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巡洋艦是一種以遠洋巡航為主,具有火力強、用途廣的大型水面戰斗艦艇。巡洋艦常與戰列艦組成海上艦艇編隊的核心,并擔負為戰列艦巡艦、護衛的任務。是伴隨戰列艦發展而發展,隨戰列艦衰亡而消退的艦種。 、 艦炮是巡洋艦的主要戰斗兵器,根據巡洋艦在戰斗中承擔的任務以及其自身性能的否同,巡洋艦又分為重巡洋艦、輕巡洋艦和輔助巡洋艦三種。 第三次世界大戰后,巡洋艦幾乎與戰列艦一樣退出海軍裝備庫。但隨著導彈、核動力、電子裝備的出現,巡洋艦又復蘇了。經過現代改裝的巡洋艦一改昔日的艦炮為主的面目,而以導彈作為主要武器,因此常常將以導彈為主要兵器的現代巡洋艦稱做導彈巡洋艦或戰略導彈巡洋艦。其動力裝置也紛紛改裝為核動力,有了較大的續航力和較大的航速。現代巡洋艦的主要任務是為航空母艦或其它艦艇護航,以它為核心組成海上編隊,保衛海上交通線,攻擊敵水面艦艇、潛艇和岸上目標,進行防空和反導彈作戰,登陸作戰時進行火力支援等。 驅逐艦 現代海軍艦艇中,用途最廣泛、數量最多的艦艇是驅逐艦,這是一種裝備有對空、對海、對潛等多種武器,具有多種作戰能力的中型水面艦艇。它的排水量在2000—8500噸之間,航速在30—38節左右。驅逐艦能執行防空、反潛、反艦、對地攻擊、護航、偵察、巡邏、警戒、布雷、火力支援以及攻擊岸上目標等作戰任務,有“海上多面手”稱號。 驅逐艦是伴隨魚雷艇的出現而發展起來的一個艦種。19世紀60年代,出現了一種以魚雷為武器的魚雷艇,它艇小、速度快,能給敵方大型艦艇造成巨大威脅。為了對付魚雷艇,人們建造了反魚雷艇——魚雷炮艇,它是驅逐艦的前身。隨后,不斷更新裝備提高航速的魚雷炮艇改名為魚雷艇驅逐艦,簡稱驅逐艦。它不僅有火炮裝置,還有魚雷武器,可用來對付敵方的魚雷艇和其它艦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驅逐艦已能隨艦隊遠航。故那時的驅逐艦又稱“艦隊驅逐艦”。驅逐艦隨著時間推移,排水量越來越大,從最初的400噸發展到現在的8000多噸;航速則提高到38節。多種新型的海軍武器裝備也大都裝備到驅逐艦上了,甚至有的國家還建造了反潛用直升機驅逐艦。 目前,全世界大約有30個國家擁有400艘驅逐艦。第一艘核動力驅逐艦是美國1962年建造的“班布里奇”號。 護衛艦 護衛艦是以導彈、艦炮、深水炸彈及反潛魚雷為主要武器的輕型水面戰斗艦艇。它的主要任務是為艦艇編隊擔負反潛、護航、巡邏、警戒、偵察及登陸支援作戰等任務。 護衛艦是一種古老的艦種,早在16世紀時,人們就把一種三桅武裝帆船稱為護衛艦。到本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由于德國潛艇肆行海上,對協約國艦艇威脅極大,為了保護海上交通線的安全,協約國一方開始大量建造護衛艦。當時最大的護衛艦的排水量已達1000噸,航速達16節,具有遠洋作戰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潛艇故技重演,采用“狼群”戰術打擊同盟國的艦船,損失很大。作為對應策略,同盟國又開始大量建造護衛艦,整個戰爭期間共建造了多達2000艘的護衛艦。排水量達1500多噸,航速提高到18—20節,護航中的防空、防潛能力都有較大的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護衛艦除為大型艦艇護航外,主要用于近海警戒巡邏或護漁護航,艦上裝備也逐漸現代化。70年代后,導彈和直升機開始裝備上艦,出現了導彈護衛艦等新的概念。現代護衛艦已經是一種能夠在遠洋機動作戰的中型艦艇,滿載排水量一般為2000—4000噸,航速30—35節,續航力4000—7500海里。已成為噸位在600噸以上各類艦種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艦艇。。
熱心網友
說得挺詳細了
熱心網友
張見識了不知道各位還有什么見解??
熱心網友
巡洋艦可以進行遠距離大范圍的軍事活動;從作戰用途上講,巡洋艦具有遠程、密集、重型和立體打擊火力;從任務分工上講,巡洋艦要為航母護航,要做為非航母編隊的旗艦。所以,巡洋艦的噸位都較大,一般都在萬噸以上。驅逐艦相對噸位要小一些,一般都在4000-9000噸之間,隨行為巡洋艦護航,擔任海上突擊手任務,大噸位的驅逐艦火力都較強,是水面的主要打擊力量。護衛艦的噸位一般都小于驅逐艦,大都在4000噸以下,主要擔任艦隊機動防御任務,為驅逐艦護航以及日常巡邏、護漁等任務。
熱心網友
活動范圍上講,巡洋艦可以進行遠距離大范圍的軍事活動;從作戰用途上講,巡洋艦具有遠程、密集、重型和立體打擊火力;從任務分工上講,巡洋艦要為航母護航,要做為非航母編隊的旗艦。所以,巡洋艦的噸位都較大,一般都在萬噸以上。驅逐艦相對噸位要小一些,一般都在4000-9000噸之間,隨行為巡洋艦護航,擔任海上突擊手任務,大噸位的驅逐艦火力都較強,是水面的主要打擊力量。護衛艦的噸位一般都小于驅逐艦,大都在4000噸以下,主要擔任艦隊機動防御任務,為驅逐艦護航以及日常巡邏、護漁等任務。
熱心網友
一般來說,排水量3000噸以下的通常叫作護衛艦,7000噸以上的稱為巡洋艦,中間的是驅逐艦。排水量越大,裝備越多,功能越強。
熱心網友
1樓和2樓說德都很對,很詳細;不過隨著發展趨勢來看,我業覺得"回答者-海拳 級別:學長 "說得更確切,更明確.因為戰爭海軍武器都得配備越來越精良.只是裝載多少的區別而已.
熱心網友
各有需要各有要求嘛!
熱心網友
巡洋艦是一種以遠洋巡航為主,具有火力強、用途廣的大型水面戰斗艦艇。巡洋艦常與戰列艦組成海上艦艇編隊的核心,并擔負為戰列艦巡艦、護衛的任務。是伴隨戰列艦發展而發展,隨戰列艦衰亡而消退的艦種。 、艦炮是巡洋艦的主要戰斗兵器,根據巡洋艦在戰斗中承擔的任務以及其自身性能的否同,巡洋艦又分為重巡洋艦、輕巡洋艦和輔助巡洋艦三種。第三次世界大戰后,巡洋艦幾乎與戰列艦一樣退出海軍裝備庫。但隨著導彈、核動力、電子裝備的出現,巡洋艦又復蘇了。經過現代改裝的巡洋艦一改昔日的艦炮為主的面目,而以導彈作為主要武器,因此常常將以導彈為主要兵器的現代巡洋艦稱做導彈巡洋艦或戰略導彈巡洋艦。其動力裝置也紛紛改裝為核動力,有了較大的續航力和較大的航速。現代巡洋艦的主要任務是為航空母艦或其它艦艇護航,以它為核心組成海上編隊,保衛海上交通線,攻擊敵水面艦艇、潛艇和岸上目標,進行防空和反導彈作戰,登陸作戰時進行火力支援等。現代海軍艦艇中,用途最廣泛、數量最多的艦艇是驅逐艦,這是一種裝備有對空、對海、對潛等多種武器,具有多種作戰能力的中型水面艦艇。它的排水量在2000—8500噸之間,航速在30—38節左右。驅逐艦能執行防空、反潛、反艦、對地攻擊、護航、偵察、巡邏、警戒、布雷、火力支援以及攻擊岸上目標等作戰任務,有“海上多面手”稱號。驅逐艦是伴隨魚雷艇的出現而發展起來的一個艦種。19世紀60年代,出現了一種以魚雷為武器的魚雷艇,它艇小、速度快,能給敵方大型艦艇造成巨大威脅。為了對付魚雷艇,人們建造了反魚雷艇——魚雷炮艇,它是驅逐艦的前身。隨后,不斷更新裝備提高航速的魚雷炮艇改名為魚雷艇驅逐艦,簡稱驅逐艦。它不僅有火炮裝置,還有魚雷武器,可用來對付敵方的魚雷艇和其它艦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驅逐艦已能隨艦隊遠航。故那時的驅逐艦又稱“艦隊驅逐艦”。驅逐艦隨著時間推移,排水量越來越大,從最初的400噸發展到現在的8000多噸;航速則提高到38節。多種新型的海軍武器裝備也大都裝備到驅逐艦上了,甚至有的國家還建造了反潛用直升機驅逐艦。護衛艦是以導彈、艦炮、深水炸彈及反潛魚雷為主要武器的輕型水面戰斗艦艇。它的主要任務是為艦艇編隊擔負反潛、護航、巡邏、警戒、偵察及登陸支援作戰等任務。護衛艦是一種古老的艦種,早在16世紀時,人們就把一種三桅武裝帆船稱為護衛艦。到本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由于德國潛艇肆行海上,對協約國艦艇威脅極大,為了保護海上交通線的安全,協約國一方開始大量建造護衛艦。當時最大的護衛艦的排水量已達1000噸,航速達16節,具有遠洋作戰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潛艇故技重演,采用“狼群”戰術打擊同盟國的艦船,損失很大。作為對應策略,同盟國又開始大量建造護衛艦,整個戰爭期間共建造了多達2000艘的護衛艦。排水量達1500多噸,航速提高到18—20節,護航中的防空、防潛能力都有較大的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護衛艦除為大型艦艇護航外,主要用于近海警戒巡邏或護漁護航,艦上裝備也逐漸現代化。70年代后,導彈和直升機開始裝備上艦,出現了導彈護衛艦等新的概念。現代護衛艦已經是一種能夠在遠洋機動作戰的中型艦艇,滿載排水量一般為2000—4000噸,航速30—35節,續航力4000—7500海里。已成為噸位在600噸以上各類艦種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艦艇。。
熱心網友
第三次世界大戰什么時候爆發的?一樓,二樓的朋友請賜教。
熱心網友
這個標準在各國不同
熱心網友
噸位 不同 還有就是戰略目的不同
熱心網友
這個標準在各國又不盡相同
熱心網友
沒必要這么羅嗦,巡洋艦大點,驅逐艦小點.
熱心網友
巡洋艦是一種以遠洋巡航為主,具有火力強、用途廣的大型水面戰斗艦艇。巡洋艦常與戰列艦組成海上艦艇編隊的核心,并擔負為戰列艦巡艦、護衛的任務。是伴隨戰列艦發展而發展,隨戰列艦衰亡而消退的艦種。 、艦炮是巡洋艦的主要戰斗兵器,根據巡洋艦在戰斗中承擔的任務以及其自身性能的否同,巡洋艦又分為重巡洋艦、輕巡洋艦和輔助巡洋艦三種。第三次世界大戰后,巡洋艦幾乎與戰列艦一樣退出海軍裝備庫。但隨著導彈、核動力、電子裝備的出現,巡洋艦又復蘇了。經過現代改裝的巡洋艦一改昔日的艦炮為主的面目,而以導彈作為主要武器,因此常常將以導彈為主要兵器的現代巡洋艦稱做導彈巡洋艦或戰略導彈巡洋艦。其動力裝置也紛紛改裝為核動力,有了較大的續航力和較大的航速。現代巡洋艦的主要任務是為航空母艦或其它艦艇護航,以它為核心組成海上編隊,保衛海上交通線,攻擊敵水面艦艇、潛艇和岸上目標,進行防空和反導彈作戰,登陸作戰時進行火力支援等。驅逐艦現代海軍艦艇中,用途最廣泛、數量最多的艦艇是驅逐艦,這是一種裝備有對空、對海、對潛等多種武器,具有多種作戰能力的中型水面艦艇。它的排水量在2000—8500噸之間,航速在30—38節左右。驅逐艦能執行防空、反潛、反艦、對地攻擊、護航、偵察、巡邏、警戒、布雷、火力支援以及攻擊岸上目標等作戰任務,有“海上多面手”稱號。驅逐艦是伴隨魚雷艇的出現而發展起來的一個艦種。19世紀60年代,出現了一種以魚雷為武器的魚雷艇,它艇小、速度快,能給敵方大型艦艇造成巨大威脅。為了對付魚雷艇,人們建造了反魚雷艇——魚雷炮艇,它是驅逐艦的前身。隨后,不斷更新裝備提高航速的魚雷炮艇改名為魚雷艇驅逐艦,簡稱驅逐艦。它不僅有火炮裝置,還有魚雷武器,可用來對付敵方的魚雷艇和其它艦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驅逐艦已能隨艦隊遠航。故那時的驅逐艦又稱“艦隊驅逐艦”。驅逐艦隨著時間推移,排水量越來越大,從最初的400噸發展到現在的8000多噸;航速則提高到38節。多種新型的海軍武器裝備也大都裝備到驅逐艦上了,甚至有的國家還建造了反潛用直升機驅逐艦。目前,全世界大約有30個國家擁有400艘驅逐艦。第一艘核動力驅逐艦是美國1962年建造的“班布里奇”號。護衛艦護衛艦是以導彈、艦炮、深水炸彈及反潛魚雷為主要武器的輕型水面戰斗艦艇。它的主要任務是為艦艇編隊擔負反潛、護航、巡邏、警戒、偵察及登陸支援作戰等任務。護衛艦是一種古老的艦種,早在16世紀時,人們就把一種三桅武裝帆船稱為護衛艦。到本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由于德國潛艇肆行海上,對協約國艦艇威脅極大,為了保護海上交通線的安全,協約國一方開始大量建造護衛艦。當時最大的護衛艦的排水量已達1000噸,航速達16節,具有遠洋作戰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潛艇故技重演,采用“狼群”戰術打擊同盟國的艦船,損失很大。作為對應策略,同盟國又開始大量建造護衛艦,整個戰爭期間共建造了多達2000艘的護衛艦。排水量達1500多噸,航速提高到18—20節,護航中的防空、防潛能力都有較大的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護衛艦除為大型艦艇護航外,主要用于近海警戒巡邏或護漁護航,艦上裝備也逐漸現代化。70年代后,導彈和直升機開始裝備上艦,出現了導彈護衛艦等新的概念。現代護衛艦已經是一種能夠在遠洋機動作戰的中型艦艇,滿載排水量一般為2000—4000噸,航速30—35節,續航力4000—7500海里。已成為噸位在600噸以上各類艦種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艦艇。。
熱心網友
快了!
熱心網友
一樓及二樓:怎么會有“第三次世界大戰”呢?
熱心網友
哈哈,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不是昨天爆發的喲
熱心網友
現在這3種艦已經沒有明確的界限了,只是有點大小之分 ,不過驅逐艦和護衛艦現在差不多大了,大的驅逐艦也有近萬噸的排水量,和巡洋艦差不多,這些概念傳統概念已經沒多大意義了
熱心網友
巡洋艦是一種以遠洋巡航為主,具有火力強、用途廣的大型水面戰斗艦艇。巡洋艦常與戰列艦組成海上艦艇編隊的核心,并擔負為戰列艦巡艦、護衛的任務。是伴隨戰列艦發展而發展,隨戰列艦衰亡而消退的艦種。 、艦炮是巡洋艦的主要戰斗兵器,根據巡洋艦在戰斗中承擔的任務以及其自身性能的否同,巡洋艦又分為重巡洋艦、輕巡洋艦和輔助巡洋艦三種。第三次世界大戰后,巡洋艦幾乎與戰列艦一樣退出海軍裝備庫。但隨著導彈、核動力、電子裝備的出現,巡洋艦又復蘇了。經過現代改裝的巡洋艦一改昔日的艦炮為主的面目,而以導彈作為主要武器,因此常常將以導彈為主要兵器的現代巡洋艦稱做導彈巡洋艦或戰略導彈巡洋艦。其動力裝置也紛紛改裝為核動力,有了較大的續航力和較大的航速。現代巡洋艦的主要任務是為航空母艦或其它艦艇護航,以它為核心組成海上編隊,保衛海上交通線,攻擊敵水面艦艇、潛艇和岸上目標,進行防空和反導彈作戰,登陸作戰時進行火力支援等。驅逐艦現代海軍艦艇中,用途最廣泛、數量最多的艦艇是驅逐艦,這是一種裝備有對空、對海、對潛等多種武器,具有多種作戰能力的中型水面艦艇。它的排水量在2000—8500噸之間,航速在30—38節左右。驅逐艦能執行防空、反潛、反艦、對地攻擊、護航、偵察、巡邏、警戒、布雷、火力支援以及攻擊岸上目標等作戰任務,有“海上多面手”稱號。驅逐艦是伴隨魚雷艇的出現而發展起來的一個艦種。19世紀60年代,出現了一種以魚雷為武器的魚雷艇,它艇小、速度快,能給敵方大型艦艇造成巨大威脅。為了對付魚雷艇,人們建造了反魚雷艇——魚雷炮艇,它是驅逐艦的前身。隨后,不斷更新裝備提高航速的魚雷炮艇改名為魚雷艇驅逐艦,簡稱驅逐艦。它不僅有火炮裝置,還有魚雷武器,可用來對付敵方的魚雷艇和其它艦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驅逐艦已能隨艦隊遠航。故那時的驅逐艦又稱“艦隊驅逐艦”。驅逐艦隨著時間推移,排水量越來越大,從最初的400噸發展到現在的8000多噸;航速則提高到38節。多種新型的海軍武器裝備也大都裝備到驅逐艦上了,甚至有的國家還建造了反潛用直升機驅逐艦。目前,全世界大約有30個國家擁有400艘驅逐艦。第一艘核動力驅逐艦是美國1962年建造的“班布里奇”號。
熱心網友
一樓及二樓:怎么會有“第三次世界大戰”呢?
熱心網友
樓上幾位的答案綜合一下剛好。
熱心網友
關與這個問題?你可以到中華網的軍事頻道那的解釋很詳細!
熱心網友
學習中,長見識!
熱心網友
一樓正解
熱心網友
以上說得很詳細,但是沒說到點子上。 隨著現代軍事的發展,這三種艦艇的主要區別僅僅體現在排水量上,關于裝備啊,作戰任務啊都已交叉,幾盡相同。看上面諸位的這些介紹,都是傳統的定義。 一般來說(眾多說法之一),3000噸以下的通常叫作護衛艦,如我國的護衛艦大都2000噸左右。7000噸以上的稱為巡洋艦,中間的是驅逐艦。但是由于各國工業水平、造船技術以及對作戰認知的不同,這個標準在各國又不盡相同。所以造成了某國的重型驅逐艦與另一國的輕型巡洋艦幾乎沒多少區別。
熱心網友
活動范圍上講,巡洋艦可以進行遠距離大范圍的軍事活動;從作戰用途上講,巡洋艦具有遠程、密集、重型和立體打擊火力;從任務分工上講,巡洋艦要為航母護航,要做為非航母編隊的旗艦。所以,巡洋艦的噸位都較大,一般都在萬噸以上。驅逐艦相對噸位要小一些,一般都在4000-9000噸之間,隨行為巡洋艦護航,擔任海上突擊手任務,大噸位的驅逐艦火力都較強,是水面的主要打擊力量。護衛艦的噸位一般都小于驅逐艦,大都在4000噸以下,主要擔任艦隊機動防御任務,為驅逐艦護航以及日常巡邏等任務。
熱心網友
活動范圍上講,巡洋艦可以進行遠距離大范圍的軍事活動;從作戰用途上講,巡洋艦具有遠程、密集、重型和立體打擊火力;從任務分工上講,巡洋艦要為航母護航,要做為非航母編隊的旗艦。所以,巡洋艦的噸位都較大,一般都在萬噸以上。驅逐艦相對噸位要小一些,一般都在4000-9000噸之間,隨行為巡洋艦護航,擔任海上突擊手任務,大噸位的驅逐艦火力都較強,是水面的主要打擊力量。護衛艦的噸位一般都小于驅逐艦,大都在4000噸以下,主要擔任艦隊機動防御任務,為驅逐艦護航以及日常巡邏、護漁等任務。
熱心網友
巡洋艦是一種以遠洋巡航為主,具有火力強、用途廣的大型水面戰斗艦艇。巡洋艦常與戰列艦組成海上艦艇編隊的核心,并擔負為戰列艦巡艦、護衛的任務。是伴隨戰列艦發展而發展,隨戰列艦衰亡而消退的艦種。 、 艦炮是巡洋艦的主要戰斗兵器,根據巡洋艦在戰斗中承擔的任務以及其自身性能的否同,巡洋艦又分為重巡洋艦、輕巡洋艦和輔助巡洋艦三種。 第三次世界大戰后,巡洋艦幾乎與戰列艦一樣退出海軍裝備庫。但隨著導彈、核動力、電子裝備的出現,巡洋艦又復蘇了。經過現代改裝的巡洋艦一改昔日的艦炮為主的面目,而以導彈作為主要武器,因此常常將以導彈為主要兵器的現代巡洋艦稱做導彈巡洋艦或戰略導彈巡洋艦。其動力裝置也紛紛改裝為核動力,有了較大的續航力和較大的航速。現代巡洋艦的主要任務是為航空母艦或其它艦艇護航,以它為核心組成海上編隊,保衛海上交通線,攻擊敵水面艦艇、潛艇和岸上目標,進行防空和反導彈作戰,登陸作戰時進行火力支援等。 現代海軍艦艇中,用途最廣泛、數量最多的艦艇是驅逐艦,這是一種裝備有對空、對海、對潛等多種武器,具有多種作戰能力的中型水面艦艇。它的排水量在2000—8500噸之間,航速在30—38節左右。驅逐艦能執行防空、反潛、反艦、對地攻擊、護航、偵察、巡邏、警戒、布雷、火力支援以及攻擊岸上目標等作戰任務,有“海上多面手”稱號。 驅逐艦是伴隨魚雷艇的出現而發展起來的一個艦種。19世紀60年代,出現了一種以魚雷為武器的魚雷艇,它艇小、速度快,能給敵方大型艦艇造成巨大威脅。為了對付魚雷艇,人們建造了反魚雷艇——魚雷炮艇,它是驅逐艦的前身。隨后,不斷更新裝備提高航速的魚雷炮艇改名為魚雷艇驅逐艦,簡稱驅逐艦。它不僅有火炮裝置,還有魚雷武器,可用來對付敵方的魚雷艇和其它艦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驅逐艦已能隨艦隊遠航。故那時的驅逐艦又稱“艦隊驅逐艦”。驅逐艦隨著時間推移,排水量越來越大,從最初的400噸發展到現在的8000多噸;航速則提高到38節。多種新型的海軍武器裝備也大都裝備到驅逐艦上了,甚至有的國家還建造了反潛用直升機驅逐艦。 護衛艦是以導彈、艦炮、深水炸彈及反潛魚雷為主要武器的輕型水面戰斗艦艇。它的主要任務是為艦艇編隊擔負反潛、護航、巡邏、警戒、偵察及登陸支援作戰等任務。 護衛艦是一種古老的艦種,早在16世紀時,人們就把一種三桅武裝帆船稱為護衛艦。到本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由于德國潛艇肆行海上,對協約國艦艇威脅極大,為了保護海上交通線的安全,協約國一方開始大量建造護衛艦。當時最大的護衛艦的排水量已達1000噸,航速達16節,具有遠洋作戰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潛艇故技重演,采用“狼群”戰術打擊同盟國的艦船,損失很大。作為對應策略,同盟國又開始大量建造護衛艦,整個戰爭期間共建造了多達2000艘的護衛艦。排水量達1500多噸,航速提高到18—20節,護航中的防空、防潛能力都有較大的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護衛艦除為大型艦艇護航外,主要用于近海警戒巡邏或護漁護航,艦上裝備也逐漸現代化。70年代后,導彈和直升機開始裝備上艦,出現了導彈護衛艦等新的概念。現代護衛艦已經是一種能夠在遠洋機動作戰的中型艦艇,滿載排水量一般為2000—4000噸,航速30—35節,續航力4000—7500海里。已成為噸位在600噸以上各類艦種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艦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