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兵在潛艇上是怎樣生活和工作的?枯燥嗎?一般他們出海執行任務要多久?

熱心網友

潛艇兵的生活在大多數人的眼里可能是神秘的,這個我來告訴你們吧,我在潛艇上呆了將近5年。首先,只要是不出海,艇員是不在潛艇上生活的,我們每條潛艇都有自己的宿舍,晚上除了值更的,全部都是在陸地的宿舍休息,可以打打牌,溜溜海邊,看看電視什么的,和其他海軍兵種的生活差不多,但是潛艇艇員的紀律比其他的要嚴格。就餐的時候都在大食堂統一就餐,吃得相當不錯,一天41的伙食費,在這里我就不一一列舉了。不瞞你們說,我當兵回來長了20多斤的稱。潛艇兵工作的時候是很辛苦和乏味的,是所有兵種中最辛苦的。不出海的時候,白天要上艇進行機械裝備的保養,穿統一的作訓服(冬天是獨特的防寒服),每周定期做機械轉動,主要是看看裝備狀況是否完好。我們當時的衣服上全都是油漆,什么顏色的都有,臉上和手上基本都是油,有時候不免要受傷。出海的時候,生活和工作都在艇上了,由于空氣質量不好,所以人都有犯困的感覺,大腦反應比較遲鈍,有時候在戰位的艇員都能睡著了,為了保持空氣質量,出海的時候是不允許吃蘿卜和豆芽的。以前出海要吃罐頭,現在出海每天都可以吃到新鮮的蔬菜了,而且用水也不是那么緊張了,不過是不可以洗澡的。最要命的是在潛艇里面會發生生物鐘紊亂,人回到陸地上會感到非常不舒服。潛艇內禁止吸煙,除非在柴油機航行的時候,可以在柴油機艙里面吸煙。潛艇在水面航行的時候,如果上廁所或者吸煙,要上艦橋,必須要請假,回來要銷假。說到上廁所,這可有講究的,在潛艇上廁所可是和陸地大不相同,如果上水下廁所,要開啟和關閉2個閥門,如果順序搞錯了,呵呵,那廁所的污物全都會濺起來,這樣我想光惡心就夠受的吧。至于噪音和高溫的問題,就數輪機兵了,如果使用柴油機,機艙的溫度可以達到50度以上,噪音在200分貝以上,我當時是魚雷兵,我算是享福了,魚雷艙不冷不熱,也沒噪音。不過要是暈船,那可有罪受了,潛艇由于噸位小,晃得比較厲害,拿我們潛艇兵的話說就是"一身虛汗,二目無神,三魂出鞘,四肢無力,五腑翻騰,六神無主,七上八下,九(久)臥不起,十分難受"。至于出海時間,這個我只能給你做簡單的介紹,因為牽扯到了潛艇的訓練計劃問題。潛艇出海一般執行的是訓練和戰備任務,出海時間不長,一般是1-3天,時間短,所以艇員都適應得了,也就沒什么大的壓力。但是如果執行遠航任務,那時間可長了,大多數人的精神會很壓抑的,有的還能出現幻覺,好在現在遠航也能吃上蔬菜了。象這個時候艇員一般都搞一些娛樂活動,比如看個VCD什么的,搞的戰位比賽什么的,提高一下士氣。你想想,把一個管子堵死,里面放上管路和機械,不用說出海,把人放在里面個把月的,我想大多數人是受不了的。總之,潛艇兵的故事很多,有的很辛酸,有的也富有趣味,雖然潛艇不能馳騁疆場,但是卻在大洋的深處,潛藏著令敵人驚畏的神秘!。

熱心網友

可以參看(0艦船知識)

熱心網友

潛艇兵的待遇好,但很危險,特別是在中國。以前的潛艇什么也沒有。現在的潛艇還有電影院桑那浴,游泳池等,不太寂寞

熱心網友

  潛艇兵的吃、穿、住   ●吃   八十年代初,國內曾放映過一部美國故事片《緊急下潛》,講的是二戰時一條美國潛艇的戰斗故事。電影中有一組鏡頭曾在觀眾中引起強烈反響,這條美國潛艇出航歸來,銀幕 上映出了豪華、寬敞、明亮的艇員餐廳,各種菜肴擺得整整齊齊:荷包蛋、牛排和時鮮的水果五顏六色、琳瑯滿目,大摞雪白的面包、大杯鮮牛奶和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咖啡勾人忍不住地咽口水,觀眾看了這些鏡頭后總免不了低聲議論并交口稱贊。那時剛從“文革”噩夢中走出來的中國老百姓物質生活還很匱乏,看到這樣豐盛的佳肴,心中自然感慨不已。其實,各國政府都對本國潛艇兵在物質上呵護備至,因為他們知道,豐盛的食物對保持潛艇兵的體力、維護潛艇兵的士氣是必不可少的,即使在共和國最困難的時期,中國潛艇兵也絕無食物匱乏之憂,食物一如既往地豐盛:早飯成桶的咖啡、牛奶、水果羹、各色可口的熱粥敞開喝,面包、點心、包子、炸制的主食隨便吃,菜是各色開胃、富含營養的菜式:外界鮮見的香腸、鳳尾魚罐頭、花生米罐頭、各式腌制的雞蛋、鴨蛋,還有頗對國人胃口的各色腐乳、咸菜,一樣不缺;中餐、晚餐更是豐盛的不行,當年罕見的肘子、黃花魚、平魚、大蝦、雞、鴨、肉更是當家菜,各色時鮮蔬菜目不暇接。筆者當年所在的東海艦隊潛艇支隊的伙食水平更是在全海軍拔頭份,在歷史上,江南一直以物產豐饒、佳肴考究可口夸世,部隊的后勤部門更是挖空心思、變著花樣地調劑食譜,而且每周都安排幾次會餐。潛艇兵的伙食標準高,那時錢也值錢,所以每逢會餐,菜色更加豐盛,酒隨便喝。如果傍晚你在潛艇基地看到紅頭漲臉、大聲談笑、步履踉蹌的艇員們,你就知道這幫小子又會餐了!部隊有專用的運輸艦和運輸汽車,每年都天南海北的一通亂跑,拉來各地的時鮮水果供艇員食用。艇上發起水果來量極大,黃巖蜜桔、煙臺蘋果、鴨梨等是成筐的發,以至后來每到收獲季節艇員先發愁怎樣把水果打發掉,當年某些有幸品嘗過潛灶的人現在提起來仍免不了嘖嘖有加。   ●穿   以前冬天潛艇兵一身呢子軍裝、腳蹬皮鞋曾是很高檔的配置,惹得其他兵種(水面艦艇的水兵除外,他們也是同等扮相)、地方老百姓羨慕不已,但現而今也算不得什么了,按下不表。   潛艇兵在“穿”上有點不同:他們出海時只穿工作服(或作訓服)或短褲、背心,不穿正了八經的軍裝。如果你哪天在影視作品中看到中國的潛艇兵出海時還穿著軍裝,在狹小、到處油乎乎的潛艇里裝模做樣的作戲,那么你給那個電影(視)導演打多低的分都不過份,并且可以提議給他頒發個“胡編亂造獎”以資鼓勵。   ●住   潛艇兵平時并不住潛艇上,他們住水兵樓。   住在水兵樓好處很多,比如:只要不出海,他們平時可象你我一樣天天看電視;他們可以有專用的房間做儲藏室,因而可以保有更多的個人物品;在堅實的陸地上,他們走路、休息時可以不必象腳踩棉花似的騰云駕霧(還記得那句歌詞嗎:“海浪把戰艦輕輕的搖”);他們的居住環境比較寬敞、方便,空氣也好;與水面艦艇比,夏天不必在被曬得滾燙的甲板下面的倉室里領教煎熬之苦,冬天睡覺翻身時也免了被四周冰涼的鋼墻鐵壁給激醒;用水、洗澡、洗晾衣服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在水面艦艇那里都成問題,而潛艇兵就不必為此煩惱了……,等等。   在“住”上,一般而言,潛艇兵要比水面艦艇舒服、方便些。   只有出海時潛艇兵才生活在艇上,那時他們才能體會到水面艦艇上的弟兄們日常的不便與煩惱。   近些年隨著新型的驅逐艦、護衛艦、補給艦的入役,這些大型水面艦艇的工作、生活環境越來越舒適。反觀潛艇,雖然新型潛艇尤其是核潛艇在居住性、舒適性方面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先天不足,潛艇兵出海時也只好將就了。其實其它國家的潛艇也大致如此,甚至在人們認為一貫貪圖舒服的美國海軍也不例外,這里僅舉一例:美國現役的當家潛艇“洛杉磯”級最讓美國潛艇兵詬病的是居然不能保證每個水兵有一張自己的床鋪:每3個水兵只有2張床!他們干脆管這個叫“熱鋪”(Hot Bunk),估計是有人起床值班時,后邊的人才能鉆進尚帶別人體溫的鋪位去休息,等到自己去值班時,別人又會鉆進這個帶著你的體溫的鋪位休息。若你去拜讀一下以寫潛艇見長的美國作家湯姆。克萊西寫的《核潛艇之旅》,就會發現我絕非胡說。   潛艇兵的日常工作、訓練   潛艇兵每天都有活兒可干。   不出海時,每周一、三、五的轉動機械,二、四、六的保養、檢修機械是艇員的日常功課,并且還要結合崗位情況進行以老帶新的專業傳授及演練。回到宿舍后還有沒完沒了的專業學習,因為潛艇兵要應付沒完沒了的專業考試。對了,還有總也值不完的、把人的生物鐘搞得亂了套的“更”:內務、碼頭武裝更、艦務更等等。吃潛艇這碗飯你想停下來歇口氣幾乎是不可能的,干這行的有句口頭禪:“兩眼一睜,忙到熄燈”,這句話道盡了潛艇兵的忙碌與無奈。不過你要是潛艇兵,當你在一艘艇員訓練有素,機械、儀器保養得锃光瓦亮,里里外外干凈整潔的潛艇上工作時,你會感到舒心、有安全感,這一切都是要付出代價的,那就是前邊說的經常性的忙和累,簡言之,是干出來的。自從蘇聯解體后,從各種媒體上看到的俄羅斯潛艇總是一副銹跡斑斑、蓬頭垢面樣,以專業眼光看顯然是保養不善,因而可以想象俄羅斯潛艇提前報廢或發生各種事故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潛艇出海將宣告艇員在岸上的安逸生活被打了個小小的句號。   那么忙碌的岸上生活還叫安逸?你看了下邊就知道了。  出海與遠航   潛艇出海前要進行補給,預先裝載好淡水、食品、燃油,充滿電、氣,各種機械、文件、文書備便。在進行魚雷射擊訓練時,要帶上訓練用的魚雷,行話叫“操雷”,這種魚雷與能把艦船炸上天的魚雷(行話叫“戰雷”)的區別在于雷頭裝的是水,當它航行到航程盡頭時排水裝置自動啟動,壓縮空氣把雷頭的水排出來,此時魚雷浮起,由撈雷船撈起后下次再 用;水雷與魚雷一樣,也分“操雷”與“戰雷”;如果潛艇執行戰斗出航,那么裝的就是叫做“戰雷”的真家伙了;攻擊型潛艇還可攜帶潛對艦導彈。   潛艇一離開碼頭,艇員就得委屈點了。   首先是缺水的煩惱,你要是平時有潔癖那你可太不幸了。在遠航時艇上淡水尤其珍貴,潛艇的水龍頭有專人管理。潛艇兵除飲用水外,每天用于洗漱的水以茶缸為計量單位,洗臉刷牙全在內。他們常常是刷完牙后用毛巾蘸上一點水擦把臉了事,一些老兵在遠航前會偷偷把裝滿水的塑料桶帶到艇上,實在臟的難受時好用來搞搞個人衛生。   其次是熱,如果潛艇在夏季到炎熱地區執行遠航任務,那可是件苦差使,由于潛艇航行時機械設備散發大量的熱量無法排出艇外,所以艙內溫度很高。而為了保障安全,潛艇的艙與艙之間是密閉的,由于各艙內機器散發的熱量不一,潛艇艙內溫度也不同,即使是“涼爽”的艙室其溫度也在30℃以上,而某些艙室溫度往往高達50℃(比如輪機艙)。不過其它季節出海還湊合,除了輪機艙外,溫度倒也宜人。潛艇上最艱苦的“工種”就是輪機兵,他們的工作環境又熱又吵,“咚咚”響的柴油機會使操作它的人心臟非常難受。想想看:如果在一個狹小密閉的房間里,你夾在兩排狂擂不休的大鼓中間一口氣呆上幾個小時,我相信你最起碼要患上暫時性的心率不齊。艇上最舒服的是魚雷兵,他們的艙室在潛艇首尾兩端,離輪機艙最遠,因而最涼快、最安靜,他們值班時舒舒服服的坐著,什么也不用干,守著艙內通話器動動嘴就行了,只有下潛時他們才有活干:搖開魚雷發射管前蓋使之注水以便潛艇下潛,攜帶魚雷時連這點活兒都免了。熱天航行時,官兵不分職務高低,不論年齡大小,人人穿著一身藍灰色寬松、肥大的亞麻褲衩背心,這是由于艇內熱且無法洗澡,在這種情況下,亞麻褲衩背心自然成了最佳服裝。亞麻織物雖手感粗硬,但吸汗強,易揮發,不粘身,即使十天半月穿在身上也不會有汗臭味。每次出海返航后,潛艇兵回宿舍后的第一件要緊事就是痛痛快快地洗個澡,因為渾身骯臟、油膩、刺癢的感覺非常難受。根據季節與崗位的不同,艇員穿的衣服從單到棉不同,在艦橋上的人員,比如值更官、信號兵、操舵兵等通常穿的較厚,因為海風很硬。潛艇兵出海時不穿正式的軍裝,理由前邊已說過了。當然,海上閱兵式除外。   空氣惡臭渾濁并且有害是另一件煩惱。長時間不洗澡造成的體臭、暈船嘔吐及食物變質的臭味、垃圾及廢油、廢水氣味。。。。。。,這些氣味能熏的你陣陣作嘔,而且要命的是由于潛艇艙室是密閉的,這些氣味散不出去,在這種情況下人會變的心情煩躁、情緒低落,如果你走進一條剛剛遠航歸來的潛艇艙室,那股非人的濃烈氣味能把你頂個跟頭!再有就是魚雷齊射后,魚雷艙會有魚雷發動機排出的、味道辛辣的有毒廢氣,這是魚雷發射系統的無泡裝置吸收進來的。由于氣動魚雷發射裝置構造簡單、動作可靠、體積、重量小,所以它是常規潛艇的經典配置,它的發射原理相當于吹管,無泡裝置的作用就是當魚雷在發射管內達到規定的出管速度后,迅速把“吹”魚雷前行的高壓氣(很不幸,此時魚雷發動機已工作并排出廢氣)“吸”進潛艇艙內,以免大團的氣體溢出艇外暴露潛艇陣位,但魚雷廢氣毒性非常大,此時全艇的通風系統要啟動,說白了,全艇各艙室都要攤一點,免得有毒氣體過于集中造成魚雷艙人員中毒暈倒(有的艇在發射訓練時,曾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所以你盡可以想象潛艇艙室里的空氣是多糟糕!若發射電動魚雷,這種不幸就可避免了。   潛艇艙室空間非常狹小窘迫:睡覺要用可拆卸式吊鋪,睡時裝上,起床拆下,否則就會影響正常的操作。水兵睡覺的帆布床是上下用吊鏈相連的,有三層、四層不等,層與層之間只能側仰而入,人要翻個身都不是件容易事。二艙(亦叫艇首蓄電池艙)號稱“官艙”,因為潛艇上的軍官鋪位悉數在此:右舷有3個房間號稱“總統間”,艇長、政委各一間,還有一個職務并不高的軍官也享受“總統間”待遇:譯電員,他老先生是沾了工作性質與密電碼的光。其他軍官的鋪位在左舷(因而他們自稱“左派”,并且總愛把艇長、政委、譯電員劃為“右派”),支起來是床鋪,放下來就是靠背沙發,兩排沙發一圍,這塊地方就成會議室了,軍官們可在此“議政”。桌子身兼四任:餐桌、辦公桌、床鋪、手術臺,只是人躺上去半截小腿得懸空,不論是睡覺還是做手術都非常不舒服。艇首魚雷艙是潛艇凈空間最大的艙室,但遠航時也好不到哪里去,備用魚雷架左右兩排用固定帶扎牢的魚雷及裝填裝置占去了艙室主要空間,雷身涂滿了黃油、螺旋槳涂滿了黑焦油,你來來往往難免蹭上,粘在身上黏乎乎的很難受,只有用柴油才能擦拭掉;莊子曾說:“林木自寇,山泉自盜”,正是由于艦首魚雷艙寬敞、上下方便、涼快,所以免不了被人覬覦,若碰上個好說話的魚水雷部門長(他是該艙艙室長),平時出海該艙就會堆滿了蔬菜、食品,備用魚雷架也會搭起許多“加鋪”,一些其它艙室的“外來戶”會在此睡個涼快覺。   潛艇上的“行”也大有講究,人要有“眼力見”,否則會到處碰壁、鼻青臉腫。低矮的艙頂與枝枝杈杈、硬邦邦的機械隨時會在你頭上留下點“紀念”。顧了頭,你還得顧腳,腳下一疏忽就會一腳踏空掉進艙孔(比如未蓋嚴的注水閥、艙底排水閥蓋板)里,甚至失足跌進陷阱似的底艙。路剛走得穩當些還要過“艙門關”,艙與艙之間有一個比臉盆大不了多少的圓形水密門,過此門時要先用門把手發出敲擊信號,讓鄰艙靠近防水門的人閃開,以免被門的搖把打傷,然后才能抬起搖把使水密門的齒牙錯開開門,水密門的開合跟高壓鍋的原理一樣。按潛艇《艙室條例》規定,艙與艙之間的通話旋塞要打開,目的是使艙室間因各自密閉而產生大小不同的氣壓均衡,只是通話旋塞比暖瓶塞大不了多少,因而不起眼,但不起眼的東西有時還小瞧不得,稍有疏忽就會給你點顏色看。曾有過通話旋塞未打開,人又沒注意兩艙間有壓力差便貿然打開防水門(此時防水門就象蓄滿了氣的高壓鍋鍋蓋),被防水門平著拍了出去,誰要是攤上這事絕不比挨泰森一拳好受多少。所以有經驗的潛艇兵在過艙室門時要撩一眼旋塞是否打開。防水門打開后,“過門”時哈腰、低頭、撩腿要一氣呵成,稍不協調頭上就會碰個包或磕青了腿,你又得齜牙咧嘴吸冷氣地疼半天。對排水量不大的常規潛艇而言,“行”上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當潛艇在水下航行時,人員應盡量減少大距離跨艙室(比如從艇首走到艇尾)的走動,因為這樣行事所產生的破壞均衡的力矩很大,會對潛艇的均衡產生影響,負責均衡的機電長及艦務軍士會很不高興的。當然,在戰時緊急下潛時也可讓艇尾不當班的大量艇員往艇首快速集中,這樣可大大加快潛艇下潛的速度。   在潛艇上“方便”也是門學問。如果有誰問某人:“會‘方便’嗎?”那一定是在罵人,但在潛艇上這句話可深了去了,因為潛艇的水下廁所使用起來十分麻煩:入廁時檢查污物儲存器內是否殘留氣體,若有殘留氣體則需打開通氣閥使之排出,否則,“方便”后你要踏下固定在便池上的一個踏板時,你“殿下”的坐便器就會成啟開了蓋的“香檳”,只是噴出來的東西不那么招人喜歡。如廁后要打開通海閥將贓物沖入污物貯藏器并關上進口閥,再打開它的通往舷外的前蓋,擰開供氣閥吹除臟物……上一次廁所要開關六七次閥門,如果操作次序顛倒或對閥門張冠李戴,坐便器內的臟物就會噴出,你這輩子就會成為戰友們的笑柄。潛艇的水下廁所在使用上還有其它規定:比如,潛艇在上浮下潛過程中禁止使用;與敵接觸或在敵活動海域不能使用,目的是防止排污時產生的氣泡暴露目標……等等。潛艇用的手紙是特制的,排出艇外遇水后能迅速分解溶化,這樣就不會暴露潛艇的行蹤了。   潛艇在水面航行時要用水上廁所,水上廁所設在艦橋底部,毫無疑問潛艇兵們還是愛用水上廁所,因為上水上廁所沒那么多復雜“手續”,也不必戰戰兢兢的擔心“坐噴氣式”,在這里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吸支煙,還可以借機在艦橋上飽覽藍天大海。上水上廁所也得注意,一是用完后要用手搖泵沖廁所,哪兒都得講社會公德;再有就是得機靈點,免得一不留神落了單。以前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某潛艇緊急下潛時,一名輪機兵正在如廁,由于長時間操作噪音極大的柴油機,此時他差不多暫時失了聰,而且上廁所時防噪音的棉花團還堵在耳朵眼里忘了取下,結果艇長喊的“艦橋人員下艙!緊急下潛!”的口令他沒聽到,等他感到潛艇急速傾斜、海水從腳下涌了上來時已為時晚矣,這名戰士還算機智(要么是出于本能),一把抱住徐徐升起的潛望鏡。結果艇長在用潛望鏡觀察海面時,眼前黑乎乎啥也看不到,艇長以為潛望鏡讓漂浮物糊住了,于是下令緊急浮起,浮起一看,只見那位可憐的輪機兵渾身水淋淋地抱作一團,正在高高的潛望鏡頂端迎風招展呢,艇長大人一身冷汗立碼就下來了。這件事迅即傳遍全海軍的潛艇部隊,潛艇兵沒一個不知道的。   另外,由于潛艇艙室是密閉的不見天日,長時間航行時每隔4—6個小時就換班輪值,很快就會把你的生物鐘搞亂,所以潛艇艙室里的時鐘是24小時轉一圈的,這樣你就不會把晚上10點錯當上午10點了。   在夜間航行時,指揮艙的照明燈光是暗紅色的,目的是便于使相關人員保持暗適應,當艇長、值更官把眼睛湊在潛望鏡上對外觀察時不致半天啥也看不見。說起夜間把著潛望鏡觀察海面,那可真是個苦差事,若遇到雨、霧或天色不良時更糟,用不了多長時間你就會兩眼發酸,眼睛就跟得了沙眼似的難受,你觀察一會兒就得把眼睛挪開休息一下,幾個回合折騰下來保你頭暈腦脹;對值更官來說如果趕上漁汛季節簡直就是災難,往來穿梭的漁船讓你防不勝防,尤其是那些小木船令人頭疼:它們掛的航行燈(煤油燈、電池燈)昏暗得比鬼火強不了多少,一不留神潛望鏡就可能把它們頂個人仰馬翻,潛艇的螺旋槳及伸出艇外的升降舵也很容易被漁網纏住;對空觀察就更難了:大范圍、全方位地轉動著對空潛望鏡搜索,滿天繁星一會就變成滿眼金星,要想發現夜空中飛行的反潛飛機只剩下一個“難”字來形容了。   由于潛艇帶有大量的蓄電池會放出氫氣,而達到一定濃度的氫氣一遇火星就會發生爆炸造成艇毀人亡,所以測量、消除氫氣也是潛艇兵必須注意的問題。潛艇停靠碼頭或水上航行時很在意艙內通風問題,目的是把艇內的氫氣排出艇外;在水下航行時由于無法通風,就要另想辦法了:艇內每個艙室都有消氫器,當氫氣達到一定濃度時要啟動消氫器,以此消除艙內氫氣。正因如此,一般而言在艙內是嚴禁吸煙的,據說當年一煙癮極大的國家領導人到潛艇部隊視察,在潛艇蓄電池艙(就是前面所說的“官艙”)內聽取艇長匯報時習慣性地掏出香煙準備來一根,被艇長委婉而堅決的制止了,艇長把位重權高、德高望重的國家領導人管了,此事成了潛艇部隊經久傳誦的美談一樁。只有在長時間水下航行,有人犯了煙癮實在非抽不可,而潛艇又處于柴油機水下通氣管航行狀態時,才可以到柴油機艙指定的角落吸煙,每次能輪上機會吸煙的艇員人數有限——只是守著震耳欲聾的柴油機,冒著高溫汗流浹背地抽煙,真不知道是享受還是受罪!   當然,潛艇也并不都一無是處,比如在大風大浪天氣,水下航行的潛艇就平穩極了,能把吐得翻江倒海、暈的東倒西歪的水面艦艇艦員們羨煞。如果兩邊是交戰的雙方,你可以想的出,此時誰會倒霉。   有關潛艇的幾個常見問題   經常有人會問潛艇兵如下問題:   在水下航行的潛艇用什么方法避開水下障礙物?   潛艇水下航行時靠海圖避開水下障礙物。在海圖上,所有固定的水下障礙物(暗礁、沉船)都被精確標出,海區水深、地形等也都標示的清清楚楚。海軍負責航海保障的航保部門隨時以“航海通告”的形式,把最新的海區變化情況通知潛艇部隊,所以潛艇艇長按海圖航行就是了,這兒講的是近海淺海水域的情況。   在遠海深海海域航行情況就簡單多了,此時由于動輒就是幾千米的水深,所以海底地貌再復雜也與潛艇安全航行無關了。   當然,在不明海域,潛艇還可靠主動聲吶、測深儀等水聲器材進行探測,此時潛艇航行方式與蝙蝠差不多,但潛艇最珍視的隱蔽性將因此喪失。   對水下、水面的活動目標(如潛艇、艦船等),潛艇可以用主、被動聲吶探測以免與之發生碰撞。   潛艇在水下航行時能看到水下的景色嗎?   回答是不能。因為作戰潛艇畢竟不是用來水下觀光的,為了使潛艇堅固并盡可能地布置機械設備,所以潛艇不設舷窗,實在說舷窗對作戰潛艇沒任何實用價值。由于厚厚的海水遮擋了陽光,所以在潛艇活動的深度,周圍海水混沌一片,即使打強光燈也看不了多遠,在泥沙含量高的海域甚至燈光也幫不了你的忙。所以從視覺角度上說,潛艇在水下航行時是個瞎子。當年筆者對這個問題也很感興趣,曾說服艇長同意,在40余米水深航行的潛艇上升起對空潛望鏡見識過:往上看,海水朦朦朧朧近似透過毛玻璃看東西;平視,海水有若擋在眼前的暗綠色的翡翠;如果航行深度再深點,眼前必是一團漆黑,因為陽光在海水里的穿透力有限,到了一定深度后大海就是詭異難測的黑暗世界了。   水下航行的潛艇艇員靠什么呼吸?   水下航行的潛艇由于被周圍的海水所包裹,因而與空氣隔絕,所以此時艇員靠一種叫做“氧氣再生裝置”的玩意兒產生的氧氣來呼吸,其核心是“氧氣再生藥板”,它的化學成分很簡單:過氧化鉀或過氧化鈉,它能吸收艇員呼出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氣。“氧氣再生裝置”構造其實很簡單,樣子有點象烤面包片的烤面包機,當然尺寸要大得多,“氧氣再生藥板”呈石膏板狀,使用時把平時密封的藥板啟封后插在“氧氣再生裝置”的槽里即可。潛艇每個艙室都有二氧化碳分析計,當二氧化碳濃度達到0。8%,就要啟用“氧氣再生裝置”了。   在動力充沛的核潛艇上還可用電解的方法,直接電解海水產生氧氣。   如果潛艇在潛望深度航行還可通過水下進氣管引進舷外空氣,并通過潛艇上的通風系統給各倉室提供舷外空氣。所以潛艇艇員的呼吸問題并不像某些蹩腳的影視作品所描寫的那樣,成為時時困擾艇員的煩惱。   水下的潛艇如何獲取外界信息?   潛艇有多種手段獲取外界信息:雷達可在水面及潛望深度進行搜索,雷達偵察儀可偵測外界雷達信號并判斷雷達類型及方位;潛望鏡可在潛望深度提供光學影像并用來測距、測量方位,對空潛望鏡還可測量天體,進行天文導航;主、被動聲吶可對水面、水下目標進行探測,水聲通信系統可在水下進行潛艇間及潛艇與水面艦艇的通信聯絡;無線電系統可收發電文,特別要指出的是潛艇可依靠其特有的長波通信系統在水下一定深度隱蔽地接收電文,而設在陸地上的超大功率長波發射系統的天線甚至長達十幾千米至幾十千米,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把無線電信號發射到幾千千米之外、在水下幾十米深度航行的潛艇上;潛艇還可利用衛星進行通信、數據傳輸及導航;旗語及燈光通訊是潛艇水上近距通信的常用手段。。

熱心網友

整天不見天日的過.地獄.

熱心網友

個人衛生對潛艇兵最要緊?

熱心網友

很難受的。有時出海往往要幾周才能回陸地,出海訓練常常都是潛在水下(尤其是執行一些任務時,核潛艇的出海時間更長),在潛艇里長時間無法洗澡,只能使用一些不新鮮的食物(罐頭食品等),在潛艇里就好象在宇宙中一樣,沒有了日夜的概念(潛航時等于整天是黑夜),潛艇里空氣相當渾濁,絕對靜止吸煙或是用肥皂之類化妝品(氣味難消散)。在潛艇里也沒什么娛樂,由于在海中情況復雜,心理壓力也很大。 至于出海時間,要看是什么樣的任務了,一般都要一周以上把,有些特殊任務需要好幾周的時間。所以,不是每個人都受得了潛艇兵的生活的,潛艇兵恐怕是軍隊最苦的行當之一了

熱心網友

潛艇兵好象吃飯睡覺 一般情況下在陸地上 訓練執行任務才進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