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已經5個月了,4個月時我給她加了蛋黃、米粉、蘋果泥現在該添加些什么輔食會有助于生長發育,另外我的寶寶有點缺鈣
熱心網友
5個月的孩子在輔食上可增加魚類 5個月的孩子,由于活動量增加,熱量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以前認為只吃母乳或牛奶遠不能滿足孩子生長發育的需要,現認為純母乳喂養可以滿足孩子生長發育的需要。 如必須人工喂養,5個月的孩子主食喂養仍以乳類為主,牛奶每次可吃到200毫升,除了加些糕干粉、亨氏米粉、健兒粉類外,還可將蛋黃加到1個。在大便正常的情況下,粥和菜泥都可以增加一點,可以用水果泥來代替果汁。已經長牙的嬰兒,可以試吃一點餅干,鍛煉咀嚼能力,促進牙齒和頜骨的發育。 本月在輔食上還可以增加一些魚類,如平魚、黃魚、馬魚等,此類魚肉多、刺少,便于加工成肉糜。魚肉含磷脂、蛋白質很高,并且細嫩易消化,適合嬰兒發育的營養需要。但一定要選購新鮮的魚。 在喂養時間上,仍可按上月的安排進行。只是在輔食添加種類與量上略多一些。魚肝油每次仍吃2滴,每天3次,鈣片每次2片,每天2-3次。 北方網摘編 2001-07-01 15:58 添加輔食應注意事項 給孩子添加輔食應注意以下事項:(1)由少量開始,逐漸增多。當孩子愿意吃并能正常消化時,再逐漸增多。如孩子不肯吃,就不要勉強地喂,可以過2-3天再喂。(2)輔食要由稀到干,由細到粗,由軟到硬,由淡到濃,循序漸進逐步增加,要使孩子有一段逐漸適應的過程。(3)要根據季節和孩子身體狀態來添加輔食,并要一樣一樣地增加,逐漸到多種。如孩子大便變衡不正常,要暫停增加,待恢復正常后再增加。另外,在炎熱的夏季和身體不好的情況下,不要添加輔食,以免孩子產生不適。(4)輔食宜在孩子吃奶前饑餓時添加,這樣孩子容易接受。隨著輔食的逐漸增加,可由每天代替半頓奶逐步過渡到代替一頓奶。(5)要注意衛生,嬰兒餐具要固定專用,除注意認真洗刷外,還要每日消毒。喂飯時,家長不要用嘴邊吹邊喂,更不要先在自己嘴里咀嚼后再吐喂給嬰兒。這種做法極不衛生,很容易把疾病傳染給孩子。(6)喂輔食時,要鍛煉嬰兒逐步適應使用餐具,為以后獨立用餐具做準備。一般6個月的嬰兒就可以自己拿勺往嘴里放,7個月就可以用杯子或碗喝水了。(7)家長在喂嬰兒輔食時,要有耐心,還要想辦法讓孩子對食物產生興趣。 北方網摘編 2001-07-01 15:58 。
熱心網友
關于換乳期食品添加的問題: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主任醫師張思萊 去年我國最具權威的兒科刊物“中華兒科雜志”2002年第11期提出:為促進孩子生后生長發育的營養—喂養方案提出新的戰略:(1)在擴大和深化母乳喂養方面,提倡對無法母乳喂養的嬰兒進行含有DHA和AA配方奶粉喂養;(2)母乳喂養結束后到生后24個月內不進行普通牛奶喂養,而用配方奶進行銜接喂養;(3)提出“換乳期喂養”的新概念,并提倡“終身服奶”和“液體食物—泥糊狀食物—固體食物”是人類喂養-營養三階段(三級火箭)理論。 因此,根據以上的理論,談談換乳期食品的添加問題。 添加換乳期食品的原則: (1)按嬰兒的消化及營養需要逐漸增加,應先試一種,待試用3—4日或一個星期后,再添一種。 (2)添加量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淡到濃,逐漸增加。 (3)小兒患病時,或天氣太熱,或嬰兒有消化不良時,應該應該延緩增加新的食品,避免導致消化不良。 (4)每次添加新的換乳期食品后,應密切注意消化情況,如發現大便異常或其它情況,如拒食應暫停喂此種食品。待大便恢復正常后,再從開始量或更小量喂起。因此每次添加新食品時,應觀察幾天后再考慮增添另一種,不可太急太多。 (5)小兒個體差異大,宜靈活掌握增添換乳期食品的品種和數量,及開始的月齡。 具體做法: 1~4個月 純母乳喂養的孩子可以不喂水,但是如果孩子活動多,或天氣炎熱氣候干燥,可以適當給予水分。滿2個月可以喂煮菜水,鮮榨果 汁水(兌3倍水)。 人工喂養的孩子一般兩次奶中間喂一次水,一般50~100毫升/次。滿2個月可以喂煮菜水,鮮榨果 汁水(兌3倍水)。 注意:◆水中不要加糖或葡萄糖。也不要加鹽。以免孩子偏食甜味影響配方奶的攝入,或加重腎臟的負擔。 ◆煮菜水,果汁水現吃現做,以免變質。引起孩子腹瀉。 ◆不要過早的喂食淀粉類食品,因為孩子發育到3~4個月唾液腺才分泌唾液,因此缺乏消化淀粉的淀粉酶。這樣喂養的小嬰兒容易患佝僂病,因為淀粉中含有的磷高,磷又容易被吸收,不成熟的腎臟又不能排出過多的磷,使得血漿中磷的含量過高,使得鈣不能沉著在骨骼上,會因為低血鈣引起手足搐搦和早期出現佝僂病。又由于淀粉中含有大量的植酸,使得鐵成為難溶的植酸鐵從大便中排出,導致乳汁中的鐵不能吸收利用,一旦在胎兒時期儲存的鐵用完時就會出現缺鐵性貧血。一般6個月~2歲因為過早添加淀粉,缺鐵性貧血發生率甚高。 5~8個月 因為在母體中儲備的鐵已經用完需要補充。孩子唾液腺開始分泌,具備了添加淀粉類食物的條件。有的寶寶開始出牙,需要通過咀嚼有利于 牙齒的萌出,和牙齦的堅固。4~6個月又是孩子的吞咽和咀嚼發育的關鍵期。因此需要加蛋黃和米糊。 蛋黃可以從1/4加起,最好用幾滴橙汁(也可以是桔汁;獼猴桃汁等富含維生素C的果汁,為了促進鐵的吸收)調成泥狀,用小勺喂食孩子,逐漸加量。 待適應了蛋黃就可以給孩子喂食米糊,開始一小勺,不能放在奶瓶中和奶一起混著喂,否則會影響奶中鐵的吸收。 菜泥和果泥一般是滿5個月開始喂養,一天兩次,每次一羹勺。這個階段可以試著給孩子喝肉湯,魚湯。 滿6個月可以給孩子喂食肝泥,雞肉泥,魚泥,血豆腐泥,爛米粥。 這個階段可以給孩子吃磨牙餅干,烤面包片,烤饅頭片(選擇不焦發脆但不酥不能入口即化,否則練習不了咀嚼)以刺激孩子的唾液腺分泌,促進牙齦的發育,有利于牙齒的萌出,使得孩子的咀嚼和吞咽得到鍛煉。 9~12個月 孩子的乳牙萌生,消化機能逐漸加強,腎功能逐漸完善,活動量加大,也是孩子養成飲食好習慣的關鍵時期。 孩子的淀粉類食物需要量加大,可以給孩子一些鹽。滿8個月可以將菜泥改為碎菜,可以進食爛面條和爛米飯,逐漸過渡到米飯,饅頭,面條。逐漸將雞肉改為畜肉,豆腐,全蛋。為1歲以后以三頓飯為主的飲食打下良好的基礎。水果逐漸切成薄片或塊讓孩子啃食。滿11個月可以進食帶餡的食物,如:小餃子,小餛燉等。 注意事項: ◆剛添加泥狀食品不能當作熱量供給,不能大量給予泥狀食品。 ◆3~10個月要保證孩子每天800毫升的奶量攝入。11個月每天700毫升奶量,12個月每天600毫升的奶量。 ◆滿5個月停掉夜奶。 ◆注意不要過度喂養,母親的動機因素在過度喂養中起重要的作用,一般都按照自己意愿把配方奶做的更濃稠,吃的過多或過早添加固體食物。使得孩子吃的過多。過度喂養造成孩子的胰島素分泌過多,腎上腺皮質素降低,刺激前脂肪細胞加速分化及提高了脂肪細胞儲存油脂的能力,造成孩子超重和肥胖。因此不要過早添加輔助食品,糾正母親的喂養觀念。 ◆不要讓孩子吃過甜,過咸的食物,養成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飲食習慣。 ◆注意食物要變換花樣,變換口味,不要養成孩子偏食,挑食的壞習慣。適當的增加粗硬的食品,粗纖維的食品。 ◆11個月以后逐漸去掉奶瓶為過渡到成人食具做準備:可以試著用杯子,小勺,小碗。 ◆注意動植物蛋白的搭配,因為孩子發育所需要的9種氨基酸,分別在動物和植物蛋白質中,互相不能包含。 ◆注意口腔衛生。不要養成孩子含著奶頭睡眠的習慣。孩子一旦出牙就要用干凈布或指刷清潔牙齒,防止蛀牙產生。 ◆孩子吃固體食物時家長要在孩子身邊,注意安全不要發生意外。 ◆孩子吃飯前養成洗手的好習慣。。
熱心網友
吃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