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杜甫《詠懷古跡》:“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熱心網友

這句詩取自杜甫的【詠懷古跡五首】(其三),全詩為: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賞析:有感于昭君遭遇,暗托自身飄泊之慨。首聯以“群山萬壑”奔赴之勢托出昭君村,足見山川靈秀鐘毓,殊異尋常。明妃,即王昭君,漢元帝宮女,后嫁匈奴呼韓邪單于,其出生地昭君村在今湖北秭歸。頷聯以“一去紫臺”、“獨留青冢”概盡昭君悲劇的全部過程。青冢,即昭君墓,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南郊,據說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色獨青,因而得名。頸聯以“畫圖省識”寫元帝之昏,以“環佩空歸”寫昭君之怨,也就是說昭君人已遠去,不復歸來,歸鄉的只能是香魂一縷,悲也。尾聯直寫昭君怨恨之深遠,既含始不見遇之怨,又有故鄉難歸之恨,而“千載”、“分明”、“曲中論”云云,則又顯然使昭君之怨延展而成為詩人之怨,從其“一體君臣祭祀同”的感慨與“飄泊西南天地間”的傷懷,可見借昭君而自怨的內涵實亦包含著遭昏君棄置與故鄉歸未得的雙重意義。

熱心網友

詠懷古跡群山萬壑赴旌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