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公司產品因質量、副反應等原因與客戶間發生問題時,如何從法律角度在最大范圍內維護公司利益
熱心網友
1、首先要轉嫁風險。在與上游產品的供應商簽訂合同中要明確質量保證條款,并明確約定因上游供應商產品質量問題所引起的責任由該上游供應商賠償公司因此所受到的損失。2、要誠懇地向消費者作出解釋,把相關產品銷毀,以此來證明自己的真誠,維護公司的長遠利益。
熱心網友
一企業應設置專人負責研究和處理這方面的問題,而不應該理解為這是律師的事情。這個專職或兼職人員應把技術、標準、法律、法規和明示性文件對應起來研究處理好,指導企業編制好產品標準、使用說明書等明示性文件。 二認真編制產品質量保修條例,特別是對三包期內故障率、重大故障處理方式、故障造成的間接損失、外協件損壞處理方式以及三包期后主要部件損壞的處理方式等,均要有明確合理的規定。 三要求客戶填寫好維護保養記錄,售后服務人員和客戶填寫好服務記錄,以備作為今后可能發生質量糾紛的憑據。 四當發現用戶有明顯的違反規定使用、或發生嚴重損害產品的情況時,應及時用攝像或拍照的方法記錄現場,以備處理調研之用。 五使用說明書應對產品使用環境、安全警告作出明確規定。 六建議在選擇質量鑒定組織單位時,應選擇具有專業知識和鑒定經歷的單位和專家進行鑒定。 七鑒定委托書內容的提出應從整機角度考慮,不應僅鑒定局部損壞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