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工業、農業等各行各業,要有具體數據。
熱心網友
從1980年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以來,我國保險市場的發展速度非常快,保費收入在短短的20年里每年都超過了GDP的增長速度。僅過去十年保費收入來看,保險公司的總保費收入每年以29%的速度在增長,保險營業的總資產達到3374億元。 盡管中國保險業取得了驚人的發展,保險的業務結構也日趨合理化。但由于種種歷史的、制度的以及經濟本身的原因,發展水平總體上仍舊偏低,與世界發達國家乃至世界平均水平都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目前我國保險業存在著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就是總體規模仍然較小。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是衡量一國保險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1999年,中國保險市場的深度,即保費收入占GDP的比重是1。63%,而世界平均水平是7。52%,我國保險深度占世界平均水平只有21%,在世界上排名58位。保險密度,也就是人均保費收入,1999年我國人均保費是13。3億美元,世界平均水平是387。3美元。我國保險密度在世界平均水平中只占到3。43%,排名是73位。1999年我國保險深度和密度分別占世界排名的66位和75位,保險深度為1。79%,不僅低于發達國家保險市場10%的水平,也遠遠低于世界7。4%的平均水平,保險密度只有人民幣110元,約合13美元,大大低于全世界人均271美元的平均水平。 我國單位GDP能耗的國際比較單位GDP能耗是利用外匯匯率折算的單位GDP能耗對能源使用效率進行比較的基本指標,是一國發展階段、經濟結構、能源結構和設備技術工藝和管理水平等多種因素形成的能耗水平與經濟產出的比例關系。它可從投入和產出的宏觀比較來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能源經濟效率,具有宏觀參考價值。2001年世界主要國家單位GDP能耗比較?見表1?結果表明:我國1億美元GDP消耗能源約11?12萬噸標準煤,能耗強度約為日本的6.58倍,德國的4.49倍,美國的3.65倍,巴西的2.35倍,印度的1.24倍。從宏觀上看,我國能源經濟效率明顯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 。
熱心網友
40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