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花兒”又稱“少年”,是流傳在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回族地區的一種民歌,實際上是一種高腔山歌。在“花兒”對唱中,男方稱女方為“花兒”,女方稱男方為“少年”,這種對人的昵稱逐漸成為回族山歌的名稱,亦統稱為“花兒”。  “花兒”約產生于明代,有關它的起源眾說紛紜。有人說它是在蒙藏民歌影響下形成的一種特殊的民歌;有人認為它是從外地遷來的回族人民的思鄉曲演化而成;也有人認為是明初從南京遷往洮州地區的移民常以花卉為比興的一種民歌。總之,“花兒”自近代以來成為回族人民傳唱的一種主要藝術形式。“花兒”按傳唱地區劃分,又分為“青海花兒”、“河州花兒”和“寧夏花兒”,其源泉則源于河州(今甘肅臨夏)。  “花兒”內容豐富,多為情歌,也有表現回族人民生活的。一般多是四句或六句,歌詞多即興創作,十分口語化,且不避俚語俗詞。“花兒”突出的特點就是以生動,形象的比興起句,文字優美,格律謹嚴。它的音樂主調令達1 0 0 多種,旋律、節奏、唱腔都有著獨特的風格。由于“花兒”最早產生于山間田野,歌手們在空曠幽美的環境中無拘無束,放聲高歌,所以它的曲調多高昂、奔放、粗獷、悠揚,表現了回族人民對幸福生活和純真愛情的追求和渴望。  在回族聚居的臨夏地區,幾百年以來,每年在固定的時間,人們都要聚集于山青水秀、風景秀麗的山間舉行傳統的“花兒”會。每年農歷6 月初1 至初6 的蓮花山“花兒”會和農歷4 月2 8 日的松鳴巖“花兒”會久負盛名。春夏之交,樹木蔥綠,山花爛漫。屆時,歌手云集,對歌聯歡,盛況空前。  。

熱心網友

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