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啟動。它將成為歐盟的統一貨幣。歐元的誕生,作為本世紀未國際金融領域最大的事件,無論是對歐洲還是對世界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歐洲貨幣體系自1979年3月正式運作以來,走過了整整20個年頭。在這20年的時間里,歐洲貨幣體系推進了歐共體貨幣一體化的發展。歐元的正式啟動是歐洲經濟一體化幾十年發展順理成章的一個結果。歐洲局勢的發展變化和當前國際激烈競爭的態勢,清楚地表明:繼續推進歐洲一體化,是歐盟的希望所在。歐元的啟動無疑是歐洲經濟一體化現階段的一場攻堅戰。顯然,歐元事關歐洲一體化的前途和命運,同時也將打破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壟斷地位,深深影響21世紀國際金融體系。
熱心網友
歐元(EURO)是歐元區內各國將使用的統一貨幣。歐元區內現共有11個歐盟國家自愿使用歐元作為統一貨幣,這些國家是奧地利、比利時、德國、法國、芬蘭、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簡稱“歐元區內國家”。從1999年1月1日開始,歐元將逐漸代替歐元區內各國的貨幣。歐元的國際標準代碼為EUR。
熱心網友
什么是歐元? 歐元(EURO)是歐元區內各國將使用的統一貨幣。歐元區內現共有11個歐盟國家自愿使用歐元作為統一貨幣,這些國家是奧地利、比利時、德國、法國、芬蘭、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簡稱“歐元區內國家”。從1999年1月1日開始,歐元將逐漸代替歐元區內各國的貨幣。歐元的國際標準代碼為EUR。
熱心網友
從最早提出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思想,到歐盟國家確定實行單一貨幣——歐元,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時期。隨著歐洲經濟的發展和政治一體化的大趨勢,歐盟各國逐漸達成共識,通過了《馬約》使歐洲統一貨幣進入了正式啟動的日程。歐元是歐盟政治經濟一體化向前推進的必然產物。 為什么實行歐元簡單說可以從四個主要方面理解。(一)經濟發展已達到大量跨國集團同時存在,一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緊密相關的程度。世界范圍內的區域一體化和集團化趨勢正加速發展,國際競爭越來越表現為大國依靠集團實力進行角逐。商品、資本、勞務和人員可以在歐盟范圍內自由流通和流動,但只要有國家貨幣存在,這些生產要素的自由配置就會受到阻礙,貨幣市場及資本市場在客觀上的分割必然影響到資源的最優配置。跨國的經濟行為要求實行一種統一的貨幣,以達到方便跨國貿易和經濟往來的目的。(二)降低歐盟國家經貿往來成本。歐洲人曾經舉了一個例子,說明不同的貨幣對經貿的影響:在歐盟旅游一次,每到一個國家不購買商品,僅僅將貨幣兌換成該國貨幣,周游了歐盟15國之后,將貨幣最終兌換回出發國的貨幣時,兌換手續費和兌換買賣價差已使原有的貨幣量減少了近50%。所以可以說,降低貿易和經濟往來成本是歐盟成員國實行統一貨幣的目的之一。(三)現有歐洲貨幣單位——埃居(ECU)只能起到作為一種計算成員國貨幣間匯率的標準,或者成為歐共體貨幣當局之間的清算工具等有限的作用,還不能完成統一貨幣的作用要求。(四)在全球范圍內歐盟與美國競爭,也是歐元產生的重要原因。某一個歐洲國家的經濟實力難與美國相匹敵,近十年來,全球化經濟發展帶動了激烈競爭以及東西歐對峙狀態的化解,世界政治、經濟格局起了變化,客觀條件的發展使歐盟國家在共同利益基礎上的政治、經濟聯合日趨成熟,歐盟各國實行統一貨幣,將形成更廣闊、更具潛力的歐洲貨幣資本市場,在國際市場上歐元將成為最有力的能與美元相抗衡的貨幣,也將使歐盟國家在經濟競爭中處于更有利的地位。歐洲經濟貨幣聯盟經歷了哪三個主要歷史階段?。
熱心網友
歐元是歐盟政治經濟一體化向前推進的必然產物。
熱心網友
歐元紙幣500歐元紙幣的圖案象征當代建筑藝術風格,這個時期建筑藝術強調形式與功能的統一。200歐元紙幣圖案以鋼與玻璃為主要材料的建筑風格,背面的鐵路橋系20世紀初期在全歐流行的典型樣式。100歐元紙幣以1650-1770年間流行的巴洛克建筑風格為主題,以對稱為特點的園林建筑即是這個時期誕生的.50歐元紙幣正面的建筑風格系從中世紀到新時代(約1420-1650年)的文藝復興式,這時代涌現出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等文化巨匠。20歐元紙幣正面的尖拱窗系哥特式建筑風格,流行于1250-1500年間。 10歐元紙幣正面的門系羅馬式,即中世紀早期風格,是當時教堂建筑的典型風格5歐元紙幣正面的門系古羅馬、古希臘建筑風格,以示歐洲文化之根。
熱心網友
歐元(EURO)是歐元區內各國將使用的統一貨幣。歐元區內現共有11個歐盟國家自愿使用歐元作為統一貨幣,這些國家是奧地利、比利時、德國、法國、芬蘭、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簡稱“歐元區內國家”。從1999年1月1日開始,歐元將逐漸代替歐元區內各國的貨幣。歐元的國際標準代碼為EUR。
熱心網友
歐元(EURO)是歐元區內各國將使用的統一貨幣。歐元區內現共有11個歐盟國家自愿使用歐元作為統一貨幣,這些國家是奧地利、比利時、德國、法國、芬蘭、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簡稱“歐元區內國家”。從1999年1月1日開始,歐元將逐漸代替歐元區內各國的貨幣。歐元的國際標準代碼為EUR。
熱心網友
貨幣名稱:歐元(EUROPEANDOLLAR)發行機構: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CENTRALBANK)貨幣符號:EUR輔幣進位:1歐元=100歐分(CENTS)鈔票面額:5、10、20、50、100、200、500歐元。鑄幣有1、2、5、10、20、50歐分和1歐元、2歐元共8個面值。
熱心網友
歐元(EURO)是歐元區內各國將使用的統一貨幣。歐元區內現共有11個歐盟國家自愿使用歐元作為統一貨幣,這些國家是奧地利、比利時、德國、法國、芬蘭、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簡稱“歐元區內國家”。從1999年1月1日開始,歐元將逐漸代替歐元區內各國的貨幣。歐元的國際標準代碼為EUR。
熱心網友
從最早提出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思想,到歐盟國家確定實行單一貨幣——歐元,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時期。隨著歐洲經濟的發展和政治一體化的大趨勢,歐盟各國逐漸達成共識,通過了《馬約》使歐洲統一貨幣進入了正式啟動的日程。歐元是歐盟政治經濟一體化向前推進的必然產物。 為什么實行歐元簡單說可以從四個主要方面理解。(一)經濟發展已達到大量跨國集團同時存在,一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緊密相關的程度。世界范圍內的區域一體化和集團化趨勢正加速發展,國際競爭越來越表現為大國依靠集團實力進行角逐。商品、資本、勞務和人員可以在歐盟范圍內自由流通和流動,但只要有國家貨幣存在,這些生產要素的自由配置就會受到阻礙,貨幣市場及資本市場在客觀上的分割必然影響到資源的最優配置。跨國的經濟行為要求實行一種統一的貨幣,以達到方便跨國貿易和經濟往來的目的。(二)降低歐盟國家經貿往來成本。歐洲人曾經舉了一個例子,說明不同的貨幣對經貿的影響:在歐盟旅游一次,每到一個國家不購買商品,僅僅將貨幣兌換成該國貨幣,周游了歐盟15國之后,將貨幣最終兌換回出發國的貨幣時,兌換手續費和兌換買賣價差已使原有的貨幣量減少了近50%。所以可以說,降低貿易和經濟往來成本是歐盟成員國實行統一貨幣的目的之一。(三)現有歐洲貨幣單位——埃居(ECU)只能起到作為一種計算成員國貨幣間匯率的標準,或者成為歐共體貨幣當局之間的清算工具等有限的作用,還不能完成統一貨幣的作用要求。(四)在全球范圍內歐盟與美國競爭,也是歐元產生的重要原因。某一個歐洲國家的經濟實力難與美國相匹敵,近十年來,全球化經濟發展帶動了激烈競爭以及東西歐對峙狀態的化解,世界政治、經濟格局起了變化,客觀條件的發展使歐盟國家在共同利益基礎上的政治、經濟聯合日趨成熟,歐盟各國實行統一貨幣,將形成更廣闊、更具潛力的歐洲貨幣資本市場,在國際市場上歐元將成為最有力的能與美元相抗衡的貨幣,也將使歐盟國家在經濟競爭中處于更有利的地位。歐洲經濟貨幣聯盟經歷了哪三個主要歷史階段? 雖然歐洲聯盟的初級組織形式在二戰后已出現,但歐洲經濟貨幣聯盟的發展經歷了三個主要的歷史階段: 1957年由6個國家簽訂的《羅馬條約》最早形成了目前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基礎。 1989年4月以德洛爾為首的歐洲委員會提出的《歐洲共同體經濟和貨幣聯盟的報告》(簡稱《德洛爾報告》)獲得批準,形成了歐洲貨幣聯盟的初步安排;《德洛爾報告》強調歐盟須具備三個條件,①所有成員國的貨幣自由兌換,②資本市場完全自由化和金融市場一體化,③固定匯率。 1991年歐共體12國在荷蘭的馬斯特里赫特召開首腦會議,通過《政治聯盟條約》規定實行共同的外交、防務、社會政策;通過《經濟與貨幣聯盟條約》確定最遲于1999年1月1日前,在“經濟貨幣聯盟(EMU)”內實現統一貨幣、統一中央銀行、統一貨幣政策。上述兩個條約統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該條約的簽定是歐洲貨幣經濟一體化的新里程碑。根據《馬約》所制訂的時間表,EMU的形成共分為三個階段。其中,前兩個階段屬于過渡階段,目的在于促進歐洲同盟國之間經濟、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合作、協調和趨同;最后一個階段才真正標志著貨幣同盟的開始。加入EMU的條件(即5項趨同標準)是什么? 根據《經濟與貨幣聯盟條約》的有關規定,擬取得EMU成員資格的國家需要在如下五方面達標: (1)國家的年通貨膨脹率不能超過歐洲同盟中通貨膨脹率最低的三個國家平均數的1。5個百分點。例如,按照德意志銀行測算歐盟15國1997年通貨膨脹率的原則,物價最低的三個國家分別為瑞典(1。4%)、芬蘭(1。4%)和德國(1。6%),它們的年平均通貨膨脹率為1。5%。這就意味著加入EMU的國家,其通貨膨脹率不能超過3。0%(即1。5%+1。5個百分點)。 (2)國家長期利率水平(以一年期國庫券收益率為準)不能超過歐洲同盟中物價最為穩定的三個國家平均利率的2個百分點。例如,按1996年3月至1997年2月為止的12個月期國庫券收益率計算,上述三個利率最低的國家——瑞典、芬蘭和德國的長期利率分別為7。9%、6。9%和6。2%,平均利率為7。0%。因此加入EMU的國家,其長期利率不能超過9。0%(即7。0%+2個百分點)。 (3)國家各級政府的預算赤字總額不能超過本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的3%,除非該國的預算赤字已在顯著和繼續下降,并接近上述規定的百分比,或者只是暫時地超過標準。 (4)國家政府債務總額不能超過本國國內生產總值的60%,除非該國的政府債務已明顯下降并以較快的速度接近上述百分比。 (5)該國家貨幣幣值至少在過去兩年里一直在歐洲貨幣體系的匯率機制規定的幅度內(±15%)波動;尤其是在同一時期內,該國不能主動地降低它與任何一歐洲同盟國成員國之間的雙邊中央匯率(指不能主動宣布貨幣貶值)。什么是歐元? 歐元(EURO)是歐元區內各國將使用的統一貨幣。歐元區內現共有11個歐盟國家自愿使用歐元作為統一貨幣,這些國家是奧地利、比利時、德國、法國、芬蘭、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簡稱“歐元區內國家”。從1999年1月1日開始,歐元將逐漸代替歐元區內各國的貨幣。歐元的國際標準代碼為EUR。何種貨幣將轉換成歐元? 自1999年1月1日開始,歐元區內11個國家的貨幣將逐步完成向歐元的轉換,這些貨幣包括:奧地利先令(ATS),比利時法郎(BEF),德國馬克(DEM),法國法郎(FRF),芬蘭馬克(FIM),愛爾蘭鎊(IEP),意大利里拉(ITL),盧森堡法郎(LUF),荷蘭盾(NLG),葡萄牙埃斯庫多(PTE),西班牙比塞塔(ESP)。 1999年1月1日,歐洲貨幣單位(ECU,又稱‘埃居’),也將以1:1 的兌換匯率全部自動轉換為歐元。歐元紙幣、硬幣的面值有哪幾種? 歐元紙幣的面值共有7種,分別為5歐元、10歐元、20歐元、50歐元、100歐元、200歐元、500歐元。1歐元=100分。區內各國印制的歐元紙幣,正面、背面圖案均相同。 歐元硬幣的面值共有8種,分別為1分、2分、5分、10分、20分、50分、1歐元、2歐元。未來的歐元硬幣有一面是相同的,圖案是象征歐盟的12顆星,另一面圖案可由區內各國自行設計。 歐元區內國家均有權按照歐盟規定的發行量和票樣標準,在本國制作歐元的紙幣和硬幣。歐元將如何定值? 1998年5月初歐盟會議已經確定了歐元區內貨幣的雙邊匯率,但歐元區各成員國本幣兌換歐元的匯率,將于1998年12月31日歐洲時間11點30分,由歐盟各國央行通過電話會議的方式,提供各自貨幣對美元的匯率,從而最終確定歐元對各參加國貨幣的匯率,該匯率在1999年1月1日歐元實施時正式起用,此匯率將保持不變。歐元轉換進程的時間表是怎樣安排的? 歐元的實行將經過四個主要階段。 從1991年通過《馬約》至1998年底為第一階段,此期間為歐元實行的準備階段。歐盟國家以全民公決確定本國是否參加歐元,各國為達到加入歐元的標準實行相關的財政、金融政策;并于1998年5月初由歐盟財長理事會投票決定哪些國家符合歐盟統一貨幣的標準,達標國家的貨幣可以加入歐元,同時選出歐洲中央銀行的行長、副行長、董事,確定歐元區內各國貨幣的雙邊匯率。 自1999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為第二階段。此階段為歐元區內各國貨幣向歐元轉換的過渡期,歐元匯率將于1999年1月1日固定下來,并且不可撤銷。金融批發市場的業務將以歐元進行,企業、個人可以在銀行開立歐元帳戶,歐元的收付可以在帳戶之間進行,但歐元的紙幣和硬幣未投入流通。 2002年1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為第三階段。此階段歐元的紙幣和硬幣投入流通,歐元在歐元區內與各國原貨幣的紙幣和硬幣同時流通。 自2002年7月1日歐元轉換進入第四階段。此時,歐元區內各國的原貨幣完全退出流通, 歐元將成為歐元區內11個國家唯一的貨幣,歐洲統一貨幣正式形成。在零售業務領域,歐元過渡期是如何安排的? 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啟動,在零售業務方面,為便于老百姓熟悉和接受新貨幣,安排了三年過渡期,即從1999年1月1日起到2002年1月1日止。在過渡期內,一個基本的原則是“不強制、不禁止”(No compulsion,no prohibition),即客戶有權選擇是否使用歐元,因此,在過渡期間,歐元和各國原幣將同時使用,相互替代,彼此之間存在著固定不變的折算率。歐元只以記帳貨幣的形式存在,各國貨幣的現鈔仍然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而歐元現鈔在2002年初才能面世,直至2002年7月1日歐幣現鈔才完全退出流通。在金融批發業務方面,歐元啟動是如何安排的? 在金融批發業務方面,從1999年1月1日起,所有的交易將使用歐元,這包括銀行同業間資金存放、劃撥、債券發行和交易、外匯市場交易、股票定值和交易等。人們熟知的絕大多數歐洲貨幣如德國馬克、法國法郎、荷蘭盾等外匯報價將消失,匯率由歐元折算率取代;同業拆借利率如FIBOR、PIBOR、AIBOR等也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將是EURIBOR。歐元對外匯儲備有什么影響? 就歐盟國家外匯儲備量而言,歐元的出現可能會使歐元區國家原有外匯儲備適量減少。1996年外匯儲備美國為491億美元,日本為1724億美元,歐盟為3498億美元。歐盟國家的外匯儲備量大,將有利于歐元的穩定;但是,歐元區11國貨幣完成歐元的轉換后,歐盟各國為維持貨幣穩定之用的外匯儲備,保留數量可能會減少。 從外匯儲備結構分析,世界各國在歐元出現后,對外匯儲備的結構將有新的認識。多數專業人士認為,各國將適當減少美元的比重,這一動向將會從宏觀上、長遠趨勢上,導致歐元走強。據業內人士分析,國際上外匯儲備的比重,隨著歐元地位的確立,可能會從目前的美元占60%,向美元、歐元、日元和其它貨幣組成三分天下的狀態轉變,比例結構則可能變為40%--3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