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什么有效果?如果不能戒掉吃肉的習慣,那要多久吃或者怎么做才可以減輕血脂增高?
熱心網友
科學飲食降血脂 北京安貞醫院流行病研究室副研究員王文化調查顯示:患者膳食結構不合理 為了分析對高脂血癥患者膳食干預的效果及其對血脂水平的影響,北京安貞醫院流行病研究室的科研人員,選取87名年齡在25~64歲的高脂血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了“改善膳食結構降低血清膽固醇”的研究。在研究開始時,他們對入選對象進行了詳細的膳食情況調查,結果顯示,研究對象的膳食結構普遍不合理,其特征為攝...
熱心網友
科學飲食降血脂 北京安貞醫院流行病研究室副研究員王文化調查顯示:患者膳食結構不合理 為了分析對高脂血癥患者膳食干預的效果及其對血脂水平的影響,北京安貞醫院流行病研究室的科研人員,選取87名年齡在25~64歲的高脂血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了“改善膳食結構降低血清膽固醇”的研究。在研究開始時,他們對入選對象進行了詳細的膳食情況調查,結果顯示,研究對象的膳食結構普遍不合理,其特征為攝入的脂肪和膽固醇食物偏多。 那么,什么樣的膳食結構既能滿足我們的日常營養需求又不會增加血清膽固醇的水平呢?由有關專家制定的《血脂異常防治建議》明確指出:人體每天攝入脂肪產生的熱量至少要低于總熱量的30%,飽和脂肪酸產生的熱量至少要低于總熱量的8%,膽固醇每天的攝入量要少于300毫克。 個體膳食干預:收效明顯 在調查的基礎上,科研人員根據每個研究對象的膳食結構和飲食習慣制定了個體化的干預措施,總的原則是減少患者高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量并調整其他食物的攝入量。隨后又對其進行了6個月的隨訪。結果顯示,通過干預患者的膳食結構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攝入的食物中脂肪的熱能比降至30%,飽和脂肪酸的熱能比降至14%,平均每人每天膽固醇的攝入量降至274毫克。經過檢測發現,大約60%的人在有效的膳食干預后血清膽固醇水平呈下降趨勢,30%的人血清膽固醇水平降至正常水平。這一結果提示膳食干預可以有效地降低血脂。 專家提出:膳食建議 參照《居民膳食平衡寶塔》和《血脂異常防治建議》中的膳食控制方案,并結合我們多年的研究結果,對血脂異常病人的膳食提出如下建議: 主食:輕體力活動的成年女性和老年男性每天需要量大約為250克;輕體力活動的成年男性每天需要量大約為350克。各種米、面、雜糧等可以任意選擇,但要盡量避免吃油炸食品和各種甜點心。 肉類食物:輕體力活動的成年女性和老年男性每天需要量大約為100克;輕體力活動的成年男性每天需要量大約為150克。要盡量選擇瘦豬肉、牛肉、羊肉,魚和去皮禽肉,避免吃肥肉、動物內臟和家禽皮。 蛋類:每周1~4個。 奶類:每天250克。牛奶、酸奶均可。 食用油:每天不超過20克。應選擇植物油,盡量避免動物油。 新鮮蔬菜和水果:每天大約需要400~500克。 鹽:每天的食用量不超過6克。 豆類:盡量經常吃豆類食品,每天可在干豆30克、豆腐150克或豆腐干45克中選擇一種。盡量避免吃油豆腐和素什錦。 體力活動強度較大的人,可適當增加其他類食物的攝入量,但肉類、蛋類、植物油和鹽等的攝入量要盡量遵守以上建議。
熱心網友
每天喝決明子荼
熱心網友
樓上回答的這么全,好象沒有什么可說的了。
熱心網友
高血脂癥的患者極為普遍,它包括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脂血癥及復合性高脂血癥,這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對腎臟、末梢循環、胰臟、瘙癢癥、免疫系統、血液系統疾病也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 高血脂癥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前者與環境、家庭遺傳有關。后者由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肥胖癥、胰腺癥等引起。合理的飲食與生活方式對預防高血脂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于有遺傳性傾向的高血脂患者,藥物...
熱心網友
高血脂癥的患者極為普遍,它包括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脂血癥及復合性高脂血癥,這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對腎臟、末梢循環、胰臟、瘙癢癥、免疫系統、血液系統疾病也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 高血脂癥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前者與環境、家庭遺傳有關。后者由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肥胖癥、胰腺癥等引起。合理的飲食與生活方式對預防高血脂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于有遺傳性傾向的高血脂患者,藥物治療無明顯改善,主要通過調節飲食結構來改善,盡量不吃或少吃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的內臟、腦子、骨髓、魚子、貝類、烏賊、鱔等。要常吃多纖維的蔬菜、瓜果,它們含有大量的植物固醇可以抑制膽固醇吸收,起到抗動脈硬化作用。適量或少量飲酒也能降低膽固醇,每日45毫升白酒或90毫升的干紅或188毫升的啤酒。對于已有高血脂癥的患者,一方面要控制飲食,一方面要進行慢跑等適度運動,通過運動,脂肪中的脂酶活性增加,血脂相應降低,有的患者血脂正常,但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這也要控制飲食、積極運動并在醫生指導下配合藥物治療。 盡管通常能通過合理調節飲食、運動、藥物方法來達到降低膽固醇的目的,但這些方法對一些具有頑固性、家族性高血脂的病人有時往往起不到治療作用。 近來,醫學上已出現全血直接吸附血脂系統,采用全封閉式一次性血路管及自體血凈化回輸,從血液中直接將過多有害血脂去掉。 還可以用于預防高血脂帶來的各種并發癥,并能改善冠心病、腦梗塞病變部位的微循環。但是這也不能看做一勞永逸,如不注意運動、不注意飲食調節及結合其它輔助性治療,血脂又會漲到原來的水平。血脂健康手冊 1.什么是血脂?血液中的脂肪類物質,統稱為血脂。血漿中的脂類包括膽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游離脂肪酸等,它們在血液中是與不同的蛋白質結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大部分膽固醇是人體自身合成的,少部分是從飲食中獲得的。甘油三酯恰恰相反,大部分是從飲食中獲得的,少部分是人體自身合成的。 2.什么是高血脂?高血脂是指血中膽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現代醫學稱之為血脂異常。 3.高血脂的危害?血脂是人體中一種重要的物質,有許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過一定的范圍。如果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就是我們常說的“動脈粥樣硬化”)這些“斑塊”增多、增大,逐漸堵塞血管,使血流變慢,嚴重時血流被中斷。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心臟,就引起冠心病;發生在腦,就會出現腦中風;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將導致視力下降、失明;如果發生在腎臟,就會引起腎動脈硬化,腎功能衰竭;發生在下肢,會出現肢體壞死、潰爛等。此外,高血脂可引發高血壓、誘發膽結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導致男性性功能障礙、老年癡呆等疾病。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可能與癌癥的發病有關。 4.哪些人易得高血脂?有高血脂家族史者;體型肥胖者;中老年人;長期高糖飲食者;絕經后婦女;長期吸煙、酗酒者;習慣于靜坐的人;生活無規律、情緒易激動、精神處于緊張狀態者;肝腎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者。 5.沒有癥狀不等于血脂不高.由于高血脂的發病是一個慢性過程,輕度高血脂通常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較覺,較重的會出現頭暈目眩、頭痛、胸悶、氣短、心慌、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說話、肢體麻木等癥狀,最終會導致冠心病、腦中風等嚴重疾病,并出現相應癥狀。 6.您的血脂高嗎?總膽固醇(TC)低于5.20mmol/L(200mg/dl)正常,高于5.72mmol /L (200mg/dl)異常;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于3.12mmol/L (120mg/dl)正常,高于3.64mmol/L(140mg/dl異常;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高于1.04mmol/L(40mg/dl)正常,低于0.91mmol/L(35mg/dl)異常;甘油三酯(TG)低于1.70mmol/L(150mg/dl)正常,高于1.70mmol/L(150mg/dl)異常。 7.調節血脂三大法寶調節飲食結構、改善生活方式、藥物治療。 (1)調節飲食結構的原則:限制攝入富含脂肪、膽固醇的食物;選用低脂食物(植物油、酸牛奶);增加維生素、纖維(水果、疏菜、面包和谷類食物) (2)正常老年人每日膳食結構:一個雞蛋、一個香蕉;一碗牛奶(不一定加糖,也可以是酸牛乳和奶粉);500克水果及青菜(可選多種品種);100克凈肉,包括魚、禽、畜等肉類(以可食部分計算);50克豆制品(包括豆腐、腐竹、千張、豆糕以及各種豆類加工制品,例如豆泥,豆沙和煮爛的整豆);500克左右的糧食(包括米、面、雜糧、根莖類和砂糖在內);每天飲用湯,每餐一碗。 (3)具有降血脂的食物:大蒜(早晨空腹吃糖醋蒜1~2個)、生姜、茄子、山楂、柿子、黑木耳、牛奶等。 (4)高血脂患者治療膳食舉例:早餐,豆漿200毫升,蒸餅50克,煮熟黃豆10克;中餐,標準粉、玉米粉兩面饅頭100克,米稀飯50克,瘦豬肉25克,炒青椒100克,炒豆角100克;晚餐,米飯150克,小白菜100克,熬豆腐50克,粉條10克,鯉魚20克,土豆絲100克。全日烹調用油12克。 (5)改善生活方式a.減肥:肥胖就是脂肪過剩,也是動脈樣硬化的外在標志。b.戒煙:煙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引發和加重動脈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c.控制酒精:酒對人體少飲有利,多飲有害。酒的熱量高,多喝加重肥胖。d.有氧運動。 8.老年人適當運動量通過心率計算運動量是否適宜,心率保持在(220-年齡)×(60%-85%)。適合老年人健身體育項目有太極、氣功、慢跑、快走、騎車慢行、游泳、登山、老年健身操、門球、羽毛球、倒走等。一天中進行健身鍛煉最佳時間:早晨5時,運動量不宜過大,應保持輕到中等強度;上午10時是一天中最佳的運動時機,下午16~17時是減肥的最合適鍛煉時間;晚飯前0.5~1小時,此時進行散步(或快走)和做保健體操,是有利于治療糖尿病的體育療法。同時應注重心理健康,保持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 9.藥物治療,保心護腦九十所代初,國際醫學界進行了大規模的調脂治療研究,結果令人振奮:長期服用調脂藥物不僅降低血脂,同時也明顯減少冠心病、心肌梗塞、腦中風的發生率、致殘率和死亡率。簡言之,調脂治療最根本目的是預防、延緩冠心病、腦中風等疾病的發生。目前,全球醫生和患者對調脂治療極其重視,觀念發生根本性變化。因此有人稱調脂的年代已經到來! 10.如何選擇理想的調脂藥?當通過合理調整飲食結構,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加強體育鍛煉后,仍不能使血脂降至理想水平時,就必須開始藥物治療。目前調整血脂的藥物很多,主要分為以下三類:(1)他汀類,以降低膽固醇為主,如舒降之、普拉固等;(2)貝特類:以降低甘油三酯為主,如諾衡、力平脂等;(3)天然藥物類,對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有效,且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具有綜合調節血脂的功效,且副作用小,如龍泰牌降脂寧等。因為血脂增高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血脂的調節特別是消除血脂的不良影響也同樣需要一個持續作用的過程,因此患者應根據自身的不同情況,選擇降脂作用明顯,毒副作用小的降脂藥物。 11.檢查血脂至關重要:由于目前仍有很多人對高血脂的危險認識不足,再加高血脂本身并沒有什么癥狀,因此,很多人是在無意中發現血脂高的。為防范于未然,當您有下述情況時,如高血脂家族史,肥胖、高血壓、皮膚黃色瘤或已有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疾病、中老年、絕經后婦女、長期高糖飲食,請您及早檢查血脂。普通人:每2年檢查一次血脂;40歲以上的人:每一年檢查1次血脂;高危人群和高血脂患者:聽從醫生指導定期復查血脂。 12.血脂與冠心病:拒統計,心腦血管病的死亡率已超過人口全部死亡率的1/2。冠心病也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狀動脈是專門給心臟供血的動脈,由于過多脂肪沉積,造成動脈硬化,使血流受阻,引起心臟缺血,發生一系列癥狀,即冠心病。引起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高血脂、吸煙、糖尿病、肥胖、高血壓、缺乏體力活動、精神過度緊張、冠心病家族史、口服避孕藥等,其中、高血脂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調節血脂是防治冠心病最基本療法:血清總膽固醇水平下降1%,則冠心病的發生率下降2%。只要有冠心病,不論你血脂高或不高,均應長期服用調脂藥。因為長期調脂治療可以減少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13.血脂與腦梗塞的關系:當血液中膽固醇增高時,容易形成動脈硬化斑塊,這些斑塊在動脈壁內堆積,使動脈官腔狹窄,阻塞血液流入相應部位,引起動能缺損。它發生在腦血管時引起腦梗塞,醫學證明:長期調脂治療不僅能治療腦梗塞,還能預防腦梗塞。調脂治療與腦中風:腦中風的原因很多,有高血壓、高血脂、吸煙、飲酒、肥胖、高齡、糖尿病、血液病等,其中高血脂、腦動脈粥樣硬化是腦梗塞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許多研究證明,長期調脂治療能明顯減低腦中風的發生率和致殘率,因此,臨床醫師對高血脂的治療越來越重視。 14.血脂與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與高血糖被稱為“三高”,是威脅糖尿病患者健康與生命的主要危險因素。三者密切相關,高血脂可加重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除治療高血糖外,還需要調節血脂,是減少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和致殘率的關鍵。糖尿病患者應注意調血脂: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更容易導致腦中風、冠心病、肢體壞死、眼底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等,這些糖尿病的遠期并發癥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殘疾或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半數以上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脂,積極治療高血脂對控制血糖、預防并發癥大有好處。調整血糖能一定程度改善血脂,但要達到理想水平,還需調脂藥干預治療。糖尿病與脂代謝的治療狀況已成為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優劣的標準。 15.血脂與脂肪肝:脂肪肝是脂肪在肝內大量蓄積所致,常合并有血脂增高。B超檢查是目前檢查脂肪肝的主要手段。脂肪肝發病率高達5~10%,成人體檢中轉氨酶增高者約35%為脂肪肝,部分患者可發展成肝硬化。因此,脂肪肝的防治對防止慢性肝病的進展和改善預后十分重要。哪些人易患脂肪肝:高血脂患者、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堆積者、長期大量飲酒者、肥胖者和患有病毒性肝炎者。脂肪肝有那些癥狀:輕度脂肪肝多數無自覺癥狀,中度、重度表現為肝腫大、食欲減退、肝區脹痛、轉氨酶升高,少數出現輕度黃疸、脾大等。脂肪肝患者應該怎么辦:早期治療,可以阻止脂肪肝的發展,大多數脂肪肝是可以治愈的。包括祛除病因、改善生活方式、調節飲食結構;應用調脂藥進行治療。 16.龍泰牌降脂寧顆粒屬純天然藥物制劑,多年臨床證明,它能明顯降低血清膽固醇,甘油三脂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固醇的水平,能明顯改善患者因高血脂引起的頭暈、胸悶、胸痛、心悸、肢麻及心律不齊等癥狀,有治療和預防的雙重作用,無任何副作用,臨床使用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