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起征點提至1500,各個不同階層能少交多少錢?
熱心網友
聚焦個稅聽證三大熱點 廣東代表建議2000元標準 2005-09-28 08:36:54 南方日報 -------------------------------------------------------------------------------- 相關新聞:個稅聽證會今早進行 廣東代表建議允許上浮20% 南方網訊 個稅起征點是否“一刀切”?1500元的標準是否合理?標準提高后稅率會不會跟進?昨日,備受關注的“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減除標準聽證會”于全國人大會議中心二層大禮堂舉行。28名聽證陳述人(包括20名來自全國公眾代表、8名個人所得稅修正案(草案)起草部門的代表)踴躍發言,就此三大熱點展開交鋒。 據現場統計,這20名公共陳述人基本接受全國應有統一的個稅起征點,至于具體標準,各有不同(詳見右下表)。廣東省地稅部門的代表提出,應授權省一級人民政府根據地區經濟發展差異,在1500元的基礎上再提高20%的扣除費用標準。 聽證會主持人、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楊景宇表示,這是全國人大首次舉行立法聽證會,也是推進民主立法的一項重大舉措。法律委員會將及時整理代表意見,形成聽證報告提交給全國人大常委會,作為立法時的重要參考和依據。 熱點一▲▲起征點標準“一刀切”能否通過? 個稅起征點是否“一刀切”?在互聯網上多個調查中,實行地區差異的呼聲很高。但從與會公共陳述人的表態看,實行全國“一刀切”成為壓倒性的觀點。 觀點1 全國統一扣除額度有好處 新疆烏魯木齊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陳棟認為,應當全國統一個稅起征點,取消各地區自行浮動的權力。他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如果一個工程師從上海到新疆去工作,月薪同樣是3000元。如果在上海扣除額度為3000元,新疆為1500元,這對他自然太不公平。”他表示,現在“孔雀東南飛”的現象已很嚴重,無論是為了支援西部建設,還是為了讓西部留住人才,都應該實行全國統一扣除額度。 來自上海的聽證陳述人江泓也提出,從過去的經驗可以得知,允許各地浮動,這將是無休止的地區間競賽。一旦失控,中央難以維護權威性。 觀點2 生計支出存在客觀差距 與其相反,與會的廣東、上海等地的地方財稅部門的陳述人則提議適當浮動。廣東省地方稅務局副局長魯蘭桂在發言時提出,應授權省一級人民政府根據地區經濟發展差異,在1500元的基礎上再提高20%的扣除費用標準。 他指出,個人所得稅確定的費用扣除標準,一個重要的原則是要保證基本生計支出的扣除。這就必須考慮到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在收入水平、物價水平、基本生計支出標準等方面懸殊很大。 他以廣州和梅州的生活消費為例,“廣州市上半年商品房每平方米均價4350元,梅州市每平方米1046元,如果按一個家庭購買一套80平方米的商品房、分期付款15年計算,在廣州市,每月的支出2959元,而在梅州市,每月只需712元,廣州市是梅州市的4。2倍。又如子女上幼兒園和上小學,在廣州市,每月的支出分別要600元和200元,梅州市只需100元和50元,以上兩項支出,廣州市分別是梅州市的6倍和4倍。這種現象在廣東的珠江三角洲和粵北地區同樣存在。”魯蘭桂認為,既然確定扣除標準以生計必須支出為基準,而生計支出又存在客觀事實上的差距,在個人所得稅法修改中,就應當充分考慮到這種差距,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真正貫徹實事求是思想路線。 熱點二▲▲800—3000:起征點該定在哪里? 觀點1 1500元方案:工薪階層納稅人數將降低一半 作為個人所得稅修正案(草案)起草部門的代表,財政部稅政司司長史耀斌在發言時強調,工薪所得扣除標準由800元/月調整至1500元/月的方案建議,是綜合考慮了多種政策因素,力爭做到科學合理。根據國家統計局有關資料測算:2004年全國城鎮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6024元,城鎮居民年人均消費支出為7182元,按人均負擔率1。91計算,城鎮職工年人均負擔家庭消費支出為13718元,每月為1143元,具體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開支。所以1500元方案是考慮我們城鎮居民總體生活水平并兼顧東西部地區情況而做出的均衡選擇,可以較好地解決當前城鎮居民生計費用扣除不足的問題,有利于減輕中低工薪收入者的稅收負擔。 他說,根據對全國500個城市、5。5萬戶的家庭收入統計調查,按照現行的每月800元的扣除標準,工薪階層納稅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約為60%;扣除標準調整至每月1500元后,納稅比例將降至30%左右,納稅人數降低一半。 月收入分別為1600元、2000元、3000元、5000元和10000元的,分別交稅5元、25元、125元、400元和1325元,所繳稅款占其收入的比重分別為0。3%、1。2 5%、4。17%、8%和13%,稅負分別較原來降低91%、74%、39%、21%和10%。由此可見,此次扣除標準調整后,收入越低,減負越多;收入越高,減負越少。這種政策效應符合個人所得稅立法宗旨。 觀點2 1600元方案:“遷就”廣州深圳現狀? “1500元方案執行中有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如何讓廣州等地現在1600元的扣減金額降下來?”來自上海的公眾代表江泓提出,硬要納稅人提高稅負是很危險的一個決定。如果廣東不降,那么只有兩個選擇:要么扣減額提高到1600元,要么允許各省市上下浮動。他建議,將扣減額提高到1600元。 財政部科研所的研究員孫鋼代表也支持這一觀點。他認為,1500元方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從保證調整方案順利推行和政策操作的角度來考慮,提高到1600元可能更好。 孫鋼說,我國目前各地實際執行的減除費用標準已經高低有所不同,如北京為1200元,廣州、深圳更是達到了1600元。這種局面的形成有一定的合理成分。而1500元的方案實際上是對這一部分既得利益的否定。因為對已經實行1600元標準的地區的納稅人來說,他們將面臨因必須降低減除費用標準從而增加納稅負擔的情況。而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的提高,理論上應該是使所有的工薪納稅人都受益。如果改革的結果是一部分人降低了稅負,另一部分人(包括相當部分的低薪納稅人)卻增加了負擔,特別是部分低收入者的負擔,必然會引發他們的強烈不滿。他們會問:為何其它地方的高薪收入者都減少了納稅,而我們這里低薪者卻要增加納稅?太不公平! 如果實行1600元的標準,使現有的納稅人至少不增加稅負,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們對調整方案的不滿。 觀點3 大幅調高:“劫富濟貧”消弭貧富差距? 一些代表強調,鑒于我國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趨勢,工資薪金所得的收入額減除標準應當體現“少部分高收入者納稅,大部分中低收入者不需要納稅”的原則,即“劫富濟貧”原則。 來自河北省的公眾代表宋景昌提出,工資薪金所得額減除費用標準應當以3000元左右為宜。他認為,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民本”思想應當是政府存在的基石;工資薪金收入的主體恰恰是基本的產業工人,工資薪金收入是其維持最低需求的保障,其最基本的用途是維持生命,保證基本的生存和繁衍。因此,工資薪金所得減除標準的確定應該體現對廣大中低收入工薪階層救濟,貫徹“少部分高收入者納稅,大部分中低收入者不需要納稅”的原則。 四川鼎力律師事務所律師李聲雯認為,個人所得稅的征收對象應以高薪金收入階層為主,應將個稅免征額統一制定為2500元。來自重慶的農民工代表吳志才也表示,“談到從1500元調高以后,可能對高收入者不公平。這里講的公平要看怎么看,比如現在的高收入者,我覺得應該認為是三分人力、七分收益。這七分收益大部分是靠農民工在城市里創造的價值,應該是完全受益的。” 有個別專家支持這一觀點。北京大學外國經濟學說研究中心副主任夏業良認為,理想的起征點最低也應當在5000元以上。這樣可以使中等收入水平以上的階層———比如月收入2萬元以上的階層承擔起稅收負擔,而使低收入階層能夠在一段時期內逐步完成初始財富的積累。 但也有代表指出,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并不是越高越好。這當中有個度的問題。如果稅收改革過于激進,傷害到了國家財政對低收入階層的轉移支付能力,那么實際上低收入階層會成為稅收改革的犧牲者。所以,改革的度就是不影響國家財政的支付能力。根據有關報道,從原先800元的起征點到議案中提議的起征點1500元,國家個人所得稅的稅收收入會減少200億左右。這個數據對總盤子超過1700億的個人所得稅來看影響不大,所以國家應該有一定的支付能力,但應審慎把握,不宜過高。 觀點4 未來走向:標準最終可能適當提高? 廣東佛山代表楊欽建議,在現階段,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應提高至2000元較為適宜。提高500元,根據相關數據估算能基本適用5年時間,使法律具備前瞻性和相對的穩定性,避免動輒修改法律,從而提高公民的認同,有助于依法治國。 全國總工會保障工作部副部長鄒震認為1500元這一標準仍然偏低,建議將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提高到1600—2000元。全國總工會的一項調查顯示:僅有10%的職工認可將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提高到1500元,80%以上的職工則建議將起征點提高到2000—3000元。 很多來自民間的聲音都認為,起征點不應該是1500元,而應該是更高。 北京大學稅法研究中心主任、全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隆亨教授,作為此次個稅修改標準的提出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從各界反映的聲音來看,1500元的標準有點偏低,最終結果可能會有所提高,但幅度不會太大。因為,此次個稅改革,需要穩健的財政政策,盡量減少財政赤字,力求達到收支平衡。 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王國華也認為,最終應該是一個需要和可能相協調的結果。 廣州市民反應:最關心收入變化情況 得知個稅免征額提高正在進行立法聽證的消息,廣州市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對市民來說,最上心的莫過于自己的收入到底是多了還是少了,免征額調高后究竟更加“公平”了,還是降低了國家財政對低收入者的支持。 飯店經理林小姐:對于我們個人而言,個稅免征額當然越高越好,當然這不意味著我們要逃稅。2000元的免征額是比較合適的,畢竟像我們的收入還屬于中等上下。我們比較關心的是免征額調高之后,我們的收入會不會真正增加,能增加多少。 出租車司機李先生:我們對個稅不是特別關注,因為每個月我們都要固定地交給公司錢,其中包括了所有的稅錢。做出租這行,每天干好了能賺10 0多不到200元,干不好就幾十塊,更多的收入要上繳公司。如果個稅免征額提高,我們很想知道公司會不會相應降低我們的“份錢”,希望到時能給我們一個說法。 媒體從業人員陳先生:做媒體這行,某種程度上是計件工資的領取者。 因為一年中行業冷淡不均,收入多的時候要多出幾千塊。但起征點過低,大大降低了這種計件收入的差距,讓人感覺很多勞動都是白費的,多干的比少干的也高不了多少。另一方面,總覺得個稅起征不應一刀切,不僅在地區之間不應一刀切,在不同行業之間、不同工資領取方式之間、不同經濟大環境之間也要考慮適當不同。 公務員王先生:個稅的繳納初衷在于調整貧富差距,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工資水平不斷提高,公務員工資也是一漲再漲,但公務員的工資遠未達到高收入標準。原有的起征點勢必意味著收入的絕大部分都要繳一定比例的稅。 這明顯是不合理的。現在廣東的代表提議將起征點定在2000元左右是比較符合廣東的情況的,對于絕大多數靠一般工資過活的普通百姓來說,個稅不應成為他們的負擔,看著工資條上扣款部分減少,相信誰都會很高興。當然,與此同時,應加大對各個職業所謂“隱性收入”調查,不然起征點的制定就失去了意義。 廣東代表:“這是公民責任的體現” “看來,提高起征點還是符合大部分人意愿的!”昨天下午3時多,剛走出會場的廣東代表楊欽興奮地告訴記者。在這次聽證會前后,楊欽和陳慶峰這兩位來自廣東的民眾代表,以各自鮮明的觀點和代表性受到了特別的關注。 楊欽——— 補充發言念“月光族”來信 作為佛山城區的政協委員,楊欽參政議政的熱情很高,通過媒體收集民意,懷揣著千余條意見上京獻言。在賓館里,楊代表一方面幾易其稿,精心準備發言材料,一方面還得忙于“應付”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采訪,把嗓子都說啞了。在房間的桌子上,記者看到了他隨身攜帶的西瓜霜含片。“今天開會就我桌面上有兩杯水,一杯就是鹽水,是工作人員特別幫我準備的。這個細節讓我很感動。” “我舉了3次手,才搶到這3分鐘補充發言的機會!”除了8分鐘的“規定動作”,楊欽還在補充發言時念了一封吳姓“月光族”的來信,生動說明其“起征點應提高”的理由———“楊欽代表你好,我認為起征點應該是30 00元,我現在的收入是稅后大約3200元,在廣州工作每月支出如下:房屋月租1500元,每天吃飯花費為2。5+6+6×30,生活用品和活動費用400元,每月用于過節所需費用200元,通信及網絡費用200元,水電等費用150元,合計為3181元,屬于”月光型“。從以上支出可以看出,我屬于比較節約的用法,基本上很少考慮買新衣服和零食,如果遇到請假和遲到,還會被扣工資,如果遇到結婚和小孩滿月還要準備紅包。所以我建議起征點為3000元,請考慮我的觀點。”楊欽說,“我覺得這個案例說明地區還是有一定的區別,應予充分考慮。” 陳慶峰——— 廣東外來工代表的形象 與楊欽相比,陳慶峰則是以廣東外來工代表的形象凸顯在公眾面前。“我只是來自廣東東莞市的一名普通外來打工者。對于起征點調整為1500元,我個人表示贊同。”陳慶峰出言低調,“東莞市共有500萬人口,其中外來務工者約有400萬。東莞目前的個人所得稅起征標準是1200元,按照我的收入來說,如起征點調高至1500元,每月可減少稅金幾十元。雖然金額不是很多,但意義重大。” “其實我身邊的很多外來工對調整到1500元或1800元不是特別關心,因為不管如何調整,他們的每月收入其實很少有超過1500元的。外來工戶籍不在本地,但與本地人繳納一樣的個人所得稅,如何能夠享有更多的與戶籍居民一樣的權利,才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陳慶峰很樸實地說,實際上,無論起征點是1500元還是2500元,在中國都會有人說太高了,也會有人說太低了,因為我國目前的城鄉差距、中西部差距和貧富差距非常大,任何一個固定的起征點都不可能盡如人意。因此,更重要的是讓低收入地區和低收入人群加快發展,搭上中國經濟增長的快車。“作為一位普通公民,我很榮幸能參加此次全國人大首次立法聽證會,這也是公民責任的體現。” 熱點三▲▲標準提高后稅率調整跟不跟進? 減除標準決定著我們上不上稅,而稅率決定我們上多少稅。聽證會上,許多聽證陳述人強調了這樣的看法。 “稅率不屬于今天的聽證范圍,但我認為它和減除標準息息相關。”中國石油寧夏石化公司職工樊小斌表示,“現在我們大多數人把眼睛都盯住了減除標準不放,認為只要把標準定高了,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其實稅率問題更能體現稅收的公平性。” 樊小斌為此建議有關部門對稅率和遞進標準進行相應調整,在減除標準以上一個較大范圍內實行較低稅率,以使新標準能夠適應發展的需要,也更能照顧到廣大中低收入者。 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7107廠經濟師房立剛認為,個稅減除費用標準和合理的個稅征收稅率,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最近十年來,我國個人收入差距不斷加大,基尼系數已經達到0.45,貧富差距較大。個稅征收應是調節收入差距過大的工具,是一種讓高收入者交稅或者多交稅、讓低收入者不交稅或者少交稅的機制。”他建議合理設置個稅征收的級距與稅率,對超高收入者,在統一減費標準的情況下,通過制定合理的個稅級距及提高稅率的方式,調節他們的超高收入,實現公平的社會二次分配。 公共陳述人共20人“眼中”的個稅起征點 馬肖 中國石油化工公司撫順分公司腈綸化工廠工人 認為應該在800元的基礎上適當降低 王偉國 中國石油大慶石化分公司煉油廠職員 認為應保持1500元 田永祥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分公司職員 認為應提高到2000元或以上 申東升 河北省邯鄲市發改委處長 認為應提高到2000元 劉劍文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認為應提高到1600元 孫鋼 財政部科研所研究員 認為應提高到1600元 江泓 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稅務部職員 認為應提高到1600元 許建國 湖北經濟學院院長 認為應保持1500元 吳志才 重慶力華有限責任公司農村進城務工人員 認為應提高到2000元 宋景昌 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南戴河旅游度假區管委會職員 認為應提高到3000元 張玉霞 山東省濟南大學經濟學院教師 認為應保持1500元 李聲雯 四川鼎立律師事務所律師 認為應提高到2500元 楊欽 中國網通公司廣東佛山分公司職員 認為應提高到2000元 楊斌 福建省閩江學院院長 認為應維持現行的800元 陳棟 新疆烏魯木齊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認為應保持1500 陳慶鋒 亞特藍斯電子(東莞)有限公司采購部職員 認為應保持1500元 房立剛 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7107廠職員 認為在1500元的基礎上應適當提高 徐明富 維德木業(蘇州)有限公司職員認為應提高到2000元 郭貴林 山西省太原市西山煤電股份公司西曲礦職員認為應提高到1800元-2000元 樊小斌 中國石油寧夏石化公司職員 認為應維持1500元。 。
熱心網友
月收入分別為1600元、2000元、3000元、5000元和10000元的,分別交稅5元、25元、125元、400元和1325元,所繳稅款占其收入的比重分別為0.3%、1.2 5%、4.17%、8%和13%,稅負分別較原來降低91%、74%、39%、21%和10%。由此可見,此次扣除標準調整后,收入越低,減負越多;收入越高,減負越少。這種政策效應符合個人所得稅立法宗旨。
熱心網友
聚焦個稅聽證三大熱點 廣東代表建議2000元標準 2005-09-28 08:36:54 南方日報 -------------------------------------------------------------------------------- 相關新聞:個稅聽證會今早進行 廣東代表建議允許上浮20% 南方網訊 個稅起征點是否“一刀切”?1500元的標準是否合理?標準提高后稅率會不會跟進?昨日,備受關注的“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減除標準聽證會”于全國人大會議中心二層大禮堂舉行。28名聽證陳述人(包括20名來自全國公眾代表、8名個人所得稅修正案(草案)起草部門的代表)踴躍發言,就此三大熱點展開交鋒。 據現場統計,這20名公共陳述人基本接受全國應有統一的個稅起征點,至于具體標準,各有不同(詳見右下表)。廣東省地稅部門的代表提出,應授權省一級人民政府根據地區經濟發展差異,在1500元的基礎上再提高20%的扣除費用標準。 聽證會主持人、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楊景宇表示,這是全國人大首次舉行立法聽證會,也是推進民主立法的一項重大舉措。法律委員會將及時整理代表意見,形成聽證報告提交給全國人大常委會,作為立法時的重要參考和依據。 熱點一▲▲起征點標準“一刀切”能否通過? 個稅起征點是否“一刀切”?在互聯網上多個調查中,實行地區差異的呼聲很高。但從與會公共陳述人的表態看,實行全國“一刀切”成為壓倒性的觀點。 觀點1 全國統一扣除額度有好處 新疆烏魯木齊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陳棟認為,應當全國統一個稅起征點,取消各地區自行浮動的權力。他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如果一個工程師從上海到新疆去工作,月薪同樣是3000元。如果在上海扣除額度為3000元,新疆為1500元,這對他自然太不公平。”他表示,現在“孔雀東南飛”的現象已很嚴重,無論是為了支援西部建設,還是為了讓西部留住人才,都應該實行全國統一扣除額度。 來自上海的聽證陳述人江泓也提出,從過去的經驗可以得知,允許各地浮動,這將是無休止的地區間競賽。一旦失控,中央難以維護權威性。 觀點2 生計支出存在客觀差距 與其相反,與會的廣東、上海等地的地方財稅部門的陳述人則提議適當浮動。廣東省地方稅務局副局長魯蘭桂在發言時提出,應授權省一級人民政府根據地區經濟發展差異,在1500元的基礎上再提高20%的扣除費用標準。 他指出,個人所得稅確定的費用扣除標準,一個重要的原則是要保證基本生計支出的扣除。這就必須考慮到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在收入水平、物價水平、基本生計支出標準等方面懸殊很大。 他以廣州和梅州的生活消費為例,“廣州市上半年商品房每平方米均價4350元,梅州市每平方米1046元,如果按一個家庭購買一套80平方米的商品房、分期付款15年計算,在廣州市,每月的支出2959元,而在梅州市,每月只需712元,廣州市是梅州市的4。2倍。又如子女上幼兒園和上小學,在廣州市,每月的支出分別要600元和200元,梅州市只需100元和50元,以上兩項支出,廣州市分別是梅州市的6倍和4倍。這種現象在廣東的珠江三角洲和粵北地區同樣存在。”魯蘭桂認為,既然確定扣除標準以生計必須支出為基準,而生計支出又存在客觀事實上的差距,在個人所得稅法修改中,就應當充分考慮到這種差距,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真正貫徹實事求是思想路線。 熱點二▲▲800—3000:起征點該定在哪里? 觀點1 1500元方案:工薪階層納稅人數將降低一半 作為個人所得稅修正案(草案)起草部門的代表,財政部稅政司司長史耀斌在發言時強調,工薪所得扣除標準由800元/月調整至1500元/月的方案建議,是綜合考慮了多種政策因素,力爭做到科學合理。根據國家統計局有關資料測算:2004年全國城鎮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6024元,城鎮居民年人均消費支出為7182元,按人均負擔率1。91計算,城鎮職工年人均負擔家庭消費支出為13718元,每月為1143元,具體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開支。所以1500元方案是考慮我們城鎮居民總體生活水平并兼顧東西部地區情況而做出的均衡選擇,可以較好地解決當前城鎮居民生計費用扣除不足的問題,有利于減輕中低工薪收入者的稅收負擔。 他說,根據對全國500個城市、5。5萬戶的家庭收入統計調查,按照現行的每月800元的扣除標準,工薪階層納稅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約為60%;扣除標準調整至每月1500元后,納稅比例將降至30%左右,納稅人數降低一半。 月收入分別為1600元、2000元、3000元、5000元和10000元的,分別交稅5元、25元、125元、400元和1325元,所繳稅款占其收入的比重分別為0。3%、1。2 5%、4。17%、8%和13%,稅負分別較原來降低91%、74%、39%、21%和10%。由此可見,此次扣除標準調整后,收入越低,減負越多;收入越高,減負越少。這種政策效應符合個人所得稅立法宗旨。 觀點2 1600元方案:“遷就”廣州深圳現狀? “1500元方案執行中有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如何讓廣州等地現在1600元的扣減金額降下來?”來自上海的公眾代表江泓提出,硬要納稅人提高稅負是很危險的一個決定。如果廣東不降,那么只有兩個選擇:要么扣減額提高到1600元,要么允許各省市上下浮動。他建議,將扣減額提高到1600元。 財政部科研所的研究員孫鋼代表也支持這一觀點。他認為,1500元方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從保證調整方案順利推行和政策操作的角度來考慮,提高到1600元可能更好。 孫鋼說,我國目前各地實際執行的減除費用標準已經高低有所不同,如北京為1200元,廣州、深圳更是達到了1600元。這種局面的形成有一定的合理成分。而1500元的方案實際上是對這一部分既得利益的否定。因為對已經實行1600元標準的地區的納稅人來說,他們將面臨因必須降低減除費用標準從而增加納稅負擔的情況。而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的提高,理論上應該是使所有的工薪納稅人都受益。如果改革的結果是一部分人降低了稅負,另一部分人(包括相當部分的低薪納稅人)卻增加了負擔,特別是部分低收入者的負擔,必然會引發他們的強烈不滿。他們會問:為何其它地方的高薪收入者都減少了納稅,而我們這里低薪者卻要增加納稅?太不公平! 如果實行1600元的標準,使現有的納稅人至少不增加稅負,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們對調整方案的不滿。 觀點3 大幅調高:“劫富濟貧”消弭貧富差距? 一些代表強調,鑒于我國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趨勢,工資薪金所得的收入額減除標準應當體現“少部分高收入者納稅,大部分中低收入者不需要納稅”的原則,即“劫富濟貧”原則。 來自河北省的公眾代表宋景昌提出,工資薪金所得額減除費用標準應當以3000元左右為宜。他認為,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民本”思想應當是政府存在的基石;工資薪金收入的主體恰恰是基本的產業工人,工資薪金收入是其維持最低需求的保障,其最基本的用途是維持生命,保證基本的生存和繁衍。因此,工資薪金所得減除標準的確定應該體現對廣大中低收入工薪階層救濟,貫徹“少部分高收入者納稅,大部分中低收入者不需要納稅”的原則。 四川鼎力律師事務所律師李聲雯認為,個人所得稅的征收對象應以高薪金收入階層為主,應將個稅免征額統一制定為2500元。來自重慶的農民工代表吳志才也表示,“談到從1500元調高以后,可能對高收入者不公平。這里講的公平要看怎么看,比如現在的高收入者,我覺得應該認為是三分人力、七分收益。這七分收益大部分是靠農民工在城市里創造的價值,應該是完全受益的。” 有個別專家支持這一觀點。北京大學外國經濟學說研究中心副主任夏業良認為,理想的起征點最低也應當在5000元以上。這樣可以使中等收入水平以上的階層———比如月收入2萬元以上的階層承擔起稅收負擔,而使低收入階層能夠在一段時期內逐步完成初始財富的積累。 但也有代表指出,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并不是越高越好。這當中有個度的問題。如果稅收改革過于激進,傷害到了國家財政對低收入階層的轉移支付能力,那么實際上低收入階層會成為稅收改革的犧牲者。所以,改革的度就是不影響國家財政的支付能力。根據有關報道,從原先800元的起征點到議案中提議的起征點1500元,國家個人所得稅的稅收收入會減少200億左右。這個數據對總盤子超過1700億的個人所得稅來看影響不大,所以國家應該有一定的支付能力,但應審慎把握,不宜過高。 觀點4 未來走向:標準最終可能適當提高? 廣東佛山代表楊欽建議,在現階段,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應提高至2000元較為適宜。提高500元,根據相關數據估算能基本適用5年時間,使法律具備前瞻性和相對的穩定性,避免動輒修改法律,從而提高公民的認同,有助于依法治國。 全國總工會保障工作部副部長鄒震認為1500元這一標準仍然偏低,建議將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提高到1600—2000元。全國總工會的一項調查顯示:僅有10%的職工認可將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提高到1500元,80%以上的職工則建議將起征點提高到2000—3000元。 很多來自民間的聲音都認為,起征點不應該是1500元,而應該是更高。 北京大學稅法研究中心主任、全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隆亨教授,作為此次個稅修改標準的提出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從各界反映的聲音來看,1500元的標準有點偏低,最終結果可能會有所提高,但幅度不會太大。因為,此次個稅改革,需要穩健的財政政策,盡量減少財政赤字,力求達到收支平衡。 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王國華也認為,最終應該是一個需要和可能相協調的結果。 廣州市民反應:最關心收入變化情況 得知個稅免征額提高正在進行立法聽證的消息,廣州市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對市民來說,最上心的莫過于自己的收入到底是多了還是少了,免征額調高后究竟更加“公平”了,還是降低了國家財政對低收入者的支持。 飯店經理林小姐:對于我們個人而言,個稅免征額當然越高越好,當然這不意味著我們要逃稅。2000元的免征額是比較合適的,畢竟像我們的收入還屬于中等上下。我們比較關心的是免征額調高之后,我們的收入會不會真正增加,能增加多少。 出租車司機李先生:我們對個稅不是特別關注,因為每個月我們都要固定地交給公司錢,其中包括了所有的稅錢。做出租這行,每天干好了能賺10 0多不到200元,干不好就幾十塊,更多的收入要上繳公司。如果個稅免征額提高,我們很想知道公司會不會相應降低我們的“份錢”,希望到時能給我們一個說法。 媒體從業人員陳先生:做媒體這行,某種程度上是計件工資的領取者。 因為一年中行業冷淡不均,收入多的時候要多出幾千塊。但起征點過低,大大降低了這種計件收入的差距,讓人感覺很多勞動都是白費的,多干的比少干的也高不了多少。另一方面,總覺得個稅起征不應一刀切,不僅在地區之間不應一刀切,在不同行業之間、不同工資領取方式之間、不同經濟大環境之間也要考慮適當不同。 公務員王先生:個稅的繳納初衷在于調整貧富差距,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工資水平不斷提高,公務員工資也是一漲再漲,但公務員的工資遠未達到高收入標準。原有的起征點勢必意味著收入的絕大部分都要繳一定比例的稅。 這明顯是不合理的。現在廣東的代表提議將起征點定在2000元左右是比較符合廣東的情況的,對于絕大多數靠一般工資過活的普通百姓來說,個稅不應成為他們的負擔,看著工資條上扣款部分減少,相信誰都會很高興。當然,與此同時,應加大對各個職業所謂“隱性收入”調查,不然起征點的制定就失去了意義。 廣東代表:“這是公民責任的體現” “看來,提高起征點還是符合大部分人意愿的!”昨天下午3時多,剛走出會場的廣東代表楊欽興奮地告訴記者。在這次聽證會前后,楊欽和陳慶峰這兩位來自廣東的民眾代表,以各自鮮明的觀點和代表性受到了特別的關注。 楊欽——— 補充發言念“月光族”來信 作為佛山城區的政協委員,楊欽參政議政的熱情很高,通過媒體收集民意,懷揣著千余條意見上京獻言。在賓館里,楊代表一方面幾易其稿,精心準備發言材料,一方面還得忙于“應付”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采訪,把嗓子都說啞了。在房間的桌子上,記者看到了他隨身攜帶的西瓜霜含片。“今天開會就我桌面上有兩杯水,一杯就是鹽水,是工作人員特別幫我準備的。這個細節讓我很感動。” “我舉了3次手,才搶到這3分鐘補充發言的機會!”除了8分鐘的“規定動作”,楊欽還在補充發言時念了一封吳姓“月光族”的來信,生動說明其“起征點應提高”的理由———“楊欽代表你好,我認為起征點應該是30 00元,我現在的收入是稅后大約3200元,在廣州工作每月支出如下:房屋月租1500元,每天吃飯花費為2。5+6+6×30,生活用品和活動費用400元,每月用于過節所需費用200元,通信及網絡費用200元,水電等費用150元,合計為3181元,屬于”月光型“。從以上支出可以看出,我屬于比較節約的用法,基本上很少考慮買新衣服和零食,如果遇到請假和遲到,還會被扣工資,如果遇到結婚和小孩滿月還要準備紅包。所以我建議起征點為3000元,請考慮我的觀點。”楊欽說,“我覺得這個案例說明地區還是有一定的區別,應予充分考慮。” 陳慶峰——— 廣東外來工代表的形象 與楊欽相比,陳慶峰則是以廣東外來工代表的形象凸顯在公眾面前。“我只是來自廣東東莞市的一名普通外來打工者。對于起征點調整為1500元,我個人表示贊同。”陳慶峰出言低調,“東莞市共有500萬人口,其中外來務工者約有400萬。東莞目前的個人所得稅起征標準是1200元,按照我的收入來說,如起征點調高至1500元,每月可減少稅金幾十元。雖然金額不是很多,但意義重大。” “其實我身邊的很多外來工對調整到1500元或1800元不是特別關心,因為不管如何調整,他們的每月收入其實很少有超過1500元的。外來工戶籍不在本地,但與本地人繳納一樣的個人所得稅,如何能夠享有更多的與戶籍居民一樣的權利,才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陳慶峰很樸實地說,實際上,無論起征點是1500元還是2500元,在中國都會有人說太高了,也會有人說太低了,因為我國目前的城鄉差距、中西部差距和貧富差距非常大,任何一個固定的起征點都不可能盡如人意。因此,更重要的是讓低收入地區和低收入人群加快發展,搭上中國經濟增長的快車。“作為一位普通公民,我很榮幸能參加此次全國人大首次立法聽證會,這也是公民責任的體現。” 熱點三▲▲標準提高后稅率調整跟不跟進? 減除標準決定著我們上不上稅,而稅率決定我們上多少稅。聽證會上,許多聽證陳述人強調了這樣的看法。 “稅率不屬于今天的聽證范圍,但我認為它和減除標準息息相關。”中國石油寧夏石化公司職工樊小斌表示,“現在我們大多數人把眼睛都盯住了減除標準不放,認為只要把標準定高了,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其實稅率問題更能體現稅收的公平性。” 樊小斌為此建議有關部門對稅率和遞進標準進行相應調整,在減除標準以上一個較大范圍內實行較低稅率,以使新標準能夠適應發展的需要,也更能照顧到廣大中低收入者。 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7107廠經濟師房立剛認為,個稅減除費用標準和合理的個稅征收稅率,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最近十年來,我國個人收入差距不斷加大,基尼系數已經達到0.45,貧富差距較大。個稅征收應是調節收入差距過大的工具,是一種讓高收入者交稅或者多交稅、讓低收入者不交稅或者少交稅的機制。”他建議合理設置個稅征收的級距與稅率,對超高收入者,在統一減費標準的情況下,通過制定合理的個稅級距及提高稅率的方式,調節他們的超高收入,實現公平的社會二次分配。 公共陳述人共20人“眼中”的個稅起征點 馬肖 中國石油化工公司撫順分公司腈綸化工廠工人 認為應該在800元的基礎上適當降低 王偉國 中國石油大慶石化分公司煉油廠職員 認為應保持1500元 田永祥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分公司職員 認為應提高到2000元或以上 申東升 河北省邯鄲市發改委處長 認為應提高到2000元 劉劍文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認為應提高到1600元 孫鋼 財政部科研所研究員 認為應提高到1600元 江泓 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稅務部職員 認為應提高到1600元 許建國 湖北經濟學院院長 認為應保持1500元 吳志才 重慶力華有限責任公司農村進城務工人員 認為應提高到2000元 宋景昌 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南戴河旅游度假區管委會職員 認為應提高到3000元 張玉霞 山東省濟南大學經濟學院教師 認為應保持1500元 李聲雯 四川鼎立律師事務所律師 認為應提高到2500元 楊欽 中國網通公司廣東佛山分公司職員 認為應提高到2000元 楊斌 福建省閩江學院院長 認為應維持現行的800元 陳棟 新疆烏魯木齊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認為應保持1500 陳慶鋒 亞特藍斯電子(東莞)有限公司采購部職員 認為應保持1500元 房立剛 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7107廠職員 認為在1500元的基礎上應適當提高 徐明富 維德木業(蘇州)有限公司職員認為應提高到2000元 郭貴林 山西省太原市西山煤電股份公司西曲礦職員認為應提高到1800元-2000元 樊小斌 中國石油寧夏石化公司職員 認為應維持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