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一、“UEA膨脹外加劑”(明礬石)的“膨脹混凝土”在超長砼結構的無縫設計的施工應用中的“膨脹后澆帶”,“膨脹加強帶”,“加強膨脹后澆帶”,“溫度后澆帶”:1、“概念”分別是什么?2、他們有什么區別?3、他們分別運用在結構的哪一部分,如何設立?4、寬度和間距是多少?5、如何配筋? 二、在超長鋼筋混凝土結構無縫設計施工應用中如何運用和設立,有哪些澆注的方法,澆注的順序以及是否有間隔時間? 三、超長鋼筋混凝土結構無縫設計施工應用中的底板、樓板和屋面采用無縫施工時是不是要設立加強膨脹后澆帶,底版、樓板和屋面分別是如何設立,澆注的方法和順序? 四、超長鋼筋混凝土結構無縫設計施工中的側墻又如何運用以上技術處理? 五、超長鋼筋混凝土結構無縫設計施工應用中加強帶取代后澆帶連續施工是怎么一回事? 如有相關書籍和資料也請介紹一下,包括網上的信息資料的網址。 我是行業中的新人,不懂提問,如有“謬問”還請指出,望各位專業人士和前輩不吝賜教,在下感激不盡! 多謝,多謝!

熱心網友

我是一名結構專業的高級工程師、現就任大學教授,有幸和你談談你的問題)一、 1。 “UEA”是北京專家“游保坤”發明的明礬石膨脹劑。華東地區還有一種叫“JEA”是安徽專家“金樹清”發明的明礬石膨脹劑。它們屬同一類,主要是明礬石膨脹劑的膨脹可以抵消混凝土的干縮。 它們應用在超長砼結構中,和需設置其他情形的混凝土“膨脹后澆帶”中。,“膨脹加強帶”,“加強膨脹后澆帶”,“溫度后澆帶”:1、“”分別是什么?2、概念與區別: 因混凝土都有收縮,故無縫結構的設計施工中他們必須是“膨脹后澆帶”也就是通常的“后澆帶”。 “膨脹加強帶”與“加強膨脹后澆帶”是同一概念,在補償收縮混凝土設計中用的。 房屋超長,不設伸縮縫時應設立“后澆帶”(即“膨脹后澆帶”)、或用補償收縮混凝土設計。如規范規定:一般框架結構房屋長度不大于55m,磚混結構房屋長度更小即不會大于55m。超出此長度必須進行特殊設計施工,如設立后澆帶,或補償收縮混凝土設計。 后澆帶設置:在兩段中間留600MM-1000MM縫,兩個月后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封縫(混凝土中加水泥含量的12-15%JEA或UEA,兩個月后才能進行); 補償收縮混凝土設計:在所有縱向的梁板混凝土中加水泥含量的8-12%JEA或UEA ,補償混凝土的收縮。 現在結構設計有時兩個方案聯合用。如:北京新站120多米不設縫,就是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且設立“加強膨脹后澆帶”。即在所有縱向的梁板混凝土中加水泥含量的8-12%JEA或UEA 。在兩段中間留600MM-1000MM縫,兩個月后用“混凝土中加水泥含量的12-15%JEA或UEA 即“加強膨脹后澆帶”補償收縮混凝土封縫后澆帶。 后澆帶設置:有時可用于大型高低差大的“主樓與裙房”聯體結構中,它主要是“只在留600MM-1000MM縫中應用JEA或UEA ”。比較節約!3、你的問題太多,下次再往下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