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理性看待債券類基金分紅 2005年09月26日 14:51 金羊網 趙權 “買的基金持有已半年多,卻沒有分過紅,而其他基金紛紛向投資者派發真金白銀,很是郁悶”。這代表了許多基民的心聲。 債券類成分紅主力 近期,國內首只短債基金和手續費全免的債券基金———博時6號宣布分紅,向基金持有人每10份基金份額派發現金紅利0。013元。這只成立時間不到1個月的基金,其分紅速度之快令人驚嘆。 最近1個多月來,債券基金確已成了分紅的主力軍。上個月,南方寶元債券每10份基金單位分紅達0。5元,創近期單次分紅新高。9月20日,大成債券基金則宣告成立以來的第7次分紅,向投資人按每10份基金份額派發現金紅利0。20元。至此其基金份額累計分紅將達1。40元,再次刷新債券型基金的分紅紀錄,今年以來的投資回報率已達9%。此外,博時精選、廣發穩健、長盛債券、富國天利增長債券、諾安平衡基金等也在分紅大軍之列。 分紅多未必一定好 對基金頻頻分紅,投資人自然持歡迎態度。畢竟能分紅的基金在業績方面總是表現好些。按照基金契約和相關法律法規,基金分紅的起碼條件是其凈值需在面值以上。 但在基金專家眼中,分紅多并不見得一定是好事,因為已經兌現的收益才能用于分紅。這意味著,一旦要分紅,基金管理人就必須拋出手中的股票或債券。如果頻繁分紅,自然會導致基金陷入波段操作的短期行為。而且基金在市場頻繁進出,會相應增加印花稅和傭金,這些交易成本實際上最終還是由基金持有人承擔。如果投資者只想落袋為安,贖回也能達到這一目標。 對于最近債券基金的頻頻分紅,業內人士分析,一是債券基金本身屬于保守型投資品種,不太適合通過贖回來獲得收益,分紅是讓投資者分享成長的重要途徑;二是今年以來國債一直表現比較強勢,但后市機會趨小,目前分紅也許是合適時機;此外,由于去年債券基金普遍不景氣導致規模大幅度縮水,基金管理人也迫切需要通過分紅來提升人氣。 選基金理性看分紅 其實,分紅與基金公司的管理風格息息相關。有的基金在契約中就已亮明身份,是屬于偏分紅型的基金產品,如國海富蘭克林中國收益基金、華夏紅利基金等等。希望落袋為安的投資者選擇這類基金是不錯的。 但有的基金屬于中長期投資風格,在選股時側重于具有成長性的公司,這樣股票溢價可能要較長時間才能體現出來。如果經常分紅,顯然不利于其達到投資目標。 所以,投資者選擇基金時不一定要將分紅作為唯一的選擇標準,畢竟基金風格各有不同,而拿到真金白銀的同時,也意味著失去這部分資本增值的機會。 。
熱心網友
相關可以查閱工商網站 可以采取固定效益好的投資!
熱心網友
債券類基金分紅可以算是一種比較固定的收益,但任何投資均存在風險,要謹慎!
熱心網友
這是比較穩妥的投資方式債券類基金分紅可以算是一種比較固定的收益,但任何投資均存在風險,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