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wǎng)友
奧運會吉祥物是主辦奧運會的東道國為祝愿運動會圓滿和增加喜慶氣氛,而設計一種有趣而有代表意義的形象,具有祝愿大會順利圓滿成功的意義。一般選擇具有本地特色的動物為吉祥物,用以裝飾開幕式、比賽場和奧運村等。此風可以一直追溯到遠古人類的圖騰崇拜,但奧運會中的吉祥物卻旨在為體育盛會增添更多的歡樂、和諧。 奧運會吉祥物(Olympic Mascot)一詞,源于法國普羅旺斯語Mascotto,直到19世紀末才被正式以Mascotte的拼寫收入法文詞典,英文Mascot由此衍變而來,意能帶來吉祥、好運的人、動物或東西。 為冬季奧運會設計吉祥物始于1968年格勒諾布爾第10屆冬季奧運會。這個稱為雪士(Schuss)的半人半物的卡通型滑雪小人兒形象,有著夸張的碩大腦袋和細巧而堅硬的身體, 象征一個有著堅強意志的小精靈。Schuss的原意是"高速滑雪"。為夏季奧運會設計吉祥物始于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這只被稱為瓦爾迪(Waldi)的裝飾性德國純種小獵狗形象在巴伐利亞隨處可見。小獵狗的靈活、忍耐和堅韌的特性也是運動員性格的表征。其頭尾對稱地涂著淺藍、深藍、深綠、嫩綠、黃、褐諸色,以此象征德意志大地和天空的色彩,這種暖色調(diào)還表達了一種熱鬧和諧的氣氛。這種色調(diào)被后繼者效仿和繼承。 奧運會吉祥物大多以舉辦國有特色的動物形象為創(chuàng)作原型。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是海貍形象,稱為亞米克(Amik);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是熊的形象,稱為米莎(Micha);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是鷹的形象,稱為山姆(Sam),即美國人的代名詞"山姆大叔";1988年漢城奧運會是虎的形象,稱為虎多里(Hodori)。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第一次使用抽象的卡通造型,是比利牛斯山的牧羊狗形象,稱為科比(Cobi)。它從一個方向看好像在微笑,換一個角度看又似乎在用鼻子嗅著什么,那小巧可愛的嘴和鼻,那斜視的眼睛,透著一股頑皮相,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現(xiàn)代科技在奧林匹克運動中無處不在,傳統(tǒng)的繪畫和手工設計終于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吉祥物設計中被電腦科技所替代,那個由美國克勞弗通訊公司亞特蘭大子公司設計"怪物",最初的名字叫"它是什"(What is it?),后來,組委會接到世界各地數(shù)千名兒童給它起的名字,最后采用了亞特蘭大32位兒童的建議,定名為"伊茲" (Izzy)。2000年奧運會的吉祥物是澳伊奇大利亞的3種動物造型:鴨嘴獸、針鼴猬和笑翠鳥,分別取名為"悉德"(Syd)、"米莉"(Millie)和"澳利"(Oily。
熱心網(wǎng)友
人為的!你喜歡什么不不代表什么,主要是根據(jù)國家的需要,對世界的影響程度,奧委會只有這種選擇。
熱心網(wǎng)友
在奧運史上,吉祥物第一次出現(xiàn)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此后吉祥物就成為構成—屆奧運會形象特征的主要成份。吉祥物以其富有活力的為人們所喜愛的獨特形象,體現(xiàn)奧林匹克精神、傳達當屆奧運會的舉辦理念,傳達主辦城市的歷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營造奧運會的節(jié)日氛圍,是在廣大群眾、特別是在兒童和青少年中推廣奧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載體,是所有奧運會識別項目中的其他形象無法比擬的。 國際奧委會和歷屆奧運會組委會對吉祥物的設計要求都很高,每一屆奧運會吉祥物的揭曉都吸引了世界的關注,成為當屆奧運會的亮點。在奧運會吉祥物的發(fā)展上,每一屆奧運會的吉祥物設計都強調(diào)了創(chuàng)新和個性,重視群眾特別是少年兒童的廣泛參與,吉祥物的設計和產(chǎn)生的過程已經(jīng)成為宣傳奧運會的過程。 在吉祥物的藝術形式上,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以前,奧運會吉祥物大多以舉辦國有特色的動物形象為創(chuàng)作原型,一般是一個物種。1992年后,奧運會的吉祥物出現(xiàn)了人物,或者是完全虛擬的形體,數(shù)量也有變化。1998年長野冬奧會吉祥物有4種,2000年悉尼奧運會吉祥物有3種,雅典奧運會是2種。不管是什么樣的形式,其基本的創(chuàng)作核心是有利于表達當屆奧運會的主題,有利于表現(xiàn)主辦城市獨特的地域特征、歷史文化和人文特色,同時有利于市場開發(fā)和保護。 1972年德國慕尼黑奧運會吉祥物瓦爾第(Waldi) 盡管第一個奧運會吉祥物出現(xiàn)在1968年法國格海納布第10屆冬奧會上,但人民習慣上還是將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的五彩狗“瓦爾第”稱為歷史上第一個奧運會吉祥物。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奧會吉祥物阿米克(Amik) 阿米克Amik是加拿大印地安語海貍的意思。 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吉祥物米沙(Misha) 1980年莫斯科夏季奧運會吉祥物米沙Misha。由著名的蘇聯(lián)兒童書籍插圖畫家維克多切茲可夫設計。 1984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吉祥物山姆(Sam) 由迪斯尼公司設計。以美國星條旗為背景,卡通造形的鷹穿著代表美國傳奇人物“山姆大叔“的服裝,十足的美國風味,吉祥物被商業(yè)化利用也從此次開始。 1988年韓國漢城奧運會吉祥物虎多利(Hodori) 1988年漢城吉祥物 Hodori。"Hodori"被設計成一只友善的動物,代表了韓國人熱情好客的傳統(tǒng)。吉祥物的名字采取了社會征集的辦法, Hodori是從2295個建議來稿中挑選出來的。"Ho"是韓語的虎,"Dori"是韓國人對小男孩的稱呼。 1992年西班牙巴塞羅那奧運會吉祥物科比(Cobi) 由西班牙漫畫家扎維爾·瑪瑞斯克設計。一開始并未被普遍接受,但隨著奧運會的進程Cobi開始流行起來,受到了西班牙人和全世界的喜愛。這是奧運會第一次使用抽象的卡通造型,它從一個方向看好像在微笑,換一個角度看又似乎在用鼻子嗅什么,深受孩子們的歡迎。Cobi曾經(jīng)是奧運會歷史上銷售額最大、最成功的吉祥物。直到今天,西班牙的電視臺還在播放以它為主角的兒童電視連續(xù)劇。 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吉祥物依奇(Izzy) Izzy是奧運史上第一個電腦設計的吉祥物。這個小怪物最初的名字叫"它是什么"(What is it?),組委會公開為他征集名字,收到世界各地數(shù)千名兒童的回復,最后采用了亞特蘭大32名兒童的建議。 2000年澳大利亞悉尼奧運會吉祥物澳利、悉德、米利(Syd、Olly Millie) Syd、Olly和Millie是三個澳洲本土動物,分別代表土地、空氣和水。 Olly代表了奧林匹克的博大精深,來自于奧林匹克;Syd表現(xiàn)了澳洲和澳洲人民的精神與活力,來自于悉尼;Millie代表千禧年 。 2004年希臘雅典奧運會吉祥物Athena(雅典娜)和Phevos(費沃斯) 根據(jù)古希臘陶土雕塑玩偶“達伊達拉”為原型設計。他們長著大腳丫,長脖子,小腦袋,一個穿橙色衣服,一個穿藍色衣服,與雅典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會徽及奧運會主色調(diào)相同。根據(jù)希臘神話故事記載,雅典娜是智慧女神,費沃斯是光明與音樂之神,他們代表了希臘,代表了合作、公平競爭、友誼和平等的奧運精神,同時體現(xiàn)了雅典奧運會的4個核心價值:遺產(chǎn)、參與、慶典和人性化。 殘奧會吉祥物簡介 悉尼2000年殘奧會吉祥物里茲(Lizzie) 里茲是一只鬣蜴。她向澳大利亞及全世界的觀眾傳遞著悉尼2000年殘奧會“成就、力量和自豪”的理念。她的力量、堅定的信念和態(tài)度象征著所有殘疾人運動員。Lizzie打開的頸部皺褶為澳大利亞地圖的形狀,顏色為綠色和金色。身體的顏色為象征著澳大利亞大地的赭褐色。 雅典2004年殘奧會吉祥物普羅蒂斯(Proteas) 雅典2004年殘奧會吉祥物是一只名為普羅蒂斯的海馬,這也是希臘神話中海神的名字。表現(xiàn)雅典殘奧會價值――“啟迪、力量、追求、慶典”。這個名字包含著殘奧會的核心理念“杰出”,如同運動員在比賽中超越自我,以企及更高的競賽目標。在希臘語中,“protos”是第一、杰出的意思。 鹽湖城2002年冬奧會吉祥物奧托(Otto) 古印第安部落認為水獺是最強有力的動物之一。由于人口激增和過度捕殺,猶他州的水獺幾乎絕跡。但在重新引入這一物種之后,人們又可以在綠河沿岸看見它們的身影。水獺被選為鹽湖城2002年冬奧會吉祥物,是因為它體現(xiàn)了活力和機敏,并代表了每一位殘疾人運動員的精神。 。
熱心網(wǎng)友
這次奧運會吉祥物審定程序和產(chǎn)生是一次公開對投標參賽人的欺騙,公開的剽竊廣大參賽設計者思路的方案,其評選過程缺乏公開性,蔑視民主討論的科學性和必要性。公然由身為推薦評選委員會成員的韓美林主持和親自進行修改工作,后又由他“找到主題結合點”,最終一下又由修改者變成了“定位完成”的設計者了。我們先不要說他所謂‘找到不同概念的結合點’,是否是他找到的,單就說作為設計利益人同時又是推薦、評選、修改主持人,本應回避這雙重職務,這一條在國際奧委會的奧運會吉祥物設計大賽條款上是有明確規(guī)定的。在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吉祥物設計大賽邀請函的規(guī)則里,不得參賽的人員規(guī)定中有(1)正在或曾經(jīng)在奧組委任職的北京奧組委任職的工作人員。第四條還有“(4)以及其它可能與前述人員有實質(zhì)性利益關系的設計機構和(或)個人。”的不得參賽人員的規(guī)定。現(xiàn)在不公布比賽結果,反而公布韓美林的最終選定方案,當然他可以說他沒參賽,只是他卻成了實質(zhì)上的‘最佳方案’,這真是愚弄廣大參賽者,韓美林成了這次奧運會吉祥物設計比賽的‘無冕之王’。 據(jù)11月12日北京信報有關這次奧運會吉祥物產(chǎn)生過程的報導,該文稱“12月17日,10名中外專家組成的推薦評選委員會,決定熊貓、老虎、龍、孫悟空、撥浪鼓、以及阿福6件作品被定為吉祥物的修改方向。該文又在下文說;“2005年3月11日,由韓美林擔務組長的九名專家組成的吉祥物創(chuàng)作修改小組。專家組一方面以熊貓、猴子、龍、老虎、撥浪鼓、以及組合形象為基本創(chuàng)作方向,另一方面探索將中華文化與奧運精神結合的新思路。”顯然該報兩次提到的專家組系是同一專家組,即推薦評選委員會專家組,只是第二次出現(xiàn)時這個小組的職能由原來的推薦評選變成了:修改、探索設計的職能。這是明顯地公然違背奧運會吉祥物產(chǎn)生方案條約的,該條約的規(guī)定有參賽設計方案對其它設計者保密的規(guī)定,怎么能看了所有設計方案后,再由一個人擅自修改、設計所謂‘新靈感’呢?當然韓美林現(xiàn)在要說他是在比賽截止日后創(chuàng)作的方案,但是在還沒公布參賽優(yōu)勝者時,先公布他為最終、最佳方案,豈不是事實上的參賽,欺騙廣大參賽者嗎? 六百多個參賽方案卻要最終由韓美林來負責主筆修改,韓美林一下被賦予了對所有參賽者作品的生殺于奪的大權,而最終選定的吉祥物卻是韓美林自己設計的形象,而其他參賽者的作品全成為了韓美林的設計創(chuàng)作資料和靈感的?|腳石。至今奧運吉祥物設計大賽結果不公布,卻成全了該比賽身兼評委和修改組長韓美林,使之成為了2008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設計者,這種評選程序的公正性何在? 其次、該報所謂的‘新靈感、結合點’是否是韓美林的個人思路呢?在藝術形象設計中,一種原有形象固有的歷史的、人文的信息聯(lián)系是社會公認的,這樣的原有的形象是固有信息的載體,我們把這個原有形象的某些主要元素抽取出來,這被簡化了的形象能使我們聯(lián)想起他所聯(lián)系的人文信息,這種形象信息符號就設計確立了。比如某些中國符號,或某些中國民間藝術符號,當然、某一造型原本沒有公眾公認的人文信息聯(lián)系,但是通過媒體的反復宣傳也可確立公眾的信息聯(lián)系,但是這種強制的信息聯(lián)系符號的確立、投入大,時效慢,有時有牽強附會之嫌,一般設計者不單純使用這一強制性符號,而往往使用原本固有的信息符號、再加上一些后天創(chuàng)制的信息聯(lián)系,從容易被公眾接受的角度說,前一方法要容易得多。第二種設計方法是將兩種或多種以上所說的形象簡化符號聯(lián)系起來,從而達到更豐富的內(nèi)涵的新形象設計。這種新的符號和符號的聯(lián)系不是簡單地把兩種符號放在一起來完成,而是將二者或二者以上的符號有機地、統(tǒng)一諧調(diào)地結合一起,即所謂連接點。說了這些設計規(guī)律,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韓美林的奧運吉祥物設計方案、用了那些形象元素以及聯(lián)系,它們是否是他獨創(chuàng)設計的。 第一、韓使用了中國阿福的固有形象的主要元素,在福娃的頭上戴上了一頂火焰形帽子,它的結合點是戴火形帽,火焰形象元素并不一定能確認是奧運會圣火,福娃戴火形帽子是指奧運圣火,需要加以說明宣傳,是屬于人為強制信息聯(lián)系,根據(jù)上述的設計規(guī)律,這種強制宣傳信息聯(lián)系、被公眾接受的能力并不是很快的,那末韓方案的閃光點就只剩戴帽子這一機巧了。[即所謂連接點]韓方案又把這個戴帽子連接點重復運用三次,即;除了福娃戴上火焰帽以外,又設立了其它三個戴帽子的福娃,即;戴藏羚羊帽子、戴京燕帽子、戴魚帽子、只是因為把熊貓做成帽子和福娃的臉形互相爭奪視覺、實在不好處理。只好把熊貓安排成單個的形象,這也就造成了形式上的勉強,作者只好在熊貓頭上加了些許‘綠葉’,以求在輪廓投影上和其它四個形象保持勉強的形式統(tǒng)一。作者公開承認的受其它設計方案企發(fā)的、據(jù)說是;‘一幅以中國古陶文化為背景的5個形象組合給專家組新的靈感。“五行”的哲學理念,以及五環(huán)標志、五大洲盛會等主題一下子找到結合點。’在內(nèi)涵上毫無聯(lián)系的概念,僅僅是因為數(shù)字上的“五”個的共同點,硬把它們結合在一起,足見作者創(chuàng)作理念的庸俗和貧乏。五個形象風馬牛不相及,非要和五行理念聯(lián)系,除了硬性宣傳,又是一個牽強附會的礎劣設計思路,‘五行說’只不過是中國遠古原始思想、并不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質(zhì)的先進文化,沒有義意非要和奧運會聯(lián)系起來。不過作者心計還是有的,承認受五個陶形象方案啟發(fā),是為了掩蓋他主要的重復使用的福娃換戴帽子,這一將多個不同符號有機聯(lián)系起來的主要結合點思路。必競古陶形象和福娃形象聯(lián)系較遠,足可避抄襲之嫌,承認受啟發(fā)又可示自己袒?胸懷。但是、據(jù)了解、在奧運吉祥物方案中、由阿福娃作為原形,用阿福娃原來戴的中國傳統(tǒng)虎娃帽引伸變化、使福娃戴上新帽子,使之具有新內(nèi)涵,這種將福娃和戴上新內(nèi)涵帽子作為多種符號連結點的奧運吉祥物參賽方案是有的,就是由原工藝美術研究所的高級工藝美術師周永陽設計的以‘虎丫’為主角的方案,該方案就是以阿福娃為原形,把阿福原來戴的虎娃帽經(jīng)引申改造成新內(nèi)涵符號的帽子,該方案的將兩個信息符號通過虎丫(以阿福為原形)改造原來虎娃帽(由為該方案而寫的動畫片確立虎丫帽代表愛環(huán)保、愛老虎的虎丫‘環(huán)保帽’內(nèi)涵)作為連接點思路。這和韓美林方案中多次出現(xiàn)的換新帽子作為結合點的思路是何等的‘巧合’,不過、作為又是推薦評審委員會專家組組長又是吉祥物修改設計組長的韓美林、是看過所有設計方案的,因此有這種‘巧合’也是必然的。周永陽的方案中還把虎丫環(huán)保帽作為奧運會吉祥物擴展商品向奧運會提出,想必是不會不引起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