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是現代的或是國外的,要詳細介紹

熱心網友

居里夫人 以下摘自《居里夫人自傳》之《前言》: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 談到居里夫人,我們首先會想到她在科學上的杰出貢獻,即她因成功提煉出放射性元素而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卓越成就。但是更令世人欽佩和崇仰的是她那偉大無私又謙虛質樸的高尚品格;她在科學探索中表現出的堅毅刻苦、鍥而不舍的頑強精神。在評價居里夫人的一生時,愛因斯坦十分激動又滿懷尊敬地說:在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時,我們不僅僅滿足于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做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于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道德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還要大。即使是后者,它們取決于品格的程度,也遠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我對她人格的偉大越來越感到欽佩。她的堅強、她的意志純潔、她的嚴于律己、她的客觀、她的公正不阿,所有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她一個人身上……一旦她認識到某一條道路是正確的,她就毫不妥協地并極頑強地走下去。……她一生中最偉大的科學功績所以能夠取得,不僅僅靠大膽的直覺,而且靠著在難以想像的極端困難情況下工作的熱忱。這樣的困難,在科學的歷史中是罕見的。……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光明的未來。在近600字的演講中,愛因斯坦只用了30多個字談到居里夫人的科學成就,其他都用來贊揚她的品格的力量。由此可見,居里夫人高尚的品格就像她杰出的科學成就一樣,在人類文明史上閃爍著令人崇仰的熠熠光輝。可是,居里夫人又是一位謙虛的女性,她曾多次婉拒各方面邀她寫自傳的請求。她最討厭對個人的宣傳報道,對報刊過分關注科學家而不是科學本身,表示完全不能理解。當時,一位知名的美國女記者麥隆內夫人專程到巴黎采訪居里夫人。當她了解到居里夫人由于缺少購買1克鐳的經費而難以從事科學研究時,決定在美國發動一場募捐,籌集所需的10萬美元款項。為此,居里夫人專程前往美國,接受當時美國總統哈定親手贈送的證書,并且感謝美國婦女為科學事業做無私奉獻的崇高心愿。在美國各地演講和參觀時,不斷有人請居里夫人寫自傳。人們對她說:“這件工作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而且對準備獻身于科學事業的學生來說,肯定會起到很大的影響作用。”麥隆內夫人當然是最積極的鼓勵者。最后,居里夫人終于同意寫自傳了。但是說:“我的生活都是一些很平凡、很單調的小事,哪能寫出一本書來呢。”這么偉大的女性卻把自己看得這么平凡,這本身就蘊涵了一種偉大而謙遜的精神。時至今日,當那時的絕大多數人已經被人遺忘時;當兩次世界大戰這樣震撼歷史的大事在史書上只留下薄薄幾頁記載時;當王朝更迭、政權重建時,人們能夠記住其中多少人和事呢?但是,居里夫人卻以她的科學成就與偉大品格永遠被人們銘記和懷念。因此,她留下的這本篇幅不大的自傳所告訴我們的東西,恐怕會多于其他任何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