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轉自: 千龍網)在“非典”時期,有種說法是頭發是最臟、最容易隱藏病毒和細菌的地方,因此天天洗頭才能確保健康。這種關于頭發的說法并沒錯誤,在非常時期,這樣做也是必要的,但從頭發本身健康的角度來說,天天洗頭未必就健康。 因為不論是何種洗發水或洗頭膏要想去污,勢必含有堿性成分,對頭發或多或少都會有損害。至于一周該洗幾次頭也應視個人發質而定,有的人皮脂腺發達,或有脂溢性皮膚病,為了清理頭發,可以天天洗頭。而一般油性皮膚的人,每周洗頭的次數為2~3次較合適。皮膚干燥的人更不宜天天洗頭了,對于這樣的皮膚來說,過度清洗會令皮脂腺受損,反而損傷發質,每周以1~3次為宜。夏季可以適當增加洗頭次數,冬季則應適當減少洗頭次數。特別是有脫發病的人,洗頭次數過多會加重脫發。 解誤法則:選擇適當間隔時間和洗發用品 1.選用適當的洗發劑 洗發劑大多含有化學物質,選用時必須慎重。洗發劑按形態的不同可分為:乳液狀、膏狀、粉狀和塊狀。按原料分有合成型和肥皂型。合成型,使用方便,泡沫多,去污力強,柔和,刺激性小,易清洗,不受洗發水溫度和水質的影響。含有促進頭發松軟的羊毛脂表面活性劑、抗硬化劑和去頭屑劑等,能結合水中的鈣、鎂離子,能增進頭發的彈性和光澤,使頭發疏松易梳。肥皂型,脂肪酸含量高,呈弱堿性,多泡沫,去污力強,適用于油性頭發。原則上宜選用適合皮膚和頭發性質的、以弱堿性的為佳。否則,洗發后頭發會失去光澤和彈力而變得黯然垂塌,還會導致頭發變黃或發紅。干性皮膚者則會使頭皮更加粗糙,頭皮屑增多。最好別用普通的香皂洗發,因為頭發的表面有一層鱗片狀的角質組織,如果將香皂直接擦到頭上,香皂很容易夾入鱗片狀的角質縫隙中,不易被清洗干凈而損壞頭皮和頭發。更不能使用肥皂洗發,因為肥皂含堿性較重,如果留存到鱗片夾縫中,角質層會因堿腐蝕而脫落,使頭屑大增,頭發也更容易受到損害。 2.洗發方法 洗發前用發刷刷去頭發上的塵垢,先刷頭發的表面,然后將頭發分層翻起,依次刷發干、發根及頭皮,最后再刷周圍的發腳邊緣,這樣可以減少洗頭時的脫發量。使用洗發劑前,用40℃溫水將頭發浸濕,再將洗發劑倒入掌心中揉搓至起泡沫,然后再涂到頭發上。洗發時,將雙手插入發內,用指尖的羅紋面揉擦全部發根及頭皮,發干、發尾則分束用手指夾住輕輕搓捏,待全部搓擦完畢后用溫水沖洗干凈。如有必要可用少許洗發劑再洗一遍。洗發時應用溫水慢慢洗滌,如果水溫過低污垢便不易洗凈。 3.定時洗發 要保持頭發的健康、秀麗,除了每天要精心護理外,最重要的莫過于定時洗發。尤其是夏天,汗液排泄旺盛,更要經常洗發。因為污垢、頭屑積累得過多,就會堵塞毛孔,影響皮脂的分泌,妨礙毛發對營養的吸收,使頭發變得枯燥,乃至脫發。同時,頭發如果太臟還會成為細菌的溫床,很容易引發疥瘡甚至頭皮潰瘍。一般情況,屬中性皮膚的,冬天一星期洗發一次,夏天四五天洗發一次;油性皮膚者,可相應的縮短到一兩天一次;干性皮膚者,則要相對于中性皮膚者延長一兩天。 4.避免晚上洗頭 晚上洗頭后沒有擦干,使水分滯留于頭皮,夜而冷凝,長此導致氣滯血瘀,經絡阻閉,郁積成患。如在冬天,寒濕交加,更堪為患。疾病之患初起,頭皮局部有滯脹麻木感,頭部巔頂多見,伴綿綿隱痛,或洗頭后第二天清晨,頭痛發麻,且易感冒。年長月久,漸覺頭巔頂部明顯麻木,伴頭昏頭痛,這也是臨床大量慢性頭痛患者的主要病因之一。洗澡好處:(1)洗澡洗掉積汗和污垢,促進排汗,進而保證皮膚有效地調節體溫。(2)洗澡洗掉皮膚表面孔穴、縫隙里的堵塞物,使皮膚“門戶洞開”,大大有利于皮膚的呼吸功能。(3)洗澡使皮膚和肌肉的血液循環加快,皮膚的各部分獲得更多的營養。血液循環加快還促進新陳代謝,清除乳酸等使人感到疲倦的物質和其它廢物。消除人的疲勞,不僅使皮膚舒適,也能使肌肉放松,去除肩肌等處的僵硬現象,減輕或止住肌肉痛。(4)溫度適當的浴水對皮膚神經有安撫鎮靜的作用,有助于止癢、止痛和緩解其它不適感。(5)在浴水中加入各種藥物,可使這些藥直接經皮膚吸收,而發揮作用,對許多皮膚病大有裨益。任何強有力的外用藥也不可能像把藥加入浴水那樣,一下子就作用于整個皮膚。(轉自: 百拇醫藥)冬季干燥,每周洗澡兩到三次比較合適 因為工作需要或生活習慣的改變,很多人現在已習慣每天洗一次或兩次澡。但隨著冬天的來臨,空氣越來越干燥,皮膚瘙癢的情況開始困擾這些“每天洗澡族”。他們中很多人甚至認為,皮膚癢是說明個人衛生沒做到位,于是,澡就洗得更勤、更徹底,但皮膚的瘙癢程度反而加重了。醫學專家提醒人們,洗澡過勤會傷害皮膚,由此導致的皮膚瘙癢是很難避免的。在這樣的季節,每周洗澡2—3次是比較合適的。如果每天洗多次澡的習慣不易改變的話,那就應該多注意一下洗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