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有的人就挺,不吃藥,說過一個星期就好了,可我要是得了,不吃藥心里就不好,身體也感到越來越差,吃上藥了呢!心里就有數了,可還要一個星期才能好,還要受很多罪.請問,吃不吃藥都要一個星期左右時間是真的嗎?

熱心網友

感冒病毒是自限性的,也就是說不治療它也自動會好,一般是一周時間增強機體抵抗力是重要的方法,多運動,多飲水,多休息

熱心網友

走出"上感"診治誤區空軍總醫院 紀樹國2002年中華醫學會呼吸學會首次制訂了“流感”診療指南,“流感”這個看似普通的疾病也需要認真、規范診治。“流感”包括在“上感”概念之內,在臨床工作中存在著不少認識誤區,需要加以澄清。第一個誤區:把上感、感冒、流感混為一體  上感  上感乃上呼吸道感染之簡稱,上呼吸道包括鼻腔—鼻道—咽—會厭—喉—副鼻竇,喉以下稱為下氣道,這些部位感染可...

熱心網友

走出"上感"診治誤區空軍總醫院 紀樹國2002年中華醫學會呼吸學會首次制訂了“流感”診療指南,“流感”這個看似普通的疾病也需要認真、規范診治。“流感”包括在“上感”概念之內,在臨床工作中存在著不少認識誤區,需要加以澄清。第一個誤區:把上感、感冒、流感混為一體  上感  上感乃上呼吸道感染之簡稱,上呼吸道包括鼻腔—鼻道—咽—會厭—喉—副鼻竇,喉以下稱為下氣道,這些部位感染可統稱為“上感”,其病原有病毒、細菌、衣原體、支原體等,治療方法各不相同,下面將分述其特點。  感冒  感冒,或稱普通感冒,為鼻病毒為主引起的“上感”,其他病毒如腺病毒、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埃柯病毒等亦可引起。感冒全年均可發病,季節交替、冷暖變化時多發。感冒的發生并無明顯的年齡差別,但老人、幼兒、免疫力低下、過勞、醉酒、月經期、鼻咽過敏者易感染。感冒的發生個體差異較大。受涼常為發病誘因。  感冒臨床表現主要是上呼吸道卡他癥狀。一般24-72小時急性起病,表現為流清涕、咽疼、鼻塞、噴嚏、輕咳。全身癥狀一般較輕,表現為低熱,乏力,納差,個別人有腹瀉。感冒癥狀一般3-7天可逐漸緩解,罕有超過2周者。個別人引發氣道高反應性,可能咳嗽持續時間較長。幼兒可合并中耳炎、鼻竇炎。  實驗室檢查感冒病人白血球不高,中性粒細胞多在70%以下,淋巴細胞有所增高。咽拭子培養無致病菌。對于遷延不愈者,尤其慢性病人患感冒時遷延不愈,要警惕合并細菌感染。  感冒治療主要是充分休息、保暖、充足飲水,可適當服用解熱止痛藥、抗組織胺藥及血管收縮劑(減輕鼻堵癥狀)。治療感冒的中藥有針對外感風寒、風熱、內感內熱的中成藥或湯劑。針對感冒目前并無療效肯定的廣譜抗病毒藥,故不必使用抗病毒藥,而應該盡快對癥治療。  預防感冒的辦法不外是增強體質、堅持戶外活動及體育鍛煉、室內通風、防止過勞和醉酒,并應少去空氣污濁的公共場所。藥物預防感冒目前可用多價細菌疫苗制劑。  流感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種類型。一種類型中又包括許多亞型。大流行一般由甲型病毒及其亞型引起,乙型病毒僅會引起局部小流行及散發,丙型只造成散發病例。人體對流感病毒不能產生持久免疫力。  流感發病急驟,高熱、全身酸痛、乏力、頭疼、關節肌肉疼。全身癥狀重于呼吸道癥狀。可有干咳,咽部不適。亦可不明顯。流感發生3-4天時癥狀最重,可持續1-2周。臨床上分為單純型、肺炎型、胃腸型。肺炎型流感咳劇,有白粘痰,胸透有肺部炎癥陰影;胃腸型流感則惡心、嘔吐較明顯。  流感最嚴重者為中毒型,多見于老年患者。患者中毒癥狀重,神志模糊,甚至血壓下降,容易誘發心衰、呼吸衰竭。繼發細菌感染時病情更加嚴重,導致多臟器功能不全(MODS),以至有死亡病例。  流感診斷主要根據流行病史。特異性檢查如病毒分離,抗體滴度測定,呼吸道上皮病毒抗原檢測,一般醫院很難完成。感冒應與其他發熱性傳染病、以及全身發熱疾患相鑒別。  流感治療要求隔離,并盡快對癥治療,如解熱止痛、抗過敏、減輕粘膜充血、支持治療、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盡可能增加入量。并充分休息、保暖、治療基礎病,警惕合并細菌感染及心、肺、肝、腎合并癥。  治療流感抗病毒藥目前有兩類,一是離子通道M2阻斷劑,對甲型流感有效,如金剛烷胺、金剛乙胺;二是神經氨酸酶抑制劑,能抑制病毒復制。  流感更強調預防,疫苗注射已廣泛應用。活疫苗是依據WHO預測的年度毒株生產出來的。但這些疫苗與患者所感染毒株不一定匹配,大大影響了預防結果。亦有經鼻吸入活疫苗,引起輕度呼吸道感染,產生免疫力。  細菌性上感  細菌性上感較為少見,最主要是鏈球菌咽峽炎、化膿性扁桃腺炎、化膿性鼻竇炎。這些病局部病灶明顯,白血球增高,很多就診于耳鼻喉科,臨床上也往往不診斷“上感”,而以局部病灶診斷。細菌性上感無季節性和流行性。  另外有一種“急性會厭炎”,亦屬上呼吸道炎癥,由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金葡球菌、β嗜血鏈球菌引起。表現為高熱起病、氣急、聲嘶,迅速出現呼吸困難,體檢中可通過喉鏡發現會厭(圖一 點擊)充血水腫。  細菌性上感窒息可造成生命威脅,多就診于喉科,常需氣管切開。發病多見于幼兒,成人亦可散見。應及時使用有效抗生素及皮質激素。早期如就診于內科,切切不要忘記做喉鏡檢查。  “Reye綜合征”  “Reye綜合征”與感冒密切相關,發生于病毒感冒服用阿司匹林之后。有惡心、嘔吐、低血壓、肝大、心律失常、胰腺炎、呼吸功能不全、神志障礙,無黃疸但轉氨酶、血氨增高、血鉀低、血鈉高。一般對癥治療,必要時透析治療。“Reye綜合征”發病機理不明。該病發病率雖低,但應警惕。誤區二:治療感冒一律使用抗生素  第二個誤區,誤認為既然是感染,一律使用抗生素,或為了控制繼發細菌、支原體等感染,要使用抗生素預防。  有人統計內科門診中,濫用抗生素的大部分疾病就是上感。濫用抗生素既造成抗生素耐藥,又會浪費醫療資源、加重病人負擔。所以,在無細菌、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的肯定證據時,都不應當使用或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如何判斷上感是病毒性抑或細菌性感染?復雜的病毒分離、細菌培養在門診顯然不可行。病毒抗體滴度測定需要發病時、緩解后雙份血清,對即刻診斷亦無價值。支原體、衣原體病原檢測,可以應用。  從實用出發,臨床判斷能力仍最重要:青壯年、一般情況良好、感染中毒癥狀不重、找不到明顯的化膿病灶、無黃膿異味痰、發病時間在7-10天之內、白血球總數不高、嗜中性粒細胞比例不高,絕大部分為病毒感染,結合其流行情況,可以判斷是否為流感。  在這種情況下允許主張按病毒上感對癥治療,并嚴密注意病情變化。如果出現細菌或是其他病原體感染征兆,如體溫不退、病程遷延、中毒癥狀加重、白血球升高、出現下氣道癥狀時,或咽、扁桃體、喉、副鼻竇、中耳等各部出現感染病灶時,應及時作痰培養、抗原、抗體檢測,再使用相應有效抗生素并不為晚。  患病毒性上感后,有可能造成全身及呼吸道免疫力下降,出現“病毒打先鋒,細菌步后塵”。即使需要應用抗生素,首選還是對社區感染常見致病原敏感的抗生素。社區感染常見的病原體多為肺炎鏈球菌、金葡球菌、鏈球菌、衣原體、支原體、軍團菌等,故首選仍是大環內脂類抗生素,或青霉素、一代頭孢菌素。  近日有人主張,對較重社區感染可應用氟喹諾酮類藥物效果亦滿意,不必一開始即使用二、三、四代頭孢菌素等廣譜抗生素。合并副鼻竇、中耳炎、咽喉炎、會厭炎時,往往需要耳鼻喉科協助作局部處理。誤區三:認為感冒不會致死  第三個誤區,誤認為每個人每年均患感冒,感冒死不了人。  誠然,普通感冒大多數預后良好,多數能自愈或被治愈。但對待老弱幼兒、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肝硬變、心功不全、慢性腎病、營養不良等)、免疫功能明顯受損者(如腫瘤、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使用者、器官移植后、艾滋病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如慢阻肺、肺心病、支氣管擴張、肺纖維化)等切不可輕視感冒。流感流行造成死亡的病例大多為以上這部分人群。  因輕視感冒,而誘發心衰、呼吸衰竭、多臟器功能不全(MODS)甚至多臟器衰竭(MOF)等情況,在臨床上也屢見不鮮。而且,上感常常使心肌、肝功、腎功受累,尤其是合并心肌炎,這可能使小事變成大麻煩。  走出誤區,及時診斷,合理治療“上感”,是我們醫務工作者責無旁貸的職責。所以應當認真預防,恰當、積極治療(包括休息)、嚴密追訪(包括詳盡交待病情,請病人提高警惕,按時復查),防止病情變化及合并癥出現。紀樹國 紀樹國,男,1937年8月,山東人。1962年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醫療系,畢業后在北京紅十字朝陽醫院內科、呼吸科、呼吸疾病研究室工作,任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并兼首都醫科大學講師,后參加首屆首醫大研究生班學習(高年主治醫研修班),曾赴幾內亞援外醫療隊工作兩年。1984年調空軍總醫院呼吸科工作,任科主任,主任醫師。兼四醫大教授。2000年轉空軍總院專家組工作。任中華醫學會北京呼吸學會副主任委員,曾任空軍呼吸學會常委,空軍呼吸學會主任委員。《醫師進修雜志》,《心肺血管雜志》編委。先后發表論文70余篇,參加論著編寫5部,先后獲北京市衛生局科技獎,軍隊科技進步獎二、三等獎十余項。2001年被任命空軍級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熱心網友

一感冒就吃藥,其實只起到了緩解癥狀的作用,對于好的一個過程一般都會要一個星期的,我覺得多喝水,多休息,睡覺時暖一點,穿也穿得暖一點,就會好得快了.

熱心網友

感冒是最常見的病,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由于四季氣候不同,病理與患者體質各異,其臨床表現也有所不同,大體上可以分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兩大類,其中可以有挾暑、挾濕和體虛等情況。臨床應根據不同的癥狀特點,辯證分型,選擇用藥。 治療方法 : ㈠風寒感冒:主要表現為怕冷較重,發熱較輕,鼻塞流清涕,頭痛,無汗,周身酸痛,口不渴,或伴有咳嗽,痰稀白,舌質淡,苔薄白,脈浮緊。治宜辛溫解表,發散風...

熱心網友

感冒是最常見的病,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由于四季氣候不同,病理與患者體質各異,其臨床表現也有所不同,大體上可以分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兩大類,其中可以有挾暑、挾濕和體虛等情況。臨床應根據不同的癥狀特點,辯證分型,選擇用藥。 治療方法 : ㈠風寒感冒:主要表現為怕冷較重,發熱較輕,鼻塞流清涕,頭痛,無汗,周身酸痛,口不渴,或伴有咳嗽,痰稀白,舌質淡,苔薄白,脈浮緊。治宜辛溫解表,發散風寒。藥可選用: ⒈感冒清熱沖劑,每次1袋,1日3次,開水沖服。 ⒉風寒表實感冒沖劑,每次1袋,1日3次,開水沖服。 ⒊九味羌活丸,每次6~9克,1日3次,溫開水送服。 ⒋九味羌活沖劑,每次1袋,1日3次,開水沖服。 ⒌感冒清,每次2~4片,1日3次,溫開水送服。 ㈡風熱感冒:主要表現為發熱較重,怕冷較輕,咽喉疼痛發癢,多伴有咳嗽,痰不多,輕微口渴,舌苔薄黃,舌尖邊略紅,脈浮數。治宜辛涼解表,疏散風熱。可從下列藥中選用: ⒈羚羊感冒片,每次4片,1日3次,溫開水送服。 ⒉銀翹解毒丸,每次1丸,1日3次,溫開水送服。 ⒊銀翹解毒片,每次6片,1日3次,溫開水送服。 ⒋桑菊感冒片,每次4~6片,1日3次,溫開水送服。 ⒌板藍根沖劑,每次1袋,1日3次,開水送服。 ⒍清熱解毒口服液,每次1~2支,1日2~3次服。 ㈢暑濕感冒:多見于夏季,主要表現為發熱出汗,心煩口渴,頭身疼痛困重,多伴有胸悶惡心或嘔吐、腹瀉等癥,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或數。治宜清熱祛暑,化濕和中。藥可選用: ⒈暑濕感冒沖劑,每次1~2袋,1日3次,開水沖服。 ⒉藿香正氣丸,每次1丸,1日3次,溫開水送服。 ⒊藿香正氣片,每次6片,1日3次,溫開水送服。 ⒋藿香正氣水,每次1管,1日3次,溫開水送服。 ⒌沖服涼茶,每次3克,1日3次,開水沖服。 ㈣氣虛感冒:多見于年老體弱者,主要表現為反復感冒,纏綿不愈,周身乏力,出汗怕風,舌苔薄白,脈細弱無力。治宜益氣固表,調和營衛。可從下列藥中選用: ⒈玉屏風丸,每次6克,1日3次,溫開水送服。 ⒉玉屏風口服液,每次1支,1日3次,口服。 ⒊補中益氣丸,每次6克,1日3次,溫開水送服。 ⒋人參敗毒丸,每次6克,1日3次,溫開水送服。 ⒌參蘇感冒片,每次4~6片,1日3次,溫開水送服。

熱心網友

你不能單吃一種,要多選二種藥配合的吃!見效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