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是的

熱心網友

是的

熱心網友

人民幣長期合理利率處于較低水平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11 月2 日 |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國債市場不同于股票市場,既不能簡單地因為持續上漲就認為應當向下調整,也不能簡單地因為持續下跌就認為應當向上調整。僅僅從行情出發而得到的結論,實際上更多的還是一種投機的看法。看待市場行情的根本出發點應當是當前市場合理的利率水準,不論行情如何變化,只要市場利率低于合理水平,則市場利率依然偏低;反過來,只要市場利率高于合理水平,則市場利率依然偏高。 雖然直接判斷人民幣利率的合理水平有難度,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外匯儲備方面找到間接的根據。 首先,我們來比較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長率、外匯儲備同比增長率和國內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同比增長率三個增長率的歷史變動趨勢。比較結果顯示,至少從2000年以來,這三個數據的相對變動十分有序。另外,在絕大多數時間居于最高水平的是外匯儲備同比增長率,居于最低水平的是各項貸款同比增長率,位于中間偏上的是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率。雖然2004年外匯儲備同比增長率一度稍稍下降,但是2005年以來重新恢復了50%的驚人高速度。可見,盡管國內固定資產投資的持續高增長引人注目,實際上同期外匯儲備的高速增長更勝一籌,兩者形成對比。 其次,我們再比較我國外匯儲備的絕對數額和同期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首先看外匯儲備的數額。2005年9月底,已經接近8000億美元,合6萬多億元人民幣,大約相當于人民幣各項貸款總余額的三分之一,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大數目。有趣的是,我國外匯儲備的數額和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演變曲線恰好呈現出此起彼伏,特別是進入2003年以后,我國外匯儲備直線上升,而美國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則快速下降至4%左右的歷史低水平,并長期穩定在這個水平上,即使在2004年中美聯儲連續上調基準利率以后也不為所動。 一般認為,我國外匯儲備資產大多數投資于美國國債,因此美國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基本上可以代表我國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水平。不論上述外匯儲備的投資是否有意形成,以如此之大的數額投資于該市場,充分顯示了該項投資收益率具有重要的指標價值,成為國內宏觀經濟中的一般投資收益率的判斷尺度。 不論從滿足國內資本緊缺的角度,還是從獲取超額投資收益的角度來觀察,投資美國國債和投資本土應當具有明顯的可比性,否則難以解釋如此巨大的外匯儲備數額。退一步說,國內投資收益率也許曾經明顯高于美國國債收益率,但是經過大規模的免費出讓土地、稅收優惠等激烈的招商引資競爭后,國內一般投資收益率也必然大幅下降,與外部看齊。另一方面,我國固定資產投資額連年高速增長,已經形成了孤軍冒進的不利格局,按照一般的經濟學常識,其邊際投資收益率必然大幅遞減。 按照一般的說法,美國國債被視為無風險收益,國內投資當然存在一定風險。但國內投資風險至少可以被目前普遍認為的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抵消一部分,因此國內宏觀經濟中的一般投資收益率就應當和美國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不相上下,即4%左右,或者略高于這個水平。 接下來,我們看下邊這張圖,上方兩條分別是1年期人民幣貸款的利率和存款的利率,最下方是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之差。請注意貸款和存款利率之差,鑒于國內每年的新增融資中80%以上來自銀行貸款,因此存貸款的利差就是宏觀經濟中金融體系的一般買賣差價,代表著金融體系的總體運行效率。目前這個水平大致穩定在3。3%左右。 那么,合理的人民幣市場利率應當是多少呢?粗略的估算公式如下:合理人民幣利率水平 = 社會一般投資收益率 - 金融系統總體買賣差價。把上述估算的數字代入,則合理的人民幣利率約1%左右。 國內人民幣一般投資收益率并不等于合理的人民幣利率,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貸款利率沒有理由明顯超過這一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合理”指的是利率水平歸根結底來源于投資收益率,再扣除金融體系的中間費用,前者是源頭,后者是渠道,源頭供水不足、渠道消耗過多,最終流入投資者手中的人民幣低利率就成為無可奈何的現實! 當然,一定有人提出爭論說,國內一般投資收益率高于4%。那么,具體高到什么水平呢?假定高到6%,扣除3。3%的金融體系中間費用后,合理的利率水平仍然只有2。7%! 。

熱心網友

人民幣長期合理利率處于較低水平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11 月2 日 |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國債市場不同于股票市場,既不能簡單地因為持續上漲就認為應當向下調整,也不能簡單地因為持續下跌就認為應當向上調整。僅僅從行情出發而得到的結論,實際上更多的還是一種投機的看法。看待市場行情的根本出發點應當是當前市場合理的利率水準,不論行情如何變化,只要市場利率低于合理水平,則市場利率依然偏低;反過來,只要市場利率高于合理水平,則市場利率依然偏高。 雖然直接判斷人民幣利率的合理水平有難度,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外匯儲備方面找到間接的根據。 首先,我們來比較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長率、外匯儲備同比增長率和國內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同比增長率三個增長率的歷史變動趨勢。比較結果顯示,至少從2000年以來,這三個數據的相對變動十分有序。另外,在絕大多數時間居于最高水平的是外匯儲備同比增長率,居于最低水平的是各項貸款同比增長率,位于中間偏上的是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率。雖然2004年外匯儲備同比增長率一度稍稍下降,但是2005年以來重新恢復了50%的驚人高速度。可見,盡管國內固定資產投資的持續高增長引人注目,實際上同期外匯儲備的高速增長更勝一籌,兩者形成對比。 其次,我們再比較我國外匯儲備的絕對數額和同期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首先看外匯儲備的數額。2005年9月底,已經接近8000億美元,合6萬多億元人民幣,大約相當于人民幣各項貸款總余額的三分之一,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大數目。有趣的是,我國外匯儲備的數額和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演變曲線恰好呈現出此起彼伏,特別是進入2003年以后,我國外匯儲備直線上升,而美國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則快速下降至4%左右的歷史低水平,并長期穩定在這個水平上,即使在2004年中美聯儲連續上調基準利率以后也不為所動。 一般認為,我國外匯儲備資產大多數投資于美國國債,因此美國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基本上可以代表我國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水平。不論上述外匯儲備的投資是否有意形成,以如此之大的數額投資于該市場,充分顯示了該項投資收益率具有重要的指標價值,成為國內宏觀經濟中的一般投資收益率的判斷尺度。 不論從滿足國內資本緊缺的角度,還是從獲取超額投資收益的角度來觀察,投資美國國債和投資本土應當具有明顯的可比性,否則難以解釋如此巨大的外匯儲備數額。退一步說,國內投資收益率也許曾經明顯高于美國國債收益率,但是經過大規模的免費出讓土地、稅收優惠等激烈的招商引資競爭后,國內一般投資收益率也必然大幅下降,與外部看齊。另一方面,我國固定資產投資額連年高速增長,已經形成了孤軍冒進的不利格局,按照一般的經濟學常識,其邊際投資收益率必然大幅遞減。 按照一般的說法,美國國債被視為無風險收益,國內投資當然存在一定風險。但國內投資風險至少可以被目前普遍認為的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抵消一部分,因此國內宏觀經濟中的一般投資收益率就應當和美國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不相上下,即4%左右,或者略高于這個水平。 接下來,我們看下邊這張圖,上方兩條分別是1年期人民幣貸款的利率和存款的利率,最下方是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之差。請注意貸款和存款利率之差,鑒于國內每年的新增融資中80%以上來自銀行貸款,因此存貸款的利差就是宏觀經濟中金融體系的一般買賣差價,代表著金融體系的總體運行效率。目前這個水平大致穩定在3。3%左右。 那么,合理的人民幣市場利率應當是多少呢?粗略的估算公式如下:合理人民幣利率水平 = 社會一般投資收益率 - 金融系統總體買賣差價。把上述估算的數字代入,則合理的人民幣利率約1%左右。 國內人民幣一般投資收益率并不等于合理的人民幣利率,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貸款利率沒有理由明顯超過這一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合理”指的是利率水平歸根結底來源于投資收益率,再扣除金融體系的中間費用,前者是源頭,后者是渠道,源頭供水不足、渠道消耗過多,最終流入投資者手中的人民幣低利率就成為無可奈何的現實! 當然,一定有人提出爭論說,國內一般投資收益率高于4%。那么,具體高到什么水平呢?假定高到6%,扣除3。3%的金融體系中間費用后,合理的利率水平仍然只有2。7%! 。

熱心網友

是的

熱心網友

是的

熱心網友

人民幣長期合理利率處于較低水平 2005-11-2 16:05:02 銀河證券   雖然直接判斷人民幣利率的合理水平有難度,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外匯儲備方面找到間接的根據。  首先,我們來比較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長率、外匯儲備同比增長率和國內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同比增長率三個增長率的歷史變動趨勢。比較結果顯示,至少從2000年以來,這三個數據的相對變動十分有序。另外,在絕大多數時間居于最高水平的是外匯儲備同比增長率,居于最低水平的是各項貸款同比增長率,位于中間偏上的是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率。雖然2004年外匯儲備同比增長率一度稍稍下降,但是2005年以來重新恢復了50%的驚人高速度。可見,盡管國內固定資產投資的持續高增長引人注目,實際上同期外匯儲備的高速增長更勝一籌,兩者形成對比。  其次,我們再比較我國外匯儲備的絕對數額和同期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首先看外匯儲備的數額。2005年9月底,已經接近8000億美元,合6萬多億元人民幣,大約相當于人民幣各項貸款總余額的三分之一,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大數目。有趣的是,我國外匯儲備的數額和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演變曲線恰好呈現出此起彼伏,特別是進入2003年以后,我國外匯儲備直線上升,而美國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則快速下降至4%左右的歷史低水平,并長期穩定在這個水平上,即使在2004年中美聯儲連續上調基準利率以后也不為所動。  一般認為,我國外匯儲備資產大多數投資于美國國債,因此美國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基本上可以代表我國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水平。不論上述外匯儲備的投資是否有意形成,以如此之大的數額投資于該市場,充分顯示了該項投資收益率具有重要的指標價值,成為國內宏觀經濟中的一般投資收益率的判斷尺度。  不論從滿足國內資本緊缺的角度,還是從獲取超額投資收益的角度來觀察,投資美國國債和投資本土應當具有明顯的可比性,否則難以解釋如此巨大的外匯儲備數額。退一步說,國內投資收益率也許曾經明顯高于美國國債收益率,但是經過大規模的免費出讓土地、稅收優惠等激烈的招商引資競爭后,國內一般投資收益率也必然大幅下降,與外部看齊。另一方面,我國固定資產投資額連年高速增長,已經形成了孤軍冒進的不利格局,按照一般的經濟學常識,其邊際投資收益率必然大幅遞減。  按照一般的說法,美國國債被視為無風險收益,國內投資當然存在一定風險。但國內投資風險至少可以被目前普遍認為的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抵消一部分,因此國內宏觀經濟中的一般投資收益率就應當和美國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不相上下,即4%左右,或者略高于這個水平。  接下來,我們看下邊這張圖,上方兩條分別是1年期人民幣貸款的利率和存款的利率,最下方是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之差。請注意貸款和存款利率之差,鑒于國內每年的新增融資中80%以上來自銀行貸款,因此存貸款的利差就是宏觀經濟中金融體系的一般買賣差價,代表著金融體系的總體運行效率。目前這個水平大致穩定在3。3%左右。  那么,合理的人民幣市場利率應當是多少呢?粗略的估算公式如下:合理人民幣利率水平 = 社會一般投資收益率 - 金融系統總體買賣差價。把上述估算的數字代入,則合理的人民幣利率約1%左右。  國內人民幣一般投資收益率并不等于合理的人民幣利率,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貸款利率沒有理由明顯超過這一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合理”指的是利率水平歸根結底來源于投資收益率,再扣除金融體系的中間費用,前者是源頭,后者是渠道,源頭供水不足、渠道消耗過多,最終流入投資者手中的人民幣低利率就成為無可奈何的現實!  當然,一定有人提出爭論說,國內一般投資收益率高于4%。那么,具體高到什么水平呢?假定高到6%,扣除3。3%的金融體系中間費用后,合理的利率水平仍然只有2。7%! 。

熱心網友

人民幣長期合理利率處于較低水平.

熱心網友

人民幣長期合理利率處于較低水平!

熱心網友

是的