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火車上聽見兩個大學生閑談,他們其中的一個人說:“如果中國現在只有三億人,那么連坐火車都會免費。”這句話引起了我的思考,大家不妨來討論一下 ,你說是中國12億時的經濟發展速度快還是3億人呢,中國之所以是個大市場,就是因為依仗人口眾多,雖然是負擔,同時也是機遇啊,因為只有人多才可能帶動市場的發展,況且中國現在的工業品科技含量還是不夠高,這與外國的國情不大一樣啊,所以 ,我認為現在13億人的中國更有潛力,而且13億人的中國發展一定比3億人的中國發展速度快。當然我希望大家來發表評論,謝謝,100分送上
熱心網友
1、找個不合適的比喻,就像一片草原,總有一個比較合適的適宜放牧的牛羊數量,低于這個數字,那么牛羊會生活得很好,如果牛羊的數量大大超過了適宜放牧的數量,可想而知。人類社會也一樣,人口問題確實是一個大問題,但是總能有辦法解決,只是如果科技水平和人類發展,人口膨脹的速度不在一個加速度的話,也確實給人類社會帶來很大危機。2、從能量守恒來說,人口越多消耗的可利用的能量也愈多,有些能源是一次性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如果在能源即將枯竭的時候科技水平還達不到開發外星球的能源的發達程度的話,地球毀滅,人類滅亡的那一天會提前到來。3、我國目前的計劃生育政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人口眾多面臨的社會問題,現階段越是不發達的社會,造成的能源浪費越多,這也是我們為什么要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原因。4、13億人口的中國確實是一個大市場,13億人口也是我國長期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結果,如果沒有計劃生育政策長期實施,我國現在的人口會是一個什么樣子呢。多年來計劃生育政策的優勢已經得到了全社會的認可。還要長期實施下去。5、人多不一定是市場,現代社會發展最快的一高精尖技術為代表的信息產業,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生產中對于人的數量要求越來越少。這樣必然有大量的勞動力要閑置,這些勞動力如果不能合理的及時地安排,必然帶來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沒有了穩定的發展的社會局面,繁榮富強從何而來。6、我國目前存在大量的農村勞動力,現階段的經濟發展已經表明,中國最大的社會問題就是如何解決農村問題,如何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短時前內還看不到解決的辦法。7、當今世界以歐美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人口相對于經濟發展中國家來說,都表現出人口優勢,很多國家的普通勞動者都能享受到非常好的社會福利,設想一下如果他們同樣是人口臃腫,落實到每一個人的福利自然會減少,以哪些國家的自然資源,怎能達到現在的發達程度。8、過度的人口膨脹非但不能促進經濟的發展,相反還會帶來某些民族的對外擴張,世界某些地區就又會面對戰火的考驗。9、凡是有度,只有合適的人口,消費合適的資源,人類社會才能長久。希望各位能批評。
熱心網友
決定經濟發展快慢的不是人多人少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中國人民的創新思想和團結。
熱心網友
你說得對!如果現在只有3億~!1937年---1945年早就讓日本人把全中國給霍霍了
熱心網友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只知道煮飯要多長時間而不知道苗變成米要多長時間,這不不能完全怪他們,要怪也只能怪中國的教育體制..
熱心網友
人多人少,既有絕對數量問題,也有相對數量問題。一間100平米的房子,住1口人很寬敞,住3-5口人也很舒適,住10口人就相當擁擠,住100口人就成為災難。至于這100口人是普通農民還是經濟學博士都不會改變住著不舒服的事實!所謂人多力量大,也是指在某種限度之內。而且,古語還有:人多嘴雜、廚子多了做爛湯等等,可見,人多并非全是好事。中國適合人類居住的國土面積不算大,而且越來越小。所以,人口是中國最大的問題。就算中國人民全是博士后,人均收入世界第一,仍然不會很舒服。當然可以蓋很多房子,達到人均100平米,但是房子之外也就什么都沒有了,這會舒服么???這能算是一種發達么??
熱心網友
人口多制約了中國的發展,試想如果我們建國初期,不批判馬爾薩斯的人口論,那么我們可能早已進入第一世界了。馬爾薩斯的人口論有三個主要的觀點,就是“兩個公理”“兩個級數”和“兩種抑制”。“兩個公理”:第一是“食物是人類生活所必需的”;第二是“兩性間的情欲是必然的,在將來也是如此”。“兩個級數”:“人口在沒有阻礙的條件下是以幾何級數增加,而生活資料只能以算術級數增加。稍微熟悉數量的人就會知道,前一量比后一量要大得多”;“根據自然規律,食物是生活所必需,這兩個不相等的量就必須保持平衡”。“兩種抑制”:當人口增長超過生活資料增長,二者出現不平衡時,自然規律就強使二者恢復平衡。恢復平衡的手段,一種是戰爭、災荒、瘟疫等,對此,馬爾薩斯稱其為“積極抑制”;另一種是要那些無力贍養子女的人不要結婚,馬氏稱其為“道德抑制”。馬爾薩斯人口論是根據農業社會與工業社會初期的人口現象提出來的,當時,對他的理論存在著不同看法,在馬爾薩斯的兩個公理中,把人與自然界的動物等同起來,當作超社會的自然規律,從而忽視了人口問題的社會性,至于“兩個級數”,雖然他說是在“沒有限制的條件下”的增長規律,但是,從整個人類歷史看,沒有限制的條件是不存在的,所以從總的情況來說,“幾何級數”增長也是不存在的。最后“兩種抑制”的辦法中,“積極抑制”的戰爭、災荒和瘟疫其實質都是社會原因為主而引起的;“道德抑制”更是不切實際的。雖然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它是第一部較為系統的人口學著作。所以,長期以來吸引各方面學者的注意。有些西方學者根據歷史發展,認為該學說盡管反映了18世紀及其以前歷史上人口發展的若干現象,但不能反映當時人口現象的社會原因,更沒有預見到現代科學技術在提高工農業生產與科學避孕的作用。因此,也有學者認為馬爾薩斯的人口學說在反映農業社會人口增長的規律基本上是正確的。總之人口問題是個社會問題,隨著生產的發展而有不同的表現。。
熱心網友
人多力量大啊!應將壞處變好處
熱心網友
人口不是問題~社會才是主權!是好地方自有人會去
熱心網友
人口多并不是一件壞事,但中國人的素質良莠不齊,城鄉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不平衡是非常關鍵的問題。 現在我國的GDP穩步增長,但其實并不代表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快速的增長,國家也認識到了只注重經濟發展是不行的,所以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提出了五個統籌: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這是很明智的決策,但紙上談兵終覺淺,提出來了政策就一定要落實。 我覺得中國人的利益觀太嚴重,我國一些高層人士為了自己能得到更多的利益是不會去考慮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的。這種獲取擺在眼前的利益在這種競爭的社會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就要改革,改革體制機制,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富的更富,而窮的更窮連飯都吃不上,衣都穿不起。
熱心網友
我在這用幾個問題來表達一下: 1、如果13億人口的中國能比3億人口的中國經濟發展快,哪是不是20億人口的中國發展會更快呢? 2、人口的增加如果會帶來經濟的快速發展,那些貧困縣、貧困鄉是否就可以通過多增加些人口就可以脫貧致富呢? 我想回答一定是“不會”。因為經濟的發展是和一個國家的可分配資源、科技水平、經濟實力、人員素質等多方面因素息息相關的,通過人海戰術去追求經濟發展是可笑的。
熱心網友
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不在人口多少,而在于國人素質。美國、日本、新加坡人口都比中國少的多,但他們經濟都很發達。
熱心網友
那兩位大學生說的很有道理,中國雖說土地遼闊,但很多地方不好利用,還有很多人相當貧困,甚至催人淚下!
熱心網友
人口當然是少而精好,這還用問嗎?看一看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美國,比一比人家的面積,人口就知道了.日本的人口密度大不影響其經濟發展,是因為日本民族有極強的民族自尊感.而中華民族沒有民族自尊,眾所周知,中國人喜歡窩里斗.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三個中國人是條蟲.一個和尚挑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中華民族致命的弱點是一盤散沙,沒有團結精神,對同胞麻木,冷漠,現在也是如此.一人有難,大家當看客,沒有人施援手...這樣的一群人能共同搞好國家嗎?當然是越少越好了.
熱心網友
看看馬寅初的書吧!
熱心網友
現在中國是狼多肉少,很淺顯的道理!!
熱心網友
如果人口數量和人口質量成正比,多多益善。如果人口數量和人口質量成反比,愈少愈佳。
熱心網友
消除漁民也很重要的
熱心網友
你們說的真好
熱心網友
不能一概而論!少而精勝于多而差,多而精勝于少而精!
熱心網友
呵呵,我回答了,樓主要給分哦, :如果是13億人口,而且素質跟那2個學生一樣,那么中國可能連建幾條鐵路都費力, , ,如果是3億人口,而且素質跟偶滴一樣,呵呵,那是坐什么都是免費的~~~~
熱心網友
這是個常人說不好的題目.人少有人少的辦法人多有人多的辦法,我國人口眾多世界第一還沒的一種適合我們發達的路.中國式就這個意思吧.要我們去找去走.事在人為.我們落后又不是現在才發現的.人多不是今天才多起來的.我們要的就是現在這種狀態下發達的辦法.人口多.最多只是一種因素而已
熱心網友
好好向你們學習。
熱心網友
屁話,關鍵是看人均資源配置.
熱心網友
人口多有人口的好處同時有其壞處。反過來人口少有人口少的好處同時有其壞處。世間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任何事情都有其好壞兩面。
熱心網友
我感覺你提的問題很有意義,我推薦給了編輯,不知他們如何看待.13億人口是我們的最大的國情,是現實存在的,是誰都不能回避的.俗話說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飯.但在科技速度飛快發展的今天,人多就不見得是好干活了.假如我國人口是三億的話,那我們現在的國民生產總值就等于翻番四倍還多點兒,就得到五萬多億美元.那我們的日子就好過多了.關鍵是要把教育抓上去,整體提高國民素質,那我們的國家就會立于東方不敗.
熱心網友
題目太大.中國的人口密度比小日本和英帝國可要小
熱心網友
人多有人多的好處.它他帶給我們競爭的機會,有競爭就會有進步.這是社會進化的基礎.當然如果所有的人都能自覺為社會創造財富,沒有邪惡就另當別論.
熱心網友
說得實在是太對了,你看看所有的國際性大公司都會在中國設立分部,為什么,我一直覺得就是因為看中了中國的人多啊!一個事情總有它合理存在的地方,也總有它的兩面性。我們要善于利用它積極的一面就一定可以創造出奇跡的!
熱心網友
著不是一個數量的問題,是一個作用的問題!
熱心網友
人口不再多寡,在于素質.人口過多,能源有限
熱心網友
我比較贊同人少了好,快,身
熱心網友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這是一個人口與發展之間的“度、量、質”的問題,很值的大家討論和研究!苦苦認為——1、不能單純以人口多少論好壞。中國的人口劇增,也只是在近代以后出現的,在近代以前,中國絕非人滿為患,但那時的生產力水平、文化科技實力等卻是很低的,所以不能說人少了經濟就發展的快,更無所謂好。反之,人多也不是經濟發展快慢的充分條件。中國較之美國絕對是人口大國,但經濟實力、科學技術發達程度卻只能是發展中國家。人口多少之于經濟發展的關系,需放在既定的歷史背景、地理區域和各種綜合因素中去考查、去衡量。2、從哲學的角度分析,人口與發展之間有著“度、量、質”的關系。對一個國家而言,人口的"量"對于國家經濟發展是否有利有一個"度"的問題,-----有事,先提交,再來。歡迎到"苦苦"的寒舍作客——
熱心網友
都是假的,我們要的是實實在在的行動,不是口號和假象,如果全國人民都行動起來,我們將強大的讓人可怕!
熱心網友
人多,總體發展會快。這是當然的。但是,當均分之后,就會更慢了。必竟我們資源是有限的。像發達國家,一個人控制一臺電腦,一臺電腦控制上百臺機床,但是,在中國,這樣,行嗎?不行。因為,一個人干了活了。其它人怎么辦?我們買的美國的產品(電子)都是壓接工藝的(很貴),但是,在中國呢?不行,因為,還要焊(便宜)主要原因是中國人多,大家都要有工作才能這樣。如果中國只有3億人,中國的福利一定會比現在高三倍。雖然國民總產值不一定比現在高,但是,人均一定會比現在高出很多。其實,討論這個,都是各人意見。因為,我們現在,已經有13億(甚至更多),所以,我們只有現在努力,中國才會強大。
熱心網友
人口是必須的,但是控制人口是必要的。國家的發展在于教育,我國現行的教育是“批量生產”式,各色各樣的孩子送進學堂,出來的卻是一模一樣的學生。原因就在于學生太多,教育資源跟不上。每個老師都希望能培養出有鮮明個性特點的學生,但是,一個老師最起碼要帶兩個班,每個班最少有50個人,光是批改作業就占去了大部分時間,更不用說去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課堂上,50個人擠一間房,其中不乏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課堂進度要完成,老師勢必無暇顧及每個學生的一舉一動,試問,教育質量如何提高?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僧多粥少,哄搶是必然的,試想,哄搶之下,怎會有素質的提高?所以說,人口不是我們炫耀的資本,而是我們應該憂慮的問題。
熱心網友
正所謂人多力量大,不錯,可是負擔也是很多的,從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看法,就國家來說人多是發展的快,對經濟的發展是好事情,對于有錢人或者說對于有發展的人來說是好事情,可是窮人怎么辦?只能窮富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相反如果人少發展會慢,國家落后,或者速度慢了,可是普通的老百姓會好過一些,地多了,房子也不緊張了,窮富差距小一點,所以各有各的好處。
熱心網友
中國人口增長過快,其他的方面卻沒有跟上,會導致許多負面的影響產生.首先是教育.現在上學難的問題是日益突出.大量的生源不得不使學校不斷提高入學的門檻,以至許多學生得不到好的教育.周而復始,我們國民素質肯定要下降不少.還有就業,流動人口,這都是造成社會不穩定性的根本原因.這與人口的增長也是分不開的.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三口之家,月收入2000,就可以過得很舒適.但如果再增加兩個孩子,無論是經濟上還是精神上都不會很輕松的.一個家庭尚且如此,更不要說那么大一個國家了.
熱心網友
中國現在的經濟還是粗放型經濟,中國經濟的強大主要是靠量大來支撐,質的方面還遠遠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人口眾多,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市場,并且我國人均GDP剛剛達到1000美元,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如果中國人均GDP再增長1000美元或者更多的時候,那么中國經濟就變得更加強大。但是人多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比如就業方面,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經濟規模也還不夠大,造成了就業率的低下,很多勞動力找不到工作,生活困難,同時也造成了社會的不穩定。還有一個就是人口老齡化問題,由于這部分人已經不再獲得勞動收入,主要是靠社會的福利支出或者其子女的贍養,這又給社會增加了一個很重的負擔,阻礙了經濟的發展等。舉個例子,通用汽車就是由于其退休人員過多,福利支出巨大,這讓通用汽車背上了一個很大的包袱,這個也是通用汽車發展不夠豐田的原因之一。所以如果中國現在能夠控制人口增長,并且實現一定的負增長的話對經濟發展是非常對利的。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看法,不對地方還請各位多多指教。
熱心網友
我是上面問題贊成者,人多的確是制約我國發展的極大障礙,無能是從能源和經濟上都給我們的發展造成極大的阻礙!或許是我國在建國初的決策者們作出的最大的決策失誤!不能把13億人僅僅看作巨大的市場,從另一個方面說她是一個巨大的消費群體,即使我們的生產力巨大也無法滿足13人口的需要,所以我們始終無法像美國人或者歐洲人那樣占有更多的社會資源來滿足自己的需要。更何況我們的社會現實是生產資料的不公平的分配,更加劇了一部分人的生活困苦。所以我贊成上面的問題
熱心網友
是的,12億人比3億人發展的快。人多力量大。
熱心網友
人口多不一定就人才多。在當今的社會人才確實是發展的根本。然而人才是靠培養出來的。而不是說人多人才就多。歸根到底人才的多少是考教育來衡量的,所以我認為現在的中國應該注重教育制度,要徹底杜絕應試教育,要注重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
熱心網友
就好象保險或者統籌一樣,基數越大越好發展.現在只是有少數人自認為站在塔尖,就歧視,討厭廣大農民,因為中國最多的就是農民,所以就有人認為是他們素質低,拖了后退.其實,中國人素質高低沒分別,多少受高教育者,多少官員做出齷齪事,不齒事啊.真正的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不是那一小撮"貴族"創造的.
熱心網友
中國有個壞毛病,功利性太強,具體表現在什么都以數量作為評價的依據。但有些問題是質量方面的,是無法用數據說明的。人口就是這樣,日本人,37萬平方公里,1.2億人,人口密度遠大于中國。世界第二經濟強國。人口成為資源、成為優勢。中國人口世界第一,經濟第五,是日本GDP的五分之三,我們把人口當成負擔,消費的機器,這是悲觀思想作祟。不管怎樣,人口多少不重要,關鍵是人口素質,都是文盲原始人或暴徒、貪官污吏,再少也會搞的國家衰敗不堪,要都是博士、見義勇為、德才兼備之人,再多我們也不嫌少,中國再有十幾億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