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前些天總是噴奶,基本在下午的時候,而且都從舅子和嘴巴里同時噴出,噴時寶寶會大哭,哭完過會又好象沒事了,請問這樣要不要緊?
熱心網友
關于嬰兒吐奶問題 嬰兒吐奶尋源 吐奶是嬰兒常有的現象,可見于某些生理情況及多種疾病。茲簡要列舉如下: 溢奶 常在出生后半年左右發生,往往由于嬰兒賁門松弛,喂奶方法不當(喂奶時有氣體吸入胃內),以致有時在喂奶后少量奶汁倒流到口腔。改進喂奶方法,或隨年齡的增長,可以糾正或自愈。 反芻現象 應與吐奶區別,不過,這種現象較少見。小兒的下頜和咽部肌肉運動加強,使乳汁一口一口地回到口腔,一般于出生半年以后起病,大多伴有精神狀態異常、重度營養不良和體格發育落后。必要時宜做鋇餐造影,以排除上消化道疾患。一般經過精心護理,往往隨著體重的增加,會逐漸痊愈。 吞入大量空氣 引起嬰兒吐奶最常見的原因是經口吞入大量的空氣。其原因有以下三種:1、哺乳姿勢不正確。母子平躺著喂奶,或者喂奶時乳房把孩子的鼻孔堵住,孩子既要用口允奶,又要用口呼吸,結果奶、空氣同時入胃。2、嬰兒劇哭或大笑,胃內吞入大量的空氣,其后又立即哺乳。3、嬰兒因感冒或其它原因引起鼻塞,也會邊吮奶邊吞空氣。以上原因引起的吐奶,只要糾正哺乳方式就可以了。 正確的姿勢是:母親端坐,斜抱(45℃)孩子喂哺。如用奶瓶,應使奶液充滿奶瓶頭。哺后將孩子輕輕地豎抱在懷中,小心地拍背部,驅出胃內空氣,過5 ̄10分鐘,才讓孩子睡覺。睡時應取右側臥位。有鼻塞的孩子,應該通鼻后哺乳,如滴些0。5%麻黃素藥水,每個鼻孔1 ̄2滴即可。 上述嘔吐,一般對身體影響不大,除非不小心讓孩子把吐出的奶汁吸入氣管,引起窒息,此時應立即將嬰兒頭朝下,傾出呼吸道內的乳汁,促其呼吸,必要時須進行人工呼吸。 癥狀性吐奶 所有新生兒和嬰兒的疾病,輕則感冒、腹瀉,重則敗血癥、顱內疾病都會伴有嘔吐,尤其是腦膜炎、腦炎、顱內出血等。此時的嘔吐,非同小可,呈噴射狀。這些病除了吐奶,還會有其它癥狀,諸如:咳嗽、腹瀉、驚叫、紫紺、嗜睡、拒哺、昏迷、抽搐、發熱等。所以,嚴重的嘔吐伴的上述癥狀的,就應及時就診,不可掉以輕心。 消化道梗阻 真正因嘔吐影響營養攝人而危及生命的,是先天性畸形引起的消化道阻塞。這種畸形有以下三種:1、食道閉鎖(或狹窄) 表現為出生后開始,每于喂水或喂奶后嘔吐,奶汁未經消化,并含有食道粘液。如果合并食道氣管瘺,在喂水或奶時,還可出現嗆咳或窒息。2、幽門肥大性狹窄 嘔吐為典型的噴射性,可于生后1 ̄2周開始,但多在第3周后逐漸地加重,幾乎每次喂奶后不久即嘔吐,吐前哭鬧不安,日久多合并營養不良和發育遲緩,往往在斜抱哺乳時,于小兒上腹部可觸摸到肥大的幽門部,如棗核大小的硬腫物。3、腸道阻塞 回腸閉鎖尤其多見,生后24小時出現腸梗阻的體征,頻繁嘔吐,嘔吐物可帶膽汁,且伴有上腹部脹滿,見不到正常的胎便,如先天性腸回旋不良、十二指腸狹窄、胎糞性腹膜炎(以腸閉鎖、腸扭轉等先天性畸形所引起的腸梗阻為主要原因)、肛門或直腸閉鎖等;哺乳和嘔吐間隔時間較長,嘔吐量多,伴的乳糜,肛門或直腸閉鎖,嘔吐物可混有胎便。這些孩子除幽門肥大性狹窄為不完全性梗阻外,由于營養吸收不良,多數異常消瘦,得了這些病,則會導致嘔吐而死亡。上述的癥狀,可危及生命,應速往醫院診治。 由此可見,盡管嬰兒吐奶為一種常見的癥狀,但必須根據嘔吐的原因,分辨輕重緩急,作出不同的處理,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