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現在5個月,最近有點腹瀉,每天3-4次,一般在晚上11點,早上6點的時候稍微厲害些,白天要好很多,以前是隔一天一次,請問是什么原因?需要怎么處理?

熱心網友

隨著天氣的轉冷,小兒秋季腹瀉的患者明顯增多。由于一部分家長對疾病缺乏了解和相關護理知識,有些患兒發生嚴重脫水,造成了不必要的傷害。 秋季腹瀉是一種主要由輪狀病毒感染的兒童常見病,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1月為高發期,兩歲以下的嬰幼兒多見。發病前常常有1~2天的發燒、咳嗽、流鼻涕等癥狀,隨后就會出現噴射狀腹瀉,一天十多次,嚴重的可達30-40次。 ...

熱心網友

隨著天氣的轉冷,小兒秋季腹瀉的患者明顯增多。由于一部分家長對疾病缺乏了解和相關護理知識,有些患兒發生嚴重脫水,造成了不必要的傷害。 秋季腹瀉是一種主要由輪狀病毒感染的兒童常見病,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1月為高發期,兩歲以下的嬰幼兒多見。發病前常常有1~2天的發燒、咳嗽、流鼻涕等癥狀,隨后就會出現噴射狀腹瀉,一天十多次,嚴重的可達30-40次。 腹瀉可至患兒身體內水分及電解質大量丟失,嚴重威脅患兒生命。因此,及時補充水和電解質尤為重要。對于輕度腹瀉的患兒,可以口服足夠的液體預防脫水。比如:用米湯500毫升加1.75克鹽分次喂服;用500毫升白開水加10克白糖和1.75克鹽,煮開后給患兒服用。醫院配置好的口服補液鹽給患兒服用更合適。市場上出售的飲料不宜給患兒喝。一旦發現孩子出現高熱不退、嘔吐加重、尿量減少、眼窩凹陷、抽搐、腹瀉次數明顯增多、腹脹等情況時,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秋季腹瀉病程一般為5-8天,因近年來因腸道病毒導致心肌損害的病例在逐年上升,家長們除了注意給孩子補充液體外,還要注意孩子有無心率加快等癥狀。來源: 太陽石育兒專臺

熱心網友

嬰兒腹瀉   診斷要點 一、大便每日四次以上,呈黃色蛋花湯樣,綠色水樣或白色米湯樣,可帶少許粘液,肉眼所見無濃血。 二、糞便鏡檢未發現阿米巴或其他原蟲。 三、糞便培養末發現痢疾、沙門氏等致病菌生長。 四、有條件的可作特殊致病菌培養(大腸桿菌、空腸彎曲桿菌、耶氏菌等)。 五、病史應注意飲食因素或感染因素所引起的腹瀉。近年最多見的輪狀病毒腹瀉,...

熱心網友

嬰兒腹瀉   診斷要點 一、大便每日四次以上,呈黃色蛋花湯樣,綠色水樣或白色米湯樣,可帶少許粘液,肉眼所見無濃血。 二、糞便鏡檢未發現阿米巴或其他原蟲。 三、糞便培養末發現痢疾、沙門氏等致病菌生長。 四、有條件的可作特殊致病菌培養(大腸桿菌、空腸彎曲桿菌、耶氏菌等)。 五、病史應注意飲食因素或感染因素所引起的腹瀉。近年最多見的輪狀病毒腹瀉,起病前或同時可伴有發熱、惡心、嘔吐及呼吸道癥狀。 診斷名稱:病原不明時用“嬰兒腹瀉“;病原明確的用“××腸炎“;病原為痢疾或沙門氏菌的按傳統稱“××痢疾“或××沙門氏菌腸炎(或感染)?。 分型 (一)輕型 腹瀉每日10次以下,輕度或中度失水,無中毒癥狀者。 (二)重型腹瀉每日10次以上,重度失水及嚴重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全身癥狀嚴重者。 分期 (一)急性<2周 (二)遷延性>2周一2月; (三)慢性>2月。 治療要點 一、飲食 原則不必禁食,嘔吐嚴重者一般禁食(水例外)6一8小時,或減少授乳次數延長授乳間隔時間。待嘔吐及腹瀉好轉后才逐漸恢復正常飲食。 如因飲食不當引起的腹瀉,應合理調整飲食,減少甜食,指導喂養。 二、控制感染 (一)病毒性腹瀉不使用抗生素。不能排除細菌感染者可試用黃連素或復方新諾明(SMZc0)口服。 二)大腸桿菌用新霉素(Neomycin)口服。 (三)痢疾、沙門氏菌用氯霉素口服或注射,丁胺卡那霉素或氨芐青霉素等注射。 (四)空腸彎曲桿菌用紅霉素。或選用其他適當的抗生素。一般用至熱退,全身癥狀好轉及腹瀉停止后2-4天為止;或至糞便培養陰性為止(每日一次,連續二次)。 (五)阿米巴或其他原蟲可試用滅滴靈(甲苯咪唑),按體重每次5-10mg/ kg,每日三次口服。 三、液體療法 (-)第1個24小時補液量按體重每公斤計算,輕度120一150ml,中度150-200ml,重度200-250ml。全量1/2在前8小時內注人,余1/2在后10一16小時注完。 (二)液體成份:等滲脫水或在無化驗條件時可用1/2張液(如3:2:1液可等滲Nacl與5一10%葡萄糖各半之混合液);低滲性脫水用2/3張液(如4:3:2液);高滲性脫水(血鈉>150mmps/L)用I/3張液(如2份糖加1份鹽液)。 (三)脫水嚴重者在輸液開始頭半小時內(只限半小時)可用選定的混合液快速滴入,以補充血容量,最高速度可達(但不宜超過)1ml/kg min,以后可適當減慢。 (四)第2天及以后補液,用4:1維持液。如腹瀉失水仍嚴重或好轉后又加重,可按當時情況重新制定補液方案。 四、有嚴重酸中毒者,應按下列計算公式另行補堿,不必從混合液中扣除。 (18一測得Co2CPmmol/L)×0.7體重(kg)=所需堿性溶液的mmol數。 (11.2%乳酸鈉1ml或5%碳酸氫鈉約1.8ml各含溶質1mmol) 五、有低鉀腹脹,如在治療前4小時內有過尿,可用KcL0.1-0.2/kg加于液體內滴注,濃度不超過0.3%,時間不少于6小時滴完。或用Kcl.2-0.3/kg·d,分2-3次口服。 六、低鈣抽搐可用5一10%葡萄糖酸鈣10ml/次靜脈慢注或滴注,必要時重復(半量)一次。Cacl2用量減半。 七、對癥治療 收斂、止瀉、鎮吐等傳統或經驗有效藥物可適當分別選用。如乳酸鈣片,魯米那,消炎痛,次碳(硝)酸秘,阿司匹林,654-2,冬眠靈,苯海拉明,潘生丁等。易蒙停(鹽酸咯派丁胺),也可適當選用,每次0.1/Kg,最大0.5-0.8/Kg·d。 八、全身情況好轉,失水矯正,大便每日四次以下,糞便性狀正常可以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