護浮出水面,同時對運輸船隊發起攻擊。發射魚雷后,潛艇迅速下潛重新加裝魚雷,從水下悄悄趕到運輸船隊前方,占據下一個攻擊位置,再次發動攻擊。這樣反復多次,直到擊沉運輸船隊所有船只為止。 1940年10月18~20日,德國8艘潛艇在海上對美英三支運輸船隊連續三個晝夜發起進攻,總共擊沉38艘船只,合計15萬噸。可見“狼群戰術”的威力有多大。運輸船隊的慘重損失給盟軍敲了警鐘,于是加強了反潛艇的兵力和武器,才使德軍的“狼群戰術”受到扼制。 “狼群戰術”不僅適用于海戰,陸地上也同樣適用。在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隊配備汽車,逃跑的速度很快,人民解放軍沒有那么多汽車,只有靠兩只腳,鐵腳板卻賽過了敵人的汽車輪子,奧妙在哪里?原來我軍采用的就是抄近路、走小路、多路追擊的辦法。因此,在未來的作戰中,采取多路追擊的方式,仍然能夠比較有把握地抓住逃跑的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